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慢性膝關節滑膜炎!一張方子,善于消腫,請你收藏并研究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藥學》、《實用中醫風濕病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這可是一個惱人的毛病。他給患者帶來的傷害,可謂不淺。

我來給你說個案例吧。從中,你能感受到,這個病的難纏之處。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當時才19歲,醫案記載姓孫。

這人,其實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有行走不便的感受了。主要問題,他通過觀察,認為就是左側膝關節腫脹,勞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也就是說,他不能累着。一旦累着,左側膝蓋就犯病。

掌握這個規律以後,他就慢慢将養,所以一年多的時間裡,他沒有接受治療。

但是後來,他的這個問題逐漸加重了。

到就診之時,此人的左側膝蓋腫脹,自覺無力。膝蓋彎曲的時候,感覺到憋脹不适。

怎麼辦?拍個片子吧。

片子拿過來一看,好家夥,患者左膝關節髌上下脂肪墊明顯消失,關節滑膜腫脹。

很快,患者被确診為慢性的膝關節滑膜炎。

怎麼辦好呢?給患者診治的,乃是郭維淮老先生。此人生于1929年,為中醫骨傷科的老前輩。在業界有影響的《中醫正骨》雜志,就是由他創辦的。

了解到患者的情況以後,郭師尋思良久,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黃芪30克,當歸10克,續斷12克,柴胡10克,丹皮10克,姜黃12克,川萆薢15克,秦艽12克,桑寄生12克,川牛膝10克,甘草3克,土茯苓30克,茜草12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一共開10劑。與此同時,配合中藥水煎外洗。

結果如何?

患者服藥以後,于兩周之後複診,反饋膝蓋腫脹明顯減輕,沉重之感消失。

于是,原方加羌活、獨活、淫羊藿各10克,乘勝追擊。

用藥之後,患者感覺左側膝蓋腫脹完全消失,肢體輕便。随訪三個月,未曾複發。

這是郭維淮老前輩的一張醫案,初診時間是1992年的9月7日。

來吧,現在我們就做點功課,看看這背後的學問到底是怎樣的。

首先我們看,患者的主要問題,就是左側膝關節的腫脹、沉重,活動不利。

為什麼會這樣呢?西醫講,是慢性的滑膜炎。

中醫呢,不認識啥是滑膜炎。中醫的解剖确實有點粗糙,這個咱們要承認。

所以,中醫就用另一種視角來看待、理解這個事兒。

膝關節腫脹,不可能沒有誘因。中醫認為,這個誘因之一,就包括外邪。具體來說,就是外感風寒濕邪。風寒濕邪淤阻經脈,令津液氣血運行不周,于是就腫脹了。

其次,我們身上的任何地方,都需要運行氣血。氣血運行不好,局部就會出現異常。所以,理解這個事兒,還必須把目光鎖定在氣血運行的質量上。

由此可見,外感風寒濕邪,内部氣血郁滞,這是引起疾病的關鍵因素。所以,要想改善,就得益氣活血,祛風散寒除濕。

我們看看當時郭師用的配伍——

黃芪30克,當歸10克,續斷12克,柴胡10克,丹皮10克,姜黃12克,川萆薢15克,秦艽12克,桑寄生12克,川牛膝10克,甘草3克,土茯苓30克,茜草12克。

這裡頭,黃芪補氣,當歸、丹皮、姜黃、茜草活血,柴胡可以疏肝以利氣的通暢運行。土茯苓,用于利水通關節。

其他的,比如續斷、萆薢、秦艽、桑寄生、川牛膝,皆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除濕散寒之能。二診時加上的獨活、羌活和淫羊藿,更是取驅散外邪之意。

總而言之,這裡面的治療思路,就是益氣、活血、散邪。這些引發局部腫脹的基本因素被治理幹淨了,患者膝蓋肯定就好受了。

在這裡,我覺得你無論是非專業讀者,還是專業的中醫從業人員,都最好能将本文收藏。尤其是郭師的驗方,更要收藏研究。因為膝蓋慢性滑膜炎,的确是非常棘手的一個病。有些人,甚至因為腫脹,反複不停地到醫院處理。

中醫在治療這類疾病的時候,還是有一定手段的。當然,我們不能說,無論什麼樣的人,用上中醫的辦法,都能取得很好療效。我們隻能講,中醫有辦法,而且這類辦法,有過成功的案例。所以,這就值得我們來重視。

當然,就具體應用而言,非專業讀者,必須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膝蓋難受了,是不是一定為滑膜炎所緻?我們必須有明确的診斷和辨證才能說話。用藥,要有根據,不可以盲目。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