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苓桂術甘湯加澤瀉降血壓,澤瀉必須久煎才效!

臨床藥物應用出神入化

作者/張志遠

岐黃醫學博大精深,非掌握術、巧二字難以大顯身手,取得覆杯立療之效。現代後起之秀,皆為學校培養,和傳統由師帶徒者不同,有理論、能寫作、知識面比較系統,但缺乏技術,很少靈巧,乃不足所在。

如《傷寒論》苓桂術甘湯治水飲,臨床應用不局限四味藥物,關鍵是配伍、加減、投量。

眩暈嚴重,速降水邪,要突出茯苓,超過白術一倍、桂枝兩倍。

血壓偏低,減桂枝一半,加柴胡3~6克、黃芪6~10克。血壓升高,加桂枝一倍,療力不佳,根據《金匮要略》加澤瀉15~30克。

煮法亦需考究,方中含有澤瀉,血壓穩定,隻煮10~15分鐘;超過正常值,要煮30~40分鐘,才能達至施治标準,恰到好處。既往許多名家經驗豐富,緣對這些方面存在忽略,結果功敗垂成。

故人們一再呼籲中藥神秘,具多向性,應加強探讨、深入分析、細心觀察、了解實踐,方可揭開面紗,總結科學的奧妙。

1980年遇一高血壓患者,頭眩眼黑,醫院診為腦供血不足,吃西藥過敏,委老朽調理。淺睡易醒,夜卧夢多,舌苔白滑,脈象沉弦,即給予苓桂術甘湯加澤瀉,計茯苓30克、桂枝20克、白術20克、甘草10克、澤瀉30克,恐利尿導緻腸燥便秘,添入麻子仁15克。

飲後血壓、眩暈減不足言,依然如前,囑其先煮澤瀉20分鐘,再放他藥。出乎意料,血壓下降,症情緩解,繼服六劑轉愈。說明澤瀉久煎對降血壓起決定作用。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