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自虔修證玄道,道成利生起塵勞。
但得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首偈子最後兩句是唐代大居士龐蘊禅語,是我經常給沉重奔忙的道友們講的,有老師,有企業家,有公務員。1995年夏到2000年夏,我在西安鍋爐修造廠打工,住處的牆壁上寫了這句禅語自勉。“但得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開悟而定慧等持的人才有這等自在。不然,會流于口頭禅,嘴上功夫極好,可現實生活裡遇見問題就心亂情迷,一些治佛道學術的學者亦如此,在生活裡遇見是非、名利,鬥争不斷,喪失品德,不能以所學佛道的知見處理問題,更談不上定慧,很少能于佛道得到真實受用(微信公衆号:陳全林)。
一位佛學學者一輩子研究中印文化,談到佛學時他說不信。不信仰佛教之宗教也行,但不信佛教之哲理、佛教所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理,這樣的治學還有多大的意義?這樣的學問成了“書本智慧”、“紙上文化”。讀佛經萬卷而不能破無明,讀經隻種慧根。“内自虔修”,多麼重要。
不論是治學還是修學,都要能自得受用,這本身就是修行。不要把功夫看成是打坐、氣脈、神通悟證等,功夫,包括修身、做事、事功的境界,而且這是非常重要的,打坐、氣脈、悟證等要在事功裡、修身、做人的境界裡體現,才是真功夫。
在陽明心學,這也是必須具備的修為。《傳習錄》裡,陽明與弟子崇一有如是問答:
崇一問:“尋常意識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隻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人的心中有了王陽明所說的“主宰”即天理,自然就像有道的人一樣,有事無事都從容。“天君”是“心”的代稱。“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這與禅家“但得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一樣,都是修養的超然境界,都是心有所主的自在人生。有道之人,身忙心定,乃至身忙心空,事去心空,忙而不忙。
内修的第一步是覺察、反省、關懷生命。失去了覺察、反省就不能認識自我,而失去了對生命的關懷,就不能談佛道修學的受用。佛道學問本質上是生命科學。南懷瑾先生晚年不談宗教文化,大談生命科學、談認知科學,就是為了打破宗教文化的局限。現代科技的發展令神話解構,而佛道文化背後的真理卻越來越放射燦爛的光芒,引領人類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
一位跟我學習過一些道家功夫如導引、辟谷的女士在她的《修行日記》裡寫了一段她在辟谷中、生活中覺察身心、念頭、生活、氣脈的文字,摘錄如下:
第一個出現的就是恐懼,我在想,我也會對一些沒體驗過的事情有恐懼。上一次辟谷,就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才不敢和家人溝通,怕吓着他們,也害怕他們的阻撓。這一次,我很平靜的看待這些問題,不限制自己的心,既不限定時間,也不隐瞞家人,而是和家人心平氣和的溝通,并且結合多次辟谷也沒有傷害身體,反而使身體比以前好多了,耐心地告訴他們,不要擔心,我不會有事情。
家人因為我的平靜,也很安心的接受了。呵呵,恐懼還是來源于自己的心。覺察到,不再恐懼,生活也很簡單。您的《辟谷再記》申述一個要點:“忘記辟谷最好。”這一次我也在體悟。這次辟谷我在更仔細的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
進入辟谷的第一天,整個身體都很輕松,而且身心似乎都很快樂,多日因為生病産生的疼痛感消失得很快。手腳還會有寒涼感。隻是手腳,以前會有身體寒冷的覺受,現在很少有了。
心氣浮躁也和恐懼有關系。
第二個出現的念頭是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克裡說,關系反映出“我”,在關系的互動中,可以折射出我們存在的真實影像。辟谷狀态中學習和觀察這些問題也許會更敏銳。
小孩昨天放學回來,我心平氣和的說:“快去吃飯吧,要不涼了,吃完該寫作業了。”孩子也很和氣,沒有急躁。那個時候我就在觀察我的心,我沒有焦慮,沒有急躁,孩子也會感受到我的關心和愛護。克裡一直在強調,在關系中覺察自心。
我問孩子:“還在做衛生委員麼?”孩子有些驚訝:“怎麼問這個?”我回答:“媽媽感覺你這兩天情緒有些不對,對學習也很松懈。是不是和同學打架,或者因為遲到,沒有完成老師的任務,給班級丢分了,老師就不讓你做衛生委員了?”
孩子有些沮喪:“是這周二發生的。”我耐心地和他溝通:“不做幹部了,是我們沒做好,需要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為什麼第一次在那個班級老師也在鼓勵你,讓你做英語課代表,為什麼後來又沒做好,不讓做了?這些事情你需要好好想一下,把自己的毛病改了。現在是學生。學習也很重要,不能因為這個挫折就放棄了學習。
三年後,面臨是學習還是就業,都得靠你自己把握。學習能力得具備啊。”孩子心氣也較平和:“好的,别說了,我現在寫作業。”很久以前,類似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會用責備的口吻,甚至會有一些羞辱的語言,這也是暴力啊,不是覺察,我們還一直以為自己作為家長可以随心所欲,想怎麼說孩子都行。您提醒我:“你的心越柔軟,孩子也會變得更柔軟。”
我就一直記着您說的話,堅持這樣去做。老師,耐心需要培養,從您的身上我看到了您的耐心無限,您的教誨也在我的心裡面生根發芽。我們作為家長,缺乏耐心,也和自己的成長家庭有關,也和自我成長的經曆有關,也和根性有關。老師,謝謝您對我的教誨,孩子将來也會學會您的耐心,學會感受愛和慈悲,并且将愛和慈悲傳遞給身邊的人。
有時間就會練雲手,體悟呼吸和氣脈是不是越來越柔和,練習服氣也感覺到了,以前憋氣的感覺很明顯,這次辟谷感覺很輕松,憋氣感在減弱。
下午給您寫信之前想起含棗核,就吃了一顆紅棗,一直都在咽口水。
昨天晚上十一點後入睡,隻記得做了一個夢,夢裡是和考試相關的内容,記得不是很清晰。夢境很祥和,和我的心情應該有關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