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統血,是指脾的功能失常,不能統攝血液在血管中正常循環流動,從而發生各種出血性的疾病。如吐血,牙龈出血,流鼻血以及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在女性還可發生月經淋漓不止,經期過長,經量過多,或者發生突然的大量出血等等。這些出血性疾病,都會損害人體健康,應該積極治療。
中醫學認為,血有營養滋潤全身的作用。人體任何一個器官,任何一個部位能夠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都依賴血的營養滋潤。《内經》指出,肝得血,人的眼睛才能看東西;足得血,才能行步;手掌得血,才能屈伸握物。而人的精神意志活動、思維、記憶等能力,包括人的喜怒哀樂,雖然都在人的大腦中完成,但也無不是以足夠的血營養滋潤大腦才能進行。我國曆代醫學家都盡了很大的努力,不斷探讨出血的病因、病理和治療的方法、藥物。明确提出脾不統血,是發生各種各樣出血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脾的功能減退,在中醫學術語稱為脾氣虛弱。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正常循行流動,而不溢于脈管之外的作用。脾氣虛弱,不能統攝,可造成各種各樣的出血症,統稱為脾不統血。
1.脾不統血的證候脾不統血可以導緻各種出血的病症。下面分别叙述。
(1)吐血又稱嘔血。指胃中出血。經口吐出或嘔出,血的顔色暗而淺淡,常常挾有食物殘渣,多數病人常常有胃痛病史,吐血前後胃痛比較明顯。大便稀軟色黑。伴有的症狀表現:面色咣白,口唇指甲顔色淺淡,精神疲倦,四肢無力,心慌,頭暈,勞累後加重。多屬于西醫學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食道出血,胃出血,十二指腸出血。
(2)鼻孔出血中醫術語稱作鼻衄,是出血病中常見的一種。症狀表現為鼻孔出血,兼見牙龈出血和皮下出血,伴有面色咣白,精神疲乏,頭暈,耳鳴,心慌,失眠多夢,手足無力,氣短懶言等。多屬于西醫學慢性鼻炎、血小闆缺乏症、維生素C缺乏症、維生素K缺乏症、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病等。
(3)牙龈出血中醫術語稱作齒衄。症狀表現為牙龈出血,可兼見鼻孔出血,出血量比較少,吐涎時偶然發現涎沫色紅、淺淡,無明顯疼痛,伴有脾虛面色咣白,口唇指甲色淡,精神疲乏,氣短無力等症狀,勞累後加重。多屬于西醫學血小闆缺乏症、維生素C缺乏症,維生素K缺乏症等。
(4)尿血症狀表現:小便中混有血液,尿色淡紅,排尿時無疼痛,或者隻有輕微疼痛。可以發生在久病身體虛弱的病人,或平時脾胃虛弱的病人,伴有的症狀:面色蒼白無血色,身體疲倦無力,氣短不續,言語聲低,或兼見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多屬于西醫學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泌尿系感染、腎病綜合征等疾病。
(5)便血症狀表現:血從肛門出。無論在大便前或大便後下血,或純為下血,或與糞便混合而下,都屬于便血。血色淡或紫暗。有的為柏油色黑便,伴有腹部隐隐疼痛,時作時止,面色蒼白,精神疲倦,身體乏力,懶言聲低,大便溏軟等症狀。其中黑色大便多屬于上消化道出血,紅色大便多屬于西醫學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有慢性腸炎、痢疾、痔瘡等。
(6)皮下出血指皮下肌膚之間血管出血。症狀表現皮膚出現青紫斑點或片狀斑塊。常發生于久病體質虛弱,氣血大虧之人,可以反複出現。多伴有久病體虛的病史。精神極度疲乏,身體無力,頭暈目眩,易汗出,面色蒼白或萎黃,飲食量少等。多屬于西醫學血小闆缺乏症、維生素K缺乏症,過敏性紫癜等疾病。
(7)經血過多指女性月經淋漓不斷,經期過長。中醫學稱作漏證。有的女性在經期内月經過多,叫作經量過多。有的會發生突然的大量出血,稱作崩證。症狀表現伴有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心慌頭暈,失眠,健忘,煩躁等。如果發生崩證,突然大量出血不止,還會有大汗出,手足發涼,氣息微弱作喘,精神極度疲乏,甚至會有神志模糊或者昏迷。是女性月經病中最危急的病種,必須立即救治。多屬于西醫學卵巢功能不全、子宮慢性炎症、血小闆缺乏症等疾病。
2.脾不統血證的治療 (1)治療原則治療應針對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正常循環流動這個根本病因,确定治療方法和處方用藥。一般可取得滿意的效果。人參歸脾湯是治療脾不統血引起各種出血病症的代表方劑。重點在于它的補氣健脾,能使脾氣恢複,改善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的狀況,達到治療目的。在應用本方時,要适當加用止血藥,增強止血作用。但要注意,應用止血藥用量不可過大,防止造成瘀血,不可犯顧此失彼的錯誤。因為瘀血在體内會阻礙氣血的暢行,氣血不通,瘀滞不暢又會造成其它病症。并且會因瘀血在裡而産生新的出血,而且是更嚴重的出血。例如女性月經不止而漏血,若止血不當造成瘀血,往往會發生突然的大量出血,所以要注意掌握适度的原則。此外,在出血止血之後,應服一些養血調血的方藥,可助人體損耗的血液恢複。一般可用人參歸脾湯,減去止血藥,加用雞血藤15克,紅花5克即可。
(2)治療方劑①吐血的治療:治法:健脾補氣止血。
方藥:黃芪15克,人參10克,白術12克,棗仁12克,遠志10克,炙甘草12克,當歸10克,血餘炭10克,白芨10克,三七面6克,水煎服(後同)。
如果病人吐血不止,是危險的證候,應急送醫院搶救,止血輸血。送醫院不便的病人,應緊急救治,可用以下方藥:
人參150克,水煎頻服。
或用人參30克,炮附子10克,水煎頻服。
方中可加用三七粉10克,山萸肉20克,阿膠15克。
②鼻孔出血的治療:治法:益氣止血。
方藥:黃芪15克,黨參12克,白術10克,炙甘草10克,當歸10克,仙鶴草15克,地榆炭12克,阿膠12克。
鼻孔出血并可用外部止血法:以棉球塞鼻孔中壓迫止血,用雲南白藥末撒在棉球上療效更好。
⑧牙龈出血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止血。
方藥:黃芪10克,黨參12克,白術20克,炙甘草10克,當歸12克,牛膝5克,仙鶴草15克,阿膠12克。
④尿血的治療:治法:補脾益氣止血。
方藥:黃芪20克,人參10克,熟地黃18克,阿膠12克,藕節12克,仙鶴草15克,血餘炭10克,白術6克,炙甘草6克,遠志5克,砂仁5克。
⑤便血的治療:治法:健脾益氣,止血養血。
方藥:黃芪15克,人參10克,白術10克,熟地黃15克,阿膠10克,炮姜炭12克,棕榈炭10克,葛根6克,炙甘草10克,神曲10克,木香5克。
便血者如有脾胃虛寒症狀,大便稀溏,腹痛腹滿,四肢發涼,身體明顯怕冷,可加用幹姜8克,炮附子10克,可起溫經止血的作用。
