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一模語文閱卷報告
第4題
【原題呈現】
4.材料一在論證方面有哪些突出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參考答案】
4.①材料一采用總分結構,先闡述文學計算的産生背景,然後分别從兩個方面論述受文學計算的影響,文學批評思維發生的變革;論證思路清晰嚴謹。②主要運用了舉例、對比兩種論證方法,對文學計算在文學批評思維變革中的作用闡述得更加具體,易于理解。(4分。每點2分,要點明确、意思相符即可)
【試題分析】
第四題考查的是材料一的論證特點。論述類文本的基本特點包括論證結構、論證方法和論述語言。在論證結構上,材料一采用總分結構,第一、二段先闡述文學計算的産生背景,三至六段分别從主觀理論建構到客觀數據實證、确證因果關系到呈現相關關系變革兩方面論述文學計算的影響及文學思維的變革;論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在論證方法上,主要運用了舉例和對比的論證方法,如分别舉蕭紅、蕭軍和沈從文、師陀作品的事例,在對比中論證了确證因果關系的批評思維對小部分文學作品有效,但面對大規模的文學作品難以實踐的觀點;事例具體,易于理解。論述語言整體上呈現出嚴謹、客觀、準确的特點。
【存在問題】
1.審題不清,未分條作答,完全按論證思路回答。
2.論證結構分析有誤。
3.作答角度單一,論證特點相關知識不完備。
4.内容空洞,隻答術語。
5.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潔。
【優秀答卷】
【複習建議】
1.認真審題,明确考查的知識點,确定答題方向,強化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
高考及模拟考試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題不隻要求學生思考準确,更要求思考全面。學生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避免知識點遺漏和重複作答。
2.平時嚴格規範學生的試題卷面。要求學生,無論字寫得如何,一定要認真書寫,書寫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塗改,以保持卷面的幹淨整潔。
3.答題一定要條理。圍繞核心概念或詞語,準确精煉概括觀點;可以借助标點,也可以用序号,但最好用序号,這樣更清晰。
第5題
【原題呈現】
5.有研究者計劃運用數據分析,為唐詩做一個影響力排行榜。請你結合材料,就從哪些方面分析相關數據提出建議。(6分)
【參考答案】
5.①分析唐詩作品在讀者群中是否收到歡迎、傳播的頻次等。②分析唐詩作品表達的思想情感對後人、後世社會在情感态度、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影響。③分析唐詩作品的藝術技巧、語言風格等對後世詩歌創作的影響。④分析唐詩作品在中國文學、文化的傳承與演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共6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評分細則】
共6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答題内容須與材料相關,脫離材料的主觀建議不得分。
【存在問題】
學生審題精準度有待提高,抓不住題幹中核心信息和修飾限制信息,答案擦邊卻不得分。結合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較差,不能講文本中語言轉換成答案所需。答題規範意識較差。
①_x0001_ 審題不清,答非所問。相當一部分學生理解成怎樣做數據分析。
②分析提煉不到位或照抄材料。
③不分要點,層次不清晰。
④脫離材料,主觀化表達。
⑤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潔。
【二輪備考建議】
1.強調規範意識。對于字數較多的主觀題,必須分清層析,分條陳述。
2.強調審題意識和文本意識。本題要求學生找出數據分析的對象,不少同學理解為對詩歌内容和藝術的分析,或是怎樣做數據分析,導緻答非所問。結合文本,在答題時要落到實處。
3.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不能照抄文本,要根據題幹情境進行合理轉換。
4.繼續強調書寫的重要性。
5.進行限時精準訓練。
