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湖北省武漢市2022屆高三起點質量檢測語文試題(有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法經》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編撰的,開中華法系之先河,但由于法典的制定還處于中華法系的啟蒙時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人類早期法律文化的共同特點。

根據現有文獻,最早提到《法經》的史料是由《晉書·刑法志》記錄下來的三國時期陳群、劉劭等人撰寫的《魏律·序》,其中有“舊律因秦《法經》”這樣的話。《晉書·刑法志》對《法經》有更加确切的說明:“是時(指魏明帝制定魏新律之前)承用秦漢舊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師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随後《唐律疏議》《唐六典》注中也有類似的論述。至明末,董說在其編著的《七國考》的《魏刑法》一篇中,引用了東漢桓譚《新論》中關于《法經》的一段論述,對《法經》作了更加詳細的闡述。自此之後,戰國時代李悝著《法經》,便被大多數學者認可。

李悝師從子夏。子夏作為孔子的弟子,其思想核心主要是“重禮”和“博學”。李悝雖然跳出了子夏的儒家門牆,但還是繼承了其師的“重禮”思想。如《法經》在廢除世卿世祿的同時,卻又正式确認了與封建等級相适應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宣布“大夫之家有侯物”,是“逾制”,“自一以上者誅”,表現了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此外,“丞相受金左右伏誅”,也是保護特權者的一項具體規定。按董說注雲:“刑不上大夫,故誅左右。”以上種種無不反映了李悝在立法時思想深處受到的儒學羁絆。

《法經》是身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改革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為了“使其君生無廢事,死無遺憂”。《法經》的内容有六篇,即《盜法》《賊法》《網(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法經》的指導思想就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再結合《法經》在《雜律》中對于“逾制”等罪名的規定,可以看出《法經》反映了當時的貴族及新興的封建士大夫加強、維護其地位的意志。

古代法律規範體系并無科學的分類,體現在法典的體例上就是諸法合體,民刑不分、實體法程序法不分。從現存有關《法經》的史料來看,《法經》的主要内容是以罪名為基礎的刑法條文,但是也并不完全隻是刑法,《唐律疏議》中說:“《囚法》今《斷獄律》是也,《捕法》今《捕亡律》也。”可見《法經》中也有相當于刑事訴訟法的内容。而且《法經》把維護私有财産權的《盜法》立為首篇,其中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對某些民事關系的法律調整,隻不過一如我國古代法律的特點,是以刑事手段來調整而已。

《法經》繼承了《周禮》及《尚書·呂刑》中的各種肉刑,如答、誅、膑、刖、宮等,還規定了大量的連坐刑,如夷族、夷鄉等。另外,《法經》“重刑而輕罪”,規定“盜符者誅,籍其家。盜玺者誅。議國法令者誅,籍其家,及其妻氏”“群相居一日以上則問,三日四日五日則誅”。以上表現,無疑使《法經》抹上了濃厚的暴力殺戮的色彩,散發出原始氏族征戰與統治的血腥氣息。

雖然李悝在變法中提出了“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方針,并且在《法經》中演變為“不别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的“法治”原則,并為後來商鞅、韓非等法家代表人物奉為信條。但是這些“法治”措施擊潰了奴隸制等級秩序,卻又帶來封建等級秩序,而封建社會仍是等級特權社會。法家的“法治”觀最終仍是為“人治”服務,毫無民主性、平等性可言。

(摘編自“百度百科·法經”)

材料二:

這是中國法治建設的裡程碑。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民法典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民商事領域各項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為民商事活動提供了更為明确的行為規則和基本遵循,進一步健全了我國現代産權制度、合同制度等,充分調動民事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更好

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對保護網絡虛拟财産作出規定、細化網絡侵權責任、明确規定生态環境損害的修複和賠償規則·······民法典全面回應新時代人民群衆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願,聚焦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全面加強了對公民人身權、财産權、人格權的保護,形成更加規範有效的權利保護機制,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

