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藥海》、《中醫大辭典》、《中醫診斷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小文章,我想跟你聊聊,關于常見的上火、口腔潰瘍之類的事情。
針對這個事兒,可以說,是越講越有意思。
從前我跟師學習的時候,有一回,碰上一男性患者。他當時是39歲。什麼毛病呢?口腔潰瘍。而且他這個口腔潰瘍,可有年頭了。據他說,幾乎是從21歲那年開始,到現在,口腔潰瘍反複發作,剛消停沒幾天又開始犯,來來回回地折騰。
18年的口腔潰瘍啊,怎麼忍過來的?當時我查看,發現患者潰瘍周圍紅腫明顯,潰瘍表面略成黃色,舌紅。患者自述還伴随耳鳴。
這一看,就是有火啊!但是經過患者口述,從前清熱滋陰的東西沒少吃,效果不好。
這時候,我老師診了一下脈象,發現偏數。然後,他就讓我來感受一下,并且說:“這個脈,你沉取,會發現它沒有根”。
我仔細體會一下,發現确實如此。患者的脈象,一搭上去,偏數,似乎有些浮。但是一沉取,就發現又很虛弱。
這時候我老師就問這個男性,你平時怕冷不?
患者一愣,說自己到冬天的時候确實怕冷,腳不怎麼熱乎。兩條腿現在走起路來,時間長了很乏。但是他覺得,自己都快四十的人了,身體不能和二十多歲的比,所以現在也不覺得什麼。
我老師想了想,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準備中藥吳茱萸、細辛各9克,肉桂2克,三味藥研成細末,攪拌均勻,裝瓶備用。每一次取藥末5克,用食醋來調和一下,做成一個小薄餅,分别外敷于雙腳腳底的湧泉穴上。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結果,這個人據說用了不到一個禮拜,口腔潰瘍漸漸消失,而且短期内沒有複發。
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們從這三味藥說起。
吳茱萸,性味辛苦熱,入肝、脾、胃、腎經,能散寒助陽。細辛,性味辛溫,能祛風散寒、溫肺化飲、通竅止痛。肉桂,更不用說,是中醫裡頭常用的助陽藥。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都是助陽的溫熱的藥材,怎麼能應對口腔潰瘍這類“上火”的症狀呢?
其實,這裡頭涉及到中醫裡面的一個治法,叫做“引火歸元”。
什麼是引火歸元?說老實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現在,我就上面這個病人的情況,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體會,給你講一講。
你看,這個患者有口腔潰瘍,口幹等問題。顯然,這是有火在上頭。這個火哪來的?我告訴你,是因為下焦虛寒所緻。怎麼知道下焦虛寒?因為他的脈沉取是弱的,另外,他雙足發涼,雙腿發軟,不耐秋冬。這都是寒象,有腎陽不足的傾向。
那麼,下面這個寒,為什麼會導緻上面的熱?原因很簡單——寒熱之氣,作為一陰一陽,正常情況下是相互依存制約,“抱成團”的。但是,如果你下面太寒了,陰的一面太重,那就會把陽熱的一面“趕走了”。于是,這就成了虛陽浮越,來到你口腔,形成口腔潰瘍。整個局面,就是上熱下寒。
這時候怎麼辦?用溫熱的藥,改善下焦的寒。虛陽回頭一看,發現老家裡頭不那麼冷了,于是回心轉意,就回家來了。虛陽被這樣“引下來”的過程,其實就是“引火歸元”。
當然,這是我自己對“引火歸元”這件事兒的認識。不同的中醫人,對它的理解和感受還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我的理解,是相對主流的理解。因為中醫學的權威著作《中醫大辭典》,對引火歸元是這樣解釋的:“引火歸元,治法,治療腎火上升的方法。腎火上升,表現為上熱下寒,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牙齒痛,腰酸腿軟、兩足發冷,舌質嫩紅,脈虛,可于滋腎藥中加附子、肉桂之類以引火下行,使陰陽平調,虛火不升”。
可見,引火歸元,針對的,主要就是上熱下寒。
當然,就治法而言,我前面說的細辛、吳茱萸、肉桂的配伍,也可以簡化。我自己體會,把細辛去掉,隻用吳茱萸和肉桂就可以,甚至單用肉桂也可以。這就看如何臨證變化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