第8題
原題呈現:
8.小說中對車輪、腳步等各種聲音作了較多描寫,有哪些作用?(4分)
參考答案:
①聲音描寫使小說中的都市環境更加生動鮮活,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
②小說中的聲音變化體現了時間與情節的推移,烘托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
(4分。每答對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閱卷标準:
①具體寫出聲音的作用的一點給1分。
②每一處的聲音都進行分析的,内容靠邊的分析一處且點不重合的給1分。
③涉及主題、人物形象的言之有理給1分。
④隻答套話,不聯系文本的給1分。
優秀答案展示:
信息全面,條分縷析,書寫工整
突出問題:
1、書寫潦草
2、沒讀懂題目要求,答非所問
3、對題目理解出現偏差
4、脫離文本,隻寫套話
學習建議
1、強化審題指導,增強題幹意識。讓學生能夠細緻讀題幹,明确題型,明确題幹的要求。注重良好審題意識的培養,倡導學生讀題時勾畫題幹要求的關鍵元素,問什麼,答什麼。
2、強化文本閱讀訓練。要在讀懂文本讀全文本上下功夫。回答主觀題仍有個别學生停留在借助選擇題的選項,甚至出現對主題理解失誤的情況。要加強學生的閱讀,提升理解文本的能力。
3、強化規範作答意識。如分條分點作答;重複點不需要轉換着話說;聯系文本作答等,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4、強化書寫訓練。書寫答案要認真仔細,合理布局,增強卷面的整潔美觀。
第9題
【原題再現】
9.作者認為,“一個好的作品,應該能……讓憂傷的人得到安慰,讓絕望的人重新點燃希望的燈火”。這篇小說是怎樣體現作者這一文學觀的?(6分)
【參考答案】
①小說中的主人公一家雖然生活窮苦,處境艱難,但他們辛勤勞動,誠信經營,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量;②雖然他們經常遭遇各種磨難,但也有好心的警官友善地對待和幫助他們。③在作者筆下,生命既讓人滿懷悲憫又讓人心生敬意,世界雖然有些冷酷但也不乏溫情和善良,讓人從憂傷中得到了安慰,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6分。每答對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隻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題目分析】
本題為考查小說小說的主旨。作答時,可以結合題幹關鍵詞從三個角度結合文本來進行探析,進行采點賦分。
【評分主要問題總結】
參考答案共3條。但經過試評,發現大多數學生回答時能結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第1、2條,一部分同學回答不上來,或表述不準确。在作答時不分條作答學生多。
【優秀答題範例】
【問題答案】
1.隻答套話、術語,沒有結合“怎麼問怎麼答”的回答問題思路。
2.要點意識不強,答案缺乏條理性,或不會分條作答。
3. 角度重複,多條實為一個角度的内容。
4. 誤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曲解文意、審題不清以緻概括偏差太大,得分極少或不得分。
5.部分學生卷面書寫較亂,答題思路混亂。有錯别字。
6. 審題不清,理解力較差,緻使概括和分析不到位,表述上“詞不達意”。
【下一步複習建議】
1.立足讀懂文本。借助文章有效信息,結合小說主要要素,有效把握文章内容,同時要理解文章主旨,明白作者創作意圖,利于準确有效答題。
2.要重視小說知識的講解,要細緻全面構建小說知識體系,督促學生全面記憶落實。
3.培養審題能力,強化題型意識。要用日常對題幹的細緻解讀培養學生的題幹解讀能力,明确題目的答題要求。
4.結合訓練過的題目,讓學生反複推敲标準答案,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規範作答意識,分條分層;有要點有解析。要點分條,重點前置;加強語言的表達訓練,力求表達完整準确,層次條理。
5.強化書寫卷面意識,要持之以恒下大力氣抓卷面書寫,要認真整潔,注意卷面的合理布局,向規範要分數。
第13題
原題再現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今者聞君召先生而蔔相,果誰為之?
(2)子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比也!