民法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确立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綠色發展等基本原則,實現了中國傳統優秀法律文化和現代民事法律規範的融合,為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強大的道德力量。通過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載道德觀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必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社會根基。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民法典的編纂和頒行為契機,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将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提供更加完備的法治保障,為人類法治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摘編自新華社《法治建設的裡程碑-寫在民法典通過之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法經》是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編撰的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既體現了法家重刑的思想,也繼承了儒家重禮的思想。

B.根據現有文獻記載,特别是明末董說在《七國考》中對《法經》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後,“李悝著《法經》”便被大多數學者認可。

C.李悝變法改革的目的是“使其君生無廢事,死無遺憂”,主張“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盜法》排在《法經》之首即是印證。

D.《法經》提出“不别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的“法治”原則,但從“丞相受金左右伏誅”的規定看,它仍是為“人治”服務的。

2.下列對民法典編纂必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民法典的編纂作為全面依法治國、法律體系完善的标志性事件,象征着我國走向繁榮昌盛,文明進步。

B.民法典的編纂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完善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力量。

C.民法典的編纂全面回應了新時代人民群衆的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願,使公民權力保護機制更加規範有效。

D.民法典的編纂融合了中國傳統優秀法律文化和現代民事法律規範,“法”“德”相融,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

3.下列各項中,最适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法經》“重刑而輕罪”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減,罪卑一減;年六十以上,小罪情減,大罪理減。

B.太子博戲則答;不止,則特笞;不止,則更立。

C.上以無法使,下以無度行·······故百事廢,财物濁,而禍亂起。

D.窺宮者膑,拾遺者刖。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結構。(4分)

5.與《法經》相比,民法典的進步性體現在哪些方面?請依據材料簡要分析。(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劉泥鳅

聶鑫森

潭州木工廠加工的産品:家具、包裝箱、槍托、纖維闆、木屑闆。所使用的原材料:杉、松、柏、樟、桐、柳、楠……湘江在工廠這裡拐出一個大灣,岸上也沒什麼人家,十分幽靜。白天人喧車吼,很是熱鬧。但到了晚上,就隻剩下一個守排人,冷森森的。

守排的活計雖很輕松,但責任重,且孤苦不堪。當年貯木場領導讓大家主動報名時,都低頭不應。結婚四年并有了兩個孩子的劉泥鳅蓦地站起來,大聲說:“我去!”

劉泥鳅自小就住在湘江邊,身體壯,水性好,很喜歡喝烈酒,但很少有醉的時候。别看他愛喝酒又沒讀過多少書,他很喜歡廠宣傳科有一年給他家的對聯:“笑陪一江風浪,獨守幾塊木排。”

“獨”不假,“笑”亦真。天一黑,他腰系一個盛酒的葫蘆,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木排上。木排上有一個“人”字形的杉皮木棚,刮風落雨下雪時可供他坐或卧;天氣好時星月交輝,他喜歡坐在木棚外,不時地喝口酒,其喜洋洋矣。劉泥鳅困了時,就到木棚裡的地鋪上眯一眯眼,天熱是赤膊、短褲,天冷蓋着被子也是短褲、赤膊。他頭一落枕,鼾聲便起,但隻要木排上有細小的聲響,他立刻就會醒。

有一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木排上積雪很厚,反射出一片朦胧的雪光。劉泥鳅喝過幾口酒後,鑽進被子裡酣睡。到淩晨三點鐘時,他聽見木棚外有細碎的腳步聲,從木棚一頭一尾兩個方向包抄而來。他馬上意識到,這是六個人,肯定是歹徒,企圖在不聲不響中,把他摁倒、上綁、口裡塞上棉花,然後好偷竊貴重木材。他悄悄地灌下幾口烈酒,短褲、赤膊蹿出被窩,再飛快地跳出木棚,大喊:“抓賊啊!抓賊啊!”

那幾個人早已“踩點”,知道這是個僻靜處,依舊向劉泥鳅逼近。劉泥鳅快速地退到木排邊,警告說:“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們的面目了!有本事的,跟我來!”說完,他一個鯉魚翻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遊到兩丈開外,再停下來,原地踩水讓身子向上昂出一截,一邊大笑,一邊大喊:“抓賊啊!抓盜木賊啊!”

