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論中醫之酸甘化陰 苦辛通降 引火歸原 提壺揭蓋 養陰祛濕五法

[醫理探源] 一、論酸甘化陰法
一、一、論酸甘化陰法
酸甘化陰法主要是将酸味藥與甘寒藥複合配伍,以達到加強養陰生津的目的,功能滋助五髒之陰,而尤以養胃陰為長。凡溫病後期恢複階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後期等,因胃陰被耗,津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而緻胃的受納、腐熟失常,胃氣通降不利,反
映胃陰虛的一系列症狀,餘每從其病理表現着眼,采用酸甘化陰法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以治療陰虛胃痛(主要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潰瘍病并發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的病例)為例,介紹應用酸甘化陰法的理論觀點和用藥經驗。
酸與甘合,不但可以加強養陰作用,而且還能化陰生津。因為酸能斂陰生津,甘能益胃滋陰,酸甘配伍,一斂一滋,則可兩濟其陰,促進脾胃生化陰液,即酸得甘助而生陰。同時由于某些酸、甘藥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陰法尤以養脾胃津液和補肝陰為其特長。
具體而言,酸味藥入肝而能補肝、斂肝。凡肝虛而緻厥氣橫逆,予疏肝理氣藥不效者,用酸味補肝之品,可斂其橫逆之勢,即補中寓瀉,補肝體而制肝用。另一方面,酸能開胃氣,少用之每能健胃開食。甘味藥入脾而能補益脾胃,有甘緩養胃之功,如中虛肝氣盛而乘胃者,尤當用
甘味藥培中以緩肝。對于肝氣橫逆或上逆者,甘味藥又能調肝緩急。
如上所述,陰虛胃痛每多肝胃相互影響同病,須用酸甘法者,當選用入脾胃和肝經的酸甘類藥,補養肝胃之陰,并根據具體情況掌握用藥的側重。補肝用酸味為主,緩肝則用甘味;補脾胃用甘味為主,開胃氣應佐用酸味之品。
應用酸甘法的辨證要點是陰虛胃痛,久延不愈,反複發作,表現輕重不同程度的陰虛證候經投甘寒滋養胃陰法而胃陰仍然難複,症狀改善不著者。
陰虛胃痛雖以胃陰不足為主,但往往可以發生錯綜兼夾的病理變化,如胃陰不足,兼有虛火,此為氣郁化火,或胃熱内蘊,久而傷陰所緻,亦可在胃陰虛的基礎上導緻火旺。再如氣陰兩虛,由津虛不能化氣,或氣虛不能生津所緻。在髒器關系上則每易與肝相互影響為病。或為肝經氣火久郁,橫逆犯胃,灼傷胃陰;或因胃虛津傷,肝少滋榮,肝氣乘客于胃;甚則肝陰胃液俱傷,或見肝陰與胃氣兩者交虛的錯雜情況。
酸甘法雖以養陰為主要作用,但在治療陰虛胃痛時,還當根據具體的病理表現、陰傷程度的輕重、病證錯雜情況,采取各種适當的治療措施。
用于治療胃病的酸味藥多用烏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其中烏梅以斂陰生津為長,用于胃津不足,脘中灼熱疼痛,口幹較甚者;山楂以消食助運為主,用于食少納呆,脘腹脹痛明顯者;木瓜和胃理脾,舒筋和絡,用于脘部痞痛涉及脅肋,噫氣嘔逆;白芍養陰緩急,用于肝脾不和,脘腹拘攣急迫疼痛連及脅肋。這幾種藥既可合用,也可按其特性分别選用。甘味藥則須根據病情,分别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溫類藥。同時必須注意胃陰不足,胃失濡潤,而緻胃失和降的病理變化,适當佐入理氣而不辛燥的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橘皮、竹茹、谷芽等和胃調肝,并借以助胃運藥,且能防止單純陰柔呆滞之弊。如久病入絡,營血虛滞,脘部錐刺痛,舌質紫者,尚需配合當歸、丹參等養營和血。
餘對酸甘化陰法的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一)酸甘涼潤法
将酸味藥與甘寒滋陰生津的重劑配伍使用,以資助胃液和肝陰,用于胃陰耗傷的重症。脘中灼熱疼痛,或嘈雜如饑而不欲食,甚則厭食不饑,咽燥,口幹渴,大便幹燥,舌質光紅而幹,苔少或無,或口舌生疳。治用酸味斂陰生津,并取甘寒潤澤之品,如鮮生地、鮮石斛、天冬、麥冬、天花粉、知母等。如因火盛傷津而胃熱内熾,脘中燒灼熱辣疼痛,痛勢急迫,心中懊,渴而多飲,唇赤,苔黃質紅绛,脈細數者,可在大隊酸甘涼潤的滋陰藥中,少佐黃連、黃芩、山栀等苦寒之品清胃洩肝。取酸苦洩熱存陰,苦甘合化,洩熱潤燥之意。但應注意不能過于苦寒清火,必須是以滋陰制火,以潤勝燥為原則。因苦藥有劫傷胃陰之弊,對胃陰不足的虛火證尤當慎用、
少用。
(二)酸甘柔潤法
将酸味藥與甘平養陰的輕劑配合使用,以化陰生津,調養肝胃。用于陰傷的輕症,僅見脘部痞脹隐痛,食不知味,納少,口微幹,大便雖幹不燥,苔薄欠潤等胃津不足之候;或伴肝胃不和,兼有脘痛涉及胸脅,每因情志怫郁而加劇,噫嗳較舒等症,經投疏肝和胃理氣藥不效。治當用酸味養肝、斂肝,制其橫逆之勢,使肝氣不緻犯胃,複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如幹石斛、沙參、玉竹、扁豆、蓮肉、谷芽等以養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榮。如雖見肝胃兩傷之症,但尚無明顯陰虛現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烏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棗等以養胃緩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
養陰的藥物。
(三)酸甘溫潤法
此為在酸甘柔潤法的基礎上,配合甘溫補氣類藥物,以益氣養陰。用于氣陰兩虛,津氣俱傷者,或肝陰與胃氣交虧。既有陰津不足的症狀,同時又見神疲、氣短、音低、頭昏、肢軟、口淡、大便不暢或欠實,舌質淡紅而光,脈虛細澀等氣虛諸候。這類情況雖見胃津和肝陰不足之象,
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陰傷,虛火内灼的嚴重程度。加之又有氣虛的一面,故養陰當取上述酸甘柔潤法,不用或少用酸甘涼潤的純陰厚膩藥,同時還當配伍補氣的太子參、黨參、黃芪、白術等,使酸與甘溫相合,通過補氣以化陰生津,對于津因氣而虛者尤為要着。此外,即使單純表現
表現胃陰虛證,用酸甘柔潤法而陰不複者,隻要沒有虛火現象,亦可根據“陽生陰長”之意,參以甘溫補氣之品。
二、論苦辛通降法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寒與辛溫兩種不同性味與功能的藥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種複法。從八法而言,是溫清的合法;從藥物性味來說,是寒熱藥的配伍及苦與辛味藥的組合;從方劑來說,主要來源于瀉心湯類方。按照“異類相使”的配伍原則,以求達到通降(開洩)的目的。在臨證中,苦辛通降法的應用範圍甚廣,既用于治療溫病的濕熱證,尤多用于雜病中之胃痛、痞滿、嘔吐等病證。聯系病名,涉及到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及膽結石證、膽道蛔蟲或并發感染、胰腺炎、腸傷寒等多種疾病。概言之,它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治法。同時若其它系統病變影響到消化系統,而緻胃氣通降失常者,亦常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采用苦辛合法。苦寒與辛溫藥合用的藥理作用主要在于通降胃氣,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1.調整氣機升降:苦寒藥性主洩降,寒能清洩胃熱、郁火,苦味又能瀉痞和健胃;辛溫藥性主宣通,辛能理氣開痞健胃,溫能宣陽散寒。苦辛合用,可以清熱和胃,順氣降逆,使中焦痞結得開,痛嘔能平,氣機升降得和。
2.互相制約偏勝:苦寒太過,寒涼冰伏,每易伐傷脾胃陽氣,少佐辛溫之品,可制其偏弊;反之,苦寒藥又能制約辛溫燥烈之性,必要時适當合伍,可免助熱生火。
