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題卷共8頁,23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将自己的姓名、準考證号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标号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幹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選擇題時,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将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生态美學興起于20世紀初,中國生态美學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引進介紹西方環境美學為其開端。但從21世紀初起,中國學者就開始關注中國本土傳統生态審美智慧,并開始與西方對話,即進入跨文化研究。生态美學以生态哲學與生态倫理學為其重要理論支撐,反對人類中心論,力主生态整體論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将自然視為人類的家園。由工業革命時期人類為自然立法發展到生态文明時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人與自然共生。
中西之所以在生态美學領域能夠形成跨文化研究,是因為兩者具有共同性。共同性之一是生态問題是中西學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資源緊缺型國家,人口衆多,人均可耕地、淡水與森林等資源偏少,保護自然環境成為緊迫的社會問題。另一個共同性就是中西生态美學都具有某種反思性與融合性,即對傳統工業革命人類中心論的反思與超越,并且倡導一種人與自然的融合性,中國21世紀初已經提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次,是相異性。相異性使得跨文化對話具有足夠的空間,也使得中國生态美學得以發展。總之,中西生态美學在相同性前提下具有明顯的相異性。
其一,中西方存在“生态”與“環境”之辯。西方學者特别是英美學者力倡環境美學,并且對于“生态”一詞多有異議。美國著名環境批評家勞倫斯·布依爾認為,生态批評是一種知識淺薄的自然崇拜者的俱樂部,而環境更能概括研究對象,體現文學與環境研究的跨學科性。中國學者則認為生态美學與環境美學之争涉及人類中心與生态整體兩種不同的哲學理念。中國學者從三個方面論證“生态”-詞優于“環境”。字義上,“環境”具有“包圍、圍繞、圍繞物”之意,是外在于人的二元對立,“生态”則具有“生态的、家庭的、經濟的”之意,是對于主客二分的解構;内涵上,“環境”一詞具有人類中心論的内涵,而“生态”則是一種生态整體論;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生态”一詞更切合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而環境美學則與中國傳統文化不相接軌。
其二,從生态文化的發生來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種原生性文化或叫做“族群原初性文化”,是在原始形态農耕文化中形成的親和自然的文化形态。而在西方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種反思的後生性文化。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強調“天人合一”,因而生态文化是中國古代的原生性文化。中國哲學以“天人相和”為其文化模式,中國古代藝術基本上就是一種自然生态的藝術,山水畫自魏晉以後成為畫之正宗,山水詩文甚為發達。而西方古代是一種科技文化,強調科學的、比例對稱的“和諧之美”,它的生态文化是20世紀産生的反思的後生性文化,是對工業革命破壞自然進行反思的産物。它也借鑒了包括中國文化在内的東方傳統文化。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引用《論語》中的“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作為其親和自然之依據。
其三,中西方生态美學的話語也有差異。審美是人的一種特定的生存方式與生活方式,人的審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異性。西方人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而中國人則稱“生生為美”。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美學話語。歐陸現象學生态美學主要使用“闡釋學”的方法與話語,英美分析美學之環境美學主要使用科學的“分析”的方法與話語,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審美智慧則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話語。
(摘自曾繁仁《生态美學的中西差異》,有删改)
材料二:
生态美學引發了藝術觀念的生态轉型。藝術與自然的關系一直是美學理論的核心問題,藝術曾經長期占據美學研究的中心地位,黑格爾甚至将美學視為藝術哲學,同時認為藝術美高于自然美。現代美學從其主體性思路出發,通常高揚藝術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而用表現論來解釋藝術現象,将藝術視為藝術家表達情感世界的自由創造。根據這種藝術哲學,自然僅僅是藝術家用來創造藝術品的原材料,其邏輯與現代工業生産完全一緻:自然事物可以由人類随意加工和改造。與此相反,生态藝術美學則認為,自然自身有着遠為人類所不及的巨大活力與創造力,天才的藝術家無非是自然之子,其藝術創造活動無非是一個“代自然立言”的過程,無言的自然通過藝術家的“代言”活動而表達其自身的内在價值與内在目的。
