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治上熱下寒方劑

西醫學: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

本證為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證候,多出上焦有熱,中焦有寒,寒熱互阻,陰陽不升降失職發展而成。

本證為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證候,多出上焦有熱,中焦有寒,寒熱互阻,陰陽不升降失職發展而成。證屬寒熱錯雜、胃失和降、虛實互見之候。其病位雖在脾胃,往波及多個髒腑如腎、大小腸等,使病情複雜而加重。

胸中煩熱,胃中有寒,欲嘔吐,腹中痛,或痞滿不适,腸鳴洩瀉苔白滑,脈弦。

治療法則:清上溫下,和胃降逆。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藥

1.基本方藥:

(1)黃連湯:黃連9克、炙甘草9克、幹姜9克、桂枝9克、人參6克、半夏9克、大棗12枚。本方适用于上熱下寒腹痛欲嘔吐者。

(2)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幹姜、黃芩、黃連、人參各9克。本方适用于上熱下寒、寒格吐利者。

以上方藥,黃連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2.加減變化:若上焦熱邪明顯,煩熱口幹者,可加黃芩9克;脾腎陽虛,惡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9克;胃氣上逆、嘔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吳茱萸6克、烏賊骨12克;胃脘氣滞、腹痛甚者,可加烏藥9克、香附6克;脅肋痛者,可加白芍l0克、當歸9克、川楝9克;脾虛失運、腹脹、納差、便溏者,可加白術l2克、蒼術9克、廣木香6克;胃絡損傷、嘔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黃6克、地榆炭10克、白芨30克,并可配合使用雲南白藥、白芨粉等内服。

(二)飲食療法

(1)姜棗飲:生姜3片、半夏6克、紅棗2個,煎水飲。

(2)良姜粥:良姜15克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吳茱萸:粳米50克煮成粥,臨熟加入吳茱萸末3克,蔥白15厘米食之。

以上方藥适用于中焦有寒,納差欲嘔者。

(4)益脾餅:白術120克、幹姜60克、雞内金60克、熟棗肉250克,先将雞内金、白術軋細焙熟,再将幹姜軋細,共合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在炭火上炙幹,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将苡米煮爛,後入米煮粥食之。

以上方藥适用于脾胃寒濕,腸鳴洩瀉者。

施治要點:

(一)本證上焦有熱,胃腸有寒,“腹中痛,欲嘔吐”是其辨證要點。治療常規,自宜辛開苦降、清上溫下、補洩兼施,以調理陰陽,黃連湯是代表方劑。結合臨床體會,本證雖寒邪在腹,脾氣受損,方中用有人參、甘草、大棗等扶正之品,但此非專為補虛而設,其旨是在建立中土,恢複中州升降之機,促使運化正常,而清上溫下卻是其治療關鍵,故黃連、幹姜、桂枝等在所必用。如果中焦寒甚,或影響及腎者,附子之類亦可酌情加入,以溫裡散寒。

(二)本證治療方法,以内服藥為主,若腹痛、嘔吐甚者,則應配合針刺、艾灸、按摩,并結合飲食調理,心理調護及其他調護措施等協同使用。

中藥

針灸1.針刺:取穴内關、足三裡、中脘、陽陵泉、陰陵泉等,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2次。

2.艾灸:主灸神阙、脾俞、氣海、足三裡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推拿按摩于胃脘及少腹區輕輕按摩,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以上諸法,有緩急止痛、健脾止瀉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

護理1.本證多為慢性疾病,所主湯藥隻煎一次,取其各自立功。服時不定數量,日三夜二,宜空腹溫服。

2.本證急性發作期間,宜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療,應注意觀察腹痛部位、性質、時間;病人嘔吐,應注意觀察嘔吐物的性質、數量、氣味和顔色等,并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3.如果病情纏綿難愈,可配合做氣功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康複

交泰丸

交泰丸現在估計沒有廠家願意生産了,幹脆自己配了服用吧。
黃連15克 肉桂1.5克   
【用法】上二味,研細,白蜜為丸。每服1.5~2.5克,空腹時用淡鹽湯下。   
【功用】交通心腎,清火安神。   
【主治】心火偏亢,心腎不交,怔忡,失眠。