3.作為反佐從治:在用大劑熱藥或寒藥治療寒證或熱證而發生格拒,患者不能受納藥物時,根據“從治”之意反佐少許相反性能的寒藥或熱藥作為引導,則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如火熱上沖的嘔吐,純投苦寒而吐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從藥物炮制來看,姜汁炒黃連或山
栀即有寓辛于苦之意。
常用的苦寒類藥有黃連、黃芩、山栀及大黃等,它們雖都有清熱洩痞作用,但區别而言,黃連、黃芩性燥,栀子、大黃性潤,芩、連清熱燥濕,苦而性滞,寒而氣燥,守而不走;因此,“濕火”口苦粘、苔黃膩宜用芩、連;“郁火”口幹渴、苔薄黃、舌質紅宜用山栀;有形熱結,脘痞腹痛拒按、苔厚取大黃,一般而言,邪熱郁胃所緻的痞痛,多屬無形熱結,很少用大黃,但熱結程度較甚,或兼夾有形之邪時,則又需配合大黃以加強洩熱散結開痞的作用。常用的辛溫類藥有幹姜、附子、桂枝、半夏、厚樸、紫蘇、吳茱萸等。這些藥雖然都有理氣開痞的作用,但在與苦寒藥配合時,當按其特長分别選擇,如幹姜、附子、桂枝溫中散寒,以寒熱錯雜者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熱互結者最合;厚樸燥濕寬中,可治濕熱中阻;蘇梗理氣解郁,适用于胃熱氣滞;吳萸溫中利氣,入肝解郁,可治肝胃郁火上逆。苦辛通降法的适應證很廣,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髒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發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郁滞,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郁為主,并兼與其它病邪相合,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濕熱中阻、胃熱火郁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适應指征。臨床表現是以痞滿、脘痛、嘔吐等證候為主要特征,或伴瀉利,口中幹苦,粘膩,舌苔黃濁膩或罩灰,或底白罩黃、質紅,脈弦或兼滑、兼數。
痞滿:是指心下脹悶如塞,氣閉不舒,按之濡,或硬滿似有抵抗感。是為邪熱與寒、痰、濕等互結,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調所緻。
脘痛:為胃脘疼痛,連及脅肋,痛勢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熱、煩滿。是為寒郁熱伏,或胃熱火郁,胃氣失于和降,不通則痛。
嘔吐:多見嘔吐酸苦,甚則食入即出,常有噫氣,或見幹嘔有聲,或見惡心泛吐痰涎,每兼吞酸、嘈雜。是寒格于中,拒熱于上,火逆上沖;或肝膽郁火上逆,胃氣不降;或痰濕與郁熱互結,胃氣上逆所緻。
如無熱郁的病理表現,僅單純由于寒、痰、濕濁、食、虛等所緻的痞、痛、嘔,一般均非苦辛通降法的适應證,但在必要時,也可根據互相制約或從治之意,溫清合用,寒熱并投。
關于苦辛通降法的臨證應用,首先應當注意掌握苦寒與辛溫藥配合的比例。一般多以苦寒為主,辛溫為輔,但在臨證時還應辨别寒與熱的輕重,相應施治。如寒熱相等者宜苦辛平衡;熱重于寒者當以苦降(洩)為主,少佐辛通;寒重于熱者當以辛通為主,佐以苦降。從藥味和藥用劑量兩方面加以調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即是明證。其次,當針對病理的錯綜兼夾分别選藥,既要明确邪熱郁結中焦是其基本病理,同時還當注意兼邪的不同,區别寒、痰、濕或氣火内郁等各種情況,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别伍以溫中散寒,化痰燥濕或升散郁火之品。
1.寒熱錯雜證:脘部疼痛痞脹,或有嘔惡,或腸鳴下利,口渴而飲冷不舒,苔白罩黃,或邊尖露紅,脈細弦。治當清胃洩熱與溫中散寒并施。取黃連配幹姜,以治寒熱交錯,腸胃不和之痞滿、嘔惡、下利;或配附子溫中助陽,以治上熱下寒、脾陽不振之胃痛、脘痞。亦可配桂枝溫散解表,以治胃腸失調或表寒裡熱之腹痛、吐瀉、胸脘煩悶、形寒、發熱等。若胃中沉寒與郁熱相雜,胸痞切痛,可用栀子配附子清郁熱而祛陰寒之邪。由于寒熱錯雜之證熱象每易掩蓋寒象,故當細辨,以免獨用苦寒而緻傷陽。
2.痰熱互結證:嘔吐痰涎,時時泛惡,脘部痞脹或痛,口中膩濁,舌苔黃濁粘膩,脈弦滑。治當清熱與化痰并施,仿小陷胸湯、清中湯(即栀連二陳湯加草豆蔻)等方意,取黃連、半夏辛苦相合,清熱化痰開結。如痰熱夾食,脘部飽悶滿痛,按之硬,嗳腐,大便不暢,可參入枳實、萊菔子等消食化痰導滞。
3.濕熱中阻證:脘部痞滿悶脹,或脘腹疼痛,胸悶,惡心,或見身熱,大便或溏或秘,尿黃而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當清熱燥濕并施,仿連樸飲方意。用黃連、黃芩清胃熱,厚樸、蒼術燥脾濕。夾有積滞,腑實熱結,或便下不爽者,加大黃、枳實;如屬感受濕熱時邪為病,兼有身熱不揚,有汗不解,心煩,可配豆豉、山栀,一開一洩以清解郁熱。臨證當注意濕與熱的側重和消長情況用藥,防止偏用辛溫燥濕藥助長熱邪,或過于苦寒而緻濕遏不化。
4.胃熱火郁證:脘脅疼痛,心下痞脹,噫氣、惡心,吐酸嘈雜,心煩,口幹苦,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治應在清洩胃熱的基礎上,配合辛味藥升散郁火。方如栀子幹姜湯、左金丸、連蘇飲等。如郁火胃痛,拒按,心中煩滿而熱者,用栀子合幹姜清洩郁火,佐以發散;肝經氣火犯胃,脘痞疼痛、脅痛,吐酸嘈雜者,用黃連合吳萸洩肝和胃,清中理氣,解肝郁,瀉痞結;氣滞熱郁,胃失和降,痞脹,噫氣,惡心幹嘔者,用黃連合蘇梗清熱降逆,理氣和胃。肝胃氣火郁結,在用苦辛法時,還可佐入酸味藥,與苦味藥相合以加強洩熱作用,稱為苦辛酸法,如以黃連、吳萸、烏梅、白芍合用,代表方如烏梅丸。臨床觀察,對肝膽病的脘脅疼痛,如膽囊炎、膽道蛔蟲病等,确有較好療效。由于胃熱火郁的病理是“氣郁化火”,因此在治療時應按“火郁發之”的原則考慮,不宜單純苦寒逆折,以免郁熱不得宣洩。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時,若邪實與正虛互見,還當注意補虛。如濕熱、郁火證病久耗傷胃陰,症見脘中灼熱,口幹渴,舌質幹紅,脈細弦數者,當佐以甘寒,配合麥冬、石斛、花粉、沙參之類,或取苦辛酸甘複法。寒熱錯雜證遷延病久,胃氣虛弱,症見脘痞氣逆、嘔惡、食少、舌質淡、脈細弱者,當寒熱補瀉并投,配合甘溫益氣之品。仿半夏瀉心湯意,用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補虛,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半夏、幹姜辛溫開結。至于陽虛熱陷,痞而惡寒汗出者,又當仿附子瀉心湯之意,既用附子辛溫扶陽,又用黃連苦寒洩痞。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時,需要配合養陰或益氣的并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表現脾胃氣虛或陰傷,全身虛弱情況較顯著者,又當複合并用。
三、論“引火歸原”法
引火歸原是針對“火不歸原”的病理而提出的治法,适用于腎陽虛,陽不歸宅,虛陽浮越于上;或寒邪内盛,逼陽于外或格陽于上者。表現為上盛下虛,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齒龈腫痛,腰酸腿軟,兩足發涼,大便溏薄或下利清谷,舌質嫩紅,脈虛大無力。臨床上對上熱容易掌握,下寒則較難辨析。其實下寒特别注意“腳”即可抓住。辨證時一定要問病人的腳冷不冷,凡腳冷同時有陽虛見證即可用陽藥,使陰消陽旺,真陽歸位。