國内外生态美學研究已經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理論成果。生态美學以生态學為理論範式,将人與生态系統之間的審美互動作為理論基點,将人類的審美偏好及其生态後果作為重要的理論命題,站在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統之穩定與平衡的高度,探讨審美價值、審美滿足與生态健康之間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其核心主張是承認自然的優先性,努力将審美愉悅與生态關懷統一起來。這種形态的美學理論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批判現代美學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于引導人們逐步形成一種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審美觀,從而為生态文明建設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摘自程相占《生态美學:邁向生态文明的美學轉型》,有删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項是(3分)
A.中西學者都關心自己所處環境的生态問題,因此,他們在生态美學領域能夠進行跨文化研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
B.對“生态”與“環境”的理解不同,引發了中西學者的論争前者認為“生态”比“環境”好,後者則倡導環境美學。
C.無論是使用“闡釋學”“分析”的方法與話語.還是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話語,都取決于各民族的審美方式。
D.生态美學以生态學為理論範式,重視生态系統的穩定與平衡,探讨審美與生态健康之間的矛盾,以發現化解之道。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中西生态美學的差異性可以給跨文化對話提供空間,要想發展生态美學,就應該研究中西生态美學的差别。
B.通過對比中西學者關于“生态”與“環境”的闡釋,可以看出中國學者比較理性,分析有理有據。
C.西方生态文化是一種反思的後生性文化,是對工業革命破壞自然進行反思的産物,也借鑒了東方傳統文化。
D.從生态藝術美學角度來說,自然具有人類難以企及的巨大活力與創造力,藝術家也隻是“代自然立言”。
3.根據材料内容,下列各項中不符合生态美學原則的一項是(3分)
A.“天地與我為一”思想 B.王羲之等人流觞曲水
C.園林設計注重“寫意” D.比例對稱的和諧之美
4.請結合材料内容,給生态美學下一個簡要定義。(4分)
5.生态美學研究産生了哪些影響?請結合材料内容加以概括。(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父子的腳
張淑清
這雙腳骨節粗大,右腳大腳趾有些朝外偏。十歲那年夏天,去稻田抓青蛙,碰到隊裡的柴油機突突突轟鳴着,從池塘抽水澆灌秧苗。他頑皮,上前去擺弄鐵家夥,不料被飛下來的鐵把手砸到右腳,大腳趾甲掉了,生長的方向移位。
他跟在爹娘後面上田裡種苞米、插秧、收谷物。娘納的千層底布鞋,還散發着布料的香味,他舍不得穿,幹活,和夥伴們耍,就脫了鞋,光着腳。
他的腳很早接觸了大地、沙礫、樹枝與荊棘,也一步一步丈量着他的成長。他歪歪扭扭推着獨輪車,幫襯爹自山谷一車一車推回石頭、黃泥,又一鍁一鍁将河沙盛.上車運到院口,一家人披星戴月,返修了五間草苫房。爹在夜晚的月亮地,對他說:“好好讀書,将來去城裡混個人樣。”他伸手捏着大腳闆,說:“不去,就在山裡守着你和娘。”
娘坐在馬紮上,剝着落花生。娘說:“娃的大腳闆就是做活的命,别逼他。”
爹歎了口氣,繼續編筐,明天早起,要翻幾座山去鎮子裡賣柳條筐。
日頭卧在東山凹,父子倆一前一後挑着編好的筐簍,翻山越嶺,還要趟過一道寬寬的河流。
爹節儉,怕磨破了鞋,把鞋脫了,放筐裡,光腳走,卻不讓兒子脫鞋,爹心疼他,腳紮破了容易感染。山路蜿蜒,曲曲折折,他挑的筐簍沒有爹的多,可二十多裡山路,實在是難走。早晨,吃了娘熱的苞米餅子,兜裡揣.着兩枚笨雞蛋,還溫熱着呢。
他的步子明顯慢了,爹回頭望望,放下擔子,“是不是腳磨破了?”爹問。他張了張嘴,低低地說:“嗯。
爹蹲下身查看了兒子的腳,“讀不好書,這路越走越艱難,成子。”爹撕了衣服前襟,給他包紮,站起來把大筐小簍用繩子拴在自已擔子上,留了三兩隻給他挑着。
驕陽似火,口幹舌燥,腳掌破了的地方鑽心地疼。
走幾步,停一停,等他。走幾步,問一句:“累了,就歇息。”
他咬咬牙:“不累,走吧。”
生意好時,一上午就賣光了,淡季時,一天也賣不了幾隻筐簍。
夜晚,娘掌燈,為爹挑腳上的荊棘刺兒。他是看着爹光着腳,擔起這個家的。
每次賣完筐簍,爹一高興準賞他一根冰棍。小豆冰棍是他的最愛,甜絲絲的滋味,溫暖了他整個童年的夏天。
爹端來熱水,為他洗腳。爹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搓洗他傷痕斑斑的腳,如數家珍地說着他腳上的每一個痕迹,那是由無數個成長故事曆練出來的,也是一種烙印在靈魂深處的歲月。
爹老了,不再光着腳了。他将一雙接近凋零的腳塞進娘做的布鞋裡,拒絕兒子從大商場帶回來的皮鞋。春暖花開的時候,爹偶爾也光着腳,在菜園子勞作。爹的腳對土地有着無法形容的親切和熱情。
隻是兒子去了遠方。
兒子從鄉村,一步一步走出去。趟過多少條深淺不一的河流,穿過多少人迹罕至的森林與沙漠,唯有他的,腳知道。他的腳後來落在鋼筋混凝土造就的世界,那個仿佛火柴盒--樣的鬥室,成全不了布鞋和泥土的安放,于是,爹的腳來去匆匆,不肯在火柴盒存一宿。
那天,他和妻女拎着大包小裹開車回鄉下探望爹娘。夜幕降臨,爹小聲說:“成子,你讓媳婦孩子去那屋休息吧,咱爺兒倆說說話。”
娘端來一盆水,放在爹面前,爹下地,把水端到兒子跟前:“來,爹給你洗腳。”
他懵了,望着一頭白發的爹,鼻子一酸,哽咽着說:“爹!颠倒了,該兒子給您洗腳!”