二.參考答案
(1)聽說今天國君召見您來選擇宰相,究竟誰擔任宰相呢?(關鍵詞:蔔、果、為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關鍵詞:進、臣、惡各1分,句意通順1分)
三. 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所考查的文言文知識點較明确,重點考查學生對重點文言實詞的掌握情況,兼及文言虛詞的考查,同時還隐含對語境的考查。
四.評分标準
整體原則:關注評分點,采點得分,關鍵點翻譯正确即可得分,一點1分。
第一句關鍵詞:“蔔”是動詞“選擇”,譯為“挑選”也可以;“果”是副詞“最終、究竟、到底”之意:“為”是動詞翻譯比較靈活,“擔任、任、做、當”都可以。
第二句關鍵詞:“進”是動詞,“推薦、薦舉”之意,“推舉”也可以;“臣”是名詞,後面帶賓語“之”,這裡是名詞的意動用法,譯為“以……為臣子、把……當作臣子”;“惡”讀作“wū”,疑問代詞,“哪裡、怎麼”之意。
五.錯誤原因
1、重點實詞沒翻譯或翻譯錯誤。
分析:第一句“果”,是副詞,“最終、究竟、到底”之意,該考生錯譯為“結果”;第二句“進”,是動詞,“推薦、薦舉”之意,該考生錯譯為“接觸”。好多同學沒有翻譯,直接抄寫,真是聰明極了!
2、沒有理清句意,翻譯錯誤,甚至語句不通順。
例如
第一句“蔔”譯為“選擇”,有好多學生翻譯成“占蔔、蔔卦”等皆不正确;“臣之”不知道名詞和代詞連用,名詞活用動詞的常識,翻譯為“以臣子看待”不合語境。
3、基礎太差,導緻錯誤頻出。
如“所進”由于不知道所字結構,而頻頻出錯,應該譯為“所推薦的”;“君皆臣之”,該考生譯為“君主和大臣們人人皆知”,胡亂猜測。
4、書寫潦草,字迹模糊不清,很難辨認。
六.複習建議
1、要加強書寫,不求美觀大方,但求工整規範。對書寫潦草的同學,加強字體規範訓練。
2、加強文言文基礎知識的落實,注重課本的翻譯及背誦,可以利用晨讀,讓學生進行強化記憶,進而達到學以緻用。
3、對重點字詞要讓學生知其意而識其形。
4、多做文言文試卷,精講精練。
5、加強基礎知識的梳理與歸納!
第14題
【原題呈現】
14.魏文侯在聽取李克的建言之後,為什麼會選擇魏成擔任宰相?(3分)
【參考答案】
①因為魏成富貴時能結交賢才;
②顯達時能推薦國君都以之為師的人才;
③與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選的标準。
【評分标準】
此題共3分,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照抄原文不給分,。
【答卷情況】
1. 少部分同學不理解文意,找不到答題區間,答非所問。
2.大部分同學能概況出前兩點,但要點不全。
3. 部分學生仍然直接摘抄原文原句,不能體現對原文的理解和概括。
4.一部分同學卷面不整潔,塗污不清,字體潦草,閱卷老師分辨不清。
【教學建議】
1.提升學生文言文整體閱讀理解能力,打牢文言字詞基礎;
2.訓練學生抓取答題區間,篩選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3.訓練學生審題和概括能力;
4.強調分條規範作答。
第16題
原題及答案
16.本詩以“自賀”為題,“賀”中包含了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二、試題分析
本題考的是鑒賞詩歌的情感并結合詩句加以分析。試題考察的是名家的非典型作品。試題設計角度精妙,别出心裁,富有創新性,打破了學生思維定式。想到陸遊學生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于是很多同學先入為主的把本詩情感定位為此類詞語,這道題反其義而考之,很多同學答題方向出現了偏差。在一模時出現這樣一道題能教會學生認真審題,走出思維定式。本題很好地考察了學生對詩歌的大意的理解和對情感的鑒賞,難易适中,區分度理想,整體得分沒有想象的高。本題答案設計詳細,分析到位。總之本題是一道非常經典的題目。
三、錯誤類型分析
1.詩歌鑒賞素養有待提高,基礎知識欠缺,沒有讀懂詩歌。
有的同學認為“賀”使用了“反語”或者是自嘲,不是真正的“賀”,沒有讀出閑居鄉裡的滿足,對往日輝煌的自豪和對收複失地的期待等情感。有的同學沒有讀懂“太平/民”,斷句失當,理解成了太/平民,從而将感情錯誤的理解為對平民生活的不滿意了。有的甚至理解的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對于自己晚年得到陸遊賞識的自賀”。
