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集萃 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 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内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别四時,将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内格。 天地之間,六合之内,其氣九州、九竅、五髒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髒;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洩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痹厥。 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肋;長夏不病洞洩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洩而汗出也。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内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髒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髒。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征,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開竅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二陰,藏精于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善為脈者,謹察五髒六腑,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洩,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論理人形,列别髒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内之應,皆有表裡。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哕,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抑,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長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理,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天地通于肺,地氣通于嗌,風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于脾,雨氣通于腎。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死半生也。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髒;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别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内。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别柔剛。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三陰三陽之離合者,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阖,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三陰者,外者為陽。内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隐白,名曰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者,太陰為開,厥陰為阖,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 人有四經,十二從。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髒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别于陽者,知病處也,别于陰者,知生死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别于陽者,知病忌時,别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謹熟陰陽,無與衆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主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贲者,死不治。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疒肙);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洩;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 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萎易,四肢不舉。 鼓一陽曰鈎,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陰争于内,陽擾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嗚。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 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結陽者,腫四支。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二陽結,謂之消。 三陽結,謂之隔。 三陰結,謂之水。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陰搏陽别,謂之有子。 陰陽虛,腸澼死。 陽加于陰,謂之汗。 陰虛陽搏,謂之崩。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十二髒之相使,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肝者,将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餘于終,而天度畢矣。 天度者,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 故其生五,其氣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髒;故形髒四,神髒五,合為九髒以應之也。 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複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于萬物孰少孰多者。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髒象者,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廪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 凡十一髒,取決于膽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赢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髒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 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 色之見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紅。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 樓實。生于腎,如以缟裹紫。此五髒所生之外榮也。 色味當五髒,白當肺辛,赤當辛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堿。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諸脈者,皆屬于目;諸髓者,皆屬于腦;諸筋者,皆屬于節;諸血者,皆屬于心;諸氣者,皆屬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卧出而風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凝于脈者為泣、凝于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是以頭痛巅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月真)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别。五髒之象,可以類推。五髒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五藏别論篇第十一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髒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髒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謂五髒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五髒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髒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故五氣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醫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地勢使然也。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衆。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