引火歸原法的常用方為都氣丸加肉桂,藥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在用肉桂、附子以引火歸原時要注意掌握配伍。如同時用龍骨、牡蛎、磁石等重鎮藥以潛陽,使浮越之陽更好地歸下,不能純剛無柔。配伍重鎮與養陰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應該說明的是,陰虛火旺者也能用陽藥,這是作為反佐法而運用的。在大量滋陰藥中可少加肉桂或附子等溫陽藥,以免純陰格拒,即張景嶽所說的“從陰引陽”之意。但要分清使用陽藥與陰藥的主次。引火歸原法以溫陽藥為主,少佐養陰藥;而陰虛火旺者,以真陰虧損為本,真陽浮越為标,故當以大量養陰藥為主,少佐陽藥。
四、“提壺揭蓋”法
肺主一身之氣,為水上之源,氣行則水行。如果肺氣失于宣暢,不能通調水道,則可引起尿閉。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亦塞。提壺揭蓋法即根據“升降相因”之理,通過宣暢肺氣,達到通調水道以利小便的目的。适用于邪熱壅肺,肺失宣肅引起的癃閉、小便不通,其病位雖然在下焦,但與上焦肺密切相關。臨床常用的開肺氣藥有升麻、紫菀、桔梗、枇杷葉等,再配桑白皮、木通、茯苓等藥通調水道,疏通三焦,開源導流,俾源清而流潔。如肺有燥熱者,加山栀、黃芩;肺虛合人參、麥冬;肺氣閉塞配麻黃、杏仁。
“提壺揭蓋”既可作為主法運用,亦可參伍于其它治法中以調整升降,導氣行水。如因中焦脾虛而不能轉輸或下焦腎虛不能開合,氣化失常導緻尿閉者,在治腎治脾時,都可以加桔梗或升麻等開肺藥。
五、論養陰祛濕法
養陰與祛濕二法臨床極少同用,因養陰則戀濕,去濕又傷陰,但如表現為津液不足而見濕邪時,二法可以适當同用。如脾胃濕困而腸津不足的腹脹、大便燥結,舌苔黃膩而少津者,當滋陰和燥濕并施,常用黑芝麻配蒼術。又如水熱互結,陰液耗傷,常見于熱病或濕熱淋痛,是因為邪熱與水搏結,水液不歸正化,津液不能上承,加之熱邪傷陰,以緻口渴欲飲,心煩嘔惡,小便不利或尿痛,小腹脹痛。治當滋陰利濕,養陰與利濕藥同用,方如豬苓湯。用藥時注意選用養陰而不滋膩類藥物,如蘆根、鮮石斛、天冬等,利濕則選用平和不易傷陰之白茅根、滑石等。再如在慢性肝炎、胃病中常見的脾濕内蘊,胃熱傷陰證,既有食少、膩苔、口粘等濕阻現象,又見舌邊尖紅,口渴等陰傷現象,這時也應養陰化濕同用,如蒼術合生地(便血者改用蒼術炭)、川樸合石斛或蘆根。
六、論中藥的科學化管理
中藥質量的優劣,是決定 中醫藥療效的關鍵性因素。沒有中藥質量的可靠保證,縱使辨證準确,用藥得當,其治療效果也難以得到保證。傳統的中藥加工、炮制、儲存、配方工藝和手段,與當前臨床實際需要和中醫現代化趨勢很不适應。配方時劑量不準,有些藥物很不衛生,含有雜質較多,或因藥物保存不當、儲存期過長而失效,甚至黴變等現象也難避免。由于藥物質量因素的幹擾,影響了應有的治療效果,也妨礙了臨床經驗的總結和科研病例的觀察,為害非淺。臨床醫生經常遇到所用藥物達不到預期效果的現象,或産生不應有的副作用,甚至出現嘔吐、
腹瀉等胃腸道中毒症狀,這與藥物質量和配方時的劑量誤差不無關系。病員不放心,也不滿意,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中醫藥的聲譽。因此,盡快改變這種落後的現狀,加強中藥的科學化管理,提高藥物加工、配方的技術水平勢在必行。在中藥的科學化管理方面,日本先行了一步,并取得較為成功的經驗。他們按照嚴格統一的制作标準,把中藥材加工成大小均勻的顆粒,相當潔淨,每種藥物都用天平稱準分量,核對後裝入綿袋中封存備用,病人取回後直接泡飲,方便衛生,又便于儲存和攜帶,同時大大提高了藥房配方的工作效率。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國領土遼闊,天然藥源豐富,品種繁多,藥材道地。但如果墨守成規,不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科學管理和生産,就難以很好地利用我國的藥源優勢,既造成藥材資源的大量浪費,又不能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疾病的優勢。當然,原始藥材經過除雜、潔淨、提取等加工制作過程,可能會導緻部分藥效的丢失,單味藥的提取決不能替代共煎的藥效,但應該相信,通過采取某種技術處理措施加以保護,可以把這種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所以說,我們要取他人之長,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有目的、按計劃、分步驟地對現有中藥管理狀況進行改革。先在小範圍内搞試驗進行可行性論證,積累經驗,并逐步推廣。可喜的是,近幾年來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已組織某些藥品生産企業研
制、并批量生産中藥顆粒袋泡劑用于臨床,并取得較好的成效。
七、論傳統中成藥的利用
傳統中藥成藥的利用與新型制劑、中藥新藥的開發,直接與中醫藥學的繼承、發展休戚相關。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随證加減,故中藥劑型曆來以湯劑為主,這固然是有其優勢的。但中藥的多途徑給藥,也是中醫現代化的客觀要求,研制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的新型制劑和中藥新品種刻不容緩,特别是對開發中醫急症領域尤為必要。近幾年來,一批抗感染、抗休克、抗心律衰竭、抗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中藥的肌肉、靜脈注射液、口服液相繼問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規定了某些中成藥為中醫醫院急診科備用藥,這對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水平,打開中醫急診
工作局面是十分有益的,應進一步深入地開展好這項工作。
然而,在對傳統中藥成藥品種的繼承和利用方面,存在着較為突出的問題。傳統中成藥市場日漸萎縮,許多中成藥品種銷聲匿迹,而這些藥物是曆經幾百年乃至上千年臨床實踐經驗的結晶,配方穩定,療效卓著,對于某些病情變化不大的慢性疾病尤為适宜。如控涎丹,治療痰涎伏于胸膈,自宋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曆史。現代臨床表明,它不僅對胸膜炎、胸腔積液有特效,對心包積液、關節腔積液、淋巴結核等多種疾病也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又如習慣性便秘中之屬于冷秘者,病情甚是頑固,半硫丸卻有藥性平穩,緩緩圖功之優點,療效很好。這些中成藥近幾年來卻瀕臨絕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當今商品經濟觀念、市場競争意識增強的情況下,藥品生産、經營部門沒有擺正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醫藥事業之間的關系,片面追求赢利,競相生産有高額利潤的藥品,導緻市場上滋補類藥充斥泛濫,僞劣産品魚目混珠。相反,由于經營、生産傳統中成藥的經濟效益較低,而日益受到冷落,緻使那些有良好治療作用的藥品橫遭滅頂之災。這種急功近利的傾向無益于中醫學術的進步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應引起各級領導部門和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必須采取積極措施,從政策上,經濟上扶持傳統中成藥的生
産,盡快恢複其供給。
八、論中藥新藥的臨床研究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是研制新藥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環節,保證藥品療效的關鍵。為此,必須遵循《新藥審批辦法》的要求貫徹實施,同時注意當前中藥複方制劑的實際,才能适應社會需要和中醫事業的發展。多年來,餘曾主持中藥新藥的研制、開發工作多項,并擔任江蘇省及全國的新藥評審委員,對新藥的臨床研究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意義及主導思想
