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四聖心源》譯讀(36)

口病根原
  [原文]口病者,足陽明之不降也。脾主肌肉而竅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問》語。脾胃同氣,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濁,清升濁降,則唇口不病,病者,太陰己土之陷而陽明戊土之逆也。陽明逆則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熱腫,諸病生焉。
  脾胃不病,則口中清和而無味,木郁則酸,火郁則苦,金郁則辛,水郁則鹹,自郁則甘。口生五味者,五髒之郁,而不得土氣,則味不自生,以五味司于脾土也。心主五臭,入腎為腐,心為火而腎為水,土者水火之中氣,水泛于土則濕生,火郁于土則熱作,濕熱熏蒸,則口氣腐穢而臭惡。
  太陰以濕土主令,陽明從燥金化氣,脾病則陷,胃病則逆。口唇之病,燥熱者多,濕寒者少,責在陽明,不在太陰。然陽明上逆,而生燥熱,半因太陰下陷,而病濕寒,清潤上焦之燥熱,而不助下焦之濕寒,則得之矣。
  【翻譯】口病的,足陽明經的不降。脾主肌肉而開竅于口,口唇,肌肉的根本。《素問》語。脾胃同氣,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濁,清升濁降,則唇口不發病,發病的,太陰己土的下陷而陽明戊土的上逆。陽明經上逆則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熱腫,各種病生了。
  脾胃不發病,則口中清和而無味,木郁則酸,火郁則苦,金郁則辛,水郁則鹹,土郁則甘。口産生五味的,五髒的郁積,而不得土氣,則味不自生,因為五味掌管于脾土。心主五嗅,入腎為腐,心為火而腎為水,土是水火的中氣,水泛于土則濕生,火郁于土則熱作,濕熱熏蒸,則口氣腐穢而臭惡。
  太陰以濕土主令,陽明随從燥金化氣,脾病則下陷,胃病則上逆。口唇的病,燥熱的多,濕寒少,責在陽明經,不在太陰經。然陽明經上逆,而生燥熱,一半因太陰的下陷,而發病濕寒,清潤上焦的燥熱,而不助下焦的濕寒,則得到治療方法了。
 芩連芍藥湯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二錢 貝母二錢,去心 丹皮三錢 芍藥三錢
  煎半杯,熱服。
  治舌瘡疼痛熱腫。
  桂枝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生地三錢 阿膠三錢 當歸三錢 甘草二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風舌強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翻譯】芩連芍藥湯
  黃芩11克 黃連4克 甘草7克 貝母(去心)7克 丹皮11克 芍藥11克
  煎半杯,熱服。
  治舌瘡疼痛熱腫。
  桂枝地黃湯
  桂枝11克 芍藥11克 生地11克 阿膠11克 當歸11克 甘草7克
  煎大半杯,溫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風舌硬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舌 病
  [原文]心竅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屬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轉,金斂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斂,則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見于舌,疼痛熱腫,于是作焉。
  火之為性,降則通暢,升則堙郁,郁則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結也。郁于土,則苔黃,郁于金,則苔白。火盛而金燥,則舌苔白澀,火衰而金寒,則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濕,則舌苔黃滑,火盛而土燥,則舌苔黃澀。五行之理,旺則侮其所不勝,衰則見侮于所勝。水者,火之敵,水勝而火負,則苔黑而滑,水負而火勝,則苔黑而澀。凡光滑滋潤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結也。
  心主言,而言語之機關,則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脈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氣郁則筋脈短縮,而舌卷不能言。《靈樞?經脈》:足厥陰氣絕則筋絕。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脈不榮則舌萎人中滿。《素問?熱論》: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足三陰之脈皆絡于舌,若其滑澀燥濕,攣縮馳長諸變,當于各經求之也。
  【翻譯】心開竅于舌,舌,心之官。心屬火而火性升,其下降的病,胃土右轉,金斂而水藏。胃逆而肺金失斂,則火發揮其炎上的特性,而病表現在舌,疼痛熱腫,于是發作了。
