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診斷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說說,關于突發性耳聾的事兒。
從何說起呢?還是從一張真實的醫案故事說起。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年29歲,醫案記載姓周。
這個人,大概從一個月前開始,忽然出現了耳聾現象,耳朵什麼都聽不見了。
才29歲啊,怎麼就聾了呢?小夥子非常不安,看了不少醫生,用了不少方藥,如聰明益氣湯等等,但是效果一般。
患者十分痛苦,于是慕名求張建夫老前輩診治。張建夫前輩,生于1924年,是全國首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刻診,見患者脈象細軟無力,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自覺心中有驚悸之感,心中亂跳,身體乏力,而且,還有些畏寒怕冷。
怎麼會這樣呢?張師當時就問患者,這個病,最初有沒有誘因?或者說,在發病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患者努力回憶,這才想起來,好像在最初出現症狀之前,此人曾經得過一次感冒。感冒以後,他連泡腳帶蓋被,取了一身透汗。後來,感冒好了,但是身體的狀态卻越來越差,以至于出現耳聾之症。
在了解到這些以後,張師點點頭,表示事情已經弄清楚了。他老人家低頭道:“你啊,就是出汗出多了”。
接着,看張師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桂枝12克,炙甘草8克,石菖蒲4克。水煎服,僅此而已。
區區三味藥。這麼簡單的方子,能治好這麼嚴重的耳聾?
患者看了,也是心中詫異。
但是,人家已經把方子給你開了,你好歹就試驗一下吧。
結果,這麼一嘗試,效果令患者意想不到。才用了兩劑,患者自覺聽力明顯改善,心悸和畏寒之感基本消失。
接着,原方不變,再投兩劑。
患者用完以後,耳朵聽力恢複,其他症狀消失,告愈。
這就是張建夫老前輩早年的一張驗案,我給你複述完了。
這裡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給你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把患者耳聾的事兒放在一邊,先看看患者的全身狀态。
你看,此人心悸心跳、乏力疲憊,而且有些畏寒怕冷。
這麼一說,你想到什麼了?是不是想到心陽不足啊?
心陽不足,溫煦失常,所以畏寒怕冷。心陽不足,心神不安,所以心悸心跳。陽氣不能鼓舞氣血,所以患者疲憊乏力。苔薄白、脈象細軟無力,這些都可以看成是心陽虛的體現了。
那麼,患者這個心陽虛,是怎麼引起的呢?
患者之前,曾經得過一次感冒。感冒之後,出大汗。這就是導火索啊。汗為心之液。大汗,必然傷心氣。心氣受損,易傷心陽。
由此可見,這個人最初是因為感冒之後過汗,導緻心陽受損,進而引發諸證。
那問題是,這個狀态,和突發的耳聾,有關系嗎?
關系,當然有。在中醫理論中,心開竅于舌,這是定論。不過,在《素問·金匮真言論》裡頭,還有一個說法,這就是“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也就是說,心和耳的關系也很密切。于是,中醫就有另一種體認,心開竅于舌,寄竅于耳。
所以,當一個人心陽不足的時候,他的聽力就容易受到影響。這就是心陽虧虛,不能上沖于耳。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這個患者的問題,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溫通心陽,開耳竅。我們來看看醫家張建夫前輩當時用的配伍——
桂枝12克,炙甘草8克,石菖蒲4克。
這裡頭,桂枝和炙甘草搭配,就形成了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湯,出自《傷寒論》,原方是桂枝12克,炙甘草6克,功能在于溫通心陽。其中的桂枝,入心經,可以溫通振奮心陽,炙甘草,可以健脾益氣,補益心氣。炙甘草味甘,桂枝味辛,辛甘可以化陽。所以說,這張方子,是張仲景振奮心陽的代表方、常用方。
既然上文醫案裡的患者,證屬心陽不足,那正好用桂枝甘草湯來調理。在這個基礎上,配一個可以開竅的石菖蒲,這就達到了溫心陽而通耳竅的目的。
我這麼說,你懂沒懂啊?
這就是張建夫老前輩,用桂枝甘草湯加減治療耳聾的經典驗案。
其實,就耳朵忽然聽不見聲音這個事兒來說,其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還是以實證居多,比如說痰熱、肝火所緻的耳聾等等。而由于心陽虛所緻的耳聾,臨床雖然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文老師把心陽虛和耳聾之間的關系,給你講講,希望你能夠心中有數。它作為一個臨床症候,在辨證的時候,容易被人們忽視。
另外,我們還需知道一個道理——包括我們聽力在内的所有感官,和心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你的心中越是甯靜,你的頭面感官就越是清晰敏感。相反,你越是心中煩亂焦躁,你對信息的接收就越不力。比如說心火偏亢的人,他往往就容易耳鳴。所以說,有些時候,所謂的耳鳴,不過是你的心在鳴叫,所謂的耳聾,不過是你的心神被蒙蔽而已。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