⑥皮下出血的治療:治法:益氣補虛,止血消斑。
方藥:黃芪30克,人參10克,白術10克,阿膠10克,當歸12克,仙鶴草18克,血餘炭10克,蒲黃炭10克,旱蓮草30克,砂仁5克。
⑦經期過長和經血過多的治療:治法:益氣補虛,止血調經。
方藥:黃芪20克,人參10克,白術10克,炙甘草6克,熟地30克,阿膠15克,血餘炭12克,側柏葉10克.三七面5克,山萸肉12克。
3.脾不統血的預防與康複如上所述,脾不統血可造成多種出血病症,傷害身體。如果做好預防,就可以避免發病,免受傷害。而對發生出血病經過治療好轉的患者,做好病後康複,預防再次複發,是有積極的意義的。
(1)脾不統血的預防脾氣虛弱是脾不統血的根本原因,預防的關鍵就是避免發生脾氣虛弱。如果已經出現脾氣虛的現象,要及時治療,使病情得到改善,能有效地避免脾不統血病證的發生。
預防脾氣虛弱的方法要從引起脾氣虛的因素着手。中醫學認為引起脾氣弱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飲食失調傷害脾胃。饑飽無度,飲食不潔,偏食生冷瓜果,多喝冷飲、濃茶等。預防應飲食适度,保持飲食的時間規律,不吃不潔飲食,适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飲不宜過多,不飲過濃的茶水。保持脾胃功能健旺,就不會造成脾氣虛弱。
第二,感冒受涼,流行病,傳染病病邪可以内傳傷及脾胃。預防感冒受涼,預防其它流行病、傳染病,同時也保護了脾胃。
第三,情志過度,可以使脾胃的功能失調,造成脾氣虛弱。包括憂愁,思慮,焦急,緊張,精神壓抑,可使脾胃氣機郁結不暢,功能紊亂。氣憤,惱怒太過使肝氣克犯脾胃,氣機不能平和調暢。過度的精神創傷,驚吓恐懼,使神經調節功能紊亂而累及脾胃。其中以憂思惱怒發生率最高,對脾胃的影響也最常見,是導緻脾氣虛弱的多發因素之一。平時注意保持自己精神、情緒的平和,正确對待自己與周圍環境,心胸放開闊些,不要狹隘、偏激、急躁、孤傲,學會寬容别人和安慰自己,就會有利于自己精神情緒的安靜、平和。這不僅有利于維持脾氣的正常狀态,也有利全身其它方面的正常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
第四,勞逸過度。包括過度的勞累和過度的安逸懶惰。過度的體力勞動,不但消耗全身的氣力同時也消耗脾胃的功能。又有過度的腦力勞動,屬于思慮傷脾,其實也消耗脾胃之氣,導緻精神倦怠,目光遲鈍,肢體乏力,飲食減退等。而過度的安逸懶惰,使人體氣血長期處于運行遲緩狀态,體内的營養利用過少,導緻營養蓄積而過胖,代謝廢物排洩過緩,毒物留存體内,既有害全身的健康,也不利脾胃的功能強健,最終導緻脾氣虛弱。預防方法是不使勞逸過度,勞動要注意安排休息。安逸要注意進行一些體力活動。保持身體氣血的動靜協調,使身體健康,也使脾胃之氣保持良好狀态。
第五,人體其它部位,其它器官有了病變,可以傳變到脾胃,緻使脾胃受到傷害。不必說多麼複雜、多麼嚴重的疾病,如心髒病、肝炎、腎炎等,即使氣管炎、消化不良之類的小病,也會損害脾胃功能,導緻脾氣虛弱。積極治療原發病,也是預防發生脾氣虛,不使脾不統血發生的重要措施。
(2)脾不統血證的康複脾不統血造成的各種出血證,經過治療後,即使沒有再出血,也應做好康複工作。
第一,使用活血化瘀,益氣養血方藥。出血停止後,出血的血管處和出血在體内流經的部位仍存留有瘀血。一方面出血處是血管制約血液的薄弱處,有待于加強加固:另一方面,存留的瘀血會阻礙這個部位的正常愈合,容易使這個地方的血管再次破損而出血。此外,存有瘀血的局部組織氣血阻滞,不利于局部組織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活動及修複。所以止血之後必須重視康複。方法是繼續服用有康複作用的藥物。這類方劑的制定是以益氣養血為主,配合少量止血、較多活血化瘀藥為原則。
基本方劑:黃芪12克,黨參10克,熟地黃12克,旱蓮草15克,仙鶴草15克,蒲黃炭6克,三七面5克.當歸10克,紅花5克。水煎服(後同)。
簡易方劑:旱蓮草20克,仙鶴草12克,益母草10克。或用藕節12克,紅棗15枚。
第二,使用健脾益氣方劑。脾不統血症血止後,出血的根本原因——脾氣虛弱并沒有完全恢複到健康程度。脾氣虛弱沒有恢複,脾統血的功能仍然低下,脾不統血的出血就會再次發生。所以恢複脾胃之氣,是進行康複的最重要的内容。
基本方劑:黃芪12克,人參6克,白術10克,生山藥15克,當歸10克,熟地黃15克,旱蓮草12克,益母草10克,桂元肉10克,炙甘草6克,大棗10枚。
以康複脾氣為主的方劑:炙黃芪10克,人參3克,白術5克,生山藥12克,煨葛根5克,益智仁10克,茯苓5克,砂仁3克,神曲10克,大棗9枚。
第三:适當休息,調養。這也是很有效的康複措施。
(二)脾胃陰虛病證的防治脾胃陰虛,指由于各種原因導緻脾胃的陰血津液不足,不能正常滋養脾胃,造成脾胃失養失調而發生各種脾胃陰虛的病證。如口瘡,口味異常,納呆,嘔吐,呃逆,胃痛,腹脹等病。
陰血津液相對于陽氣而言,其性質屬陰,不但滋養濡潤脾胃和其它髒腑組織,而且是脾胃和其它髒腑組織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并且也有化生陽氣,制約陽氣的作用。化生陽氣,使被消耗的陽氣能不斷得到補充;制約陽氣,使之不過于亢盛。陰陽保持動态平衡。即可保證人體正常生理活動。脾胃陰虛,一方面導緻脾胃失養、失潤,脾胃陽氣偏亢的陰虛熱盛的病變表現。可有口舌幹燥或口瘡,饑不欲食,或幹嘔呃逆,胃脘痞悶不暢甚至煩躁,失眠,手足心熱,皮膚枯燥,胃痛,消渴,大便幹結,小便短少等症狀。另一方面,脾胃陰血津液虧少,不能化生脾胃的陽氣,造成脾胃陽氣虛弱。除上述症狀表現外,還可出現消瘦,食後胃脘脹滿,大便或幹或溏,或先幹燥秘結難下,随後稀溏,伴有精神疲乏,四肢無力,面色萎黃,身體情況明顯減退。既有時低熱,又有時發冷等病症。下面我們選擇一些多發、常見的病證,從證候表現、治療方法、預防康複方面加以介紹。
1.脾胃陰虛的證候如上所述,脾胃陰虛的病變可有十幾種證候表現,但對每一個脾胃陰虛的病人來說,常常不會具備所有的症狀表現。而且,脾胃陰虛本身可以造成人體發生多種新的疾病。對這些新的疾病的治療,要針對脾胃陰虛這個根本的病理變化來确定治療用藥。同時,在中醫學的許多疾病證型中,都有屬于脾胃陰虛的病理因素,因而具有脾胃陰虛的證候表現。診斷、治療時,應結合脾胃陰虛的治療方法,再按照具體病情适當選用藥物,才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1)口瘡指舌和口腔粘膜上生有黃白色或紅色的潰瘍點或斑塊,重者可導緻潰爛、局部疼痛。由于陰虛虛火上炎,症狀特點是舌紅幹燥不潤,舌面皂裂,伴有口燥咽幹,手心足心發幹發熱,納食不香,大便秘結不暢,小便黃,量少等症狀。多屬于西醫學複發性口瘡、口腔潰瘍等口腔病。
(2)口味異常脾胃陰虛型常有口苦,口酸,口辣,口澀等異常口味。由于陰虛口舌失潤,緻使味覺異常,伴有口舌幹燥,納食不香,手足心熱,精神煩躁,便幹尿少等症。多屬于西醫學味覺缺乏症、味覺減退症、味覺障礙症以及糖尿病、維生素缺乏症等。
