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論之父熊彼特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無論你把多少輛馬車連續相加,也帶不來一輛火車。”
對于很多企業,一個普遍卻很難接受的事實是,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往往在于創業者本人。曾經的輝煌易讓企業家形成固化的思維方式,在“唯我獨尊”的環境中缺乏自我反思的機制,身陷“造馬車”的成功而不自知,導緻企業錯失“制造火車”、轉型升級的良機。
在快速變革的數字經濟時代,你的企業是否隻在制造“馬車”?一家“馬車”企業,如何脫離瓶頸,找到制造“火車”的路徑?
相信周春生教授的觀點,會對你有所啟發。
作者 | 周春生
來源 | 《金融時報》
周春生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博士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01
100多年前,熊彼特就對創新做出了極為深刻的闡述,并影響至今。
熊彼特認為“創新”即将原有生産要素重新組合為新的生産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熊彼特經濟模型中,成功“創新”的企業便能夠擺脫利潤遞減的困境從而生存下來,那些不能夠成功地重新組合生産要素的企業會最先被市場淘汰。
換句話說,創新乃企業生存與發展之道。
在競争性的經濟活動中,新組合意味着通過競争的方式消滅舊組織、舊生産方式。創新和消滅可以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經濟實體之間,也可以是經濟實體内部的自我更新。
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改變社會面貌的經濟創新是長期的、痛苦的“創造性破壞過程”,它将摧毀舊的産業,讓新産業有崛起的空間。
然而,面對這個“創造性破壞過程”,熊彼特特别指出:
試圖無限期地維持過時的行業當然沒有必要,但試圖設法避免它們一下子崩潰卻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場混亂——可能變為加重蕭條後果的中心——變成有秩序的撤退。
熊彼特還指出,作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其重要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引進生産要素新組合;所謂的經濟發展就是指經濟社會不斷地進行這種新組合,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正是起因于創新過程的非連續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創新對經濟發展産生不同的影響,由此形成時間各異的經濟周期。
盡管熊彼特讨論的是20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特點,但對當下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依舊有着重要的啟發和借鑒作用。
02
中國經濟要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也必須依靠創新來推動。
第一,創新是企業家的核心品質,競争則是市場的鐵律。
引領企業不斷創新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并源源不斷地創造利潤,是企業家的本分,也是企業家價值的體現。
第二,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道。
市場是無情的,創新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破壞過程。優勝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場經濟的法則。
在創造性破壞過程中,缺乏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企業更容易被市場淘汰,盡管對當事人來說無比痛苦,甚至會帶來某種經濟波動,但整體而言,這是經濟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第三,創新不是一個漸進的、連續的、均衡的過程,并會因此引發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創新越具有革命性,對傳統生産方式、傳統要素組合也就越有破壞性。創造性破壞不是經濟的倒退,而是更高層次經濟發展的開始。
第四,面對創新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傳統産業隻有順勢而為,快速求變,以适應新的生産方式和新的要素。
為減緩革命性創新帶來的經濟轉型“陣痛”,政府部門以适當的政策措施鼓勵、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并幫助企業獲得合理的轉型時間是有益的,但試圖長期維持過時的行業不符合經濟規律,不利于經濟發展進步,既無必要,也不可能。
