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防微杜漸: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意思是?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須要做;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去做。小善能積成大善,小惡會形成極惡。
原文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松之 注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複恨,不複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複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 、禮記 ,間暇曆觀諸子及六韬 、商君書 ,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韬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第二、做人品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以屈。
意思是:在富貴時,能使自己節制而不揮霍;在貧賤時不要改變自己的意志;在強權下不能改變自己的态度,這樣才是大丈夫。
原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 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 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第三、誠實守信:誠信乃做人之根本。
意思是: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從古至今,人們都把誠信奉為修身的信條,從不逾越誠信的底線。做人最重要的是講誠信,無論做什麼都要記住誠信是不可觸碰的底線。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待人就得拿出自己真心和忠誠,這樣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在戰國時期,商鞅立木為信,赢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使秦國日益強大。而昏聩無能的周幽王卻為了博得美人一笑,數次烽火戲諸侯,最後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最終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原文出自:楚國的大夫屈原,曾在詩中寫過:“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人的高尚不是靠吹噓的,而是靠做實事。靠虛假來維持的人際關系不會持續太久,終有一天謊言也會被戳破,等到那時信譽就無法挽回了,人一生也就完了。失信于于容易,但要得到他人的信賴卻很難。古人說:“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人若講誠信,天下人都會擁護他,人若滿口胡言,就連自己的妻子也會懷疑他。若人做到這樣,是一個多失敗的人啊。誠信就要從小事講起,從小事中做到,這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與敬佩。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誠是最容易打動人心的,誠心待人,用心做事。多虛不如少實,這便是做人之根本。
第四、寬嚴有度:嚴以律已,寬于待人。
意思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别人則很寬厚。“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就是說對于别人的過失和錯誤應該采取寬恕的态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那麼就不能寬恕;對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應當盡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觀,人心不顧。待人要寬,這樣才能給人自信的機會。律己要嚴,隻有不放松自我約束,才能不讓小錯誤發展成大錯誤。
原文出自:《史記》齊恒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接受鮑叔牙的意見,中用管仲為相,将齊國治理得無比強勝。
這是一種規範的待人之道,也是為人處事最重要的原則。其核心是強調自悟,對事物的标準,要有一個超然的體悟,對是非的判斷,要有一個盡可能客觀公正地把握。一個具備這種高貴品格的人,他的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以聖人望人,以常人自待”,用聖人的标準要求别人,卻用常人的标準對待自己。對自己很寬松,什麼都能做,做了壞事也從不感到羞愧,但對别人卻要求極嚴,犯一點錯誤就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一點小事對不起自己就喋喋不休。像這樣的人,他交不到幾個朋友,做起事情來,也很難跟别人順利地合作。把眼睛永遠盯在别人的錯誤上,卻從來不自我反思,更看不到問題出在哪裡,也沒有辦法解決——長此以往,成功就會變成一種奢望。當我們遇到别人陷入困境中,而自己又可以舉手幫助的時候,切不可袖手旁觀、做冷冰冰的無情路人。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很多過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可以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一個人的心裡隻有他自己,天真地認為自己便是整個世界,那麼他的世界就會越來越小,最後整個世界的重量都壓着他,他會活得越來越累。所以,在現在的社會中,年輕人應選擇的最理智的生活态度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第五、戒貪擋誘:知足者常樂。
就是感激所擁有的一切,并且坦然接受自己努力奮鬥卻沒有達成目标的結果。感激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才會帶來快樂。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貧窮的書生,他的名字叫常樂,為了生活他隻能每天都出去賣他自己畫的字畫。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常樂出去賣字畫。可是也許是因為天氣太冷了,街上的人很稀少,他一整天連一幅字畫也沒有賣出去。
到了傍晚時候,常樂還沒有吃一粒米飯,天氣越來越冷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實在忍受不住了,就在路邊的一個小橋洞裡避風,剛好橋洞下面有一堆不知是誰燃過的柴堆,常樂趕快把已經凍僵的手放在裡面取暖,柴堆裡真是太暖和啦,常樂把手放在裡面很舒服,禁不住高興地大喊起來:“真是太好啦!寒冷的冬天能有這些溫暖我就滿足了,非常滿足了!”
一位員外恰好路過這裡,聽見常樂的叫喊覺得很好奇,于是停下來問常樂為什麼大喊很滿足啦?常樂把經過告訴了員外,又即興做詩一首:
十年寒窗苦讀書,
家境貧寒親友無。
為人心中無奢望,
冷天有灰亦滿足。
員外聽完常樂的詩,為他的樂觀精神感動了,感歎道:“一知足者,常樂也。”意思是說:知道滿足的人會經常得到快樂。然後員外就請常樂到他的家裡做了教書先生。
環境你不一定能改變,但是心境卻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高興或者煩惱,全在于你自己,隻是看你如何把握,做一個“知足常樂”的人其實很容易,也很幸福,你說呢?
下一篇
秋天的味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