(3)納呆是指以不思飲食,食量減少,不覺饑餓,饑而食少,或食不知味為主要表現的病症。脾胃陰虛納呆,特點為饑不思食,胃脘部位嘈雜不舒,伴有口幹舌紅,手足心發幹發熱,大便幹燥不暢,小便黃色量少。多屬西醫學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以及其它慢性疾病過程中或恢複期。
(4)嘔吐指飲食入胃後嘔吐而出,脾胃陰虛型嘔吐特點:嘔吐反複發作,常常幹嘔,伴有口燥咽幹,有饑餓感而不欲飲食,尤其不喜歡幹硬的食物,好吃稀軟食物,舌幹無苔,手、足心發幹,皮膚發枯幹燥不适,精神疲倦,四肢無力。多屬于西醫學慢性胃炎、胃粘膜脫垂症、十二指腸壅滞症、贲門痙攣、幽門痙攣症等疾病。
(5)呃逆指膈肌有氣上沖,呃逆連聲不能自己控制的一種病症。脾胃陰虛型呃逆,呃聲急促而不連續,口幹舌燥,飲食不振,脘腹脹滿,伴有陰虛煩躁,手心足心發幹,形體消瘦,脈弱無力,舌紅少津等症狀。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胃炎、胃擴張、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疾病。
(6)胃痛指上腹胃脘部位發生疼痛的一種病症。脾胃陰虛型胃痛的特點:胃痛隐隐發作,反複發生,飲食量少,食入幹硬食物後,胃痛加重明顯,喜飲而飲入不多。伴有口燥咽幹;心情煩躁,形體消瘦,皮膚幹枯不潤澤,面色發黃,顴部潮紅,四肢乏力,不耐勞作等症狀。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病。
(7)腹脹指脘腹脹滿不舒的一種病症。陰虛腹脹屬于大腸津液虧少。中醫學大腸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屬于脾胃的範疇。大腸津液虧少的腹脹,症狀表現除腹脹外,伴有口中幹燥,大便秘結難通,兼見形體瘦弱,精神煩躁,自覺有熱感等。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等疾病。
2.脾胃陰虛病證的治療治療脾胃陰虛病證,首要需要确認脾胃陰虛證。确認的證候一是納差,饑不欲食,消化功能減退。二是具有口舌幹燥,手心足心發幹發熱,大便秘結,尿少尿黃等陰虛症狀。抓住這兩個特點,結合具體病人以哪一病證為主,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就可以取得療效。但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從陰血津液不足這個最重要的病理出發,選用滋陰生津液的藥物,使脾胃陰血津液恢複,切忌應用溫燥通滲利尿的藥物,那會重傷津液,反使病情加重。二是慎重選用行氣藥與消食藥,不宜使用辛香峻烈的行氣理氣藥和消積消導藥。
在中醫學臨床診治中,有許多其它的疾病在病理演變中,常可傷及脾胃三陰,可以表現為脾胃陰虛的症型,用藥時要結合原發病史,綜合當時的具體情況,恰當用藥。不能隻看到脾胃陰虛,還應照顧到對原發病的治療。
(1)脾胃陰虛型口瘡的治療治法:滋陰降火。
方劑:知母10克,生地黃15克,麥門冬12克,牛膝10克,元參15克,生甘草6克,公英15克,佛手6克。水煎服(後同)。
(2)脾胃陰虛型口味異常的治療治法:育陰生津,和養脾胃。
方劑:生地15克,麥門冬12克,知母10克,生甘草6克,玉竹12克,白芍10克,香橼6克,谷芽6克。
(3)脾胃陰虛型納呆的治療治法:養陰生津,和胃消食。
方劑:沙參10克,麥門冬12克,玉竹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焦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
(4)脾胃陰虛型呃逆的治療治法:育陰生津,養胃止呃逆。
方劑:太子參15克,沙參12克,麥門冬12克,玉竹l0克,生地15克,柿蒂10克,竹茹l5克,枇杷葉12克,焦山楂10克。
(5)脾胃陰虛型嘔吐的治療治法:養陰生津,潤燥止嘔。
方劑:太子參15克,麥門冬12克,玉竹12克,半夏10克,竹茹12克,炙甘草10克,粳米l5克,大棗3枚。
(6)脾胃陰虛型胃痛的治療治法:養陰益氣,和胃止痛。
方劑: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生地10克,玉竹12克,佛手6克,生甘草10克,綠萼梅10克,甘參12克。
(7)大腸津液虧少型腹脹的治療治法:滋陰生津,潤腸通下。
方劑:麻子仁30克,沙參12克,麥門冬10克,當歸15克,元參15克,杏仁10克,大黃6克,芒硝6克,枳實10克。
本型腹脹主要因為津液虧少,腸内糞便幹燥而秘結不通所緻。治療在滋陰生津潤腸通便中,加大黃、芒硝、枳實為通下糞便而用0如果服藥後大便解下,要立即去掉大黃、芒硝、枳實這三味藥,防止通下太過,會更加使大腸津液虧少。需要繼續服藥恢複大腸津液,用此方去掉這三味藥即可,或改用麻子仁丸。
3.脾胃陰虛病證的預防與康複脾胃陰虛損害的是脾胃功能,久之因脾胃失養失調可造成脾胃的器質性損害。并可弓l起身體其它的病變,所以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注意預防不使發生脾胃陰虛,則是保護身體健康的更有效的手段。
(1)脾胃陰虛的預防預防脾胃陰虛病症的發生,要從引起脾胃陰虛的因素着手。能夠引起脾胃陰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預防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第一,飲食因素:偏食辛辣食物最易燥傷脾胃陰津。多食苦、成的食物或嗜食粗糙幹硬的食物,極易損傷脾胃陰津。平時應知預防。飲食物不潔或變質,或有毒食物導緻大吐大瀉,誘發脾胃陰虛最速。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另外長期服用阿斯匹林、APC、去痛片等藥物成瘾的人,或長期服辛熱溫燥中藥,也會耗傷脾胃陰血津液,導緻脾胃陰虛。應适當服用一些養陰生津的藥物,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第二,情志因素:以思慮、憂愁、焦慮這些精神情緒過度為主,可導緻化火,耗傷脾胃陰津。應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态.預防情志過度,精神過耗引起的情志化火傷耗脾胃陰津。
第三,疾病因素:感冒或其它流行病,傳染病,及一些内傷,發熱性疾病,能嚴重損傷全身的津液以緻陰虛。應及時有效地治療這些原發病,使身體早日康複,也可避免傷害脾胃的陰血津液,達到預防的目的。
(2)脾胃陰虛的康複第一,繼續服用調養脾胃陰血津液的藥物。前人曾總結說“有形之血不能驟生。”所謂“驟”,指的是迅速。脾胃陰虛經治療雖然好轉,但不是很快就能恢複,隻能經過一定時日,在藥物的輔助下逐漸恢複正常。并且陰和陽、氣和血之間的關系,相輔相成,不僅是互相制約,還有互相化生作用。在病理上則又互相累及耗損。脾胃陰虛還會使脾胃之氣耗損而受到削弱。在脾胃陰虛康複過程中,脾胃之氣也有待恢複。繼續服藥,滋脾胃之陰,也補脾胃耗傷之氣,以利于脾胃陰虛的康複。