03
現如今,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方興未艾,包括中國經濟在内的全球經濟正處在創新大爆發的關鍵時期。
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成為中國經濟提升發展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制造業乃至農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民生之本。
許多傳統産業仍然有長期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把新經濟與傳統經濟對立的觀點并不可取。
即使在高度發達的國家,仍有一批傳統産業在蓬勃發展,甚至喊出了制造業回歸的口号。
如熊彼特的理論所述,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要素組合和生産方式的重大改變。
部分傳統産業,如磁帶、收錄機、盒式錄像機(VCR)等傳統電子産品制造行業、傳統商場、傳統照相館、郵政服務、書店等受到了嚴重沖擊。
新舊産業的碰撞和經濟的結構性變化日益凸顯,但是,從大趨勢上看,新經濟的發展和新技術的采用,也會大大提高許多傳統産業的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許多傳統産業能夠,也應當與新興産業相互滲透、相得益彰。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由于數字技術和其他新技術的使用,我們的汽車更舒适、更易于駕駛,我們的家用電器更智能、更節能,我們的物流更便捷、更高效,我們的出行更輕松、更舒心。
面對變局和新的技術革命,傳統經濟的各行各業所受到的影響不大相同。
有些行業因“創造性破壞”而被颠覆,其産品和服務可能因為新的、更好的産品和服務的出現而慘遭被替代、被淘汰的命運;
有些行業則因新行業的競争而盈利能力下降;
一些行業則能與新興行業相互融合,找到新的發展軌道和發展機遇;
還有一些行業則可以借力新的技術和理念,實現自我升華。
需要指出的是,行業被颠覆不等于企業被淘汰。因為企業可以轉型,去開辟新的天地。
在新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企業為了避免被淘汰,為了提升産品質量和競争力,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也必須創新求變,力求适應經濟變革大趨勢,實現與新經濟的融合發展。
04
然而,由于不同企業受到的影響不同以及與新經濟的融合度不同,創新升級也必須因地制宜,根據企業和行業情況選擇适當、合理的方式。(見表)
如果企業的某項業務處于一個具有發展潛力,吸引力較大的行業,且企業在該項業務上有較強的競争優勢,則企業應當集中資金與其他資源,優先支持該項業務的發展,尋求行業支配地位,企業對于新經濟的關注更多應該考慮如何借助新技術、新業态使原有業務獲得更好發展。
如果因為新技術和新業态的出現,導緻某個行業吸引力嚴重下降甚至被颠覆,發展前景堪憂,則企業需要果斷退出該行業,回收資金,實行戰略轉移。在考慮戰略轉移時,企業應當盡可能發揮原有人力、物力的作用。
如果企業因未能及時吸納新的技術導緻企業競争力下降,但所處行業仍有較大吸引力,則企業應研究有無機會通過投資、研發,快速吸納新的技術以強化競争優勢,趕超已處在行業領先地位的競争對手。
這一戰略其實就是企業層面的升級。如果企業有足夠把握追趕甚至超越,則實施該追趕、升級戰略;如果企業追趕機會渺茫,則應考慮退出該行業,實施轉型戰略。
上述分析框架闡述的道理并不複雜,但具體實施起來卻并不簡單。企業能否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成功,影響因素有很多。
其中比較重要的因素是企業家和企業核心人員的洞察力、創新力、決斷力。企業家當斷不斷、缺乏長遠眼光,會導緻企業錯失轉型升級的良機。
05
企業必須依據自身的資源禀賦,選擇正确的轉型升級方法。
我們将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方法粗略地分成了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自主研發型,企業依據新技術、新經濟業态發展 現狀和趨勢,結合企業自身行業經驗、研發能力進行自主研發創新,對生産技術、生産流程和産品加以升級改造。
第二種是技術引進型,引進新的先進技術、先進理念并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生産管理和企業産品進行升級改造。
第三種是關停淘汰型,對于落後産能和過時産品,應以壯士斷腕之勇氣,及時關停、淘汰、剝離,回收資金,聚焦有發展前景的産品,或進入新行業。
第四種是收購兼并型,通過并購方式,獲取進入新興行業的技術和相關資源,幫助企業實現快速轉型。
必須強調,創新和轉型是有風險的。按照熊彼特的觀點,創新風險與利潤成正比。
盡管如此,傳統企業的創新、轉型也必須依據企業自身條件和能力,實事求是,切忌好高骛遠。
如果轉型升級能充分結合企業已有的行業經驗和資源禀賦,在關聯領域尋找轉型、突破,代價一般相對較小,成功率也會高一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