中藥是中醫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中藥制劑及其劑型的多少和優劣,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因此,加強中藥制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要求我們既要重視繼承傳統中成藥,又要研制新品種,滿足臨床需要。新藥的臨床研究屬于臨床藥理學範疇,它是藥理學與臨床醫學緊密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以人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目的是了解藥物在人體内的作用規律,人體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藥物的療效機理,個體特異性,以及毒副反應的性質與程度等,并根據研究結果,對新藥作出科學的評價,指導臨床安全有效地用藥。
中藥新藥的研制,必須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應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手段,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由于中藥單味藥所含成分複雜,而中藥新藥大多數是多味複方組成,成分更加複雜,故必須從臨床實際出發,按中醫藥學理論體系進行研究設計,探索出研制中藥新藥的路子,不能囿于研制西藥的模式。
(二)中藥新藥的名稱、選題及處方依據
新藥的名稱既可按藥物的功用特點、治法,或所治的病證拟名,也可以處方中的少數主藥為代表,作為确定藥名的依據,同時還應表明是何種劑型,力求做到科學、确切、合理、簡明,體現命名的理由。避免濃厚的商品化色彩,誇張性地稱為神、寶、靈等;或是以代号、人名命名。
選題應是切合臨床需要的短缺品種,對所治病證有準确的針對性。處方依據,應包括處方來源,方藥組成及文獻資料等内容。處方來源是研制新藥的重要依據,多指古方、驗方、秘方或醫院制劑等。古方不應改變處方組成和藥用量,尤其不能稍事加減,即任意另立新名;如欲化裁,重組新藥,則必須言之成理,經過論證确認。驗方、秘方必須持之有據,不僅要有方藥組成及文獻資料,還要提供可信的第一手基礎資料,通過專家論證認可。目前有的申請資料,往往擡出已故名醫、現今名醫驗方的招牌,但又缺少憑據,其中有的是借名為助,有的則非廬山真面;至于有的祖傳秘方更是玄機莫測,頗難評價,既使組方費解,或浮泛不實,或思路極偏,也因其秘而近神,令人難以裁判。為此,有必要制訂關于驗方、秘方的具體要求及審核标準。此外,為了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凡屬國家、部省級課題,有新藥研制内容的,其臨床科研病例,應予相應的認可,作為臨床前期的基礎,或視同一期臨床試驗。已經通過課題成果鑒定,技術條件比較成熟的科研制劑,申報新藥研究時,在按同等水平要求的前提下,可給予優先支持。
(三)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主要要求
根據《新藥審批辦法》臨床研究的技術要求,病例的選擇有以證候為主體,以中醫病名為主體,以西醫病名為主體三類情況,這符合臨床研究的客觀實際。但均須制定嚴格的中醫辨證标準或中西醫病名診斷标準,以明确其适應範圍。凡以中醫病名為主體的,應盡可能選擇一些特異性檢測指标作參考;以西醫病名為主體的,應對其所治中醫證候分别制定判斷标準。必要時當明确病性、病型、病程。
從當前申報的臨床研究計劃來看,多以西醫病名為主,有的隻辨病不辨證,有的意在一藥統治疾病的各個證候,以緻在設計中羅列的辨證診斷标準形同虛設,與新藥的功用、主治、适應範圍發生明顯脫節,這是必須糾正的。
供臨床醫師參閱的臨床前藥理、毒理研究報告,應為臨床研究提供客觀證據。藥效學試驗必須選擇與治療作用有關的主要項目,針對新藥功效主治做到有的放矢,該做的不能缺漏,不必做的也無需列入。如研制抗休克新藥,藥效學應選做升壓、穩壓、心率、尿量、腎血流量、冠脈及腦血流量等主要指标。
臨床總結資料要忠實于原始記錄,真實、客觀,不可任意取舍;判斷應實事求是,并作統計學處理;結論要精确、全面、具體,避免任意擴大未經試驗治療的病證,縮小毒副反應、用藥禁忌等商品營利性做法。
(四)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基本原則
“根據中醫藥理論及經驗對處方的論述”,是研制中藥新藥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中醫藥學是實踐經驗先于理論,但理論又可成為再實踐的依據。因此,既要遵循中醫自身理論,又不可輕棄經驗。回顧傳統的中醫研究程序,是以臨床療效為基礎,成為制劑後再經實踐檢驗,最終應用于臨床。當前對中藥新藥的研制雖然增加了臨床研究前的藥、毒理經驗,但畢竟與西藥先搞化學然後進行臨床前藥、毒理研究,再做臨床研究,通過臨床藥理學得出研究結果,有很大的差别。
基于上述,對研制中藥新藥,必須遵循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尤應以中醫藥理論為主導。但縱觀現在申報的許多臨床研究資料,多為流于形式的附加品,與研制的方藥貌合神離,南轅北轍,表現為醫理與方藥、中藥藥理與方藥的脫節。其原因是所訂方藥缺少理論高度上的認識;制方既非真正源于理論,也缺乏成熟的經驗總結,以緻組方配藥很難體現醫理藥理的統一性。實際上有些設計僅是立足在西醫病名的基礎上,套用西醫藥思路和模式,按各個單味藥藥理藥效實驗的某種作用湊合成方,對這類新藥要按中醫藥理寫好醫理和方解,确是困難的。如果長期不注意克服這種脫離中醫藥理論體系研制中藥的傾向,勢必出現廢醫存藥,中藥西用的後果。當然,對某些單驗方、外用方,可以實效為依據,不必強求形式上的符合,否則反而顯得不倫不類。
(五)處方設計的技術要求
中藥新藥的研制必須做到醫理與藥理,方藥與辨證相結合。醫理是對疾病病因、病機、病所、病證的綜合認識,若能與藥理相結合,則組方制藥自然不會脫節。如人體氣機升降逆亂,可通過藥物的升降浮沉來調節;病性的寒熱可借藥物之寒熱溫涼來糾正;邪正虛實,可經投以補瀉來平衡。
研制的中藥新藥,所主的病證一般是一方主治一證,按處方設計的“指導原則”中的每個病,雖然都列有若幹常見證候,但并非每個藥能用于各個證候,而須按辨證要求,選擇合适的證候進行觀察。某些慢性病病機錯綜複雜,證候表現多樣,研制的方藥也往往具有多向作用,這就需要制定一個恰當的複合證候,以适應臨床驗證的要求。至于中藥Ⅰ、Ⅱ類藥中的天然藥物及中藥材提取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隻要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藥效和臨床試驗,就應确立其主治證候。
組方選藥是研制新藥的核心問題。要分清是研制不同疾病相同證候的通用方,還是研制某種疾病某類證候的專用方。對通用方适應範圍不能過寬,否則會給臨床試驗計劃帶來困難。組方原則應按君臣佐使的有機配合關系,闡明其整體作用,符合方解要求,不是每味藥物的個别解釋。
君藥是方中的主要藥物,針對主病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一般用量宜大,力專而效強,以一、二味為當,二味君藥合用,可以是協同增效,也可以是互補,藥學研究應予定性、定量,進行質量控制。臣藥可取同類相須之品,藥味配比應居第二位。佐藥一是協助君藥治療兼病兼證;是制約君臣藥的燥烈之性,糾其偏勝,或減輕毒性;三是用為反佐,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藥味常居第三位。使藥為引經藥,可引導諸藥達到病所,亦可用作調和諸藥性味。君臣佐使中,佐使藥不一定要齊全,有時君藥或臣藥可以兼具佐使藥的作用。此外,有些複方,藥味較多者,可将作用類似的藥物分别歸類,環繞功用主治加以分析。現代的藥理藥效實驗研究資料,應在整個方解之後,結合處方的功用、主治加以分析,作為旁證,但不宜穿插在方解之中,造成理論體系上的雜亂。酸甘化陰法主要是将酸味藥與甘寒藥複合配伍,以達到加強養陰生津的目的,功能滋助五髒之陰,而尤以養胃陰為長。凡溫病後期恢複階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後期等,因胃陰被耗,津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而緻胃的受納、腐熟失常,胃氣通降不利,反