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驚慌。為首的一個大漢一揮手,他們便急急地逃離木排,上岸去了。

還有一年的一個秋夜,皓月當空。一個看似文靜的小夥子拿着釣竿,到木排上垂釣。他坐在臨江的木排邊,遠離木棚,旁若無人的樣子。劉泥鳅知道,這個季節釣的是鳜魚,春鳜肥秋鳜也肥。小夥子還從帆布袋裡拿出一瓶“茅台”酒,不時地小啜一口。

酒香随風飄過來,劉泥鳅的喉結立馬上下蠕動,心裡說:“好酒!”他坐在木棚前,一直盯着那個小夥子,覺得是個有趣的人。到子夜時,小夥子還一無所獲。他收拾好釣竿,拿着酒瓶站起來,歎了口氣,說:“今夜魚不赴釣,應嫌我是生人,且把酒倒入江中以做訂交,明夜我再來。”他真的把酒瓶中所剩的酒倒入江水裡,再把瓶子朝江中一扔。

劉泥鳅覺得這“把酒酹滔滔”的場景很動人,何不邀這小夥子一談?木棚裡有酒,還有佐酒的炒花生米!他快步上前說明來意,小夥子先是推辭,然後才勉強應允。他們在木棚外相對而坐,擺上兩個酒杯、一碟花生米。

小夥子說:“這才叫萍水相逢哩,明晚我帶酒菜來以做答謝。”

劉泥鳅說:“你客氣了,幹!”

“好,幹!”

彼此不問姓名和來曆,隻說閑話隻喝酒。

葫蘆裡可盛兩斤酒,喝得快完時,小夥子有些醉意了,劉泥鳅卻依舊清醒如常。

天邊現出淡微的曙色。

小夥子說:“我該走了。”

劉泥鳅說:“且慢!我有句話要說,你的酒量不錯,可我勝你一籌,不,是勝幾籌,望以後好自為之。”

小夥子跌跌撞撞地走了。

這些事,劉泥鳅從不對領導和同事們說,也不對家人說,怕老婆和孩子擔驚受怕。反正,他當守排人期間,沒發生過偷盜木材的事故,大家都認為是社會治安好,更是劉泥鳅運氣好的緣故。年年評勞模、評先進工作者,沒有人會想起劉泥鳅!

劉泥鳅年滿六十歲,高高興興地退休了,又有新人接替了他的職位。

兩個孩子早已結婚生子。妻子比他小兩歲,已在五十五歲時退休在家。日子過得平淡如水,安逸舒閑。隻是天一落黑,無論陰、晴、雨、雪,劉泥鳅依舊腰系酒葫蘆,準時出門。妻子問:“又到楓溪灣去?”

“對,我到木排上去轉一轉,和現在的守排人聊聊天,喝幾口酒,再回來安安心心睡覺,做一個好夢。”

(節選自《小說月刊》)

6.下列對小說相關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守排的活計雖然責任重大而且孤苦不堪但很輕松,所以當年貯木場領導讓大家主動報名時,結婚四年并且有了兩個孩子的劉泥鳅立刻報了名。

B.“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驚慌”,是因為沒想到劉泥鳅會跳進冰冷的江水中躲過綁架,再加上之前聽他說“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們的面目了”。

C.劉泥鳅與小夥子喝酒,是為了開解小夥子,讓他不要因為沒有釣到魚而傷心,也為第二天的兩人相約喝酒做好情節上的鋪墊。

D.劉泥鳅經曆的“這些事”從不對領導和同事說,也不對家人說,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是社會治安好,更是劉泥鳅運氣好的緣故。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篇通過對貯木場周圍環境的描寫,突出了守排點的冷清偏僻,為故事情節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B.小說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典型細節,将一位普通的守排人形象刻畫得豐滿而生動。

C.小說的主人公是劉泥鳅,但對歹徒、小夥子、妻子的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有力地反襯了主人公形象。

D.小說結尾部分寫劉泥鳅和妻子的對話,寥寥幾筆,意味深長,為豐富人物思想情感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8.請簡要分析小說中“酒”的作用。(4分)

