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張方子,補脾腎,收陽氣,治早洩!

有一次,老師的診室裡來了一個20出頭的青年男子。

從他的神态看,卻透着幾分蒼老。

特别是他的臉色,發白,而且腰背有些彎,好像挺不起來。

這個人早年誤犯自渎,婚前有遺精現象,但不算很嚴重。婚後,也還算勉強,但是後來就出現早洩,痿遺之态就很是明顯。

他的妻子對此冷嘲熱諷。患者也因此背上了巨大的精神負擔。語調低沉,沙啞,也沒有年輕人該有的朝氣。

刻診,脈象細弱,尺部尤甚,舌質暗淡,苔白。整個人無論晚上睡得好不好,白天都會感覺無力,疲乏,食欲也不好,一吃就飽,吃多就脹。腰部還總是發涼。感覺腦袋時常眩暈。

老師說,面對這樣的人,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節”。不幸,是因為體質單薄,禀賦太差,落得這個田地。不節,是因為少不更事,肆意妄為,以至于過度戕伐。

老師說,想要治療好,就必須要檢查,其一從今天開始,堅持獨卧,轉移注意力,遠離一切亂七八糟的信息,把從前的老毛病徹底戒掉。其二,堅持用藥,建立信心,不要整日怨天尤人。

配伍:黃芪10克、黨參10克、桑寄生10克、川斷10克、牛膝10克、菟絲子10克、狗脊10克。白術6克,黃精15克,肉桂3克,焦三仙30克。

水煎服。

患者服用5劑之後,感覺身體也有力,精神也有所改善。再用7劑,食欲增加,腰發涼、腿無力的現象大大改善,小腰闆也挺直了。

老師遵原方加減出入,調整了将近一個月,患者到最後諸證新平,生活恢複正常。

而且最後一次開藥的時候,老師還是叮囑他:“你的身體,本身底子比較弱,一定要注意保養,現在是用藥力調過來的。能不能保持住,就看對生活的把控能力。把控得好,将來越來越好。把控得不好,前功盡棄”。

他的問題,說起來也十分簡單。在于脾腎陽虛。

患者脈象細弱,尺部脈(腎)尤弱。是脾腎不足的表現。腎主腰膝。腰涼腿軟,渾身乏力,是腎陽不足的表現。納谷不香、食欲不振、動辄飽脹,是脾陽不足的表現。陽氣不能濡養頭面,引起頭暈、面色蒼白。脾腎陽虛之态,在他身上,很明顯。

患者的問題還是和先天禀賦有關系。但後天的不節制,隻能是一個誘因。兩者疊加在一起,才會這樣。

腎主封藏。氣能收攝。脾通過對氣的生成,也可以行使收攝之能。脾和腎,是人體内的兩把鎖頭。脾陽充足、腎陽充足,收攝如常,身體就固攝得住,鎖頭就牢靠。包括早洩、多唾、多汗、多尿、腹瀉等問題,都可以考慮從溫補脾腎陽氣的角度,加以改善。

老師用的其實是已故的上海中醫名宿、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建華先生的驗方。它是專門溫補脾腎陽氣的固攝方劑。老師早年從同行那裡習得這張配伍,覺得挺好,就一直保存、應用下來了。

配伍裡面的黃芪、黨參、白術、黃精,補的是脾。桑寄生、川斷、牛膝、菟絲子、狗脊,補的是腎。這兩隊藥材裡頭,還沒有典型的溫陽藥。肉桂,用得少,才3克,卻能夠溫補脾腎之陽。前面補的,可以看成是脾腎之精。後來這個,才是溫補脾腎之陽。這麼多的補藥,恐怕将胃,用焦三仙各30克來促消化。

這個方子用藥相對平和,藥量也不大,不那麼峻烈,适用人群相對廣泛。它所針對的,就是脾腎陽虛的痿遺患者。

造成痿遺之疾的原因,也有很多。一部分人,屬于脾腎陽虛。一部分人,源于濕熱,或者源于相火偏亢。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調治思路。

痿遺之疾,很多時候,就是陽氣“收不住”。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我希望大家都能對此心裡有數。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男科學》文章僅供參考、學習,不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