基本方劑:
人參6克,麥冬10克,玉竹12克,桂元肉12克,烏梅5克,生山藥15克,佛手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如果脾胃陰虛證候口舌幹燥,舌紅無津液,或有發煩,手足心熱等症狀仍明顯的,可以加生地黃15克,知母10克;如果食欲仍差,或食後胃部不适,可加神曲6克,生山楂10克繼續服用。
第二,日常生活中注意食用性味平和的飲食,适量食用有營養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以飲食調理康複。盡量不食用或少食辛辣、苦成、粗糙幹硬食物和對脾胃有刺激有傷害的食物。注意休息有規律,有節制地從事腦力和體力的勞動,不過于勞倦,安定情志,對于未愈的疾病繼續治療。中醫學認為清淡的食物可以補養脾胃,因此飲食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适當吃肥甘之物,對于健康來說是有好處的。
(三)脾氣不升病證的防治脾氣不升,指脾的功能減退或失常導緻脾主運化升清、制水化濕功能失常。以及不能與胃氣順降相協調,造成人在受納、消化、水谷飲食和吸收運輸、布散水谷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方面的各種病證。也包括脾氣不能統攝血液循行,以及不能升提固攝保持内髒正常位置的兩種病證。因脾不統血,脾氣下陷在本書中都有專題介紹,在此不贅述,僅将脾氣不升所導緻消化系統的各種常見的病證作一介紹。
脾的生理功能主運化,主升清。運就是運輸、輸送;化,是消化、變化。升,是指上升;清,是指飲食物中的精微,用現代醫學的話講,就是被消化吸收了的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包括被吸收的水分。脾主運化,是指脾氣對胃、小腸、大腸這些消化器官,在消化水谷飲食,吸收水谷精微過程中,起主導的作用。并使精微變化為适合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如變化為血,變化為津液等,輸送到人體的各部位,脾主升清,一是把吸收後的飲食物中精微,依靠脾氣的升提作用輸送到肺,化為宗氣,通過肺的宣發肅降布散到全身各處,達到營養全身的作用。二是胃、小腸、大腸直接進行食物消化吸收的器官,統稱為消化道,特性是順降下行,如果沒有脾的升提作用配合,氣機隻降不升,飲食物在胃、小腸、大腸中不能保存一定時間,就不能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
而脾氣因各種原因受到削弱後,主運化、主升清的功能失常,從而導緻一系列的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從中醫臨床來看,因脾氣不升導緻的病證,常見的有納呆、痞滿、痰飲、腹脹、洩瀉等。
1.脾氣不升的證候 (1)納呆納,指受納飲食;呆、指呆滞。指食欲減退,食量減少,不饑不納或食不知味,食後即大便,便下清稀、完谷不化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常伴有氣短,乏力,胸部、胃脘沉悶不舒等症狀。多屬于西醫學中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疾病。
(2)痞滿又稱痞症。指胸膈部位滿悶不舒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脾氣不升型痞滿的特點是胸脘滿悶時輕時重。伴有食納不佳,氣短,嗳氣,精神疲乏,身體乏力,大便溏軟不成形,或大便不暢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疾病。
(3)痰飲指水飲不能蒸化為津液,停積于胃腸、水濕内蓄的一種病症。脾氣不升型痰飲特點為脘腹滿悶不暢,并可有水聲漉漉,口幹不欲飲、飲不解渴,或嘔吐清水,或口吐痰涎,大便溏軟或稀溏為主症。伴有頭昏頭重,精神困倦,氣短懶言,身體疲乏懶動,形體逐漸消瘦,舌苔白滑或厚膩。多見于西醫學胃腸功能紊亂症、慢性胃炎、慢性腹瀉疾病。
(4)胃緩指以脘腹痞滿,或脹疼為主要症狀的病症。多由脾胃功能減退,脾氣升清與胃腸順降之力失調所緻。屬于現代醫學所講的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病。脾氣不升型胃緩,伴有氣短不續,面色萎黃,精神倦怠,食後脘腹痞滿加重,腹脹有下墜感,大便不暢,形體瘦弱,并可有嗳氣、太息、口幹不欲飲,飲不解渴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
(5)腹脹是以腹部脹滿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症。脾氣不升的腹脹特點:自覺腹部脹滿,終日不減,伴有脘腹墜脹這些表現,并常有頭暈,頭痛,健忘,煩悶,口淡無味,不思飲食,食後加重,嘔呃嗳氣,身體乏力,少動懶言,大便稀溏等病史。如西醫學中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胃下垂、慢性結腸炎等病多屬腹脹病證。
(6)洩瀉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或如水樣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脾氣不升洩瀉的特點是食後即瀉,便下稀溏,或完谷不化,瀉如水樣,伴有脾氣不升的特點,如氣短不續,身體疲乏,精神倦怠,腹中隐痛綿綿,喜溫喜按,不欲飲食,身體消瘦等。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疾病。
(7)低熱指無外感或其它發熱性疾病而自覺發熱的一種病症。脾氣不升型低熱特點以低熱常在勞累後發生或加劇,熱勢或低或高為主要表現。伴有氣短不續、頭暈目眩,精神有時煩躁,有時困倦,自汗出,面色萎黃,四肢酸軟無力,以及饑不欲食,脘腹滿悶或有飽脹感,或伴有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症狀。在西醫學胃腸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失調、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病中多見。
2.脾氣不升的治療治療用藥要兼顧改善胃腸功能。選用藥物多以甘溫、微溫之品作為首選藥。不要使用苦寒藥,防止進一步損傷脾胃之氣,使病情加重。對于痞滿、痰飲、胸脅脘腹滿悶等症狀明顯的病人要慎用沉降藥,如代赭石、枳實等,防止影響脾氣的上升。而且理氣消脹的藥物也不宜量大。不要用猛烈的理氣藥物。因脾氣不升終歸是脾胃功能減退,脾氣虛弱的病症。大量使用理氣藥,會耗散脾胃之氣,即使一時消滿除脹明顯取效,也會很快複發,還會越來越重。以下的治療方劑,兼顧正邪兩個方面,取效可以緩慢一些,然而卻可以使脾胃的功能逐漸恢複,疾病亦不緻複發.