他将爹扶上炕,爹的腳瘦巴巴的,原來寬大豐腴的腳掌,怎麼說枯萎就枯萎了呢?
爹很害羞地說:“我自己來,我自己來,你在外也不容易,還記得那些年,咱父子倆挑着筐簍去鎮子……淚水不由自主地淌下,落在爹的腳背上,落在他的心裡。
爹的腳長成了村莊的白楊樹,兒子的腳卻做了一條不安分的河流,爹和村莊難以掌握他的流向。
(有删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描寫了兒子雙腳骨節粗大的特點,并交代了右腳大腳趾有些朝外偏的原因,并由此介紹了人物的生活環境。
B.文中“一家人披星戴月,返修了五間草苫房”,既寫出了家人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也為後文爹期望兒子讀書成才做了鋪墊。
C.爹帶着兒子翻山越嶺去賣筐簍,用意不在于讓兒子減輕自己肩上擔子的重量,而在于磨煉兒子的意志,希望兒子發奮圖強。
D.文章叙寫父親“不肯在火柴盒存一宿”,意在說明爹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從而更加突出他對土地的熱愛和對農村生活的留戀。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生長的方向移位”采用了雙關的寫法,不僅指兒子腳趾長相的變形。更暗示了兒子人生道路的改變。
B.月夜爹聽了妻兒對讀書的看法,“歎了一口氣,繼續編筐”,寫出了爹内心對兒子的失望和不得不暫時放棄想法的無奈。
C.文章寫兒子給父親洗腳,用枯萎形容爹的幹癟瘦小的腳掌,采用了比拟手法,寫出了爹的衰老和兒子内心的傷悲。
D.文章采用動作、語言、神态、肖像等多種描寫手法刻畫父親的人物形象,字裡行間飽含了父親對兒子濃濃的愛。
8.文章通過叙寫父子的腳展現了兒子心靈的成長之路,請結合文章分析兒子的形象特點。(4分)
9.文章的題目是“父子的腳”,作者卻花大筆墨從兒子的腳寫起,這樣安排有何好處?(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窦軌,字士則,扶風平陸人。軌性剛果有威,大業中,為資陽郡東曹掾,去官歸。高祖起兵,軌募衆千餘人迎谒長春宮。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次黃欽山,遇賊乘高叢射,衆為卻。軌斬部将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擁數百騎殿,令日:“聞鼓不進者斬。”既鼓,士争赴賊,賊射不勝,大破之,斬首千級,獲男女二萬。擢太子詹事。赤排羌與薛舉叛将鐘俱仇寇漢中,拜秦州總管,讨賊連戰有功,餘黨悉降。複鄭國舊封,遷益州道行台左仆射。黨項引吐谷渾寇松州,诏軌與扶州刺史蔣善合援之。善合先期至,敗之鉗州。軌進軍臨洮,擊左封,走其衆。度羌必為患,始屯田松州。诏率所部兵從秦王讨王世充。明年,還蜀。軌既貴,益嚴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師臨敵,身未嘗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誅,至小過亦鞭棰流血,人見者皆重足股傈,由是蜀盜悉平。初,以其甥為腹心,嘗夜出,呼不時至,斬之。後入朝,賜坐禦榻,容不肅,又坐對诏,帝怒日:“公入蜀,車騎、骠騎從者二十人,公斬誅略盡,我隴種車騎,尚不足給公。”因系诏獄。俄釋之,還鎮益州。軌與行台尚書韋雲起郭行方素不協,及隐太子誅,诏至,軌内诏懷中,雲起問诏安在,軌不肯示,因執殺之。行方懼,奔京師,得免。是歲,行台廢,授益州都督,加食邑戶六百。貞觀元年,召授右衛大将軍,出為洛州都督。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遊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卒,贈并州都督。
(節選自《新唐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二十》)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
B.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
C.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
D.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字,即人的表字,古人命“名”取“字”,分别是便于平輩和長輩稱呼他。
B.高祖,多為開國之君的廟号,也有始祖、遠祖之意,文中指的是前者。
C.總管,官名,多為軍事長官,隋及唐初有行軍總管,是出征時的軍隊主帥。
D.食邑指古代君主賜予臣下作為世祿的封地,唐宋時也作為一種榮譽性加銜。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窦軌令行禁止,治軍特别嚴酷。他不允許士兵不聽從他的指揮,否則就殺掉,犯小錯也要嚴刑鞭打;他的外甥因私自外出,未及時受命而被斬殺。
B.窦軌屢立戰功,多次受到提拔。他在黃欽山大敗敵軍,殺死千餘敵人,又俘虜了幾萬敵人,被提拔為太子詹事;後來任秦州總管,讨賊立功。
C.窦軌果斷勤苦,但是盲目高傲。他早年果斷辭官回家,後來追随高祖;因地位高貴而高傲起來,人朝觐見,容貌不莊重,又坐着回答皇上的問話。
D.窦軌治政有方,樹威信改民俗。他離京擔任益州都督期間,當地百姓因戰亂而不願從事農業,就下令屬縣對不願務農者加以處置,于是百姓紛紛務農。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軌進軍臨洮,擊左封,走其衆。度羌必為患,始屯田松州。(4分)
