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于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谵言(1);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2)。水漿不入,不知人(3),六日死。
帝曰:五髒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4),故死矣。
【注釋】
(1)谵言:即谵語。
(2)厥:指手足逆冷。
(3)水漿不入,不知人:水漿不入,指飲食水谷不進,為胃氣乏竭之象;不知人,即昏迷不省人事,說明神氣已傷。二者均屬危症。
(4)其氣乃盡:指胃氣敗絕。
【白話詳解】
黃帝說:表裡兩經同傷于寒邪的兩感證,其受邪經脈及其症狀是怎樣的呢?岐伯說:陰陽兩經表裡同時感受寒邪的兩感證,1日為太陽與少陰兩經同時受病,其症狀既有太陽的頭痛,又有少陰的口幹和煩悶;2日為陽明與太陰兩經同時受病,其症狀既有陽明的身熱谵語妄語,又有太陰的腹滿不欲食;3日為少陽與厥陰兩經同時受病,其症狀既有少陽之耳聾,又有厥陰的陰囊收縮和四肢發冷。如果病勢發展至水漿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6天便死亡了。
黃帝說:病已發展至五髒已傷,六腑不通,榮衛氣血都不能正常運行的程度了,像這樣的病,還要3天以後死亡,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陽明為十二經脈氣血的源泉,此經脈氣血最盛,所以病人會昏迷不省人事;3天以後,陽明的氣血已經竭盡,所以才會死亡。
【按語】
本節論述了表裡兩經同時傷于寒邪的病因病機、症狀、預後和死因,是對前文“其兩感于寒而不病者,必不免于死”一句的闡釋和發揮。該病證并不等于單純的表裡兩經症狀的相加。其“五髒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以及“其氣乃盡”的臨床表現,說明“兩感”病證邪盛正衰的矛盾比較突出,是外感熱病中最嚴重的病證。兩感證具有起病急、發病快、病情重、預後差的特點,開始即見表裡同病,随即迅速出現谵語、厥冷、水漿不入、神昏等危重征象,臨床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經文還指出胃氣的盛衰存亡在熱病的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陽明屬胃,是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的氣血皆源于此,故《素問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五髒六腑之海。”若陽明氣盡,則氣血之化源絕,諸經亦無所受氣,人便死亡。在兩感于寒的熱病中,由于神昏不知人,胃氣得不到及時補充,陽明經氣衰,氣血化源竭絕,髒腑經脈無以受氣,故而預後不良。結合前文述及熱遺、食複的原因亦是胃氣尚虛所緻,均說明熱病的預後與胃氣密切相關,提示醫生在熱病的治療及調養過程中必須固護胃氣,後世張仲景及葉天士諸大家,均受其影響而有所發揮。
【應用舉例】
姚左,傷寒兩感,太陽少陰為病。太陽為寒水之經,本陰标陽,标陽郁遏,陽不通行,故發熱惡寒而無汗;少陰為水火之髒,本熱标寒,寒入少陰,陰盛火衰,完谷不化,故腹痛而洞洩。胸悶嘔吐,舌苔白膩,食滞中宮,濁氣上逆,脈象沉遲而細。仲聖雲:“脈沉細,反發熱,為少陰病。”與此吻合,挾陰挾食,顯然無疑,症勢非輕。姑宜溫經達邪,和中消滞。淨麻黃四分,熟附子一錢,藿蘇梗各一錢五分,制川樸一錢,枳實炭一錢,法半夏二錢,赤苓三錢,白蔻仁(研)八分,六神曲三錢,生姜一片,幹荷葉一角。二診,服溫經達邪,和中消滞之劑,得微汗,惡寒發熱較輕,而胸悶嘔吐,腹痛洩瀉,依然不止,苔膩不化,脈沉略起,太陽之經邪,雖有外解之勢,少陰之伏邪未達,中焦之食滞互阻,太陰清氣不升,陽明濁氣不降也,恙勢尚在重途,還慮增劇。仍守原法出入,擊鼓而進取之。……六診,熱勢漸退,舌糜亦化,佳兆也。而心煩少寐,渴喜冷飲,脈數不靖,陰液傷而難複,虛火旺而易升,邪熱已解,餘焰未清,仍守增液生津,引火下行,藥既獲效,毋庸更張。(《丁甘仁醫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