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來稿精選】張學《奔豚湯臨床應用舉隅》

《經方》雜志

第20180425A期

奔豚湯臨床應用舉隅

作者/張學 網名/拈花指月

江蘇昆山大道中醫門診部

奔豚湯,出自《金匮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由“李根白皮、葛根、黃芩、半夏、當歸、芍藥、川芎、甘草、生姜”組成,主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

從以下的比較,可以輕易看出,奔豚湯乃小柴胡湯的變方。

奔豚湯中有“當歸、川芎、芍藥”三味,其病機也由少陽而延伸至厥陰。厥陰病,多有“氣機向上沖逆”的特點。故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此方曆來應用不廣。拈花臨床時有用之。今撿取數案,以飨同道。

案一

L,女,43歲。首診:2016年8月2日。

近一月每天晚上子醜二時胸悶憋醒,腹痛、氣逆、氣短、欲嘔吐、手涼、肩背熱,自覺瀕死感,持續五分鐘到十五分鐘,症狀自消。近半月不欲食。平素易生悶氣。大便素不成形,一天2~4次。苔薄膩,舌淡紅。脈沉弱。

處方:李根白皮30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生甘草10g黨參30g炮附片15g生姜5片。七劑。

二診:2016g年9月8日。上次服藥後奔豚症狀已無。今天淩晨有少許胸悶腹痛,轉瞬消失。大便已成形。睡眠較前好很多。平素易倦,偶頭暈。苔薄膩,舌淡紅。脈弱。

處方:桂枝10g肉桂10g生白芍12g炙甘草10g大棗30g炮附片15g茯神30g生白術15g砂仁6g姜半夏15g生姜5片。五劑。

拈花按:腹痛、氣上沖逆、寒熱、肝氣素郁,可斷為“奔豚病”。脈沉弱,舌淡紅,是素體陽氣不足。故以奔豚湯加參附主之。

案二

C,女,67歲。首診:2016年5月12日。

腹痛一個多月。疼痛陣發,夜重,較劇烈。痛時氣上沖逆,欲嘔吐,欲大便但便不出。有時頭暈心悸。苔薄少舌質紅。脈弦細。查:腹痛位置廣泛,心下及臍周按之動悸,有時可觸及氣塊,按之水響。

處方:李根白皮15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桂枝15g茯神30g大棗30g生姜5片。七劑。

二診:2016年5月18日。前證已好。偶覺胸中氣窒。苔薄舌紅。脈弦細。查:腹中按之無疼痛,心下悸動。

處方:桂枝3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棗30g炮附片15g黨參30g代赭石15g姜半夏15g生姜5片。七劑。

三診:2016年5月25日。胸中氣窒已無。偶胸痛及背,有時少許呃逆。苔薄。脈弦細。查:心下悸減輕。

處方:柴胡12g黃芩10g姜半夏15g黨參20制大黃10g桂枝15g茯神15g生龍骨15g生牡蛎15g炮附片12g大棗30g生姜5片。七劑。

四診:2016年6月24日。除偶覺胸中氣滞不快,其他不适皆已無。苔薄。脈弦細。

處方:李根白皮15g黃芩10g姜半夏10g黨參20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0g生白芍10g炙甘草10g桂枝10g炮附片10g薤白10g全瓜蒌15g生姜5片。七劑。

拈花按:腹痛劇烈,氣上沖逆,心下及臍周動悸,故以奔豚湯合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之。《傷寒論》第65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案三

G,女,53歲。首診:2016年9月23日。

腹痛一個多月,持續隐痛,B超示:腹腔大量氣體。糜爛性胃炎史,胃常不适,納差、食不下,胃痛嚴重時牽扯背部作痛。眠差。右耳常鳴。大便兩三天一行。小便素頻,夜尿頻。苔薄前中部有小裂紋。脈稍弦。查:臍周按之壓痛,腹隆而軟。

處方:李根白皮30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5g赤芍15g生甘草15g黨參30g黃附片15g生姜5片。七劑。

二診:2016年9月30日。腹痛近無。胃時脹,二便如前。平素頭易暈痛。苔薄微膩。脈稍弦。查:臍周壓痛已無,右肋下有輕壓痛。查血壓:105/75mmHg。

處方:柴胡12g黃芩10g姜半夏10g當歸12g川芎1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藍布正(為薔薇科植物路邊青或柔毛路邊青的幹燥全草,又名頭暈草。編輯注)30g雞屎藤30g桃仁10g降香10g生姜5片。七劑。

年底因生氣胃痛來診,訴前方服後腹痛未再出現,尿頻夜尿好轉。

拈花按:此患者以腹痛為主證,雖無氣上沖逆,但“二便不利,腹腔大量氣體”,亦是“奔豚”之源。故用奔豚湯加參附取效。二診查血壓偏低,慮李根白皮下行之性,故以柴胡易之。