(2)及隐太子誅,诏至,軌内诏懷中,雲起問诏安在,軌不肯示,因執殺之。(4分)
14.窦軌觐見皇上,皇上為何發怒?結果怎麼樣?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燕①李錄事 韋應物
與君十五侍皇鬧,曉拂爐煙上赤墀②。
花開漢苑經過處,雪下骊山沐浴時。
近臣零落今猶在,仙駕飄飄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注]①燕:通“宴”。②赤墀:宮中殿庭前塗成朱紅色的台階。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與李錄事一起在宮中任職的經曆,暗示宴請李錄事的原因。
B.颔聯承首聯的“侍”字,回憶皇帝的奢靡生活,暗示唐朝必然走向衰敗。
C.本詩前半概寫往事,後半寫現實境況,現實順承往事而來,脈絡清晰。
D.全詩“句句照應.筆筆流轉”,始終圍繞題目.語言質樸而韻味深長。
16.金聖歎曾說:“我讀之,不覺聲淚為之齊下也。”詩中哪些内容讓金聖歎“聲淚齊下”?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勸學》指出,一個人如果能積累善行,養成良好的品德,就能“, ”,闡述了積累的重要性。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劉禹錫一反“借酒消愁”,高唱“,”,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感謝,也表現了自己積極樂觀的精神。
(3)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中“, ”兩句,形象地描繪出傳說中劉寄奴曾居住過的環境。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一聲聲鳥鳴喚醒了清晨。
打開窗子,迎面是連綿起伏的青山,空氣裡彌漫着麥子的香甜、花兒的芬芳和炊煙的柴火味道。
麥收時節,我和朋友慕名來到四川南部縣正覺寺村,正趕上一朵朵花兒争先恐後開放。
正覺寺村的家家戶戶遍植桃樹,隻是桃花早已開過了,一顆顆桃子藏在桃葉下面,湊近一看,青青的果子擠擠挨挨,看得老鄉滿臉都是笑意。現在開得最熱鬧的是月季花,村裡的小徑全是月季夾道,競相綻放。
莊子嶺是一個鮮花簇擁的小山嶺,這裡的一張“百笑圖”,讓我停下了腳步,那是正覺寺村村民的一張張笑臉。站在展闆前,我的目光與每一張笑臉相遇,他們有的在勞作,有的在樹下休息,一側臉,一擡頭,笑得那樣甜蜜,又是那樣親切。那笑容就像花兒一樣,一朵又一朵彙成了正覺寺村的花海。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
B.有幾個“慈祥”的老闆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葉。
C.股市有它的行話,如股票價格上漲,叫“牛市”。
D.仰望天空,隻見大雁排成許多“人”字形,飛向天際。
19.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
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C.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裡裂。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湊近一看,全是擠擠挨挨着的青青的果子。”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麼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人和動物都少不了睡眠,但對于生物體來說,種群不同,① 。比如馬、牛等動物睡眠時間相對較短,蝙蝠一天大概有20個小時在睡覺,而人類基本上需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在睡眠過程中,人體進行新陳代謝,通過睡眠節約能量,恢複體力;而充足的睡眠在促進肝髒排毒的同時,體内還會合成很多抗體,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心理學家還發現,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的轉換過程是在睡眠中進行的,睡前如果進行一些知識的系統化梳理,通過睡眠是有助于增強記憶的。
大量證據顯示,長期每晚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會大大增加患病的風險,比如罹患心血管疾病、過早死.亡等;而不規律的睡眠時間越多,② 。一般說來,睡眠質量好的人比睡眠質量差的人引起免疫力下降的風險更低。研究發現,即使睡眠受到輕微幹擾,也可能影響身體對抗感冒病毒的反應。因此,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③ 。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7個字。(6分)