映胃陰虛的一系列症狀,餘每從其病理表現着眼,采用酸甘化陰法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以治療陰虛胃痛(主要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潰瘍病并發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的病例)為例,介紹應用酸甘化陰法的理論觀點和用藥經驗。
酸與甘合,不但可以加強養陰作用,而且還能化陰生津。因為酸能斂陰生津,甘能益胃滋陰,酸甘配伍,一斂一滋,則可兩濟其陰,促進脾胃生化陰液,即酸得甘助而生陰。同時由于某些酸、甘藥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陰法尤以養脾胃津液和補肝陰為其特長。
具體而言,酸味藥入肝而能補肝、斂肝。凡肝虛而緻厥氣橫逆,予疏肝理氣藥不效者,用酸味補肝之品,可斂其橫逆之勢,即補中寓瀉,補肝體而制肝用。另一方面,酸能開胃氣,少用之每能健胃開食。甘味藥入脾而能補益脾胃,有甘緩養胃之功,如中虛肝氣盛而乘胃者,尤當用
甘味藥培中以緩肝。對于肝氣橫逆或上逆者,甘味藥又能調肝緩急。
如上所述,陰虛胃痛每多肝胃相互影響同病,須用酸甘法者,當選用入脾胃和肝經的酸甘類藥,補養肝胃之陰,并根據具體情況掌握用藥的側重。補肝用酸味為主,緩肝則用甘味;補脾胃用甘味為主,開胃氣應佐用酸味之品。
應用酸甘法的辨證要點是陰虛胃痛,久延不愈,反複發作,表現輕重不同程度的陰虛證候經投甘寒滋養胃陰法而胃陰仍然難複,症狀改善不著者。
陰虛胃痛雖以胃陰不足為主,但往往可以發生錯綜兼夾的病理變化,如胃陰不足,兼有虛火,此為氣郁化火,或胃熱内蘊,久而傷陰所緻,亦可在胃陰虛的基礎上導緻火旺。再如氣陰兩虛,由津虛不能化氣,或氣虛不能生津所緻。在髒器關系上則每易與肝相互影響為病。或為肝經氣火久郁,橫逆犯胃,灼傷胃陰;或因胃虛津傷,肝少滋榮,肝氣乘客于胃;甚則肝陰胃液俱傷,或見肝陰與胃氣兩者交虛的錯雜情況。
酸甘法雖以養陰為主要作用,但在治療陰虛胃痛時,還當根據具體的病理表現、陰傷程度的輕重、病證錯雜情況,采取各種适當的治療措施。
用于治療胃病的酸味藥多用烏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其中烏梅以斂陰生津為長,用于胃津不足,脘中灼熱疼痛,口幹較甚者;山楂以消食助運為主,用于食少納呆,脘腹脹痛明顯者;木瓜和胃理脾,舒筋和絡,用于脘部痞痛涉及脅肋,噫氣嘔逆;白芍養陰緩急,用于肝脾不和,脘腹拘攣急迫疼痛連及脅肋。這幾種藥既可合用,也可按其特性分别選用。甘味藥則須根據病情,分别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溫類藥。同時必須注意胃陰不足,胃失濡潤,而緻胃失和降的病理變化,适當佐入理氣而不辛燥的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橘皮、竹茹、谷芽等和胃調肝,并借以助胃運藥,且能防止單純陰柔呆滞之弊。如久病入絡,營血虛滞,脘部錐刺痛,舌質紫者,尚需配合當歸、丹參等養營和血。
餘對酸甘化陰法的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具體方法:
(一)酸甘涼潤法
将酸味藥與甘寒滋陰生津的重劑配伍使用,以資助胃液和肝陰,用于胃陰耗傷的重症。脘中灼熱疼痛,或嘈雜如饑而不欲食,甚則厭食不饑,咽燥,口幹渴,大便幹燥,舌質光紅而幹,苔少或無,或口舌生疳。治用酸味斂陰生津,并取甘寒潤澤之品,如鮮生地、鮮石斛、天冬、麥冬、天花粉、知母等。如因火盛傷津而胃熱内熾,脘中燒灼熱辣疼痛,痛勢急迫,心中懊,渴而多飲,唇赤,苔黃質紅绛,脈細數者,可在大隊酸甘涼潤的滋陰藥中,少佐黃連、黃芩、山栀等苦寒之品清胃洩肝。取酸苦洩熱存陰,苦甘合化,洩熱潤燥之意。但應注意不能過于苦寒清火,必須是以滋陰制火,以潤勝燥為原則。因苦藥有劫傷胃陰之弊,對胃陰不足的虛火證尤當慎用、
少用。
(二)酸甘柔潤法
将酸味藥與甘平養陰的輕劑配合使用,以化陰生津,調養肝胃。用于陰傷的輕症,僅見脘部痞脹隐痛,食不知味,納少,口微幹,大便雖幹不燥,苔薄欠潤等胃津不足之候;或伴肝胃不和,兼有脘痛涉及胸脅,每因情志怫郁而加劇,噫嗳較舒等症,經投疏肝和胃理氣藥不效。治當用酸味養肝、斂肝,制其橫逆之勢,使肝氣不緻犯胃,複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如幹石斛、沙參、玉竹、扁豆、蓮肉、谷芽等以養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榮。如雖見肝胃兩傷之症,但尚無明顯陰虛現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烏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棗等以養胃緩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
養陰的藥物。
(三)酸甘溫潤法
此為在酸甘柔潤法的基礎上,配合甘溫補氣類藥物,以益氣養陰。用于氣陰兩虛,津氣俱傷者,或肝陰與胃氣交虧。既有陰津不足的症狀,同時又見神疲、氣短、音低、頭昏、肢軟、口淡、大便不暢或欠實,舌質淡紅而光,脈虛細澀等氣虛諸候。這類情況雖見胃津和肝陰不足之象,
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陰傷,虛火内灼的嚴重程度。加之又有氣虛的一面,故養陰當取上述酸甘柔潤法,不用或少用酸甘涼潤的純陰厚膩藥,同時還當配伍補氣的太子參、黨參、黃芪、白術等,使酸與甘溫相合,通過補氣以化陰生津,對于津因氣而虛者尤為要着。此外,即使單純表現胃陰虛證,用酸甘柔潤法而陰不複者,隻要沒有虛火現象,亦可根據“陽生陰長”之意,參以甘溫補氣之品。
二、論苦辛通降法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寒與辛溫兩種不同性味與功能的藥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種複法。從八法而言,是溫清的合法;從藥物性味來說,是寒熱藥的配伍及苦與辛味藥的組合;從方劑來說,主要來源于瀉心湯類方。按照“異類相使”的配伍原則,以求達到通降(開洩)的目的。在臨證中,苦辛通降法的應用範圍甚廣,既用于治療溫病的濕熱證,尤多用于雜病中之胃痛、痞滿、嘔吐等病證。聯系病名,涉及到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及膽結石證、膽道蛔蟲或并發感染、胰腺炎、腸傷寒等多種疾病。概言之,它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治法。同時若其它系統病變影響到消化系統,而緻胃氣通降失常者,亦常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采用苦辛合法。苦寒與辛溫藥合用的藥理作用主要在于通降胃氣,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1.調整氣機升降:苦寒藥性主洩降,寒能清洩胃熱、郁火,苦味又能瀉痞和健胃;辛溫藥性主宣通,辛能理氣開痞健胃,溫能宣陽散寒。苦辛合用,可以清熱和胃,順氣降逆,使中焦痞結得開,痛嘔能平,氣機升降得和。
2.互相制約偏勝:苦寒太過,寒涼冰伏,每易伐傷脾胃陽氣,少佐辛溫之品,可制其偏弊;反之,苦寒藥又能制約辛溫燥烈之性,必要時适當合伍,可免助熱生火。