2.審題不清,導緻答非所問。
(1)不理解“賀”字的真正含義,看到問情感,就把悲傷的和喜悅的情感交織在一起作答,導緻某些點無法得分。
(2)審題不細心,沒有看到題目問的是“賀”中反映了詩人的什麼情感,直接答情感,而且隻按自己平常學過的詩歌中體現了陸遊詩的什麼情感,沒有認真讀原詩。
(3)把情感答成了比喻、反語、虛實結合、今昔對比等手法,或者把情感與手法都答上了。
3.情感理解的偏差。
很多同學理解出了如下情感:時光易逝的感傷,勝時不再的感慨,對美好回憶的滿足,對朋友的懷念,歸居鄉裡的失落與無奈,年老不能參加抗戰的惋惜,對曾經的生活的留念,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對自己長壽還未離世的感慨,借酒消愁等。
4.語言貧乏,表達缺少專業術語,表述不準确,欠缺文采。
5.卷面書寫不認真,塗抹修改較多,卷面不夠整潔,有的筆迹斷斷續續,非常不清晰(應選用質量較好的碳素筆芯),有的錯别字較多。如:将“北伐”寫成“北代”;将“贊頌”寫成“贊訟”;将“年事已大”寫成“年事己大”。
6.不能讓閱卷老師快速找到采分點。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沒有分點作答,導緻條理不清楚;二是分點過多(5-6點),導緻答案過于分散。三是兩點内容很接近,實為一點。沒有展開思考,回答角度受限。
7.答案不完整。有的同學隻回答了情感沒有結合詩句分析,有的隻分析或翻譯詩句沒有鑒賞情感,導緻失去一半的分數。
8.上一道題答題超出邊界,導緻本題答題空間小。
四、提升策略
1.真正讀懂詩歌,讀懂是鑒賞的前提,要了解詩歌的題目的含義、詩眼、主旨等,關注注釋提供的信息。平日注重積累文化常識與典故。
2.加強審題能力訓練,弄清楚問題中到底有幾個限定詞,做到嚴格針對題目要求作答。
3.增強古代詩歌主觀題的訓練,精講,教給學生方法,并進行專業術語的積累,做好試題類型與解題思路的歸類梳理,注意思考的深度。
4.梳理拟定同類題型的答題模闆,強化記憶,加強訓練,形成答題規範。
5.加強古詩文背誦與課外閱讀與比較閱讀,提升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忌在基礎知識上失分。
6.書寫潦草的同學,要在有限時間内加強書寫訓練,做到整潔、規範。錯别字多的注意規範書寫、克服盲點。強調要學生适當分點答題,做到條理清楚。
第17題
【原題呈現】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所說的▲ , ▲ ”,是以積土成山為比喻,形象說明。
(2)杜甫中的“ ▲ , ▲ ”兩句,描繪了綠水缭繞、生機勃勃的春景,表現出詩人的。
(3)同樣是懷念發妻,抒發悼亡之情,蘇轼在中▲ ”一句寫,,凄涼無限;歸有光則在中用“ ▲ ”一句寫樹的變化,,餘味無窮。
【參考答案】
17. (1)譬如為山 未成一篑 (2)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3)夜來幽夢忽還鄉 今已亭亭如蓋矣(6分。每句1分,錯1字該句不得分)
【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古代詩文名篇名句默寫。情景設置新穎又開放,将學科内容與社會生活實際等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增強語文聯系實際的能力,例如第(1)小題“比喻”手法“做事須持之以恒、不能前功盡棄的道理”,第(2)小題,第(3)小題“融現實感受于夢境”“移情于物”,既有生活情景、聯系藝術手法,又發散學生思維,多角度展現學生素養,很好地體現了高考語文的考向。
【評分标準】
每句1分,錯字、漏字、添字、空題均不得分。
【優秀示例】
【存在問題】
1.總體分析:本題難度不大,但是學生背誦情況不容樂觀。審題、背誦段落、錯别字、位置颠倒、亂寫、空題的現象比較嚴重。
2.具體分析:
(1)第(1)小題兩句很多學生不會寫,部分學生選取的不是《論語·子罕》的詩句,部分學生選取的詩句不符合題目要求。