22.請分别用一個陳述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2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語文課上,老師講解柳宗元的《種樹郭棠駝傳》,談到郭橐駝種樹的技巧,“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繁茂)也,能順木之天以緻其性(習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培土)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結實)。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複顧”。老師提了個問題:以其種樹之道,移之教育,可乎?這個問題先讓同學們陷入深思,後又展開激烈的讨論。
有的同學認為,學習應該“順木之天,以緻其性”,老師和家長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主動發揮自身的潛力特質;有的同學認為,學習需要幹預和管理,應該“旦暮撫之”,不可“去而不顧”;有的同學認為,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加以約束,正确引導……
假如你在這堂課上參與讨論,你會闡述怎樣的看法?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答案]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确題幹的要求,然後浏覽選項的内容,到文中尋找相關的語句,最後進行辨析。A項以偏概全,“中西學者都關心自己所處環境的生态問題”隻是“因此”的原因之一,原文為“是因為兩者具有共同性。共同性之一……另一個共同性就……”.C項說法絕對,“取決于各民族的審美方式”錯,使用什麼審美方法和話語不僅僅取決于審美方式,還有思維方式等。D項混淆關系,“以發現化解之道”錯,原文說“探讨審美價值、審美滿足與生态健康之間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可知“探讨”的既有“矛盾”,也有“化解之道”;“探讨”“矛盾”并不直接是為了尋找“化解之道”。
2.[答案]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态度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細讀題幹及選項,回歸原文;最後分析選項中各句.子間的關系,并将選項和原文進行比對分析。B項說“中國學者比較理性”,原文無據。
3.[答案]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确所給概念的内涵與外延,其次要從原文中找到相關區域,最後将各個選項内容與原文比對分析。D項答非所問,相關信息在材料一,根據原文内容,“比例對稱的和諧之美”屬于古代西方所追求的“科技文化”;A項.B項和C項都涉及“人與自然和諧”,都符合生态美學原則。
4.[答案]生态美學是興起于20世紀初(1分),以生态哲學與生态倫理學為其重要理論支撐(1分),反對人類中心論,力主生态整體論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将自然視為人類的家園的(1分)-種現代美學理論(1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幹,明确題幹的要求,然後在原文中尋找相關區域,将有效信息加以整合,最後根據“下定義”的要求,找到種差和屬概念,明确被定義項的性質和特征,按照……的句式組織答案。首先篩選出有效信息:“生态美學興起于20世紀初”“生态美學以生态哲學與生态倫理學為其重要理論支撐,反對人類中心論,力主生态整體論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将自然視為人類的家園”。然後找到主謂賓,即生态美學是美學形态。再用“……是……”的句式将有效信息整合即可。
5.[答案]①引發人類對環境問題的反思,并尋找解決之道;②引發了藝術觀念的生态轉型;③促使人們反思和批判現代美學的根本缺陷;④引導人們逐步形成一種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審美觀。(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閱讀全文,把握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後根據題幹關鍵詞,尋找所涉及内容的相關區域,并對相關内容加以分類,最後歸納整合,組織答案。作答區域主要集中在材料二,概括難度不大;材料一沒有直接相關的内容,容易被忽視,第二段在介紹中西生态美學的共性時就暗示了其影響。
6.[答案]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時注意分析每個選項所考查的知識點,如文章重點語句、人物形象特點景物描寫、作者感情等,結合文章内容準确判斷。D項曲解文意,父親“不肯在火柴盒存--宿”是出于“對土地的熱愛和.對農村生活的留戀”,但不能說明他“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因為他的理想就是希望兒子“去城裡混個人樣”。
7.[答案]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時注意分析每個選項所考查的知識點,如寫作角度表現手法、作品的語言特點等,結合文章内容準确判斷。B項中“失望”表述不準确,應該是對兒子還未成人,不理解生活艱難的無奈。