3.作為反佐從治:在用大劑熱藥或寒藥治療寒證或熱證而發生格拒,患者不能受納藥物時,根據“從治”之意反佐少許相反性能的寒藥或熱藥作為引導,則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如火熱上沖的嘔吐,純投苦寒而吐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從藥物炮制來看,姜汁炒黃連或山
栀即有寓辛于苦之意。
常用的苦寒類藥有黃連、黃芩、山栀及大黃等,它們雖都有清熱洩痞作用,但區别而言,黃連、黃芩性燥,栀子、大黃性潤,芩、連清熱燥濕,苦而性滞,寒而氣燥,守而不走;因此,“濕火”口苦粘、苔黃膩宜用芩、連;“郁火”口幹渴、苔薄黃、舌質紅宜用山栀;有形熱結,脘痞腹痛拒按、苔厚取大黃,一般而言,邪熱郁胃所緻的痞痛,多屬無形熱結,很少用大黃,但熱結程度較甚,或兼夾有形之邪時,則又需配合大黃以加強洩熱散結開痞的作用。常用的辛溫類藥有幹姜、附子、桂枝、半夏、厚樸、紫蘇、吳茱萸等。這些藥雖然都有理氣開痞的作用,但在與苦寒藥配合時,當按其特長分别選擇,如幹姜、附子、桂枝溫中散寒,以寒熱錯雜者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熱互結者最合;厚樸燥濕寬中,可治濕熱中阻;蘇梗理氣解郁,适用于胃熱氣滞;吳萸溫中利氣,入肝解郁,可治肝胃郁火上逆。苦辛通降法的适應證很廣,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髒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發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郁滞,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郁為主,并兼與其它病邪相合,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濕熱中阻、胃熱火郁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适應指征。臨床表現是以痞滿、脘痛、嘔吐等證候為主要特征,或伴瀉利,口中幹苦,粘膩,舌苔黃濁膩或罩灰,或底白罩黃、質紅,脈弦或兼滑、兼數。
痞滿:是指心下脹悶如塞,氣閉不舒,按之濡,或硬滿似有抵抗感。是為邪熱與寒、痰、濕等互結,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調所緻。
脘痛:為胃脘疼痛,連及脅肋,痛勢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熱、煩滿。是為寒郁熱伏,或胃熱火郁,胃氣失于和降,不通則痛。
嘔吐:多見嘔吐酸苦,甚則食入即出,常有噫氣,或見幹嘔有聲,或見惡心泛吐痰涎,每兼吞酸、嘈雜。是寒格于中,拒熱于上,火逆上沖;或肝膽郁火上逆,胃氣不降;或痰濕與郁熱互結,胃氣上逆所緻。
如無熱郁的病理表現,僅單純由于寒、痰、濕濁、食、虛等所緻的痞、痛、嘔,一般均非苦辛通降法的适應證,但在必要時,也可根據互相制約或從治之意,溫清合用,寒熱并投。
關于苦辛通降法的臨證應用,首先應當注意掌握苦寒與辛溫藥配合的比例。一般多以苦寒為主,辛溫為輔,但在臨證時還應辨别寒與熱的輕重,相應施治。如寒熱相等者宜苦辛平衡;熱重于寒者當以苦降(洩)為主,少佐辛通;寒重于熱者當以辛通為主,佐以苦降。從藥味和藥用劑量兩方面加以調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即是明證。其次,當針對病理的錯綜兼夾分别選藥,既要明确邪熱郁結中焦是其基本病理,同時還當注意兼邪的不同,區别寒、痰、濕或氣火内郁等各種情況,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别伍以溫中散寒,化痰燥濕或升散郁火之品。
1.寒熱錯雜證:脘部疼痛痞脹,或有嘔惡,或腸鳴下利,口渴而飲冷不舒,苔白罩黃,或邊尖露紅,脈細弦。治當清胃洩熱與溫中散寒并施。取黃連配幹姜,以治寒熱交錯,腸胃不和之痞滿、嘔惡、下利;或配附子溫中助陽,以治上熱下寒、脾陽不振之胃痛、脘痞。亦可配桂枝溫散解表,以治胃腸失調或表寒裡熱之腹痛、吐瀉、胸脘煩悶、形寒、發熱等。若胃中沉寒與郁熱相雜,胸痞切痛,可用栀子配附子清郁熱而祛陰寒之邪。由于寒熱錯雜之證熱象每易掩蓋寒象,故當細辨,以免獨用苦寒而緻傷陽。
2.痰熱互結證:嘔吐痰涎,時時泛惡,脘部痞脹或痛,口中膩濁,舌苔黃濁粘膩,脈弦滑。治當清熱與化痰并施,仿小陷胸湯、清中湯(即栀連二陳湯加草豆蔻)等方意,取黃連、半夏辛苦相合,清熱化痰開結。如痰熱夾食,脘部飽悶滿痛,按之硬,嗳腐,大便不暢,可參入枳實、萊菔子等消食化痰導滞。
3.濕熱中阻證:脘部痞滿悶脹,或脘腹疼痛,胸悶,惡心,或見身熱,大便或溏或秘,尿黃而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當清熱燥濕并施,仿連樸飲方意。用黃連、黃芩清胃熱,厚樸、蒼術燥脾濕。夾有積滞,腑實熱結,或便下不爽者,加大黃、枳實;如屬感受濕熱時邪為病,兼有身熱不揚,有汗不解,心煩,可配豆豉、山栀,一開一洩以清解郁熱。臨證當注意濕與熱的側重和消長情況用藥,防止偏用辛溫燥濕藥助長熱邪,或過于苦寒而緻濕遏不化。
4.胃熱火郁證:脘脅疼痛,心下痞脹,噫氣、惡心,吐酸嘈雜,心煩,口幹苦,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治應在清洩胃熱的基礎上,配合辛味藥升散郁火。方如栀子幹姜湯、左金丸、連蘇飲等。如郁火胃痛,拒按,心中煩滿而熱者,用栀子合幹姜清洩郁火,佐以發散;肝經氣火犯胃,脘痞疼痛、脅痛,吐酸嘈雜者,用黃連合吳萸洩肝和胃,清中理氣,解肝郁,瀉痞結;氣滞熱郁,胃失和降,痞脹,噫氣,惡心幹嘔者,用黃連合蘇梗清熱降逆,理氣和胃。肝胃氣火郁結,在用苦辛法時,還可佐入酸味藥,與苦味藥相合以加強洩熱作用,稱為苦辛酸法,如以黃連、吳萸、烏梅、白芍合用,代表方如烏梅丸。臨床觀察,對肝膽病的脘脅疼痛,如膽囊炎、膽道蛔蟲病等,确有較好療效。由于胃熱火郁的病理是“氣郁化火”,因此在治療時應按“火郁發之”的原則考慮,不宜單純苦寒逆折,以免郁熱不得宣洩。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時,若邪實與正虛互見,還當注意補虛。如濕熱、郁火證病久耗傷胃陰,症見脘中灼熱,口幹渴,舌質幹紅,脈細弦數者,當佐以甘寒,配合麥冬、石斛、花粉、沙參之類,或取苦辛酸甘複法。寒熱錯雜證遷延病久,胃氣虛弱,症見脘痞氣逆、嘔惡、食少、舌質淡、脈細弱者,當寒熱補瀉并投,配合甘溫益氣之品。仿半夏瀉心湯意,用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補虛,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半夏、幹姜辛溫開結。至于陽虛熱陷,痞而惡寒汗出者,又當仿附子瀉心湯之意,既用附子辛溫扶陽,又用黃連苦寒洩痞。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時,需要配合養陰或益氣的并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表現脾胃氣虛或陰傷,全身虛弱情況較顯著者,又當複合并用。
三、論“引火歸原”法
引火歸原是針對“火不歸原”的病理而提出的治法,适用于腎陽虛,陽不歸宅,虛陽浮越于上;或寒邪内盛,逼陽于外或格陽于上者。表現為上盛下虛,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齒龈腫痛,腰酸腿軟,兩足發涼,大便溏薄或下利清谷,舌質嫩紅,脈虛大無力。臨床上對上熱容易掌握,下寒則較難辨析。其實下寒特别注意“腳”即可抓住。辨證時一定要問病人的腳冷不冷,凡腳冷同時有陽虛見證即可用陽藥,使陰消陽旺,真陽歸位。
引火歸原法的常用方為都氣丸加肉桂,藥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在用肉桂、附子以引火歸原時要注意掌握配伍。如同時用龍骨、牡蛎、磁石等重鎮藥以潛陽,使浮越之陽更好地歸下,不能純剛無柔。配伍重鎮與養陰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應該說明的是,陰虛火旺者也能用陽藥,這是作為反佐法而運用的。在大量滋陰藥中可少加肉桂或附子等溫陽藥,以免純陰格拒,即張景嶽所說的“從陰引陽”之意。但要分清使用陽藥與陰藥的主次。引火歸原法以溫陽藥為主,少佐養陰藥;而陰虛火旺者,以真陰虧損為本,真陽浮越為标,故當以大量養陰藥為主,少佐陽藥。