另外,對由于其它疾病導緻脾氣不升的病人,要注意了解病史。治療用藥兼顧到其它疾病與脾氣不升的關系。用藥中總以有利于脾氣升清功能的恢複為要。尤其在慢性病中,用藥能兼顧到使脾氣升清功能改善,會有助于對慢性病的治療、促進早日恢複健康的作用。
(1)脾氣不升納呆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升清化食。
方劑:人參8克,幹姜6克,白術10克,神曲12克,砂仁6克,炒麥芽10克,陳皮6克。水煎服(後同)。
對納呆食後完谷不化,食後即便,大便稀溏者,可加葛根10克,生山藥15克,并可參照脾氣不升型的洩瀉治療方藥。
(2)脾氣不升型痞滿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升清消痞。
方劑:黃芪12克,人參10克,白術15克,升麻5克,柴胡5克,枳殼10克,神曲10克,砂仁5克。
痞滿明顯,可加幹姜8克,半夏12克,烏藥15克,以加強消除痞滿作用。如果舌苔厚膩,濕邪明顯,加藿香10克,茯苓12克,厚樸10克,或參照本書中脾胃寒濕章節,給予用藥治療。
(3)脾氣不升型痰飲的治療治法:益氣升清,溫化水飲。
方劑:黃芪12克,幹姜8克,桂枝10克,柴胡6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白術15克,川椒目10克,陳皮10克,厚樸6克。
(4)脾氣不升型胃緩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調和胃腸。
方劑:黃芪12克,黨參10克,白術18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升麻5克,香附12克,桂枝6克,幹姜8克,神曲12克,烏藥15克。
(5)脾氣不升型腹脹的治療治法:益氣升清,運脾消脹。
方劑:黃芪15克,黨參12克,白術15克,柴胡10克,桂枝6克,幹姜8克,烏藥12克,神曲10克。
(6)脾氣不升型洩瀉的治療治法:益氣升陽,健中止瀉。
方劑:黃芪20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茯苓8克,芡實12克,生山藥30克,補骨脂8克,葛根15克,神曲1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枚。
如果脾氣不升,久洩不止,可加收澀藥诃子肉10克,赤石脂12克,加強止瀉作用。
(7)脾氣不升型低熱的治療治法:甘溫除熱,升清健胃。
方劑:黃芪12克,人參6克,白術12克,炙甘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桂枝10克,陳皮6克,神曲12克,大棗5枚。
如果自汗出多者加浮小麥30克,麻黃根10克,生牡蛎15克,加強止汗作用;如果脘腹脹滿明顯,加蒼術10克,厚樸6克;如果四肢無力明顯,加仙鶴草20克。
3.脾氣不升病證的預防與康複從中醫臨床來看,脾氣不升各種病症的發生,多是由于各種原因逐漸損傷脾胃功能所緻,發病緩慢,逐漸形成。發病之後則為慢性逐漸加重趨勢。雖然屬于慢性疾病,但對于損害身體健康卻是很明顯的,而且治療恢複也較慢。所以應該注意預防脾氣不升病證的發生。
(1)脾氣不升病證的預防第一,飲食因素:不宜過食寒涼沉降之品。
第二,情志因素: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精神情緒,安定自己的心理狀态,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對防止發生脾氣不升是有意義的。
第三,疾病因素:久洩、久痢導緻脾氣升舉無力。久病哮喘,肺氣耗傷,傷及脾氣,而緻脾氣不升。預防要及時有效治療洩瀉、痢疾、哮喘這些病症,不使傷及脾胃之氣。
第四,藥物因素:對于沉降、攻伐的藥物要正确選擇,适當應用。不使傷及脾胃之氣,以免造成脾氣不升。
(2)脾氣不升病證的康複第一,改善脾、胃、小腸、大腸低下的生理功能,促進脾氣升清功能的恢複,應繼續服用調補脾胃功能的方藥。
基本方劑:黃芪6克,人參6克,白術6克,茯苓5克,玉竹10克,山藥12克,蓮子10克,葛根5克,砂仁4克,炙甘草5克,大棗4枚。
第二,改善因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導緻的氣血不足,身體失養,康複方法宜繼續服用藥物。可按上述基本方加熟地黃12克,何首烏12克,當歸6克繼續服用。
(四)胃氣不降病證的防治胃氣不降病症指由各種因素導緻胃氣通降下行的生理特性失常而發生的各種病症。影響小腸、大腸氣機通降下行失常發生的各種病症,屬胃氣不降病症的範圍。包括呃逆,嘔吐,痞滿,反胃,胃痛,腹痛,納呆,便秘等。
胃氣的生理特性主通降,以降為和。飲食入胃後,經胃的腐熟消化,還必須下行小腸。經小腸泌别清濁,才能吸收飲食物中營養精微——清。經脾的升溫作用,被吸收的營養精微輸送到肺。再經肺的宣發肅降,營養全身。而剩餘糟粕——濁,要下行至大腸,經肛門排出體外。這就是胃、小腸、大腸整個消化道完成消化吸收營養精微,排出糟粕廢物的全過程。在病理上由于各種因素導緻胃氣通降失常而不降,不僅影響飲食物受納,發生納呆的病症,還會造成小腸、大腸氣機阻滞不能通暢,飲食物向下的傳遞失常,從而導緻痞滿,胃痛,腹脹,腹痛,便秘等病症。并且胃氣不降還會逆而上升,導緻呃逆,嘔吐反胃等病症。
1.胃氣不降病證的證候 (1)納呆納呆在中醫臨床上有屬虛屬實的不同,前述脾胃陰虛型,脾氣不開型納呆,屬于虛,不再重複介紹。實證的納呆有飲食停滞型,濕困脾土型。濕困脾土型還将在以後的脾胃寒濕病證中介紹。現介紹飲食停滞型納呆的證候。本型納呆的症狀表現是食欲明顯減退,胃脘腹部滿悶,甚至疼痛。口中上泛酸腐之氣或口臭,大便臭穢不暢,舌苔厚膩。多屬于西醫學中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十二脂腸潰瘍病等。
(2)呃逆過飽多食,而飲食停滞導緻胃氣不降,發生呃逆的症狀表現。自覺胃脘中飽悶,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呃聲有力,呃出為快,有酸腐之氣随呃逆而出,伴有嗳腐吞酸,胃脘腹部脹滿,進食後加重,如果吐出感覺有些舒适。多見于西醫學中胃腸神經官能症、急、慢性胃炎、胃擴張疾病過程中。
(3)嘔吐過飽傷食而飽食後飲食停滞,導緻胃氣不降發生嘔吐的病症。表現為嘔吐物有酸腐氣味,胃脘部脹滿不舒,厭食,食後加重,吐後覺滿悶減輕,大便溏軟,或大便秘結不暢。多見于西醫學急性胃炎、十二指腸壅滞症、胃粘膜脫垂症等疾病中。
(4)痞症由于飲食失調而停積滞留不下,導緻胃氣不降發生痞症的症狀表現。胃脘部滿悶及于胸膈、喜按、按之不痛,口氣酸腐、不思飲食、食後胃脘滿悶加重,可伴有呃逆,惡心嘔吐的症狀。多見于西醫學中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症疾病等,而屬于中醫學痞證。
(5)反胃由于飲食失調停積胃中,久留不去導緻胃氣不降,發生反胃症的症狀表現。反胃嘔吐不同于單純嘔吐。單純嘔吐為食後即吐或不食亦吐;反胃嘔吐特點是進食後不立即吐出,而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沒有消化的食物和混濁酸臭的稠液,伴有胃脘滿悶、煩躁口渴、尿赤便秘等症狀。在西醫學中的幽門梗阻、十二指腸郁積症、胃粘膜脫垂症、胃部腫瘤疾病中多見反胃病證。
(6)胃痛飲食過量傷胃、食停氣阻導緻胃氣不降發生的病症。症狀表現為胃脘、腹部飽脹疼痛,厭食拒按,食後加重。伴有嗳氣酸腐,惡心嘔吐,吐後胃脘脹痛減輕,大便不暢等症狀。多為西醫學中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胃痙攣、胃癌等疾病。