8.[答案]①頑皮貪玩。小時候貪玩,擺弄柴油機,被砸傷腳。②勤勞孝順。赤腳幫爹娘幹農活,和爹運各種建築材料,返修了五間草苦房。③堅韌不屈。挑擔子,走山路,腳磨破了,依然咬牙堅持。④體貼感恩。替父母分擔繁重的農活,長大成人後,給爹洗腳,反哺父母。(每點1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歸納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閱讀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大意,然後根據文章内容劃分段落層次,理清行文思路,最後歸納要點,整理答案。
9.[答案]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通過集中筆墨描寫兒子的腳,不僅刻畫出兒子勤勞、節儉、堅韌、戀家的性格特點.也從側面烘托了父親的形象。②情節更合理自然。通過詳細描寫兒子的腳表現其淘氣頑皮、不求上進,從而引出父親帶着孩子賣筐簍的情節.展示父親為了孩子成才的良苦用心。③文章主題更厚重。通過兒子的腳與父親腳的比較,突出父輩無論多麼偉大,也是生命鍊條中的一個環節,是為了托起後輩和未來。④結構更嚴謹。第一段寫大腳趾“生長的方向移位”,照應結尾的表述:“兒子的腳卻做了一條不安分的河流,爹和村莊難以掌握他的流向。”(答對一個要點得2分,任答三點即可)[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謀篇布局和寫作技巧的能力。[解析]本題為探究題,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旨意,依.據題幹要求,找到相關信息,從人物、結構、寫法、主旨等方面予以作答。
10.[答案]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得掌握一些文言文斷句的常識,例如句首發語詞之前、句末語氣詞之後.并列詞句之間等都要停頓,關聯詞“雖”向使”“然則”等之前一般要停頓,等等;其次斷句要注意句意的相對完整性;最後要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由于斷句--般以選擇題的方式出現,判斷時可以着重分析停頓不同的地方,可以借助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意、語感等綜合判定,作出選擇。A項“下永豐倉收兵五千”,據上文“使略地渭南”,可知“下”是“攻下”之意“永豐倉”是地名;而“收兵五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句子,句意清晰,因而,“下永豐倉收兵五千”之間必須斷開。B項“使略地渭南下”,“渭南”是地名,充當“咯”的賓語,“下”就沒有着落了,可知此處斷句錯誤。同時,“為大丞相谘議參軍”句中不能停頓,“大丞相”官階極高,而“谘議參軍”官階較低.不可能将二職同時任命同一個人,可知,“大丞相”是“谘議參軍”的定語,"“谘議參軍”是“大丞相”的屬官.據此可排除A項與B項;比較C項與D項,不難發現D項中“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的停頓不符合常規,主語不一,且語意不通,而“從平京師”的句子結構是常見句式,故排除D項。原文斷句如下:帝大悅,賜良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豐倉,收兵五千,從平京師。封贊皇縣公,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賊五萬掠宜君,诏軌讨之。
11.[答案]A[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重在平時識記、積累。古代文化知識--般包括稱謂、官職、天文曆法、宗教禮儀、科舉制度等,這些都需要平時分類積累,特别要注意教材裡出現的古代文化知識。答題時,有時可以根據語境推斷。本題A項有誤,“古人命'名’取'字’,分别是便于平輩和長輩稱呼他”分析錯誤,弄反了,平輩不能直呼其名,“名”是供長輩稱呼晚輩時用的。
12.[答案]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要讀懂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首先要整體閱讀,掌握四要素一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後将各個選項内容回歸文本,比對分析,再作出選擇。注意比對分析時.要做到三比對:一是比對各選項概括部分内容與傳主是否吻合.二是比對各選項分析部分内容與原文是否有出入.三是比對各選項分析部分内容能否支撐概括部分的内容。本題D項“他離京擔任益州都督期間”錯,根據原文“貞觀元年,召授右衛大将軍,出為洛州都督”,可知是擔任“洛州都督”期間。故選D。
13.[答案](1)窦軌進軍臨洮.攻擊左封,趕走那裡的羌人。窦軌預料羌人必成為禍患,開始在松州屯田。(“走”和“始屯田松州”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
