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複發性口腔潰瘍的中醫治療 根據臨床證型給出幾種治療方法

複發性口腔潰瘍也稱阿弗他潰瘍,是一種以周期性反複發作為特點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潰瘍損傷,可發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 病程多為自限性,一般為7~10天,但容易複發,往往遷延多年。

本病屬于中醫“口瘡”、“口糜”範疇,發病多因平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嗜好煙酒或情志内傷、勞倦過度而緻病。

脾開竅于口,舌為心之苗,心開竅于舌,舌尖屬心肺,舌體中央屬脾胃,舌兩側屬肝膽,舌根部屬腎,故口瘡與心、脾、胃、肝膽、腎等髒腑密切相關。

中醫多從“火”論治,證有虛實寒熱之分,上焦實火熏蒸,下焦虛火上炎,中焦虛寒或脾虛濕困皆為本病的病機。臨床證型常分為如下幾種:

1 胃火熾盛證:潰瘍周圍充血發紅,口中灼熱疼痛,牙龈紅腫出血,口臭,口幹渴思冷飲,大便幹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而幹,脈弦滑或弦數。

2 心脾積熱證:潰瘍局部灼熱疼痛,口幹渴;心煩失眠,焦慮不安,便幹尿赤,舌尖偏紅,苔黃膩,脈弦細數。

3 陰虛火旺證:潰瘍色淡稍紅,周圍微紅,宜反複發作,口渴不欲多飲,手足心熱,盜汗,心悸、失眠,便幹;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4 寒熱錯雜證:潰瘍色淡紅或淡白,反複發作,伴口幹口苦,或咽痛,胃脘堵悶,知饑不食,食則腹脹;腹瀉腸鳴,乏力,納呆,舌質紅,舌體胖大,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濡或滑。

5 脾胃氣虛證:潰瘍多為灰白色,基底潮紅,周邊紅暈,腹脹,納呆,大便溏稀,乏力,舌質淡或淡紅,苔薄白膩或黃膩,脈沉細弱。

本病的發生與心、脾、胃、腎等髒腑關系密切,病理因素主要為“火”,有實火與虛火之異,故本病的治療首當分清虛實,實火者多為胃火熾盛、心脾積熱,虛火者多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或脾胃氣虛,陰火得以承其土位。

根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進行治療。對于虛實夾雜、寒熱錯雜者,又當以補虛瀉實,平調寒熱為法。

1、胃火熾盛證

治法:清胃降火,通腑瀉熱

方藥:清胃散加減。(《脾胃論》)升麻8g、黃連10g、當歸10g、生地15g、牡丹皮10g等。

若胃熱腑實,大便幹結者可加入大黃、芒硝、枳實等通腑瀉熱;若胃熱灼傷陰液,可合用玉女煎、竹葉石膏湯等以養陰瀉熱。

2、心脾積熱證

治法:清心瀉脾,導熱下行

方藥:導赤散合瀉黃散加減。(《小兒藥征直訣》)淡竹葉10g、生甘草15g、通草6g、生地黃15g、藿香10g、栀子10g、防風10g、生石膏20g(先煎)等。

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芒硝通腑瀉熱;陰虛明顯者,可加入生地、玄參等養陰生津;若心火上炎證見心煩、失眠者可合用黃連阿膠湯或朱砂安神丸以清心安神。

3、陰虛火旺證

治法:滋陰降火、引火歸原

方藥: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加減。《醫宗金鑒》知母10g、黃柏10g、熟地30g、山藥20g、山茱萸20g、茯苓15g、澤瀉10g、丹皮10g、肉桂6g、黃連6g等。

心陰不足者加麥冬、五味子等以養心安神;脾陰不足者加石斛、玉竹、沙參等以運脾生津;肝陰不足者可加白芍、當歸等以養陰柔肝;若以氣陰兩虛為主者可合用七味白術散。

4、脾虛陰火證

治法:溫補脾胃、升陽瀉火

方藥:補中益氣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加減(《脾胃論》)黨參10g、炒白術15g、黃芪15g、升麻8g、柴胡8g、陳皮10g、當歸15g、生甘草10g等。

腹脹、納呆者可合用香砂六君子以健脾消痞;大便秘結者改炒白術為生白術,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舌苔白膩者可加藿香、佩蘭以增強化濕之力等。

5、寒熱錯雜證

治法:清熱化濕,平調寒熱

方藥:甘草瀉心湯加減(半夏瀉心湯、甘露消毒丹)。(《金匮要略》)炙甘草15g、黃連10g、黃芩10g、黨參15g、幹姜8g、法半夏10g、大棗10g等。

上熱明顯者可加大黃芩、黃連用量,或加入生石膏清上熱。脾虛明顯者可加大幹姜用量,或加入茯苓、白術以健脾利濕。若濕熱較重時可加入藿香、佩蘭、黃柏、薏苡仁以清熱化濕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