9.假如劉泥鳅當選為“勞動模範”,請結合文本簡述他當選的理由。(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範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初,仲淹以忤呂夷簡,放逐者數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為朋黨,及陝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屬,拔用之。及夷簡罷,召還,倚以為治,中外想望其功業。而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核官吏,日夜謀慮興緻太平。然更張無漸,規摹闊大,論者以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舉劾人心不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僥倖者不便于是謗毀稍行而朋黨之論浸聞上矣會邊陲有警,因與樞密副使富弼請行邊。于是,以仲淹為河東、陝西宣撫使,賜黃金百兩,悉分遺邊将。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請棄之,仲淹為修故砦,招還流亡三千餘戶,蠲其稅,罷榷酤予民。又奏免府州商稅,河外遂安。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請罷政事,迺以為資政殿學士、陝西四路安撫使、知邠州。其在中書所施為,亦稍稍沮罷。以疾請鄧州,進給事中。徙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仲淹亦願留鄧,許之。尋徙杭州,再遷戶部侍郎,徙青州。會病甚,請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贈兵部尚書,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内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裡中,以贍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裡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歎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論曰: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諸賢,無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遺宰相書,極論天下事,他日為政,盡行其言。諸葛孔明草廬始見昭烈數語,生平事業備見于是。豪傑自知之審,類如是乎!考其當朝,雖不能久,然“先憂後樂”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責,使究其所欲為,豈讓古人哉!(節選自《宋史·範仲淹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及按察使/出多所舉劾/人心不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僥倖者不便/于是謗毀/稍行而朋黨之/論浸聞上矣/

B.及按察使/出多所舉劾/人心不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僥倖者不便/于是謗毀/稍行而朋黨之論/浸聞上矣/

C.及按察使出/多所舉劾/人心不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僥倖者不便/于是謗毀稍行/而朋黨之論浸聞上矣/

D.及按察使出/多所舉劾/人心不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僥倖者不便/于是謗毀稍行/而朋黨之論浸聞上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朋黨,封建社會中官員們為壓制、打擊政敵,利用同門、同鄉、同年等多種關系結成的利益集團。

B.榷酤,漢以後政府所實行的酒專賣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業取得酒利的措施。文中意指前者。

C.卒,死。《禮記》中對死的稱謂等級有崩、薨、卒、不祿、死等,其中,“卒”指士大夫之死。唐代之後“卒”泛指死。

D.論,評論。一般指史傳文後面的評論性文字,主要是傳記作者對傳主一生功業和優秀品格的評價和總結。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範仲淹以治理天下為己任,緻力改革,削減冗濫,考核審查官吏,日夜謀劃實現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涉及面太大,評論的人認為無法實行。

B.麟州遭到敵寇侵擾,範仲淹整修舊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們的賦稅,允許百姓賣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稅,黃河以外的地區于是得以安定。

C.範仲淹曾有多次調動,先後任邠州、鄧州知州和給事中等職。調任荊南時,鄧州百姓攔住使者請求留任範仲淹,範仲淹也願意留鄧州,朝廷答應了這一要求。

D.傳記作者認為,北宋是一個不乏明君和賢臣的朝代,範仲淹就是賢臣中的代表,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可與古人媲美。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

(2)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裡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14.結合文本,簡要概括百姓給範仲淹畫像立生祠的原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沁園春·送春

劉辰翁

春,汝歸欤?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阨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看兔葵燕麥,華清宮裡。蜂黃蝶粉,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君歸何裡?中路徘徊七寶鞭。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注】劉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詞寫于南宋滅亡之後。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詞作開篇,把春當作自己的朋友,以“汝歸欤”設問,緊扣題目“送春”,領起全詞。

