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三焦辨證三焦辨證是清代吳鞠通根據《内經》...

三焦辨證
三焦辨證是清代吳鞠通根據《内經》中三焦部位,功能特點的概念,在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将外感溫熱病的證候歸納為上、中、下三焦病證,用以闡明三焦所屬髒腑在溫熱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表現及傳變規律,用以指導治療的辨證方法。

一、上焦病證
1.含義 上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侵襲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所表現的證候。
2.證候表現 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微汗出,口渴,頭痛,舌邊尖紅,脈浮數;或但熱不寒,咳嗽,氣喘,汗出,煩躁口渴,苔黃,脈數;甚則高熱,神昏谵語,舌謇肢厥,舌質紅绛。
3.辨證要點 邪犯肺衛,以發熱、微惡風寒、舌邊尖紅、脈浮數為主要表現;邪熱壅肺,以但熱不寒、咳喘、苔黃、脈數等為主要表現;邪陷心包,以高熱、神昏、肢厥、舌質紅绛等為主要表現。
速記歌訣
上焦之證屬肺衛,表證不解肺熱生;
肺衛之邪熱不解,逆傳心包病情危。
二、中焦病證
1.含義 中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侵襲中焦脾胃,邪從燥化和邪從濕化所表現的證候。
2.證候表現 身熱面赤,呼吸氣粗,腹滿便秘,渴欲飲冷,口幹唇裂,小便短赤,苔黃燥或焦黑起刺,甚則神昏谵語,脈沉實有力;或見身熱不揚,頭身重痛,胸脘痞悶,泛惡欲嘔,大便不爽或溏洩,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
3.辨證要點 陽明燥熱,以身熱、腹滿、便秘、苔黃燥、脈沉實等為主要表現;太陰濕熱,以身熱不揚、脘痞欲嘔、頭身困重、苔黃膩、脈濡數等為主要表現。
速記歌訣
中焦之證為脾胃,胃熱腸實同陽明;
更有太陰濕化證,身熱不揚胸脘悶。
三、下焦病證
1.含義 下焦病證是指溫熱之邪犯及下焦,劫奪肝腎之陰所表現的證候。
2.證候表現 身熱顴紅,神疲,耳聾,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幹,脈虛大;或見手足蠕動,或瘛疭,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脈虛,舌绛苔少,甚或時時欲脫。
3.辨證要點 腎陰虧虛,以身熱顴紅、神倦耳聾等與陰虛症狀共見;肝陰虧虛,以手足蠕動、瘛疭、舌绛苔少、脈虛等與陰虛症狀共見。
速記歌訣
下焦之證為肝腎,熱劫陰分虛熱生;
低熱顴赤手足蠕,舌紅少苔脈不靜。
四、三焦病證的傳變
1.順傳 傳變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陰肺開始,傳入中焦,進而傳入下焦,此為“順傳”,标志着病情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病理進程。
2.逆傳 若病邪從肺衛而傳入手厥陰心包經,此為“逆傳”。說明邪熱熾盛,病情重笃。
全文鍊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