(7)腹痛食積糟粕滞留腸中,胃腸氣機不能通降下行所導緻腹痛的症狀表現。腹部脹滿疼痛,日落前後陣陣發熱,矢氣後或大便後減輕,大便不暢。多伴有氣粗如喘,胸部滿悶,煩躁發熱,口苦等症狀。多屬于西醫學中胃腸神經官能症、急性或慢性腸炎、結腸炎、急性胃炎等疾病。
(8)便秘飲食過用辛辣、肉食、肥甘等,胃腸積熱,熱傷津液,糟粕幹結,胃腸之氣不能通降下行,導緻便秘的症狀表現。以大便幹燥難解為特征。伴有腹脹腹痛,面紅身熱,口幹口臭,小便黃赤、量少等症狀。多屬于西醫中的習慣性便秘、腸神經官能症、直腸炎等疾病。
2.胃氣不降病證的治療關于胃氣不降各種病症的病機,中醫臨床多見以飲食失調,過飽傷食,或偏食辛辣肥甘厚味為發病原因。治療以消食導滞,理氣降逆為治法。選用方藥治療時,不僅選用消食藥,還往往用攻下消導,行氣降逆的藥物。也必須在止住上逆後即停用攻伐性藥物,如大黃、枳實之類,以免損傷胃腸之氣。應以平和益胃之品調補脾胃,不使胃氣受到損傷。
(1)胃氣不降屬飲食停滞型納呆的治療治法:消食導滞,和降胃氣。
方劑:枳實10克,大黃1()克,黃連6克,白術1()克,木香6克,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水煎服(後同)。
(2)胃氣不降屬飲食停滞型呃逆的治療治法:消食導滞,降逆止呃。
方劑:焦山楂12克,神曲10克,炒麥芽10克,炒菜菔子12克,半夏12克,竹茹10克,枳實8克,陳皮l()克。
飲食停滞導緻胃氣不降引起的呃逆,如果為肉食過飽所緻,焦山楂偏消肉食,用量可加大到15克。如果為面食過飽,神曲偏消面食,用量可加大到20克。如果為脾胃氣虛消化力弱,食後不化,停滞胃中緻胃氣不降而呃逆,加黨參10克,白術12克。
(3)胃氣不降屬飲食停滞型嘔吐的治療方劑: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炒萊菔子12克,半夏12克,竹茹10克,枳殼10克,連翹12克,陳皮10克。
(4)胃氣不降屬飲食停滞型痞症的治療方劑:焦山楂12克,神曲10克,炒麥芽10克,焦槟榔10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
(5)胃氣不降屬飲食傷胃型胃痛的治療治法:消食理氣,降逆止痛。
方劑:雞内金l()克,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炒麥芽6克,大黃8克,枳實6克,竹茹2克,半夏10克,陳皮8克。
(6)胃氣不降屬胃中積熱型反胃的治療治法:清洩積熱,降逆和胃。
方劑:大黃8克,黃連10克,焦槟榔10克,神曲12克,半夏10克,竹茹12克,枳殼10克。
(7)腸道積滞型胃氣不降腹痛的治療治法:消積通腸,降逆止痛。
方劑:大黃10克,芒硝12克,枳實12克,厚樸15克。
腸道積滞腹痛應用本方時,大便通下後,不可繼續服用。防止損傷胃腸之氣。可改用下方調和腸胃:
黨參6克,白術l0克,玉竹12克,麥冬10克,神曲10克,炒麥芽12克,炙甘草6克,香橼皮6克,大棗4枚。
(8)胃氣不降屬胃腸積熱傷津型便秘的治療治法:生津除積,潤腸通便。
方劑:生地15克,元參15克,麥門冬12克,麻子仁12克,大黃8克,芒硝10克,生甘草10克,枳實10克。
服用本方大便通下後,要去掉大黃,芒硝、枳實,加焦槟榔8克,神曲10克。
3.胃氣不降病證的預防與康複 (1)胃氣不降的預防引起胃氣不降病症的因素有多種,如飲食因素,情志因素,其它疾病因素等。其中,以飲食因素中過飽傷食為最多見。其次為偏食辛辣肥甘厚味。因此,預防方法也就是要注意飲食不使過飽,不過食辛辣肥甘厚味食物。避免發生胃中停食積滞,導緻胃氣不降病證的發生。在情志因素中,以情緒抑郁,或惱怒為多見。讀者可參考脾胃與肝的章節。由其它疾病因素也可導緻胃氣不降病證發生,如外感發熱疾病内傳到胃,到腸等。治療要針對原發病證,也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2)胃氣不降病症的康複胃氣不降病症經治療好轉後,在康複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康複的重點是調适飲食,以平淡易于消化的食物為宜。禁忌幹硬,或肥膩辛辣的食物。
第二,繼續服用藥物,恢複受傷害的胃腸之氣。基本方劑如下:
人參5克,玉竹10克,白術20克,葛根5克,神曲6克,炒麥芽5克,炙甘草3克,砂仁4克,佛手6克,大棗4枚。
第三,調适冷暖,注意休息,心情安靜。不要思慮過度,或憂慮、郁悶,惱怒等。保持身心的平和狀态,起居作息有規律,對于胃腸功能恢複是很有益處的。
(五)脾胃濕熱病證的防治脾胃濕熱,指濕熱之邪困阻脾胃氣機,導緻脾胃功能失常和濕熱之邪蘊蒸于内并見而發生的各種病症。如口糜,納呆,痞滿,嘔吐,胃痛,腹痛,腹脹,痢疾,洩瀉,水腫,淋症等病證。
濕熱,指濕與熱結,脾胃濕熱,指脾胃停濕蘊熱,留蓄不走。一方面影響脾胃受納,腐熟,運化水谷的功能,一方面表現有濕熱病的症狀特點。一般說,脾胃濕熱以影響脾的功能為主,因脾主運化,不僅運化飲食物中水谷精微,還有利水化濕的功能。中醫學認為“脾喜燥惡濕”,那麼濕是什麼呢?首先,濕屬于水的一類。人體飲食物中屬于水的内容,經脾運化升清,化生為津液,對全身起滋養濡潤的作用。如果脾的運化升清功能減退,飲食物中水分不能正常化生為津液而停蓄于體内,就稱作濕邪或飲邪,或稱作濕飲。所以濕是一種病理産物,又為一種緻病因素,可引起與濕有關的其它一些病症。在中醫學臨床診治中脾胃濕熱是一種非常多見的證候類型,在多種病症中可以出現,治療上或以脾胃濕熱為主或兼治脾胃濕熱。在證候辨别,治則立法,選藥處方中,有着極多的變化。在此我們選擇介紹脾胃濕熱直接導緻的常見病症的證候表現、治法用藥、預防與康複。讀者前後參照,可以對脾胃濕熱病症有一個較明确的了解,對以後的養生保健會有所幫助。
1.脾胃濕熱的證候脾胃濕熱在中醫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症型,既可以引發多種病症,又可由其它疾病演變如脾胃濕熱,在證候表現上多種病症既有共同性,又各有特點。
(1)口糜指口腔粘膜糜爛,散見白色糜點,形如苔癬,或滿口赤爛如米粥為主要表現的病症。表現症狀即滿口糜爛,顔色鮮紅,粘膜上覆蓋有白色腐穢的表膜。伴午後身熱,身體倦怠,口幹不欲飲水,不欲納食,小便黃,大便溏軟不成形。多屬于西醫學中的各種感染性口炎,如疱疹性口炎、球菌性口炎等口腔炎症疾病。
(2)納呆脾胃濕熱型納呆症狀特點:不覺饑餓,不欲飲食,伴有身重倦怠,頭昏頭重,胸部胃脘部滿悶不暢,惡心欲嘔吐,或有時少量嘔吐,小便黃少,大便溏而瀉下不暢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腸炎、潰瘍病等疾病過程中。
(3)痞症脾胃濕熱型痞症症狀特點:胃脘滿悶,胸膈不舒,不欲飲食,口甜發膩,惡心嘔吐。伴有午後身熱低燒,身體倦怠,懶動乏力,語聲重濁,頭重頭昏,時時欲嘔吐而不嘔吐,小便黃少、大便溏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腸功能紊亂等疾病過程中。
(4)嘔吐脾胃濕熱型嘔吐症狀特點。嘔吐時發時止,以惡心欲嘔吐為主,伴有胃脘痞滿,胸膈不暢,頭重身重,不思飲食,食後易發惡心欲吐感,口幹不欲飲,倦卧多睡,懶動懶言,小便黃少,大便不暢。多屬于西醫學中的急性胃炎、胃粘膜脫垂症、十二指腸壅滞症等疾病的過程中。
(5)胃痛脾胃濕熱型胃痛的症狀特點:胃脘疼痛,口苦口粘,或口幹而苦,飲而不多,伴有低熱或午後身熱,頭重昏沉,身體困重,胸部胃部痞滿,或腹脹,不思飲食,食後欲嘔,小便黃少,大便不暢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十二指腸炎等病均屬本證。