B.“風雨”與“煙塵”,既指自然界的風雨與煙霧塵埃,也指政治風雨與戰火塵煙。

C.上片結末以“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發問,啟人深思,引出下片内容。

D.下片“楊花化白氈”“華清宮”“七寶鞭”等典故,展現了江南“正是堪憐”的景象。

16.現代著名學者俞平伯評價此詞“語意極悲”。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難》一詩,刻畫行人攀登蜀道動作小心、神情惶恐的句子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轼用“, ”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3)在古代詩文中,杜鵑是一種常見的意象。詩人但凡心中哀傷悲痛時,常常借它來表達情感,如“,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衆所周知,西漢時期形成的絲綢之路是一條商品貿易之路,東起漢代都城長安(今西安),西至古羅馬,全程六千四百四十公裡,是一條的商道。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人們用腳力、馱馬運送着沿途各地的商品用以交換,以此來滿足彼此的生活需求;與此同時,沿途各國各族的人們也交流着彼此的生活文化、信仰和思想。因此,()。

在這條路上,商品是最主要的角色。在那時,發達的絲織業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在很多地方一度達到家家養蠶、戶戶紡織的地步。這些 的原料或成品,曾是羅馬人、埃及人的奢侈品。在這條絲路上,商人們把美麗的中國絲綢運往西方的同時,将西方國家特産的名貴香料運到中國,比如郁金香、迷叠香、安息、乳香等。一切令這個東方大國所迷醉的芳香,通過漫長的旅途,逐漸走入中國人的生活。這些便是魏文帝曹丕在《迷叠賦》中所感歎的“越萬裡而來征”的異域芬芳。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名副其實的确美輪美奂鐘愛

B.名不虛傳誠然美輪美奂喜歡

C.名不虛傳的确琳琅滿目 喜歡

D.名副其實誠然琳琅滿目 鐘愛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過在中國,文字裡有一個“秋士”的成語。

B.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

C.有幾個“慈祥”的老闆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D.她們的身體,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給了叫做“帶工”的老闆。

20.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這條路在那個時期便讓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也擔起了東西方文化與商品交流的重任

B.那個時期的這條路便擔起了改變世界格局的重任,讓東西方文化與商品相互交流起來

C.這條路在那個時期便擔起了東西方文化與商品交流的重任,讓世界格局也發生了改變

D.那個時期的這條路便讓東西方文化與商品相互交流起來,擔起了改變世界格局的重任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長征的奇迹,留下永遠的烙印。熱血鍛造的豐碑,矗立在戰鬥的途程上。

熔鑄紅軍生命的,是鐵一般的信念。這信念,深蘊着中華民族的抗争意志和必勝決心。填海的精衛、追日的誇父、移山的愚公、舞幹戚的刑天······遠古神話富含的精神基因,植入革命者的生命,①,卻比神具有更堅忍的性格,更強大的力量。

戰争是爐火,淬煉出的軀骨,比鋼還硬。這樣的戰士,為了勞苦同胞的翻身,為了燦如朝花的明天,為了創造嶄新的世界,迎向槍彈尖厲的嘯聲。鮮血和死亡,無法阻止戰火中的前進。年輕的生命,那麼絢爛地放射着光輝,驅散現實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起,他們是最高的峰;②,他們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偉;急浪在大地激湧,志向宏遠。③,飛揚着紅色的戰旗。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 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制定的“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的方針,解除了幾千年來血吸蟲病對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所帶來的危害。

材料二 當前,我國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必然會嚴重影響人民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材料三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

請結合材料内容,以青年自願者的身份寫一封公開信,向廣大市民發出“奔向小康,健康有我”号召,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參考答案

1.C (“變法改革”擴大範圍;“《盜法》排在《法經》之首即是印證”有誤,印證的對象錯。)

2.A 這是編纂法典的意義,并非必要性。B,經濟發展的需求。C,人民生活發展的需求。D,法德相融的需求。

3.D A為減刑,B體現太子犯法與民一視同仁,C強調法的重要性,D體現了法的暴力殺戮。

4.全文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開篇指出民法典的裡程碑意義,接着從經濟建設、民生福祉、社會風尚等不同角度分析其關系,最後照應開篇強化意義。(1點1分,共4分)

5.①從立法目的來看: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典,維護的是人民的權益;《法經》是維護特權階層利益的。

②從法典本身來看:民法典是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内容完整并協調一緻的法典;《法經》體例上就是諸法合體,民刑不分、實體法程序法不分。