案四

Z,女,57歲。首診時間:2017年6月25日。

近兩年胃常脹或疼,燒心、反酸、呃逆。上月胃鏡:糜爛性胃炎。本月中旬查胸部CT:雙肺少許炎症。現偶有咳嗽。平素眠差易醒。時頭暈心悸。夜尿兩三次,大便可。苔薄膩,脈弱右寸略浮。

處方:李根白皮15g黃芩10g姜半夏15g黨參15g當歸15g川芎10g生白芍15g砂仁6g葛根30g淡豆豉15g降香10g生姜3片大棗3個。七劑。

二診:2017年7月6日。胃好很多。偶呃逆。咳嗽無。睡眠好轉。頭暈心悸無。苔薄。脈弱。

處方:前方去淡豆豉,十劑。

三診:2017年7月16日。早起胃有少許不适,饑餓感。睡眠可。苔薄微膩。脈弱。

處方:柴胡15g黃芩10g姜半夏10g黨參12g茯神15g肉桂6g酒大黃10g生龍骨15g生牡蛎15g制黃精10g生姜3片大棗3個。十劑。

拈花按:素有睡眠障礙,是肝膽郁結不和故。肝膽郁結,則胃氣失其通降,反有沖逆之勢,故常胃脹、胃痛、反酸、呃逆。遂以奔豚湯加減,解肝膽之郁,降胃氣之逆。

案五

H,女,59歲。首診:2017年11月18日。

近半月心下悸,緊張如有急事。頭暈,頭重腳輕。大便欠暢。夜尿三四次。苔薄膩舌淡紅。脈濁略滑。查:人胖,腹隆,心下按之動脈悸動;血壓:145/98mmHg。

處方:李根白皮15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當歸15g川芎15g生白芍15g桂枝15g炙甘草10g珠兒參10g大棗30g生姜五片。七劑。

二診:2017年11月24日。心下悸、緊張已無。頭暈甚微。大便稍稀。夜尿兩次。眠差。苔薄膩舌淡紅。脈濁滑減。查:心下按之動脈悸動輕微;血壓:140/85mmHg。

處方:生白術15g茯神15g生白芍12g炮附片15g姜半夏15g枳實3陳皮10g炙甘草10g竹茹10g珠兒參10g生姜5片。七劑。

拈花按:心下悸、頭暈、頭重腳輕,是濁氣沖逆所引起,暗合“奔豚”之病機。故以奔豚湯合用桂枝甘草湯加珠兒參。奔豚湯可拓展用于部分高血壓病及糖尿病,近期療效确切,遠期效果需進一步觀察。

案六

Z,女,55歲。首診:2016年6月9日。

咳嗽一個多月,白色泡沫痰,偶胸悶氣短。易嘔吐。身痠疼。近兩天少許鼻涕。有宿疾兩年,全身常氣竄作痛,按之氣散,其聲如腸鳴。苔薄脈弱。查:咽紅,雙肺少量濕羅音。

處方:茯神15g杏仁10g桃仁10g姜半夏10g五味子6g幹姜15g薤白10g款冬花10g白果15g杠闆歸15g全蠍5g李根白皮15g。七劑。

二診:2016年6月11日。欲返鄉,故來複診。藥僅服兩劑。咳嗽偶有。胸及心下位置有時氣脹作痛,按之有聲響,其他位置已無氣竄。自覺乏力易倦。苔薄。脈弱稍滑。

處方:李根白皮15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當歸12g川芎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幹姜15g黨參15g生白術15g全蠍4g。七劑。

拈花按:全身氣竄作痛、按之氣散、聲如腸鳴,侗族醫學謂之“老鼠證”,有用貓毛燒灰兌陰陽水之法。劉渡舟老謂此證醫典不載(北京老太太稱之為“肝氣竄”),常以柴胡桂枝湯治之。拈花臨床凡數見,主以奔豚湯,效果甚佳。

案七

Y,女,27歲。首診:2016年10月19日。

從小智力發育障礙。身高可,偏瘦。現在智力相當于一歲多小孩。近五年叫喊不休,肢體亂動,不能稍靜。眠差,易醒,早醒。大便易秘,數日一行。苔厚膩稍濁脈弦細。

處方:李根白皮30g黃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生甘草10g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朱茯神30g石菖蒲10g炙遠志10g生姜5片。七劑。另:滌心丹14粒,每天晨起空腹服兩粒。

二診:2016年10月27日。叫喊偶有,神态安靜,不亂跑亂走,能坐下來看電視。大便暢。眠好。苔化。脈弦細。手冷。

處方:前方加炮附片10g,十四劑。另:滌心丹28粒,每天晨起空腹服兩粒。

一年後随訪,家人訴叫喊仍有,但較以前明顯減少。

拈花按:奔豚湯用于此類疾病,是嘗試性治療。因心中無底,故又加用了滌心丹,似有畫蛇添足之嫌。滌心丹是江西已故老中醫羅定昌的秘驗方,由甘遂、大戟、白芥子、代赭石、石菖蒲、巴豆霜、冰片、朱砂組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