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治臉部痤瘡的一則經驗。
閑言少叙,我們直接開講。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17歲,醫案記載姓劉。
大概在兩年前,她洗澡之後,不小心就受風了。
從那以後,她的面部就經常出現紫紅色的丘疹,又癢又痛。
當時,她曾經到醫院的皮膚科去看,診斷為尋常型痤瘡。
外用藥和内服藥,用了一大堆,效果不好。
怎麼辦呢?此人決定看中醫。
刻診,發現這個患者面部臉頰和前額都有痤瘡,邊緣很清楚,小的好像米粒那麼大,大的有綠豆那麼大。細問得知,這個痤瘡,在秋冬季節較輕,到春夏季節較重。
當時,醫家對其中一個丘疹擠壓。發現,有乳白色的脂柱排出來。
看舌脈,發現舌質淡,苔薄白略黃,脈象濡緩。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白術、陳皮、柴胡、白芍、蒼術、車前子各10克,益母草12克,黨參20克,山藥15克,黑荊芥5克,炙甘草3克,僵蠶12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結果如何?七劑藥喝下去,患者自覺面部十分清爽,痤瘡比較從前大有改善。
接下來,原方保持不變,繼續投用10劑,諸證消失。
這就是醫案的大緻經過。它原載于2007年的《世界中醫西醫結合》雜志。
現在,我來說說這背後的道理。
你看,這個患者的脈象,是濡緩的。
濡緩脈提示什麼?是不是有濕邪?濕邪彌漫在脈道裡頭,使得脈象濡緩。舌淡,苔白而略黃。這說明,濕邪剛剛有化熱之勢,但是還不明顯。
那麼,這個患者到底有沒有濕邪啊?從發病的過程來看,她一定感受濕邪了。為啥這麼說?她發病前,曾沐浴受風啊。沐浴,就意味着感受濕氣。偏偏你還受風,風邪打開毛孔,濕邪鑽進體内。内濕和外濕混在一起,發于皮膚,就形成了痤瘡。
也就是說,她這一臉疙瘩,都是痰濁之氣在臉上“鼓”起來的。不然,丘疹擠壓的時候,怎麼會有白色脂柱呢。這個白色脂柱,我們基本可以看作是痰濁的一種表現。
好了,既然如此,要想調治此人的痤瘡,就應該從健脾除濕的角度入手。對不對?
我們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白術、陳皮、柴胡、白芍、蒼術、車前子各10克,益母草12克,黨參20克,山藥15克,黑荊芥5克,炙甘草3克,僵蠶12克。
這個配伍,其實是我這幾天一直說的,完帶湯的化裁。其中,白術、陳皮、蒼術、黨參、山藥、炙甘草,可以健脾益氣除濕。車前子可以利水。白芍和柴胡、荊芥可以疏達肝氣,柔和肝體,避免脾土為肝木所乘。益母草,活血涼血,僵蠶,祛風散結。
這樣一來,痤瘡生成的内環境就得到了改善,她的毛病自然就指日可愈了。
我個人認為,這是利用完帶湯為主,來治療脾虛濕蘊型痤瘡的典型驗案。
其實,中醫對痤瘡的分型,曆來都很細緻。肺胃有熱、脾胃濕熱、熱毒蘊結、血瘀痰凝、肝郁氣滞等等,都是常見類型。脾虛濕蘊者,典型表現,就是脈象濡緩,舌質偏淡,苔白膩而厚或白膩略黃。臉上的油比較多,有些人頭發也愛冒油。還有的人,伴随消化道不适,比如說便溏、大便不成形、腸鳴等。這個時候,以完帶湯加減來應對,是比較好的思路之一。
當然了,文老師在這裡說,隻能是起到一點科普的作用,幫助大家了解中醫如何應對痤瘡。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我建議你還是積極看中醫,看中醫的皮膚科。中醫從來都認為,任何表現在皮膚上的事兒,其實都是身體内環境失衡的表現。所以,在中醫整體觀治療理念的指導下,類似痤瘡這樣的皮膚病,一般來說可以見到良效。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