  火的特性,降則通暢,升則郁結,郁結則苔生,舌苔,心液的瘀結。郁在土,則苔黃,郁在金,則苔白。火盛而金燥,則舌苔白澀,火衰而金寒,則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濕,則舌苔黃滑,火盛而土燥,則舌苔黃澀。五行的道理,旺則欺負其所不勝,衰則表現為侮于所勝。水,火的敵人,水勝而火敗,則苔黑而滑,水敗而火勝,則苔黑而澀。凡光滑滋潤的,都是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的,都是火盛而燥結。
  心主言,而言語的機關,則在于舌,舌的屈伸上下,筋脈的柔和。筋掌管于肝,肝氣郁積則筋脈短縮,而舌卷不能說話。《靈樞?經脈》說:足厥陰經氣絕則筋絕。筋,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脈不榮則轉筋,轉筋則引舌到卵蛋,所以唇青舌卷卵縮。足太陰經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脈不榮則舌萎人中滿。《素問?熱論》說:少陰脈貫腎,絡于肺,連接到舌本,所以口燥舌幹而渴。足三陰經的脈都絡于舌,如果其滑澀燥濕,痙攣馳長各種變化,應當到各經中尋求。
  [原文]芩連芍藥湯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二錢 貝母二錢,去心 丹皮三錢 芍藥三錢
  煎半杯,熱服。
  治舌瘡疼痛熱腫。
  桂枝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生地三錢 阿膠三錢 當歸三錢 甘草二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風舌強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翻譯】芩連芍藥湯
  黃芩11克 黃連4克 甘草7克 貝母(去心)7克 丹皮11克 芍藥11克
  煎半杯,熱服。
  治舌瘡疼痛熱腫。
  桂枝地黃湯
  桂枝11克 芍藥11克 生地11克 阿膠11克 當歸11克 甘草7克
  煎大半杯,溫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風舌硬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牙 痛
  [原文]牙痛者,足陽明之病也。手陽明之經,起于手之次指,上頸貫頰而入下齒,足陽明之經,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齒。手之三陽,陽之清者,足之三陽,陽之濁者,濁則下降,清則上升,手陽明升,足陽明降,濁氣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手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以戊土而化氣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陰盛而陽明虛,則戊土化濕,逆而不降,并阻少陽甲木之經,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濁氣壅迫,甲木逆沖,攻突牙床,是以腫痛。甲木化氣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熱生。[牙蟲]者,木郁而為蠹也。甲木郁于濕土之中,腐敗蠹朽,故蟲生而齒壞。
  牙齒為骨之餘氣,足少陰腎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勝火而火不勝水。水火一病,則水勝而火負,事之常也。而牙齒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陰初凝,根荄未壯,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挾焦石流金之力而勝杯水,勢自易易。以少水而爍于壯火,未可以勝負尋常之理相提而并論也。
  【翻譯】牙痛,足陽明經的病。手陽明的經,起于手之次指,上頸貫頰而入下齒,足陽明的經,起于鼻子的鼻梁,下沿着鼻外而入上齒。手的三陽經,是清陽的;足的三陽經,是濁陽的。濁則下降,清則上升,手陽明經升,足陽明經降,濁氣不至向上堵塞,所以不痛。
  手陽明經以燥金主令,足陽明經以戊土而化氣于燥金,戊土的下降,因為其燥,太陰經盛而陽明經虛,則戊土化濕,逆而不降,并阻少陽甲木的經,不得下行。牙床,胃土所掌管,胃土不降,濁氣堵塞壓迫,甲木逆沖,攻突牙床,所以腫痛。甲木化氣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所以熱生。[牙蟲],木郁而為蛀蝕。甲木郁于濕土之中,腐敗蝕朽,所以蟲生而齒壞。
  牙齒為骨的餘氣,足少陰經腎水所生的。水盛于下而根源在上,牙,水剛剛發芽于火位而未盛的。五行的道理,水能勝火而火不勝水。水火一病,則水勝而火敗,事物的常态。而牙齒的位置,因為是癸水的始基,微陰初凝,根基未壯,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挾焦石流金的力量而勝杯水,勢自易易。因為少水而消耗于壯火,不可以勝負尋常的道理相提并論。
  [原文]黃芩石膏湯
  黃芩三錢 石膏三錢 甘草二錢,生 半夏三錢 升麻二錢 芍藥三錢
  煎半杯,熱服,徐咽。
  治牙疼龈腫。
  柴胡桃仁湯
  柴胡三錢 桃仁三錢 石膏三錢 骨碎補三錢
  煎半杯,熱服,徐咽。
  治蟲牙。
  【翻譯】黃芩石膏湯
  黃芩11克 石膏11克 甘草(生)7克 半夏11克 升麻7克 芍藥11克
  煎半杯,熱服,徐咽。
  治牙疼龈腫。
  柴胡桃仁湯
  柴胡11克 桃仁11克 石膏11克 骨碎補11克
  煎半杯,熱服,徐咽。
  治蟲牙。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