(6)腹痛脾胃濕熱型腹痛的症狀特點:腹痛拒按,疼痛可連及胃脘部位,伴有身熱,以午後身熱發作明顯,頭身困重,不欲飲食,食後欲嘔吐,或食後腹痛加重,大便稀溏不暢或大便秘結,小便黃少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腸炎、結腸炎、腸系膜淋結炎、腹型癫痫等病均屬本證。
(7)腹脹脾胃濕熱型腹脹的症狀特點:腹脹滿悶,可連及胃脘與胸脅部位。以腹部脹滿為明顯特征,不欲飲食,惡心嘔吐,伴有頭重神煩,四肢困重,小便黃少,大便不暢而溏。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腸炎、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病以腹脹為主者,均屬本證。
(8)痢疾是一種以腹痛,裡急後重,大便下痢赤白膿血為臨床表現的病症。脾胃濕熱型痢疾的症狀特點:腹痛,裡急後重,痢下膿血,稠粘氣臭,肛門灼熱,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小便黃少,大便次數增多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病屬于本證。
在前文胃氣不降内容中,曾講過小腸大腸生理功能屬于胃,而且脾胃濕熱常緻小腸大腸濕熱,所以,痢疾一病在病位上以小腸大腸病變為主,但也多以脾胃濕熱稱代之。
(9)洩瀉指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質量改變,稀溏或如水樣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病症。脾胃濕熱型洩瀉的症狀特點:腹痛,痛即洩瀉,瀉下急迫,大便稀如水樣,肛門有灼熱感,伴有發熱,精神煩急,口幹而渴,或有嘔吐,小便黃赤量少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腸炎、慢性腸炎、小腸吸收不良、腸功能紊亂等病均屬本證。
(10)水腫指體内水液泛溢肌膚,引起頭面、四肢或全身浮腫的一種病症。脾胃濕熱型水腫症狀特點:全身浮腫,皮膚繃緊光亮,伴有精神煩急,口幹渴飲而不多,胸部胃脘痞悶不暢,小便色黃量少或有血尿,大便秘結等表現。在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肝腎綜合征病多屬本證。
(11)淋症指小便頻數,尿下不暢,尿時疼痛或尿血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為脾胃濕熱下注于膀胱所緻。這種淋證的症狀特點:小便急迫而尿時不暢,并有尿痛或血尿,伴有小腹緊急脹痛,口幹口苦,發冷發熱,大便幹燥等表現。在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等細菌感染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結石、乳糜尿等病多屬本證。
2.脾胃濕熱病證的治療治療脾胃濕熱病症不隻是要改善脾胃的受納,消化,吸收飲食物功能,還必須去除“濕熱”這個病邪。具體治療用藥時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領:一是濕熱相互結聚,性質重濁粘膩,治療應化濕、利濕的藥物和清熱的藥物同用。如果單純用去濕的藥物,則熱邪不去,熱邪會更熾盛,導緻熱傷津液營血的病症。如果單純用清熱的藥物,則濕邪不去,熱邪也不會清除。而清熱利濕化濕并用,可達到熱随濕去,濕随熱除的效果。二是濕熱為病,有濕重熱輕、熱重濕輕、濕熱并重的三種區别。臨床要注意,一般發熱明顯的為熱重,用藥加重清熱藥;有發熱而不甚明顯的為濕重,應少用清熱藥,多用利濕藥。對濕熱并重者主要參照後面各病症的治法用藥。三是治療濕熱病不可濫用發汗藥解熱,或用攻藥去濕熱實邪,也不可用滋膩的養陰藥。發汗藥如麻黃、桂枝等,攻下藥如大黃、芒硝等,滋膩藥如生地、知母等,都會造成變病、壞病,加重病情。應用清熱藥不宜太過寒涼,如生石膏、黃芩、黃連之類,反而使濕邪不易去除。四是濕熱病程多較長,經治病好轉後,不宜很快轉用補益藥,如人參、黃芪、熟地等,防止濕熱餘部纏綿不去。五是适當加用調理脾胃的藥物。調理脾胃,使脾胃功能逐漸改善的同時,也有利于濕熱邪氣的祛除。在以下病症的治療中,就多數情況而言兼顧了這幾方面。在病情減輕後除加了說明的方劑,可按1/3或1/2的比例減少藥量,繼續服用3~5天外,還應針對具體情況,酌情改變方藥。
(1)脾胃濕熱型口糜的治療治法:清熱化濕,解毒消糜。
方劑:藿香10克,佩蘭10克,滑石18克,木通5克,黃芩10克,連翹10克,雙花10克,丹皮12克。水煎服(後同)。
(2)脾胃濕熱型納呆的治療治法:消化濕熱,?脾開胃。
方劑:藿香8克,佩蘭10克,白蔻6克,通草5克,半夏10克,蒼術10克,菖蒲12克,厚樸6克,谷芽10克。
(3)脾胃濕熱型痞證的治療治法:清熱化濕消痞。
方劑:杏仁12克,白蔻6克,薏苡仁8克,佩蘭10克,滑石18克,通草5克,半夏12克,黃芩10克,厚樸8克。
(4)脾胃濕熱型嘔吐的治療治法:清化濕熱,和中止嘔。
方劑:佩蘭10克,菖蒲12克,炒栀子10克,半夏12克,竹茹15克,厚樸6克,滑石18克,通草5克。
(5)脾胃濕熱型胃痛的治療治法:清化濕熱、和胃止痛。
方劑:滑石18克,生甘草6克,佩蘭6克,香橼皮10克,通草5克,竹茹12克,雙花12克,生谷芽6克,厚樸6克。
(6)脾胃濕熱型腹痛的治療治法:化濕清熱,通腹止痛。
方劑:佩蘭10克,厚樸12克,大黃12克,枳實l0克,苡仁15克,栀子10克,敗醬草15克,黃芩10克。
脾胃濕熱型腹痛,多為濕熱之邪下傳壅滞腸中。用大黃、芒硝、枳實攻逐,濕熱實邪由下而出,屬于因勢利導之法。若大便秘結不下,還可加芒硝軟大便之燥結,使濕熱實邪與腸中糟粕糞便一并祛除。但需注意,一旦大便通下,大黃、枳實以及芒硝等攻伐之藥不宜再用,防止損害胃腸之氣。可用下方作基本方随症加減。
基本方劑:
黨參6克,佩蘭5克,佛手10克,敗醬草12克,通草5克,白芍12克,玉竹10克,苡仁12克,黃芩6克。
(7)脾胃濕熱型腹脹的治療治法:清化濕熱,運脾通腑。
方劑:黃芩10克,栀子6克,大黃10克,枳實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佩蘭6克,厚樸6克。
治腹部疾病屬實症者,多用大黃通導腸腑,使邪外出。大便通後氣機得舒,腹脹可止,大黃、枳實也應停用或改小劑量應用,防止損傷脾胃正氣。
(8)脾胃濕熱型痢疾的治療治法:清熱化濕,調腸止痢。
方劑:黃芩12克,黃連10克,大黃10克,白頭翁15克,苦參12克,秦皮10克,木香6克。
(9)脾胃濕熱型洩瀉的治療治法:清熱利濕止瀉。
方劑:黃芩12克,黃連10克,葛根12克,滑石18克,茯苓10克,扁豆12克,薏苡仁8克,蒼術10克。
洩瀉病位主要屬大腸,病機為脾胃濕熱下注,迫于大腸所緻,所以稱為脾胃濕熱型洩瀉。
(10)脾胃濕熱型水腫的治療治法:利濕清熱消腫。
方劑:豬苓12克,茯苓10克,車前子15克(包煎),通草5克,秦艽15克,槟榔12克,桑皮15克,大腹皮10克,連翹15克。
(11)脾胃濕熱下注膀胱型淋證的治療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劑:扁蓄12克,瞿麥10克,石葦15克,木通5克,滑石18克,車前子12克(包煎),公英15克,連翹12克,生甘草5克。
3.脾胃濕熱病證的預防與康複 (1)脾胃濕熱病症的預防要從引起脾胃濕熱的因素着手。中醫學關于脾胃濕熱誘發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預防也要從這些因素着手。
