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十棗湯加減 | 痰飲結留心下,上逆、腹痛嘔吐【第212期】

今日練習

李某,男,12歲。

患者3年前摔倒碰撞頭部後患眩暈,發作時天旋地轉,不能起身,不敢睜眼,惡心嘔吐,大便溏薄。臉色晦暗,舌苔白膩,脈象沉滑。發作過後一切如常,多方治療不愈。

處方:___湯。三劑。(留言區寫下您的答案)

服上藥後,眩暈得止,效不更方續服三劑。後得知其病未再複發。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十棗湯加減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經方臨床醫案練習【第211期】

上期原醫案

楊某,女,56歲,餘鄉人也。

肝氣素有郁結,常心下作痛,納呆化遲,泛酸嘈雜,嘔血便黑。市某院鋇餐造影,診斷為胃潰瘍。抗酸、解痙藥堅持服用,症狀時輕時重,終未休止。

一醫謂脾胃虛弱,無力運化,配服人參健脾丸,症狀仍舊。前日心下又痛,較往尤劇,前醫又視為肝氣犯胃,投用芳香理氣、舒肝止痛之品,疼痛依然。

觀其面色晦暗,憔悴浮腫,目眶黑如煙熏,舌苔黃且厚膩,便疑痰飲為患。遂按迹尋蹤,順藤摸瓜,詢知痛時脘腹上下攻竄,苦不堪言,慘号之聲可達四鄰。嘔吐狼藉,吐後痛可暫緩。腸間水聲瀝瀝,三日未得更衣。診其腹,心下手不可近。切其脈,沉滑有力。

至此益信痰飲無疑,即《金匮要略》之留飲也。《醫學正傳》雲:“自郁成積,自積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氣,嘈雜惡心。”所述與本案契合不二。

故宜大張讨伐,攻逐飲邪,以緩其痛。以其三日不便,且無痛利反快之狀,故不用《金匮》甘遂半夏湯而投十棗湯加味。

處方:

甘遂6g,大戟6g,芫花6g,川軍10g,黃柏6g,白術15g,大棗10枚,一劑。

病家持方買藥,某院醫師、藥師均謂處方峻猛,誤服兇危立見。病家疑慮難決,鑒于劇痛不止,苦于更無良法,勉強服之。一時許,腹痛益甚,居家驚慌失措,派人來詢,餘謂藥病相争,豈能不痛,稍頃便停。又約半時,暴瀉水便數行,疼痛果止。後拟小柴胡湯合二陳湯善後。

按語

《金匮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雲:“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今肝郁脾傷,痰飲遂成,留積心下,上逆造反,故見腹痛、嘔吐等症象。

此案本于肝郁脾傷,标在留飲為患。急則治其标,故用遂、戟、芫峻劑攻下,川軍、黃柏以去積熱,白術、大棗甘溫護胃,藥少而力專也。

十棗湯加川軍、黃柏、白術名小胃丹,系《丹溪心法》治熱痰、濕痰之方。大凡峻烈之品,奏效多速,畏而不用,豈非因噎廢食。投時固須方證相吻,慎之再慎也。

相關經典原文學習

《傷寒論》第152條: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漿漿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