(2)審題不細 “比喻”,第(2)小題“春景”“閑逸心境”,第(3)小題 “夢中回鄉”“樹的變化”審題不仔細,導緻第(1)小題多寫“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 ,第(2)小題多寫“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第(3)小題第一個句子多寫“我欲因之夢吳越”“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
(3)對詩文内容沒有進行理解性記憶,錯别字頻出,不一而足。第(1)小題: “辟”“臂”,“篑”寫成 “潰”“蒉”“匮”;第(2)小題: “舍南舍北”寫作“舍前舍後”“社難社北”, “但”寫成“旦”,“群”寫成“郡”,“鷗”寫成“歐”“鴨”“鹭”“翁”;第(3)小題:“夜深”,“幽”寫成“悠”“憂”,“忽”寫成“勿”“乎”,“已”寫成“以”“亭亭”寫成“婷婷”“庭庭”,“矣”寫成“也”等。
(4)次序颠倒、答非所問、亂答一氣。
(5)卷面潦草,字迹難辨。
(6)空題。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關注詩文基本信息:題目、作者、文體、标點等。
2.增強審題意識,養成習慣,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3.強化理解記憶和動手能力,關注語境,字字落實,提高準确率。
4.規範書寫。
第21題
原題呈現
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在我國傳統手工染色技術中,靛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勸學》中所說的“青”___①___,而“藍”則是指蓼藍這類能提取靛藍的植物。
靛藍屬于吲哚類天然染料,___②___,對織物纖維更沒有親和力,常規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這就需要先把靛藍用水稀釋,往染缸裡加入石灰或其他堿性物質,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讓其中的微生物幫助染液發酵,将靛藍變成藍綠色的靛白。靛白再與堿性溶液發生反應,___③___。隐色體比靛藍“乖巧”,不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纖維。将織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撈出晾曬,在陽光和空氣的作用下,黃綠色的隐色體經過氧化恢複成靛藍,漂亮的藍色就可以在織物上“重生”了。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二、試題分析
本題較好地考查了"語言表達簡明、連貫"這一要求,緊扣考綱,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時又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學生由于審題不準,出現了自以為是、邏輯不通、概述不清、錯字别字、忽略字數限制的情況。多數學生能答出得分要點的其中之一,但忽略了前後文的邏輯關系,在具體表述上,不夠嚴謹。基于以上事實,大部分學生得分偏低,3分左右。總體來看,此題較能拉開差距,從0分到6分,每個分數段都大有人在。
三、評分标準
1.參考答案
①其實就是靛藍 ②不能溶于水 ③變成黃綠色的隐色體(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隻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評分細則
①參考答案每條2分。
②超過字數扣一分。
四、存在問題及示例
1.自以為是、胡亂聯想,忽略了文本的核心話題“靛藍”以及前後文的邏輯關系,第①句想當然地直接使用《勸學》中的句子。
2.理解出現偏差,第①句不能聯系上下文将話題定位到“靛藍”這種染料上,而強調它隻是一種顔色。
3.忽略上下文的聯系
不能根據下文“隐色體比靛藍'乖巧’,不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纖維”讀出第②句應填寫是否能溶于水,導緻答案五花八門。有的同學能發現這種關系,但表述為“和水沒有親和力”因而失1分。