③從立法思想來看:民法典是為了以法治承載道德觀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法經》則是法家重刑主義的思想,重刑而輕罪,有濃厚的暴力殺戮的色彩。(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共6分)

6.B (A守排的活計雖很輕松,但責任重且孤苦不堪,劉泥鳅是勇擔重任,不是貪圖輕松。C是為了告誡小夥子不要走邪道,小夥子也是為了盜取木材。D他不說是不想表功更不想家人擔心)

7.C (并不都是反襯)

8.① 推動情節發展。交代了劉泥鳅水性好酒量大的特點,為後文兩件事的情節做鋪墊。

② 豐富人物形象。酒中有勇、酒中有謀的特點。(每點2分)

9.①勇擔重任。在大家都不願做這份工作時,主動報名。②忠于職守。在他當守排人期間,沒發生過偷盜木材的事故。③機智勇敢。與各路盜賊周旋鬥争,智退盜賊。④不慕名利。有功勞不張揚,不被評優不抱怨,退休之後還關心木場安全。(每點2分,任意3點即可。共6分)

C

D(“對傳主一生功業和優秀品格的總結”錯,應是“功過是非的評論”)

D(“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可與古人媲美”錯,應是“範仲淹有能力承擔他的責任,探究他想知道的事物之精神,可與古人媲美”

13(1)範仲淹生病時,仁宗皇帝經常派人送藥、慰問,病逝後,仁宗皇帝嗟歎哀悼很長時間。(“存問”“嗟悼”各1分,意思對2分)

(2)範仲淹博愛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門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說出他的名字。(“泛”“雖”各1分,意思對2分)

14.(1)性至孝(2)好施予 (3)為政尚忠厚(4)所至有恩(任答3點即可)

【參考譯文】

範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履冰的後人。當初,範仲淹因為觸犯了呂夷簡,被放逐在外多年,士大夫們各自堅持他們二人的是非曲直,互相指責對方是朋黨。等陝西一帶發生了軍情,仁宗皇帝因為範仲淹衆望所歸,便開始提拔重用他。等到呂夷簡罷官免職,朝廷召回範仲淹,依靠他來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業。範仲淹自己也以治理天下為己任,裁抑僥幸,削減冗濫,考核審查官吏,日夜謀劃斷慮實現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沒有能夠逐漸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評論的人認為無法實行。到按察使出巡時,許多問題被檢舉出來,引起人心不悅。自從施任子嗣恩蔭的減少,考績升遷制度的嚴密,希圖僥幸的人深感不便。這樣,诽謗範仲淹的言論就逐漸多起來,而指責範仲淹等是朋黨的議論也傳到了仁宗皇帝的耳裡。剛好遇到邊境有軍情,範仲淹就和樞察副使富弼巡視邊防。這樣,範仲淹被任命為河東、陝西宣撫使,賜給黃金百兩,但範仲淹全部分贈給守邊的将領。麟州新近遭到了敵寇的大肆侵擾,進言的人多數主張放棄麟州,範仲淹卻整修舊要塞,招回流亡百姓三千多戶,免除他們的賦稅,廢除當地官府對酒類的專控權,允許百姓賣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稅,黃河以外的地區于是得以安定下來。範仲淹離開朝廷後,反對他的人更加激烈地攻擊他,在這種情況下,範仲淹自己也請求免除參知政事之職,于是朝廷任命他為資政殿學士、陝西四路安撫使、邠州知州。他任中書時所推行的政策,也就逐漸被廢止了。範仲淹因患病請求擔任鄧州知州,被升為給事中。當調任荊南時,鄧州百姓攔住使者請求留任範仲淹,範仲淹本人也願意留在鄧州,朝廷答應了這一要求。不久調往杭州,又一次升為戶部侍郎,調往青州。這時恰巧範仲淹病情更加嚴重,他請求調任颍州,還沒有到任就死在路上,終年六十四歲。朝廷贈他為兵部尚書,谥号“文正”。開始,範仲淹生病時,仁宗皇帝經常派人送藥、慰問,病逝後,仁宗皇帝嗟歎哀悼很長時間。又派人去慰問其家人,埋葬後,仁宗皇帝親自題寫了墓碑,叫“褒賢之碑”。範仲淹性情剛烈,但外表溫和,本性十分孝敬,因為他母親在時,家境正是貧困的時候,後來,範仲淹雖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來客也決不大吃大喝。妻兒的衣服和飯食,僅僅隻能自己充饑、禦寒。範仲淹對人好施予,在鄉族中設置義莊,用以贍養族人。博愛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門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說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聽到這一消息的,都替他歎惜。範仲淹治理國家崇尚忠厚,所至之處都恩愛百姓,邠州、慶州的老百姓和衆多的羌部族,都畫上他的像在其生前就來祭祀他。等到他死時,羌部族的首領數百人,像失去父親一樣痛哭,并齋戒三日以後才離開。