四、“提壺揭蓋”法
肺主一身之氣,為水上之源,氣行則水行。如果肺氣失于宣暢,不能通調水道,則可引起尿閉。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亦塞。提壺揭蓋法即根據“升降相因”之理,通過宣暢肺氣,達到通調水道以利小便的目的。适用于邪熱壅肺,肺失宣肅引起的癃閉、小便不通,其病位雖然在下焦,但與上焦肺密切相關。臨床常用的開肺氣藥有升麻、紫菀、桔梗、枇杷葉等,再配桑白皮、木通、茯苓等藥通調水道,疏通三焦,開源導流,俾源清而流潔。如肺有燥熱者,加山栀、黃芩;肺虛合人參、麥冬;肺氣閉塞配麻黃、杏仁。
“提壺揭蓋”既可作為主法運用,亦可參伍于其它治法中以調整升降,導氣行水。如因中焦脾虛而不能轉輸或下焦腎虛不能開合,氣化失常導緻尿閉者,在治腎治脾時,都可以加桔梗或升麻等開肺藥。
五、論養陰祛濕法
養陰與祛濕二法臨床極少同用,因養陰則戀濕,去濕又傷陰,但如表現為津液不足而見濕邪時,二法可以适當同用。如脾胃濕困而腸津不足的腹脹、大便燥結,舌苔黃膩而少津者,當滋陰和燥濕并施,常用黑芝麻配蒼術。又如水熱互結,陰液耗傷,常見于熱病或濕熱淋痛,是因為邪熱與水搏結,水液不歸正化,津液不能上承,加之熱邪傷陰,以緻口渴欲飲,心煩嘔惡,小便不利或尿痛,小腹脹痛。治當滋陰利濕,養陰與利濕藥同用,方如豬苓湯。用藥時注意選用養陰而不滋膩類藥物,如蘆根、鮮石斛、天冬等,利濕則選用平和不易傷陰之白茅根、滑石等。再如在慢性肝炎、胃病中常見的脾濕内蘊,胃熱傷陰證,既有食少、膩苔、口粘等濕阻現象,又見舌邊尖紅,口渴等陰傷現象,這時也應養陰化濕同用,如蒼術合生地(便血者改用蒼術炭)、川樸合石斛或蘆根。
六、論中藥的科學化管理
中藥質量的優劣,是決定中醫藥療效的關鍵性因素。沒有中藥質量的可靠保證,縱使辨證準确,用藥得當,其治療效果也難以得到保證。傳統的中藥加工、炮制、儲存、配方工藝和手段,與當前臨床實際需要和中醫現代化趨勢很不适應。配方時劑量不準,有些藥物很不衛生,含有雜質較多,或因藥物保存不當、儲存期過長而失效,甚至黴變等現象也難避免。由于藥物質量因素的幹擾,影響了應有的治療效果,也妨礙了臨床經驗的總結和科研病例的觀察,為害非淺。臨床醫生經常遇到所用藥物達不到預期效果的現象,或産生不應有的副作用,甚至出現嘔吐、
腹瀉等胃腸道中毒症狀,這與藥物質量和配方時的劑量誤差不無關系。病員不放心,也不滿意,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中醫藥的聲譽。因此,盡快改變這種落後的現狀,加強中藥的科學化管理,提高藥物加工、配方的技術水平勢在必行。在中藥的科學化管理方面,日本先行了一步,并取得較為成功的經驗。他們按照嚴格統一的制作标準,把中藥材加工成大小均勻的顆粒,相當潔淨,每種藥物都用天平稱準分量,核對後裝入綿袋中封存備用,病人取回後直接泡飲,方便衛生,又便于儲存和攜帶,同時大大提高了藥房配方的工作效率。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國領土遼闊,天然藥源豐富,品種繁多,藥材道地。但如果墨守成規,不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科學管理和生産,就難以很好地利用我國的藥源優勢,既造成藥材資源的大量浪費,又不能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疾病的優勢。當然,原始藥材經過除雜、潔淨、提取等加工制作過程,可能會導緻部分藥效的丢失,單味藥的提取決不能替代共煎的藥效,但應該相信,通過采取某種技術處理措施加以保護,可以把這種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所以說,我們要取他人之長,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有目的、按計劃、分步驟地對現有中藥管理狀況進行改革。先在小範圍内搞試驗進行可行性論證,積累經驗,并逐步推廣。可喜的是,近幾年來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已組織某些藥品生産企業研
制、并批量生産中藥顆粒袋泡劑用于臨床,并取得較好的成效。
七、論傳統中成藥的利用
傳統中藥成藥的利用與新型制劑、中藥新藥的開發,直接與中醫藥學的繼承、發展休戚相關。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随證加減,故中藥劑型曆來以湯劑為主,這固然是有其優勢的。但中藥的多途徑給藥,也是中醫現代化的客觀要求,研制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的新型制劑和中藥新品種刻不容緩,特别是對開發中醫急症領域尤為必要。近幾年來,一批抗感染、抗休克、抗心律衰竭、抗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中藥的肌肉、靜脈注射液、口服液相繼問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規定了某些中成藥為中醫醫院急診科備用藥,這對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水平,打開中醫急診
工作局面是十分有益的,應進一步深入地開展好這項工作。
然而,在對傳統中藥成藥品種的繼承和利用方面,存在着較為突出的問題。傳統中成藥市場日漸萎縮,許多中成藥品種銷聲匿迹,而這些藥物是曆經幾百年乃至上千年臨床實踐經驗的結晶,配方穩定,療效卓著,對于某些病情變化不大的慢性疾病尤為适宜。如控涎丹,治療痰涎伏于胸膈,自宋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曆史。現代臨床表明,它不僅對胸膜炎、胸腔積液有特效,對心包積液、關節腔積液、淋巴結核等多種疾病也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又如習慣性便秘中之屬于冷秘者,病情甚是頑固,半硫丸卻有藥性平穩,緩緩圖功之優點,療效很好。這些中成藥近幾年來卻瀕臨絕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當今商品經濟觀念、市場競争意識增強的情況下,藥品生産、經營部門沒有擺正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醫藥事業之間的關系,片面追求赢利,競相生産有高額利潤的藥品,導緻市場上滋補類藥充斥泛濫,僞劣産品魚目混珠。相反,由于經營、生産傳統中成藥的經濟效益較低,而日益受到冷落,緻使那些有良好治療作用的藥品橫遭滅頂之災。這種急功近利的傾向無益于中醫學術的進步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應引起各級領導部門和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必須采取積極措施,從政策上,經濟上扶持傳統中成藥的生
産,盡快恢複其供給。
八、論中藥新藥的臨床研究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是研制新藥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環節,保證藥品療效的關鍵。為此,必須遵循《新藥審批辦法》的要求貫徹實施,同時注意當前中藥複方制劑的實際,才能适應社會需要和中醫事業的發展。多年來,餘曾主持中藥新藥的研制、開發工作多項,并擔任江蘇省及全國的新藥評審委員,對新藥的臨床研究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意義及主導思想