 
                 上熱下寒 中醫治療案例 
上熱下寒證及左寒右熱證
上熱下寒案
劉某,女,52歲,初診:
患者主訴上半身躁熱,下半身冰涼已半月。患者自感上半身烘熱出汗,腰以下寒涼如冰,非常難受,伴面紅,唇紅幹,頭暈,躁煩,失眠,腰困痛,大便幹結,小便頻數,苔黃,脈寸關浮弦,尺沉細。
此為肝陽上亢,經絡阻遏,陰陽不交,上熱下寒;治以平肝心之陽,溫兩腎之水,兼活血通絡,交通陰陽。
處方:鈎藤15克,夏枯草20克,草決明15克,葛根15克,牛膝15克,地龍15克,莪術20克,大黃10克(另包後下),淫羊藿15克,陽起石30克,蒼術15克,石膏30克。水煎服,一劑,早晚服。
方解:肝陽上亢帶動心陽上亢,則上焦烘熱出汗;亢陽壅滞,經絡阻塞,心火不能下溫于腎,則腎水寒涼而下寒。故以鈎藤,夏枯草,草決明,葛根,平潛肝陽并帶動心陽下潛于腎;牛膝,地龍,莪術,大黃,活血通絡,通降腑氣;淫羊藿,陽起石,溫補腎陽,溫暖寒水;蒼術,石膏,健脾清熱,樞利上下之氣。上藥共奏清上溫下,交通陰陽之功。
9月10日:服上藥後上熱下寒大減。現上半身烘熱出汗止,面紅,煩熱,失眠均顯減,腰以下已不感冰涼,一般活動腰不困痛,大便已軟,小便已正常,苔薄黃,脈弦。藥已中的,繼以上方主之。二劑。
9月17日:服上藥後,上半身已不熱,下半身已不涼,腰困顯減,但已不痛,苔薄黃,脈弦。仍以上方,變通用藥,以鞏固療效。三劑。
按 此病例為陰陽不交,上熱下寒之證,在治療中除了清上溫下外,通經活絡,疏通上下交通的渠道,也很重要。
左寒右熱
王某,女,60歲,初診:1985年6月13日。
患者主訴左半身寒,右半身熱已六月,加重一月。白天較輕,晚上重,左半身感寒冷痛,晚上得蓋厚棉被,不敢透一點風,右半身發熱,晚上不敢蓋東西。此外,左半身肌肉關節痛,不敢觸碰,一碰就得痛半個小時,陰天加重,伴面色青暗,記憶力減退,易嗜睡,苔薄黃膩,舌質暗紅,脈沉細澀微弦。該患者曾到幾個醫院診治,都診斷不清,治療無效。
此為氣虛弱,經絡阻滞,治以益氣補陽,活血通絡。
處方:生黃芪30克,附片10克,桂枝12克,川芎10克,當歸12克,雞血藤30克,莪術12克,三棱12克,牛膝12克,地龍12克,蒼術12克,車前子15克。開水煎,一日一劑,早晚服。
方解:該患者左寒右熱,相比較左邊寒著,右邊熱輕。由于左邊陽虛陰盛,盛陰阻遏經絡,導緻右邊陽氣不能輸布于左側經絡,以緻右邊陽氣郁積而化熱。故本方以生黃芪、附片大補陽氣;桂枝、川芎,溫經通絡;當歸、雞血藤、莪術、三棱、牛膝,活血通絡;地龍通絡;佐以蒼術辛溫燥濕散寒;車前子利水除濕。上藥合奏益氣補陽,活血通絡之效。
6月19日:以上方服十劑。現左半身已不寒不痛,右半身已不熱,晚上蓋的是毛巾被,左邊側睡受壓也不痛不難受,面色已明亮,精神好,體力增加,已恢複正常。
按 半邊出汗,半邊不出汗少見,而半邊寒半邊熱更少見。此病陽氣虛弱為本,經絡阻遏為關鍵,左寒右熱為表現。通過補氣活血,通經活絡,使氣血全身周流而愈。
日期:2013年3月11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
上熱下寒之下肢發冷案 李恩寬運用溫陽法臨證經驗(1)
翟天宋 湖北中醫藥大學
編者按: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原院長李恩寬教授,對鄭欽安的扶陽思想多有研究闡發,臨證之時,辨證準确,治法精當,大劑量運用附子、肉桂等辛溫之品,屢起沉疴。其學生總結其醫案3則,今起本版将陸續刊出。
李某,女,78歲。患者訴膝關節以下發冷一年餘,伴口苦,口腔糜爛,咽部不适,喜熱飲,飲後則感舒适,有慢性咽炎病史,二便調,舌淡苔薄,脈弦細。九制附片30克,幹姜20克,炙甘草20克,肉桂20克,桂枝20克。7劑,水煎服。二診時,患者訴膝關節以下出汗,量少,口苦等上部不适減輕,怕風,手指清晨發麻,舌淡苔薄,脈細。知是藥已中的,陽藥運行,陰霾為開,故見微汗出,予九制附片40克,幹姜30克,炙甘草20克,肉桂30克,桂枝30克,伸筋草20克,桑枝3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懷牛膝20克,雲苓50克,益母草50克。三診時諸症已大為緩解,以前方加減進退而愈。
按:患者年近八旬,腎元虛損,真陽無以溫煦,陰寒凝聚,寒水下行,則膝關節以下發冷。患者雖見口苦,口腔糜爛,咽部不适,似是陽證,然則患者喜熱飲則舒,豈有陽證而欲熱飲乎?明是陰寒内盛,逼陽上浮,故見口苦而腳冷。舌脈之象亦說明其陽虛不足之象。故辨證屬虛陽上浮,上熱下寒證。治宜溫先天之陽,逐少陰之寒,使陽回陰散,方用四逆湯溫補腎陽,佐以肉桂、桂枝引火歸元。二診時,患者膝關節以下微汗出,此系陰得陽運,陰寒擴散之象,故乘勝追擊,加大藥量;久病入絡,陽虛無力推動血行,加桃仁、紅花活血通絡;晨起指麻,實乃陽虛無以溫煦所緻,以伸筋草、桑枝、桂枝疏通經絡,引藥至病所,實有“以枝愈肢”之意。陰寒久居,水濕不利,正所謂濕盛則陽微,故以雲苓、益母草、牛膝利水除濕,助陽回陰散。
對于虛火上炎之證,鄭欽安有一經典論述:“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龍指坎中一陽也),以水為家,以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也,若虛火上炎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而遊,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故李恩寬老師以大劑量辛溫之品溫陽消陰,并強調若辨證認準為陰盛陽虛,則直宜溫補陽氣,若為口苦、口腔糜爛等似陽證所惑,徑用清熱滋陰之品,則犯虛虛實實之戒,後學之輩不可不思也。嗚呼,誠如鄭欽安所雲:醫道之難,非在難于識症,而難在明辨陰陽。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來自[臨床驗案]欄目
伏新順:上熱下寒不寐黃連肉桂絕配
