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題:
雜病解上
9.咳嗽根原
作者:黃元禦
【一元堂按:
何為咳嗽?
黃師曰:"咳嗽者,肺胃之病也。"
然何為咳?何為嗽?
《咳論》:"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故,肺寒則咳!
黃師又曰:"咳嗽之證,其燥熱為嗽者,金燥而火炎也。手陽明以燥金主令,燥氣旺則手太陰化氣于庚金而不化氣于濕土,一當胃逆膽升,刑以相火,則壅嗽生焉。"
故,肺燥則嗽。
緣何肺燥則嗽?肺寒則咳?
黃師曰:"緣足太陰之濕盛,則辛金從令而化濕,是生濕嗽。手陽明之燥盛,則戊土從令而化燥,是生燥咳。燥則上熱,濕則下寒。"
明白了:"濕為本而燥為标,寒為原而熱為委。"
嗽之本為濕,為寒證,肺燥乃其标。
咳之本為熱,為熱證,肺寒乃其标。
若肺臟既燥又寒,則咳嗽并作矣!】
原文:
雜病解上
9.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
胃土右轉,肺金順下,霧氣降灑,津液流通,是以無痰。呼吸安靜,上下無阻,是以不嗽。
胃土上逆,肺無降路,霧氣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礙,則咳嗽發作。其多作於秋冬者,風寒外閉,裡氣愈郁故也。
而胃之所以不降,全緣陽明之陽虛。太陰以己土生溼,陽明從燥金而化燥。燥敵其溼,則胃降而脾升,溼奪其燥,則脾陷而胃逆。以燥為陽而溼為陰,陽性運而陰性滞,理自然也。
《咳論》: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是咳嗽之證,因於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幹姜,細辛。
其燥熱為嗽者,金燥而火炎也。
手陽明以燥金主令,燥氣旺則手太陰化氣於庚金而不化氣於溼土,一當胃逆膽升,刑以相火,則壅嗽生焉。
然上雖燥熱,而下則依舊溼寒也。
蓋肺胃順降,則相火蟄藏而下溫,肺胃逆升,則相火浮動而上熱。上熱則下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
緣足太陰之溼盛,則辛金從令而化溼,是生溼嗽,手陽明之燥盛,則戊土從令而化燥,是以燥咳。
燥則上熱,溼則下寒。究之溼為本而燥為标,寒為原而熱為委。悟先聖咳嗽之義,自得之矣。
姜苓五味細辛湯:
茯苓(9克)
甘草(6克)
幹姜(9克)
半夏(9克)
細辛(9克)
五味(3克,研)
煎大半杯,溫服。
咳證緣土溼胃逆,肺金不降,氣滞痰生,竅隧阻礙,呼吸不得順布。稍感風寒,閉其皮毛,肺氣愈郁,咳嗽必作。
其肺家或有上熱,而非脾腎溼寒,不成此病。岐伯之論,仲景之法,不可易也。
其甚者,則為鼾(右為句)喘,可加橘皮……(略)
(編輯:一 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