大部分同學将“棉麻纖維”和“織物纖維”理解成兩類事物,從而導緻失分。
4.表述不準确、不全面。第③句大部分同學直接答“生成隐色體”,而忽略了修飾成分“黃綠色”,因而失1分。
5.忽略字數限制,答案正确但超出10個字,扣一分。
6.粗心大意,錯别字多,卷面差。
例如,将“隐色體”寫成“隐形體”“染色體”或“穩形體”等,将“溶”于水寫成“融”。
五、優秀範例
六、複習建議:
1.對于主觀題的複習,應該強化審題的準确和答題的規範。
2.連貫題在組織答案時,應注重結合語境,分析前後文的邏輯關系,務必做到“瞻前顧後”“前鈎後連”,不要着急填答案。
2.端正态度,要避免出現錯别字;組織好答案再作答,避免塗改勾畫。
第22題
【原題呈現】
22.請用簡潔的文字,概述用靛藍染色的全過程,不超過50個字。(5分)
【參考答案】
①把靛藍用水稀釋,②在染液加入堿性物質,③再加入米酒或酒糟,④将織物在染液中浸泡,⑤最後撈出晾曬。(每答對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閱卷分析】
第22題是語言運用中的語段壓縮、提取關鍵詞,考查學生辨别、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該語段介紹靛藍在我國傳統手工染色技術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及染色過程,屬于說明類語段,語言簡潔平實,學生閱讀無障礙,但是學生想得滿分卻不容易。
【評分細則】
閱卷時按點賦分,“稀釋,加堿,加酒,浸泡,晾曬”一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滿分答卷】
【存在問題】
1.篩選信息不全面,遺漏要點,特别是“浸泡”“晾曬”等關鍵步驟。
2. 不說過程,隻說原因、結果,或者将過程中的順序颠倒。
3.表述不清楚,篩選不出關鍵信息,錯将籠統的概述或一些次要信息當成關鍵信息。
4.字數超過50字
5.錯别字特别多
将“浸”寫成“侵”,将“晾”寫成“掠”,将“曬”寫成“哂”等。
【教學建議】
(1)知識儲備層面:
存在問題:不能理解概念,不能區分概念關系。如答不清楚說明步驟,邏輯混亂。
解決方案:利用概念、定義和事例幫助學生區分典型常規概念及概念關系。如表達方式說明、描寫、抒情等。
(2)思維能力提升層面:
存在問題:不能分角度分析,籠統作答。沒有比較思維,找出不同點。
解決方案:訓練答題思維要點,如分析語段特征、行文思路等。
(3)答題規範層面:
存在問題:不分點,無邏輯胡亂作答;未正确指出答案關鍵詞(如加水稀釋、加酒等),表述語言贅餘;書寫潦草。
解決方案:首先,強化規範意識,避免非智力因素丢分,要求學生端正答題态度,确保書寫清晰、幹淨、整潔,提升卷面顔值;其次,學會分點答出層次,強化“因分賦點”原則。
第23題
【原題呈現】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目前,中國高鐵運行的速度已越來越快。城市間的時空距離被不斷壓縮,人們的鐵路出行體驗在持續提高。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的冬奧高鐵,為冬奧會參與者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務;乘動車到崇禮滑雪,成為越來越多北京人休閑的選擇。
但我國還有81對同樣忙碌的“慢火車”,這些列車主要服務于偏遠地區、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和田玉龍号”旅客列車,是新疆停靠站點最多、票價最便宜的“慢火車”。衆多群衆喜歡選擇乘坐這趟列車外出務工、經商、求學、就醫等。
談談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整體解讀】
從2021年新高考全國I卷作文來看,材料選自毛澤東《體育之研究》一文,重在幫助考生思考體育之于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重要價值;注重考查考生内在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體現了向新材料作文的回歸,任務驅動的性質淡化。本次考試作文是材料作文,要求結合材料整體理解寫一篇文章。
