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7·4少陰寒濕證_陽虛寒濕證_背惡寒_附子湯方

<原文>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⑴,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304)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術四兩 芍藥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詞解>
⑴ 口中和:即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提要> 陽虛寒濕證的證治。
<釋義> “口中和”是少陰陽虛寒濕證的審證要點。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謂之口中和,知裡無邪熱,是以背惡寒當是少陰陽虛,失于溫煦所緻。治以灸、藥同用,用灸法以壯無陽、消陰寒,至于灸用何穴,一般認為可灸大椎、膈俞、關元、氣海等穴。用附子湯以溫經散寒,補益陽氣。灸法與湯藥配合使用,可增強藥物溫經散寒的作用,以提高治療效果,且示人治病不可拘于一法。至于先用灸法還是先用湯藥,劉渡舟認為:“治療少陰陽衰背惡寒,當先用灸法以消陰,繼用附子湯以扶陽氣。”而據臨床實際,灸法方便可行,湯藥尚須一定時間進行配制,故一般可先行灸法,劉氏之說符合臨床實際,但也不可拘泥。
本證“背惡寒”與白虎加人參湯證的“背微惡寒”的性質完全不同,白虎加人參湯證的背微惡寒,是由于邪熱内熾,汗出太多,肌腠疏松,津氣不足所緻,必口中燥渴引飲;本證背惡寒為陽虛寒盛,失于溫煦所緻,除口中和外,尚有脈沉肢冷而無熱無汗等證。與太陽表證的惡寒也不相同,太陽表證的惡寒為邪襲肌表,衛陽被郁所緻,必與發熱頭痛、脈浮等證并見。以上雖各皆有惡寒,但性質各異,治法自亦不同,臨床必須詳加辨證,才不緻有誤
<選注>
成無已:少陰客熱,則口燥舌幹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無熱也。背為陽,背惡寒寒者,陽氣弱,陰氣勝也,經曰,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灸之,助陽消陰;與附子湯,溫經散寒。(《注解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王肯堂:背為胸中之府,諸陽受氣于胸中而轉行于背,《内經》曰:人身之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如此條是也。又或乘陰氣不足,陽氣内陷入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内陷,何以明之,蓋陰寒為病則不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陰病則口中和,及陽氣内陷則熱灼津液為幹,故于太陽病則口燥舌幹而渴也,要辨明陰陽寒熱不同,當于口中潤燥詳之。(《傷寒準繩·少陰病》
尤在泾:口中和者,不燥不渴,為裡無熱也;背惡寒者,背為陽而陰乘之,不能通于外也。陽不通故當灸之以通陽,痹陽不足,故主附子湯以補陽虛 ...... 百拇醫藥網 您現在查看是摘要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