中藥是中醫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中藥制劑及其劑型的多少和優劣,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因此,加強中藥制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要求我們既要重視繼承傳統中成藥,又要研制新品種,滿足臨床需要。新藥的臨床研究屬于臨床藥理學範疇,它是藥理學與臨床醫學緊密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以人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目的是了解藥物在人體内的作用規律,人體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藥物的療效機理,個體特異性,以及毒副反應的性質與程度等,并根據研究結果,對新藥作出科學的評價,指導臨床安全有效地用藥。
中藥新藥的研制,必須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應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手段,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由于中藥單味藥所含成分複雜,而中藥新藥大多數是多味複方組成,成分更加複雜,故必須從臨床實際出發,按中醫藥學理論體系進行研究設計,探索出研制中藥新藥的路子,不能囿于研制西藥的模式。
(二)中藥新藥的名稱、選題及處方依據
新藥的名稱既可按藥物的功用特點、治法,或所治的病證拟名,也可以處方中的少數主藥為代表,作為确定藥名的依據,同時還應表明是何種劑型,力求做到科學、确切、合理、簡明,體現命名的理由。避免濃厚的商品化色彩,誇張性地稱為神、寶、靈等;或是以代号、人名命名。
選題應是切合臨床需要的短缺品種,對所治病證有準确的針對性。處方依據,應包括處方來源,方藥組成及文獻資料等内容。處方來源是研制新藥的重要依據,多指古方、驗方、秘方或醫院制劑等。古方不應改變處方組成和藥用量,尤其不能稍事加減,即任意另立新名;如欲化裁,重組新藥,則必須言之成理,經過論證确認。驗方、秘方必須持之有據,不僅要有方藥組成及文獻資料,還要提供可信的第一手基礎資料,通過專家論證認可。目前有的申請資料,往往擡出已故名醫、現今名醫驗方的招牌,但又缺少憑據,其中有的是借名為助,有的則非廬山真面;至于有的祖傳秘方更是玄機莫測,頗難評價,既使組方費解,或浮泛不實,或思路極偏,也因其秘而近神,令人難以裁判。為此,有必要制訂關于驗方、秘方的具體要求及審核标準。此外,為了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凡屬國家、部省級課題,有新藥研制内容的,其臨床科研病例,應予相應的認可,作為臨床前期的基礎,或視同一期臨床試驗。已經通過課題成果鑒定,技術條件比較成熟的科研制劑,申報新藥研究時,在按同等水平要求的前提下,可給予優先支持。
(三)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主要要求
根據《新藥審批辦法》臨床研究的技術要求,病例的選擇有以證候為主體,以中醫病名為主體,以西醫病名為主體三類情況,這符合臨床研究的客觀實際。但均須制定嚴格的中醫辨證标準或中西醫病名診斷标準,以明确其适應範圍。凡以中醫病名為主體的,應盡可能選擇一些特異性檢測指标作參考;以西醫病名為主體的,應對其所治中醫證候分别制定判斷标準。必要時當明确病性、病型、病程。
從當前申報的臨床研究計劃來看,多以西醫病名為主,有的隻辨病不辨證,有的意在一藥統治疾病的各個證候,以緻在設計中羅列的辨證診斷标準形同虛設,與新藥的功用、主治、适應範圍發生明顯脫節,這是必須糾正的。
供臨床醫師參閱的臨床前藥理、毒理研究報告,應為臨床研究提供客觀證據。藥效學試驗必須選擇與治療作用有關的主要項目,針對新藥功效主治做到有的放矢,該做的不能缺漏,不必做的也無需列入。如研制抗休克新藥,藥效學應選做升壓、穩壓、心率、尿量、腎血流量、冠脈及腦血流量等主要指标。
臨床總結資料要忠實于原始記錄,真實、客觀,不可任意取舍;判斷應實事求是,并作統計學處理;結論要精确、全面、具體,避免任意擴大未經試驗治療的病證,縮小毒副反應、用藥禁忌等商品營利性做法。
(四)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的基本原則
“根據中醫藥理論及經驗對處方的論述”,是研制中藥新藥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中醫藥學是實踐經驗先于理論,但理論又可成為再實踐的依據。因此,既要遵循中醫自身理論,又不可輕棄經驗。回顧傳統的中醫研究程序,是以臨床療效為基礎,成為制劑後再經實踐檢驗,最終應用于臨床。當前對中藥新藥的研制雖然增加了臨床研究前的藥、毒理經驗,但畢竟與西藥先搞化學然後進行臨床前藥、毒理研究,再做臨床研究,通過臨床藥理學得出研究結果,有很大的差别。
基于上述,對研制中藥新藥,必須遵循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尤應以中醫藥理論為主導。但縱觀現在申報的許多臨床研究資料,多為流于形式的附加品,與研制的方藥貌合神離,南轅北轍,表現為醫理與方藥、中藥藥理與方藥的脫節。其原因是所訂方藥缺少理論高度上的認識;制方既非真正源于理論,也缺乏成熟的經驗總結,以緻組方配藥很難體現醫理藥理的統一性。實際上有些設計僅是立足在西醫病名的基礎上,套用西醫藥思路和模式,按各個單味藥藥理藥效實驗的某種作用湊合成方,對這類新藥要按中醫藥理寫好醫理和方解,确是困難的。如果長期不注意克服這種脫離中醫藥理論體系研制中藥的傾向,勢必出現廢醫存藥,中藥西用的後果。當然,對某些單驗方、外用方,可以實效為依據,不必強求形式上的符合,否則反而顯得不倫不類。
(五)處方設計的技術要求
中藥新藥的研制必須做到醫理與藥理,方藥與辨證相結合。醫理是對疾病病因、病機、病所、病證的綜合認識,若能與藥理相結合,則組方制藥自然不會脫節。如人體氣機升降逆亂,可通過藥物的升降浮沉來調節;病性的寒熱可借藥物之寒熱溫涼來糾正;邪正虛實,可經投以補瀉來平衡。
研制的中藥新藥,所主的病證一般是一方主治一證,按處方設計的“指導原則”中的每個病,雖然都列有若幹常見證候,但并非每個藥能用于各個證候,而須按辨證要求,選擇合适的證候進行觀察。某些慢性病病機錯綜複雜,證候表現多樣,研制的方藥也往往具有多向作用,這就需要制定一個恰當的複合證候,以适應臨床驗證的要求。至于中藥Ⅰ、Ⅱ類藥中的天然藥物及中藥材提取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隻要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藥效和臨床試驗,就應确立其主治證候。
組方選藥是研制新藥的核心問題。要分清是研制不同疾病相同證候的通用方,還是研制某種疾病某類證候的專用方。對通用方适應範圍不能過寬,否則會給臨床試驗計劃帶來困難。組方原則應按君臣佐使的有機配合關系,闡明其整體作用,符合方解要求,不是每味藥物的個别解釋。
君藥是方中的主要藥物,針對主病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一般用量宜大,力專而效強,以一、二味為當,二味君藥合用,可以是協同增效,也可以是互補,藥學研究應予定性、定量,進行質量控制。臣藥可取同類相須之品,藥味配比應居第二位。佐藥一是協助君藥治療兼病兼證;是制約君臣藥的燥烈之性,糾其偏勝,或減輕毒性;三是用為反佐,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藥味常居第三位。使藥為引經藥,可引導諸藥達到病所,亦可用作調和諸藥性味。君臣佐使中,佐使藥不一定要齊全,有時君藥或臣藥可以兼具佐使藥的作用。此外,有些複方,藥味較多者,可将作用類似的藥物分别歸類,環繞功用主治加以分析。現代的藥理藥效實驗研究資料,應在整個方解之後,結合處方的功用、主治加以分析,作為旁證,但不宜穿插在方解之中,造成理論體系上的雜亂。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