(2)等到隐太子被殺時,诏書下達益州,窦軌将诏書藏于懷中,韋雲起詢問诏書在哪裡,窦軌不肯給他看,并趁機拘捕他并殺了他。(“示”和“雲起問诏安在”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4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既要結合語境,整體把握大意,又要注意落實句子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等。翻譯時以直譯為主,力求字字落實;以意譯為輔,結合語境表述;盡量做到表意清楚準确、表述通順規範。(1)句的關鍵詞有“走”,依據語境不難譯出;特殊句“始屯田松州”,狀語後置句。(2)句的關鍵詞有“示”;特殊句“雲起問诏安在”,賓語前置。
14.[答案]原因:窦軌應對不恭敬,而且擅自殺戮官員。(2分)結果:将窦軌關進監獄。(1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态度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幹,明确題幹要求;然後整體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傳主的品行和事迹;最後根據題幹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答案即可。此題題幹第一問“皇上為何發怒”,可以結合上下文回答。第二問“結果怎麼樣”,也可以從原文找到答案。
參考譯文:
窦軌,字士則,是扶風平陸人。窦軌性情剛強果斷而有威嚴,大業年間,任資陽郡東曹掾,後離職回家。高祖起兵時,窦軌招募徒衆千餘人在長春宮迎接并拜谒唐高祖。高祖大喜,賞賜良馬十匹,派他到渭南攻占土地,攻下永豐倉,收聚兵卒五千人,跟随高祖平定京師。封為贊皇縣公,任職為大丞相谘議參軍。稽胡(匈奴别支)賊寇五萬人攻掠宜君,下诏命窦軌前往讨伐。進至黃欽山時,遇上賊寇占據高處齊射箭弩,部衆為此後退。窦軌連斬部将十四人,改派其副手代職,窦軌自己帶領幾百騎兵在軍隊後面,下令說:“聽到鼓聲有不前進者斬。”擊鼓之後,戰士争先赴敵,稽胡放箭也阻止不了。于是大敗稽胡,斬首千餘級,俘獲男女二萬人。後升任太子詹事。赤排羌與薛舉叛将鐘俱仇進犯漢中,拜窦軌為秦州總管,讨伐賊寇接連取勝,餘黨全都投降。恢複鄭國公原有的封地,遷任益州道行台左仆射。黨項帶領吐谷渾進犯松州,(高祖)下诏窦軌與扶州刺史蔣善合前往援救。蔣善合先期到達,敗賊于鉗州。窦軌進軍臨洮,攻擊左封,趕跑那裡的羌人。窦軌預料羌人必成為禍患,開始在松州屯田。不久下诏窦軌率領所部兵馬随同秦王讨伐王世充。第二年返回蜀地。窦軌富貴之後,治軍更加嚴酷,但能身自勤苦,每逢臨敵出戰,多日身不解甲,其部下有不聽從命令的就殺掉,雖犯小過也要遭受鞭打,流血滿地,見此情景的人無不雙腿發抖,由此蜀中盜賊全都平定。起初,窦軌用其外甥為心腹,曾在夜間外出,呼他而不按時前來,便把他斬首示衆。後來入朝觐見,賜坐禦榻之前,容貌不莊重,又坐着對诏,高祖發怒說:“您入蜀時,車騎、骠騎随行者有二十人,您斬殺殆盡,我那些出身隴西的車騎将軍們,還不夠你斬殺的。”因而逮入诏獄。不久就釋放出來,派他還鎮益州。窦軌與行台尚書韋雲起、郭行方素來不相友善,等到隐太子被殺時,诏書下達益州,窦軌将诏書藏于懷中,韋雲起詢問诏書在哪裡,窦軌不肯給他看,并趁機拘捕他并殺了他。郭行方恐懼逃奔京師,方才免難。這一年(十月),行台被撤銷,窦軌被任命為益州都督,加封食邑六百戶。貞觀元年,征召窦軌入京,授職右衛大将軍,後出任洛州都督。洛陽一帶因隋末喪亂,人多不在本土定居,窦軌下令各屬縣,凡屬遊手好閑者及從事工商業的人一律加以處罰,由此大大樹立起了威信,人民紛紛開始務農。窦軌去世後,贈予并州都督。
15.[答案]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準确理解詩歌是關鍵。此題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詩意、思想主旨、語言、技巧、結構等方面,賞析時首先要讀懂詩,然後将各個選項帶人原詩句中進行分析比對,同時可以将各選項進行比對,比對選項中所隐含的情感傾向。B項“回憶皇帝的奢靡生活,暗示唐朝必然走向衰敗”錯,從“花開漢苑”“雪下骊山”“經過處”的氣勢以及“沐浴時”的奢華中,可以看出詩人因随從皇帝出遊而感到驕傲自豪之情。
16.[答案]①物是人非,皇帝已作古,近臣零落;②國家衰敗,往事不堪回首;③少年舊交,邂逅相逢,悲喜交加,但喜不勝悲。(每點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以及評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觀點态度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首先審清題幹要求,然後有針對性地結合作品進行分析,最後組織答案。此題題幹指向非常明确,主要涉及對詩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題幹,明确能讓人“聲淚齊下”的内容.肯定是悲傷之事,而該詩歌前半部分寫往日豪情,後半部分歎現實之悲。據此尋找相關詞語,例如“近臣零落”“仙駕飄砜”;此外,需要分析言外之意,例如“今猶在”本是好事,可是與之相對的是“不可期”;又如"此日相逢”卻“思舊日”,再如相逢是“喜”卻“成悲”。據此組織答案即可。
17.(1)(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2)今日聽君歌--曲暫憑杯酒長精神(3)斜陽草樹尋常巷陌[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識記并能理解相關名句名篇。平時識記名句名篇時要注重理解,還要記住那些容易寫錯的字詞。做題時,--定要将記憶與理解結合起來,不要寫錯别字,不要漏寫,也不要添加字詞。此題中注意字:暫、憑、巷、陌。