材料包括兩層内容:一是高鐵速度越來越快,時空距離被不斷壓縮,出行體驗持續提高,無論是為冬奧會提供交通服務,還是為普通人作為休閑的選擇,高鐵在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二是81對同樣忙碌的“慢火車”,雖速度慢,但停靠站點最多、票價最便宜,成為了偏遠地區、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外出務工、經商、求學、就醫等的不二選擇。
整體理解,随着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的發展無一不在追求這種高速度體驗, “快”是人們喜歡和追求的。個人發展追求“快”,國家進步民族複興也要“快”,“快”是速度,“快”是效率,“快”是标準,“快”是價值。日常生活中,速度越來越快的高鐵為人們追求“快”提供了這種選擇。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看到“慢”的重要性。這裡的“慢”不是一無是處,更不是消極落後。這裡的“慢”是一種結合國家發展實際,實事求是的一種态度,是考慮到城鄉發展、東西部地區等發展的不均衡的一種正視現實的真誠。我們需要“快”,但不忽視“慢”,我們追求“快”,但不排斥“慢”,讓“慢”變“快”,讓“快”更好。不管是“高鐵"還是“普通列車”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人民所需,二者又有所趨同。
要求 “結合材料的整體理解寫一篇文章”,不是選擇其中的一句或幾句話,或者幾個關鍵詞,也不是選擇一個方面,這一要求非常重要。因此,上述材料中的兩層内容要兼顧或者統一,可以以一方為主,但不能将另一方棄之不顧。如隻談我國的高科技發展,隻談偏遠地區的“慢火車”等觀點都屬偏題;要有思辨性。可否以曆史的、發展的目光看問題,可否立足現實,全面地看問題,是考察一個人認知水平的重要方面。關于事物的發展、關于自己的定位、關于國家社會的變化,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要看主流,看進步,看努力,看進步的空間。作為當代中學生,應該有這樣一種認識,這樣一種格局。。
【立意分析】
(1)類比立意指向。将高鐵和“慢火車”看做一類事物的兩個方面,正确看待和處理這兩個方面的關系。由此可以得出“既要追求快,也要發揮慢的作用(注意:不是追求慢)”“創新與發揮舊有事物的作用”“無論快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等立意。
(2)比拟象征類立意指向。将高鐵和“慢火車”比拟為人或物,高鐵象征了能力強的人或物,“慢火車”象征雖然能力不強,但發揮作用明顯的人或物。由此可以得出 “每一個人或物要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和作用”“尺有所長,寸亦有所長”等立意。
(3)中國現實問題的研究和讨論立意指向——人民的需求。這個材料用一個點說明了我國發展的基本面:發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我們努力在改善,快和慢一起發揮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發展既要追求高遠,也要立足我國現實,想方設法改善提升”“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要注意均衡性,努力彌補差距”等立意。
以上立意可以單獨闡發,也可以融合闡述,供參考。
【立意指導】
切題立意:
(1)建造快高鐵與保有慢火車,都是為滿足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需要而有 /無論快與慢,适合人民、适合發展的就是最好的 /讓新(快)與舊(慢)共奏時代之歌
(2)辯證看待,快與慢為适應不同的地區或經濟發展需要,各得其宜 / 尺有所長,寸亦有所長
(3)高鐵引領時代速度,慢火車彰顯時代溫度 / 高鐵速度,綠皮溫度 /兼顧高效與關懷,尋找快慢新平衡 /社會的發展既要看先進的一面,更要看到關照弱勢群體的溫情的一面 / 文明的進步既看經濟的發展,更要看溫情的充溢。
(4)快與慢結合,協同共進。
偏題立意:
