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清楚《陰陽應象大論》中的這段話講的是什麼意思,阿偉哥今天就來解讀一下。
這段文字開始就說“水為陰”和“火為陽”,看似廢話,其實是點題之筆——下面介紹的東西和“飲食”有關。
《尚書正義》中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細細想來,确實如此,水火的确是飲食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
中藥湯劑傳說是由商代的伊尹發明的,而伊尹本身就是一個好的廚子兼醫生兼政治家,所以中醫一直有“藥食同源”的說法。
對于飲食在身體保健中的作用,《黃帝内經》中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無論是食物還是藥物,中醫對它們的認識,都是建立在“氣味”的基礎之上。
中醫基于人體感官的感知,将食物和藥物的成分,歸納為“氣”和“味”。氣和味是一對“陰陽類象”:“陽為氣”,對于通過嗅覺或其他方式感知到的無形東西,中醫稱為“氣”;“陰為味”,對于通過咀嚼品嘗出的有形東西,中醫稱為“味” 如同其它“陰陽類象”一樣,氣味的概念雖然基于人體感官的認知,但本質上也是一種“象”,是類比四時五行建立的模型,這是中藥“四氣五味”的理論來源。 氣味作用于人體,最終的結果是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對于這個過程,中醫有自己的認識。其中,味為陰,偏重于描述有形成分;氣為陽,偏重于描述無形成分,兩者結合,用來表征食物和藥物的特性。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地面上一切有形有質的事物,都可以用“氣味”來表征特性。其中,氣既存在于這些有形質的事物内,是體現這些事物特性的一部分,同時,又由于“萬物同源”,時時刻刻在不同的事物間發生着轉化和交換。
形,指生命的形質,由氣味調控和滋養;精,指貯藏于五髒之中的精華,由氣味轉化而成。
所謂化,“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玄、道,都是同一級别的“類象”,在地為化,化生五味。對于物質和能量的轉化而言,“化”是居于核心,起到控制和調節的作用。由味到化,從繁到簡,所以用“歸”來形容。歸,返回的意思,用來形容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貯藏過程。由化到味,從簡到繁,所以用“生”和“食”來形容。食(sì),供養的意思,生,化生的意思,用來形容物質和能量由貯藏到釋放的過程。其中,“食”強調物質或能量的轉化,也就是A→B,B出現,A消失;“生”強調物質或能量的調控,也就是A→B,B出現,A依然存在。
當然,這種認識,和現代醫學的研究相比,非常粗淺。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取類比象”的基礎之上,和中醫的生理、藥理可以做到無縫銜接,因此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我們看到,并非人們一般認為的那樣——中醫概念缺少嚴密性和邏輯性,其實古人還是非常注重遣詞用句的,具有非常嚴格的邏輯性。
我們且看看,這種理論是如何指導具體實踐的。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這一句話,也出于《陰陽應象大論》,隻是在這句話,和上下文意思沒有銜接,讓人摸不着頭腦,其中蘊含的意思,千百年來争論不休。
按照一般的解釋:“對于陽氣不足者,應用益氣、補陽的藥物溫養,對于陰血虧耗者,應用滋陰、養血的藥物滋補。”
這樣的解釋,看上去似乎說得過去。其實由于未能真正理解“形不足”和“精不足”,不了解《内經》時代治療方法的特點,因此就出現這種看似正确,卻偏離古人本意的見解。
精不足,指的是五髒所藏之精的不足。這種情況,需要“補之以味”,因為五髒之精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脾胃消化分解飲食後生成的水谷精微”,這也正是《内經》中所說的“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意思。
形不足,指的是形質不足。不過可不是指瘦弱,而是“相格”上的不足。因為瘦弱,完全可以靠肉禽蛋奶這些富含“五味”的飲食去補充,而“相格”上的不足,就需要“溫之以氣”了。
對于形不足,《神相全編》中羅列了很多,比如:肩膊狹斜、腰肋疏細、肘節短促、掌薄指疏、鼻仰耳反、腰低胸陷、齒黃而露、口臭而尖等等。最後總結說:“形不足者,多疾而短命,福薄而貧賤矣。”
玄學五術是彼此相通的,因此相學上的“形不足”,也是中醫中的“形不足”。中醫不太關注是否“福薄而貧賤”,重點關注是否“多疾而短命”。
對于“相格”的不足,需要“溫之以氣”。但這種“溫之以氣”,不是指大魚大肉或者溫陽補陽的藥物,而是指蓄養人體的陽氣。這種陽氣,可以從地裡(食物和藥物)獲取,但主要還是要從天上(天氣)和自身(真氣)獲得。
喜歡,就到我的公衆号看看
阿偉哥隻把真正的幹貨給你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