18.[答案]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确使用标點符号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就需要掌握标點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例句中的引号表示特定含意,A項中的引号表示引用,B項中的引号表示否定、諷刺,C項中的引号表示特定含意,D項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強調。
19.[答案]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确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需要結合語境分析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例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A項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B項運用了借代和拟人的修辭手法,C項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D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20.[答案]①與上文銜接連貫:原句主語“青青的果子”與上一句主語“一顆顆桃子”互相呼應,話題銜接一緻。(1分)②風格不同:改句平鋪直叙,原句用“擠擠挨挨”的拟人手法描摹果子,人格化,生動活潑。(1分)③情感不同:改句感情平淡,原句感情飽滿,與下文“笑意”照應,寫出了老鄉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選用、仿用、變換句式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先要弄清原句與改句之間有哪些不同,例如句式、修辭、語序、語言等方面是否有變化,然後辨析原句與改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區别即可。作答時要結合所給材料加以分析,同時注意作答語言要規範。答案涉及語言表達、語言風格和情感三個方面的内容,分點作答即可。
21.[答案]①睡眠時間也不同②患病風險就越大③都會損害健康(共6分,每點2分,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簡明、連貫、得體的語言表達能力。[解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語段.把握語段話題;其次理清句間的邏輯關系.注意關聯詞的暗示作用;最後結合語境,根據字數要求,概括答案。語段話題是“睡眠與健康"的關系問題,第①空,根據上文“人和動物都少不了睡眠”,以及下文人和動物睡眠時間的例子,可知此處涉及“睡眠時間”,故可填“睡眠時間也不同”。第②空,根據上文“長期每晚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會大大增加患病的風險”“而不規律的睡眠時間越多”,可知此處講“睡眠"與“疾病”之間的關聯,可知此處可填“患病風險就越大”。第③空,根據上文關聯詞“因此”和前面的句号,可知此句是對全段内容的概括,可填“都會損害健康”。
22.[答案]睡眠時間因種群不同而有别睡眠有益于身體健康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共5分,1點2分,2點3分,3點5分,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給分)[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概括語段内容的能力。[解析]此題屬于概括說明類語段内容的試題,要求用簡明的文字對語段内容進行概括。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分析語段内容,然後把握語段的主要意思,并按要求将其概括出來。
23.[參考立意]1.最好的育人方法是尊重學生個性.順應天性,做到因材施教;2.“放養”不是“放縱”,育人也需要積極引導,加強管理,精準培養;3.教育要講究藝術性,既要給空間,也要有約束.主張張弛有度。
[思路提示]樹木與育人有很多相通之處.那麼在育人方面,我們可以向郭橐駝學習什麼呢?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成為他自己”,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他們自然生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彰顯。可是,“放養”不是“放縱”,“放手”不是“無為”,積極的引導和約束也是必需的。這道作文題立足育人話題,考查學生對教育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很強的辯證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