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1127年10月29日,楊萬裡出生于江西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是楊芾的兒子。1135年,楊萬裡八歲喪母,從此受到父親的教育和影響,廣泛閱讀經史子集等書籍。
1150年,楊萬裡參加禮部試,落第而歸,仍繼續求學。1154年,楊萬裡再次參加禮部試,進士及第,授贛州司戶參軍。1156年,楊萬裡拜劉才邵為師,開始學習江西詩派的詩風。
1162年,楊萬裡決意摒棄江西詩派的艱深蹇澀,轉而學習唐人的絕句風格,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
1164年,楊萬裡的父親楊芾去世。1179年至1184年,楊萬裡任職廣東,在惠州、潮州等地寫下了許多描寫南方風光和反映民間疾苦的詩作。
1185年至1193年,楊萬裡曆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秘書監等職務,在朝廷上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批評。
1194年至1206年,楊萬裡辭官歸鄉,在吉水縣閑居鄉裡,繼續寫作詩歌,并與陸遊等友好往來。
1206年6月15日,楊萬裡去世,享年80歲。
第一首《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着,一牛吃過柳陰西。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晴明風日是指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雨幹時是指雨後的晴天,地面上的雨水已經蒸發得無蹤無影。草滿花堤是倒裝的說法,即花草滿堤,形容堤岸上的植物生長茂盛,色彩斑斓。水滿溪是指小溪裡的流水卻漲滿河槽,顯得清澈活潑。這句用對偶的手法,把晴天和雨水,草地和小溪相對照,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息。
童子柳陰眠正着,一牛吃過柳陰西。寫詩人所遇到的人物。童子是指兒童或未成年的男子,這裡指牧童。柳陰是指柳下的陰影,詩文中多以柳陰為遊憩佳處。眠正着是指睡得正香,沒有被任何事物打擾。一牛吃過柳陰西是指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這首詩以桑茶坑道中為題,寫了詩人在春日裡行走于田間小路時所見所感。詩人沒有用華麗的辭藻或深刻的思想來渲染詩意,而是用簡單明快的語言來描繪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詩人以平實的目光觀察周圍的事物,以淡泊的心境感受生活的美好。這首詩給人一種清新自然、恬靜舒适的感覺。
第二首《小雨》
雨來細細複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雨來細細複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這句描述了小雨的輕柔和持久,雨雖然不大,但也不會停止,給人一種恬靜和安逸的感覺。詩人用了兩個反複的詞語“細細”和“疏疏”,增加了韻律和節奏,也表現了對小雨的喜愛和贊美。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這句運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小雨比作一個妒忌的女子,故意用雨珠遮住了詩人眼前的遠山,讓他看不清楚。這裡既表達了詩人對山景的熱愛和渴望,又揭示了小雨給山景增添了一層神秘和美麗的色彩,讓人有所期待和想象。
這首詩是楊萬裡的典型作品,體現了他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寫,也展現了他對生活的淡泊和超脫。詩中沒有使用任何修飾語,隻用簡單而生動的語言,把小雨和山景的互動描繪得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首《初秋行圃·其四》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用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落日的感慨。落日看似無情地離去,卻又最有情地催促萬樹上的蟬發出婉轉的鳴唱,為夏日畫上一個美麗的句點。這裡的落日和蟬鳴都是初秋的景物,也是詩人的心境寫照。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這句話用反複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蟬鳴的追尋和失落。聽着蟬鳴近在咫尺,卻無法找到它們的蹤迹,一旦找到它們的旁邊,卻又沒有了聲音。這裡的蟬鳴象征着夏日的歡樂和生命的短暫,也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無奈。
這首詩以落日和蟬鳴為主題,寫出了初秋時節的景色和情思。詩人運用對比和反複等手法,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自然之中,表達了對夏日的留戀和對生命的感慨。詩中語言簡潔而富有音樂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四首《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詩人午睡醒來,看到松樹的陰影下長着一片小小的草苔,有些想要看書,但又覺得懶惰不願意翻開。這裡用了“一架半弓”來形容草苔的面積,既顯示了詩人的細緻觀察,又增加了詩意。詩人的心境是閑适而慵懶的,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也沒有什麼欲望要求。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詩人無聊中随手捧起清泉水去澆芭蕉葉子,結果引起了兒童們的注意,他們以為是下雨了。這裡用了“戲掬”來表達詩人的随意和玩鬧,用了“誤認”來表達兒童們的好奇和驚訝。詩人的行為是無心而有趣的,兒童們的反應是天真而可愛的。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寫出了初夏午睡醒來後的閑居情景,展現了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兒童歡樂相伴的生活态度。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深刻的思想,隻有平淡而真實的感受。詩人以自己為中心,将周圍的景物和聲音都融入到自己的情緒中,形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畫面。這首詩是楊萬裡“小景無限”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第五首《憫農》
稻雲不雨不多黃,荞麥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稻雲不雨不多黃”,以“稻雲”形容稻田茂盛,但因為缺少雨水,稻子不能成熟,隻有少數變黃。這句暗示了農民的辛苦勞作和收成的不确定性。
“荞麥空花早着霜”,以“空花”形容荞麥沒有結果實,隻開了花就遭到了霜凍的打擊。這句表現了農民的無奈和悲哀。
“已分忍饑度殘歲”,以“已分”表示農民已經預料到今年要忍受饑餓,以“殘歲”表示年末的困難時期。這句揭示了農民的艱難處境和堅強意志。
“更堪歲裡閏添長”,以“更堪”表示更加難以忍受,以“閏添長”表示今年還多了一個月,延長了農民的苦難。
這首詩以稻田和荞麥為例,寫出了農民在自然災害面前的無奈和悲哀,同時也展現了農民在困境中的堅強和忍耐。詩人用深刻的感情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農民的憫惜和敬重。這首詩是一首具有現實意義和人文關懷的佳作。
總結
楊萬裡的詩歌以清新自然為最大特點,他的詩歌沒有華麗的修辭和繁瑣的辭藻,而是以自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他的詩句簡潔明了,意境清新,讓人感受到一種自然、樸素的美感。他的詩歌充滿了自然的美感和生命力,常常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抒發,表現出一種清新淡雅、婉約細膩、含蓄深邃的情感。
楊萬裡的詩歌創造了“誠齋體”,他的詩歌摒棄了江西詩派的艱深蹇澀,轉而學習唐人的絕句風格,形成了一種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獨特風格。
楊萬裡是一位博學多才、敢言直谏、情感真摯、風格獨特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下一篇
3D技巧:兩碼和差選号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