評論說:自古有作為的明君,一定會有賢明的大臣輔佐他。宋朝有範仲淹這樣的大臣,也是如此。範仲淹當初在家守孝期間,給宰相寫信,盡情讨論國家大事,後來管理政事,完全實踐了他說過的話。三國時,諸葛亮在草廬和劉備說了三分天下的謀略,後來用一生去實現當初的承諾。英雄豪傑了解自身,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啊。範仲淹在朝堂執政,雖然時間不長,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天下人都知道,也相信他的堅毅品德和遠大志向。範仲淹有能力承擔他的責任,可以探究他想知道的,哪裡比不上古人呢?

15.D[“展現了江南正是堪憐的景象”錯,一是并非寫“江南”;二是并非是“堪憐(令人愛憐)”景象,而是“蕭條、衰敗”景象。]

16.答:(1)上片中自然時令之春的遠去,帶給詞人的眷戀、不舍、哀傷之悲。(2)下片中通過寫景表達的昔盛今衰之悲。(3)無家可歸的亡國遺孤之悲。(4)對故國滅亡的惋惜思念之悲。(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

17.(1)扪參曆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歎

(2)舳舻千裡,旌旗蔽空

(3)①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隐《錦瑟》) ②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③夜雨岡頭食榛子 杜鵑口血老夫淚(李賀《老夫采玉歌》)

18.D(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名不虛傳:傳出的名聲不是虛假的。的确:真實,确實;誠然,實在。琳琅滿目:比喻美好的事物很多;美輪美奂:原本形容建築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鐘愛:特别疼愛,非常喜愛;喜歡:特别愛。)

19.B表示引用。(A表示強調,B表示引用,C表示反語,D表示特指。)

20.C(“這條路”緊承前文的“絲綢之路”,且“擔起……重任”“讓……改變”構成遞進關系。)

21.①他們不是神 ②和大江流在一處 ③天空和大地之間(每寫出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隻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2.①意義承轉遞進。“翻身”“明天”“世界”,由小到大,由近及遠,逐一擴展開去。②形式整齊,節奏感強,兼有反複,朗朗上口,有助于表達戰士驅散黑暗的決心。(答出①給2分,答出②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隻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3. 按高考标準(60分)

(1)作文評價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内容切合題意,符合試題的材料、情境與任務要求;觀點明确,邏輯嚴密,結構嚴謹,論證充分,思考具有獨立性;表達準确流暢,合理運用詞語、句式、修辭等。

(2)作文等級評分标準

說明:

(一)基礎等級評分,“題意”項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範圍、情境及任務要求,與之相符的屬于“符合題意”,與之沾邊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

(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根據“特征”4項16點中若幹突出點按等評分

1.深刻: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②揭示事物内在的關系③觀點具有啟發性

2.豐富:④材料豐富⑤論據充足⑥形象豐滿⑦意境深遠

3.有文采:⑧用詞貼切⑨句式靈活⑩善于運用修辭手法⑾文句有表現力

4.有創意:⑿見解新穎⒀材料新鮮⒁構思新巧⒂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⒃有個性特征

(三)缺标題扣2分;不足字數,每少50個字扣分;每1個錯别字扣1分,重複的不計;标點錯誤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體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襲的,“基礎等級”在第四等之内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