黃連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功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主治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谵妄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濕熱胸痞,洩瀉,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胃熱嘔吐或消谷善饑,肝火目赤腫痛,以及熱毒瘡瘍,疔毒走黃,牙龈腫痛,口舌生瘡,聤耳,陰腫,内痔出血,濕疹,燙傷等病症。《本草衍義》:“黃連,今人多用治痢,蓋執以苦燥之義。亦有但見腸虛滲洩,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顧寒熱多少,但以盡劑為度,由是多緻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盡劑也。若虛而冷者,則不須服。”内服煎湯1.5~3g;研末每次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胃虛嘔惡,脾虛洩瀉,五更腎瀉,均應慎服。藥理研究發現,黃連對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副傷寒杆菌、霍亂弧菌、大腸杆菌、變形杆菌等革蘭氏陰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鍊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蘭氏陽性菌皆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鐵鏽色毛癬菌和多種流感病毒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抗阿米巴、抗炎、抗腹瀉、解熱、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藥理作用。
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功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源。主治陽痿、宮冷、腹痛、寒疝、腰痛、胸痹、陰疽、閉經、痛經等病症。煎服1~4.5g,宜後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陰虛火旺,裡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忌用。畏赤石脂。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肉桂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冠脈及腦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抗血小闆凝集、抗凝血酶、抗驚厥、抗菌、鎮靜、鎮痛、解熱、增強消化機能、排除消化道積氣、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等多種作用。
黃連苦寒,入少陰心經,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并能清裡熱,瀉火毒,燥内濕;肉桂辛熱,入少陰腎經,暖水髒,不使其潤下,并能溫營血,通血脈,散寒凝,補命火。二藥合用,寒熱并用,相輔相成,交通心腎,使水火既濟,故對心腎不交的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黃連、肉桂作為一首方劑使用,名叫交泰丸,本方出自《韓氏醫通》,原方由生川連15g,肉桂心1.5g(兩藥之比為10:1)組成。上二味,研細,白蜜為丸。每服1.5~2.5g,空腹時用淡鹽湯下。功能交通心腎,清火安神。主治心火偏亢、腎陽虛衰、心腎不交、上熱下寒、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病症。《中藏經》說:“火來坎戶,水到離扃,陰陽相應,方乃和平……水火通濟,上下相尋,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格緻餘論》也說:“人之有生,心為火居上,腎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存焉”。由于心陽(即心火)下降而交于腎陰,腎陰(即腎水)上升而濟于心陽,從而使心腎兩髒的陰陽、水火、升降關系處于平衡、相濟、協調狀态,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故對升降失常、水火不濟造成的心腎不交,治當采用交通心腎之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來自[臨床讨論]欄目
上熱下寒
此症上焦火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冷,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方用
附子( 壹個) 熟地( 半斛) 山萸( 肆兩)麥冬( 壹兩)茯苓( 三兩)五味子( 壹兩) 丹皮( 參兩)澤瀉( 參兩) 肉桂( 壹兩)
水十碗,煎三碗,探冷與服,其渣再用水三碗,煎一碗,一氣服之,立刻安靜,此上病下治之法也。
日期:2006年12月14日 - 來自[傷寒門]欄目
上熱下寒證
上熱下寒證   證名。上部為熱證,下部為寒證。出《靈樞·刺節真邪》。多為陽盛于上,陰盛于下。證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虛寒,陽氣上越之證,證見足胫寒冷,而反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洩瀉,又稱戴陽,為虛脫證候之一。治宜急用白通湯回陽。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來自[字母S]欄目
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   病證名。   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内,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緻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則洩瀉、肢冷、脈沉遲。《靈樞·刺節真邪》:“上熱于寒,視其虛脈而陷之于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參見厥陰病條。   指腎陽虛,陰寒盛于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浮。參見虛陽上浮條。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