(1)發展高鐵,追求創新(斷章取義,沒有“結合材料整體理解立意”)
(2) 物盡其用,發揮綠皮車的作用(斷章取義,沒有“結合材料整體理解立意”)。
(3)中國的改革複興(大而無當,籠統模糊,命題人要求談對“快”“慢”兩種現象同時存在的認識)。
【賦分标準】
一類卷作文(53-60)
從整則材料生發出立意,立意符合題意,有屬于自己的觀點的闡述,體現對人、事物或國家發展的認識。
具有思辨性,有辯證的内容;有條理有層次的講道理,能逐層深入或平行三層以上,有深度梯度的展開論述;文體特征鮮明規範,議論文不能大篇幅論據排列;例證、引證典型、新穎;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有表現力。
二類卷作文(46-52)
從整則材料生發出立意,立意符合題意,對人、事物或國家發展的認識雖正确但有不深刻的表現(有的層面、段落),但還是較好體現了考生的體驗和思考的過程與結果。
具有思辨性,有辯證的内容;有條理有層次的講道理,能逐層深入或平行二層以上,有深度梯度的展開論述;文體特征鮮明規範,議論文不能大篇幅論據排列;例證、引證典型,雖不一定新穎,但恰當有力;行文流暢,語言簡潔,有表現力。
三類卷作文(38-45),觀點符合題意,但缺乏體驗和思考。
内容空洞,事例與觀點結合較差;行文松散,文體不清;行文不夠通順,例證與觀點有不吻合的地方。
四類卷作文:(30—37分),隻從一方面立意,跑題,内容與材料意義沒有關系,中心混亂,語言雜亂。
五類卷作文:(0—29分),文章與材料毫無關系,語言嚴重不通,抄襲。
注:切入分:45分
閱卷報告
一、題目上:
1.題目空而大,與主題無關,不利于閱卷老師迅速把握立意,如“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得與失”“初心不改,萬水長流”“仰視、平視與俯視”“做自己的星星”“生活”“歲月美味”等:
2.題目用詞不高雅,如“快節奏中的小調調”“豆漿油條”“新科技與老東西”等:
3.題目隻體現一個方面,不能兼顧兩者,如“停下來,享受'慢生活’”;
4.漏寫題目
二、審題上:
1.套作明顯,偷換概念。隻談“選擇/愛好/共同富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初心/變與不變’’,脫離材料中的“快慢火車的内涵、意義”;将“快火車”偷換成“奮鬥/勤奮/奉獻”,将“慢火車”偷換成“穩定/拙劣”等。
2.立意上未能從整體上理解,割裂關系:
(1)隻看到“慢火車”的弊端,沒見到“慢火車”的好處。隻認可“中國速度”中的“快速度”。
(2)将“慢火車”理解成要享受“慢生活”,否定“高鐵/快生活”。
三、内容表達上:
1.内容空而大,空談“中國的發展奮鬥”,“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新時代下的新生活,科技創新”等問題嚴重:
2.擡高“慢火車”存在的價值,認為“慢”即“穩”,“更可貴”:
3.議論文體加題記,看似高端,實則不明所以:
4.虛構小說,或隻拓展材料,叙述内容空洞生硬:
5.引用論證/舉例論證等缺少與材料主題的聯系:
6.字體潦草,亂塗亂劃:
7.未能寫完:
8.抄襲前面閱讀理解:
9.錯别字明顯:
四、教學建議:
1.進一步做好學生審題立意/拟題訓練,切入口要小,聯系材料關鍵詞,不可大而空。
2.做好思辨訓練,勿割裂關系,隻談一方面。讓學生以曆史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立足現實,全面地看問題。
3.平時寫作時大而化小,将宏大的觀點具體化。具體到某一個方面、領域,使論述更有針對性。
4.打造精品段落。平時做好規範優美的開頭段、辯證段、論證段、概念闡釋段練習。
5.積累運用新鮮豐富素材,彰顯典型性/個性化。如本次作文學生素材集中于“冬奧會”上的谷愛淩/武大靖等人身上,語言缺乏文采且與主題聯系不大。
6.繼續規範學生書寫。
五、可借鑒的優秀标題:
快是自強不息,慢是厚德載物
速度與情懷,繁榮與昌盛
快慢本無異,方因地制宜
快慢交織,共鑄璀璨生活
快中促發展,慢中務民需
快慢結合,服務人民于高效之境
快慢皆手段,為民才是真
高效快捷促便利,忙慢服務顯溫情
快是速度的強勁,慢是中國速度的溫情
高鐵速度,綠皮溫度
于快中領跑,于慢中惠民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