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61條辨: 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幹姜附子湯主之。
原文解釋:誤用瀉下之後,又誤發其汗,緻腎陽虛弱,病人出現白天煩躁、不能安靜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煩躁;不作嘔,無口渴,無表症,脈象沉微,身有微熱的,用幹姜附子湯主治。
内經裡提到過晝為陽,夜為陰,晝為氣,夜為血,如果一個人白天沒問題,晚上有 問題的時候,一定是陰不足,如果一個人晚上很好,白天有問題,那麼,一定是陽不足。
當這個病人攻下以後,再去發汗,造成了陽虛,陽虛以後,陰就會占主導地位,陰就會欺陽,陽就會往上竄,竄到胸膈,人就會煩燥,竄到頭上,就睡不着覺。我們前面講過,病人有病最怕的就是煩燥,這種煩燥,并不是陽盛,而是陽特别虛,身上沒有熱症,也就是完全看不到表證,所以,用幹姜附子湯來補陽。
不嘔,代表腸胃沒有問題,不渴,津液也沒有喪失掉,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就是陽虛掉了而已,幹姜附子湯主之,幹姜是壯脾陽的,附子是壯腎陽與心陽的,陽不足補陽就好了,不需要用炙甘草來補津液,所以這條辨是完全的陽虛證,陰完全正常沒有問題,所以藥不必多用。
陰虛者,當救陰。陰陽兩虛者,當陰陽兩救之。祇有陽虛、則當救其陽,救陽急不宜緩,以陽主生化,無陽則不化,各組織機能有立絕之危,所以,這第61條辨就是以“四逆湯”去甘草之緩,但取姜附之迅烈以救之。
幹姜附子湯常用在救逆的時候,有一本中醫書叫《三因極——病證方論》,什麼叫三因,就是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這本三因方的《中寒治法》篇裡面專門對幹姜附子湯的治法作了詳述。
原文是這樣寫的:“治中寒,卒然暈倒,或吐逆涎沫,狀如暗風,手腳攣搐,口噤,四肢厥冷,或複燥熱。幹姜(炮) 附子(炮去皮臍,等分),上為锉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術;入心,加茯苓。随證加之。”這是三因方的原文。
在《聖濟總錄》裡說了“附子散”治小兒凍瘡,這個也是用附子和幹姜打成散劑外敷在凍瘡上,其實單是這樣敷是沒有多少用的,必須要内服當歸四逆湯,這樣的出來的效果可以說是杠杠的。
幹姜附子湯真正在救逆的時候,劑量可以開大一點,把湯劑煮得濃一點,人都昏迷過去了,你還按常規開藥,那可能就不能救逆了,這個時候,可以放手一搏,讓生附子把命門火補起來,把心陽溫起來,這才是幹姜附子湯真正的救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