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腦系疾病臨床表現多較為複雜,我們往期推送過胡老治療腦系疾病的經驗,胡老善用大柴胡湯治療腦系疾病,尤其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應用。本期分享的醫案中,患者診斷為多種腦部疾病,筆者基于六經八綱辨證,執簡馭繁,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胡希恕經方醫學
病案分享
葉某,男,83歲,初診日期2021年11月24日 主訴:患者因意識障礙、行走困難2年餘,加重2月而求診。
病史:患者自2019年以來,開始出現行動遲緩,行走困難,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曾多次就診于宣武醫院、北大人民醫院神經内科,西醫診斷為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輕度認知障礙、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腦白質病變、高血壓、糖尿病等。
于就診前2月,
患者病情進展迅速,行走困難,在他人攙扶下僅能走1-2步,需借助輪椅活動,吞咽障礙,嗆咳,無法正常進食,社區醫院予胃食管輔助,神清,但反應遲緩,言語清晰但吐字困難,偶亂語,嘴唇紫绀,喉中痰聲漉漉,四肢肌肉廢用性萎縮,關節僵硬。追問情況,家屬代述汗出正常,眠可,夜間有多次呼吸暫停情況,納食情況未知,定時定量喂食,小便可,稍黃,夜尿1次,大便每日一次,質軟色黃,舌質暗紅,舌苔白,脈滑數。
辨證分析:患者無鼻塞、流涕、打噴嚏,無身痛,無表證;二便正常,飲食可,無裡證;病位在半表半裡,脈滑數,屬太過之脈,屬半表半裡陽證,又患者痰多,唇绀,屬痰瘀互結,辨六經為少陽夾痰夾瘀,辨方證:四逆散合溫膽湯合桂枝茯苓丸,處方如下:
柴胡12g,枳殼12g,赤芍12g,炙甘草10g,竹茹12g,茯苓15g,姜半夏20g,陳皮20g,白芥子15g,桂枝15g,丹皮15g,桃仁15g
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次服,14劑
12.8日二診:用藥後喉中痰鳴音減輕,雙側脈細數,回答問題較前稍流暢,餘證未變。
辨證分析:細辨證,思之,病位在半表半裡,病性屬陽,
辨三毒夾痰夾瘀,辨六經為少陽夾痰夾瘀,療效不顯,當是方不對證,考慮到患者病情日久,其人喜忘,根據《傷寒論》237條:“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其脈數乃為瘀血日久化熱,單用桂枝茯苓丸化瘀屬病重藥輕,故加用抵當湯之水蛭、桃仁,其大便正常偏軟,故去大黃不用。脈細因用藥後津液虧虛,
故辨方證為小柴胡湯合溫膽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水蛭,處方如下:
柴胡12g,黃芩10g,黨參10g,姜半夏3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棗20g,竹茹15g,陳皮20g,茯苓15g,丹皮20g,桃仁20g,紅花15g,水蛭6g,桂枝15g,甘松12g 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次服,7劑
12.16日三診:7劑盡服後,在保姆攙扶下可行走2米不覺累,回答問題反應時間較前明顯縮短,喉中痰鳴音基本消失,唇紫绀現象略減,保姆反饋,此次藥後大便色轉黑,此乃瘀血外排之象,藥已中的,仍予12.8日方7劑繼續服用。
結果:7劑未用完,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可咀嚼進食,眼睛較前靈活,與其交流已能如正常人一般回答問題,反應靈敏,嘴唇紫绀亦較前好轉,需在家屬攙扶下行走,已不需要輪椅可完成簡單活動。
筆者按:患者病程長,短期内取得如此療效讓我及其家屬皆覺驚訝,觀其以往病曆,診斷病名一大堆,服用多種西藥及中成藥,但病情仍進展迅速,患者服用中藥後,病情改善明顯,需歸功于六經八綱辨證治療,而非辨病治療,憑借望、聞、問、切四診,依據症狀,判斷患者之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先辨病位,繼辨三毒,繼辨方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方證對應,則其效彰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