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53條辨: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經常自汗出的,這是營氣和,但營氣雖和,而在外的衛氣不和,由于衛氣不能與營氣諧和,所以常自汗出。因為營行于脈中,衛行于脈外,可以再用發汗的方法,使營衛趨于協調而愈,宜用桂枝湯。
中醫對營衛的觀念,營就是血,衛就是氣,營在肌肉裡面,營的路線,從動脈血管到小血管到孫絡,中醫講的孫絡就是微血管的部份;氣就是我們的動能,所以氣虛掉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力氣,講話都懶得講。
衛氣的路線就從腑,往往這個氣從腸胃吸收營養後,從淋巴系統一直走,走在皮膚毛孔;所以有流汗和流血兩種,在血管裡面看到的是血,血管的外面有一層薄膜圈到了,這層網膜就是中醫講的氣的走向。
網膜的力量很強,常見心髒的動脈血管破掉的時候,網膜會把它包到,在沒有完全破裂之前,還有一段時間可以急救,而且在破掉之前會有症狀。病人的症狀就是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心口絞痛、刺痛。
五六十歲的人常常在副主動脈上面破裂,在心髒的上方有一副主動脈,血出來很多,往往有網膜包到,就是被氣包到了。病人不會馬上死,可是,很危險,病人不能動,一動就噴出來了。
中醫的方法是讓血急速的流回去,加強網膜的力量,讓血管愈合。西醫的方法就是把這一段割掉,接個血管上去,在接的時候,把動脈導到維生機上面,很快的接完血管再導回來,接個人工血管,這樣就沒有網膜了,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往往再發病的時候,血已經噴出來了,所以中醫講的氣血同源,講的就是血管外面的網膜。
病人常常自汗出,病人本身平常就在流汗。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營衛和則愈。
人的氣血要兩和,血管的網膜和淋巴系統的氣是相通的,如果血管裡面的水少了,它會自動供應水,如果血管裡面的水太多,水自然會出來,給淋巴系統傳到皮膚毛孔,發汗發掉了。互相有協調作用,所以兩者的管路是通的。
當氣和血不協調的時候,“桂枝湯”最大的功能就是“調和營衛”,湯劑下去後,本來不協調的變得協調了,本來淋巴系統裡面的水份,要進入血管裡面的。如果氣太旺了,水太過了發到皮膚表面,這水原本應進入血的,結果跑出去,就代表營衛不協調。
所以平常沒事流汗的人,氣候又沒變化,突然流虛汗,就是代表“營衛不協調”。這時候沒有病無所謂,有症狀逆就可以吃桂枝湯,讓它協調。中風證是傷到衛分,隻需要用到桂枝,而傷寒是營衛兩傷,因此麻黃與桂枝必須并用。
新藥物學知道麻黃素有刺激中樞神經的功能,是作用于交感神經興奮藥,我們用作發汗藥。麻黃素,西醫用在急救、興奮上面。也知道麻黃會發汗,但是西醫隻用單味的麻黃,用麻黃素發汗和維他命,造成很多的問題。
吃單味的麻黃素并不能發汗,,如果麻黃素沒有桂技,,隻是個宣肺的藥,不能得到真的汗。因為麻黃素是陽藥,能把氣管打開來,性輕而且升,一下就跑到腦部去了。頭部陽氣很盛,當然會睡不着覺,所以張仲景在湯劑用麻黃的時候,一定把麻黃素先煮掉。
中藥講“氣”和“味”,所以《神農本草經》上面一定講“氣”和“味”。藥有的時候要取藥的“氣”,有的時候要取藥的“味”。例:大黃用來瀉頭面五官的熱,大黃是寒涼的藥,是消炎的藥,如果牙齒痛、頭上的病、眼睛紅腫,取大黃的性就要用開水煮。所以,麻黃湯就是用滾水煮下去,這消炎的藥就走上面,就是取它的氣。如果把大黃煮兩個小時,藥味都煮出來了,這是取它的味,這時候大黃是往下走,而不是走到頭上,所以大承氣湯就一定是取它的味,因為要攻下。
所以麻黃煮過以後,就不取它的氣,取它的味了,麻黃直接進入肺,用麻黃發表流汗的時候,一定加桂枝在裡面,因為沒有桂枝,麻黃不會流汗,麻黃進入肺讓氣管打開來,不論寒證熱證都用得到麻黃,所以小青龍大青龍都有麻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