第一,飲食因素。要調節自己的飲食,冷飲料、濃茶水、酒、生冷瓜果及肥甘厚味的食物,以适度為宜。不僅可以避免由于飲食失調造成内生的脾胃濕熱,也可避免損害脾胃功能,還可預防因脾胃功能失常導緻的其他脾胃病症。利于身體健康。
第二,氣候因素。暑季及初秋季節,天氣酷熱,地濕上蒸,濕熱之氣侵于肌表内傳于脾胃,或邪從口鼻入于脾胃,導緻脾胃濕熱。屬于濕熱由外内傳所緻。預防方法主要是防暑熱,避淋雨,改善居住條件。
第三,環境因素。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居住環境潮濕,久處濕地,或森林霧瘴之地。如江南、嶺南、沿海地區或其它潮濕地區又不甚習慣者,即可感受外濕,并影響體内陽氣:包括脾陽、脾氣。内外相引導緻脾胃濕熱。預防方法即盡力改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或居住環境。盡可能避免感受潮濕。
第四,疾病因素。如脾胃虛弱導緻水飲不化,脾不勝濕,濕停氣郁,導緻脾胃濕熱。又如肝病、腎病也常可影響脾氣化濕功能,造成濕熱。預防方法,積極治療原發病,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注意照顧、保護、調理脾胃功能。
(2)脾胃濕熱病證的康複在中醫臨床上,脾胃濕熱的發病特點是起病緩慢、發病時間長,病情遷延,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治療。所以做好脾胃濕熱病症的康複就很重要。
第一,堅持治療。脾胃濕熱病症好轉後,堅持繼續服藥治療,以使濕熱餘邪退盡。并在清除濕熱餘邪的同時,酌情加用調補脾胃的藥物,使脾胃功能逐漸強旺。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調補脾胃的藥物有黃芪、黨參、白術、蒼術、葛根、神曲、雞内金、玉竹、石斛、沙參、砂仁等。可針對脾胃氣陰受損程度酌情選擇,配合清化濕熱餘邪的藥物應用。
第二,飲食調理。常常有一些病人,在病情好轉、濕熱邪氣漸退,脾胃功能逐漸恢複後,剛剛改善了食欲,食後痞滿減輕等情況,即以為應該多吃一些富y-營養的肉、蛋、雞、魚以補身體,按一般道理講是不錯的,而從中醫學的角廈說,也應當在病證轉歸後采用食補的方法。但是就脾胃濕熱病證來說,病情好轉,食欲增加後,仍應以素食為主.口味較平淡為宜。在濕熱邪氣大去,脾胃功能明顯恢複之後,尤其注意不要吃大魚大肉,也不要飲酒,因濕熱之邪粘膩不易去除,驟用肥甘厚味食補,不僅未盡之邪不退,還會使濕熱之邪再生,病情複發。所以在康複過程中,注意飲食調理是很重要的一個内容。飲食還應以平淡素食為宜。鞏固以後,可少量地逐漸增加高營養食物。
第三,情志和一般生活方面。調适自己的情志,不要過度憂思、惱怒,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複。
(六)寒濕困脾病證的防治寒濕困脾,指寒濕之邪困阻脾胃陽氣,導緻脾胃功能失常和寒濕之邪停蓄于内并見而發生的各種病症。如呃逆、痞滿、嘔吐、吞酸、胃痛、納呆、腹脹、腹痛、洩瀉、水腫等病症都有寒濕困脾所造成的證型,從而損害身體健康。
寒濕,指濕而兼脾胃虛寒。寒濕困脾,即脾胃虛寒,水濕不化,停留于中焦,一方面脾胃受納、消化吸收水谷飲食物功能減退;一方面表現有寒濕内停為病的症狀特點。一般說,寒濕困脾,多為脾胃的陽氣不運,陽虛而内寒不能正常腐熟食物和蒸化飲食物中的水液化生為津液,脾的運化制水功能減退。水液成分停蓄于中焦脾胃部位,進一步困阻脾胃陽氣,而導緻既有寒又有濕,并有脾胃氣機升降失調,受納消化吸收飲食物功能失常的證候。在治療上既要治療脾胃陽氣不足之虛寒,又要治療停蓄不化之濕邪,才能達到有效治療寒濕困脾等各種病症的目的。在中醫學臨床診治中,寒濕困脾也是一種常見的證候類型,可以引起多種病症。也可以由其它疾病演變而成。以下選擇寒濕困脾直接導緻的常見病症的證候表現、治療用藥、預防與康複作一介紹。
1.寒濕困脾的證候寒濕困脾屬于濕而兼寒,濕為寒化與脾的陽氣受寒濕困阻,乃至影響整個消化系統包括胃、小腸、大腸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現的各種病證,都具有寒和濕的共有特點。此外也可以影響人體其它髒腑器官的功能,進一步損害人體健康。讀者可參考其它有關章節以加深了解。在此隻着重對寒濕困脾造成脾胃、腸道的有關病症進行介紹。
(1)納呆寒濕困脾型納呆的病症情況:飲食呆滞,納少,胃脘、腹部滿悶不舒,伴有口不知味,口泛酸水,有時嘔出清水,身體乏力,怕冷,手足發涼,小便清長,大便稀溏,便次增多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2)呃逆寒濕困脾型呃逆特點:呃逆連作,常于進冷食後發作。胃脘滿悶,有時嘔出清水口中無味,喜溫熱飲食。伴有氣短乏力,怕冷,手足不溫,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表現。西醫學中膈肌痙攣、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等病中常見。
(3)痞症寒濕困脾型痞症的症狀特點:胃脘痞滿不暢,上可連及胸部沉悶,下可連及腹部脹滿。飲食量少,吃冷飲食後加重。惡心嘔吐,口泛酸水,伴有身體困重,頭昏重,精神疲乏,喜熱食,口幹而飲水量少。畏寒肢冷,大便脹急而便之不暢,便後清稀,小便清長等表現。在西醫學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下垂、胃擴張等病中可常見。
(4)嘔吐寒濕困脾型嘔吐症狀特點:嘔吐清水,往往伴有惡心,常伴有呃逆。胸部胃脘滿悶,面色蒼白,精神不振,身體疲乏,不欲飲食,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表現。在西醫學中急性胃炎、幽門痙攣、贲門痙攣、十二指腸壅滞症等疾病中可常見。
(5)吞酸寒濕困脾型吞酸症狀特點。酸水由胃中上泛,随後咽下,或口中無味,上泛清水伴有胃脘脹滿,有時嘔出清水,進涼食後增多,飲食量少,常有胃痛,胸脅滿悶,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表現。多發于西醫學中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中。
(6)胃痛寒濕困脾型胃痛症狀特點:胃部隐隐作痛,有時加重。于吃進冷飲食後加重明顯。伴有胃脘、腹部脹滿,矢氣後減輕。身體無力,精神疲乏,怕冷,手足發冷,飲食量少,喜熱食,腹部喜按,大便稀溏,大便次數多,小便清長等。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出血等疾病均可歸屬本證。
(7)胃緩寒濕困脾型胃緩的症狀特點: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腹部,喜溫喜按,胃脘腹部有水聲漉漉作響,遇涼加重。伴有嘔吐清水,呃逆,精神不振,身體困重,懶動無力,手足不溫怕冷,大便脹急稀溏而排遺不暢,小便清長等。在西醫學中的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擴張等病中常可屬于本證。
(8)腹脹寒濕困脾型腹脹的症狀特點:腹脹綿綿不止,有時加重。飲冷食或遇寒後加重,得溫脹減,喜按。伴有胃脘、腹部滿悶,嘔呃或矢氣後稍減輕,身冷肢涼,大便脹急而便下稀溏不暢,小便清長等。在西醫學中的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結腸炎、消化不良病常見有本證。
(9)洩瀉寒濕困脾型洩瀉的症狀特點:洩瀉清稀或水樣,腹痛腹脹,腸中水聲鳴響,洩下大便無明顯臭穢,進冷飲食或遇寒加重。伴有脘腹脹滿,瀉下後減輕,口幹不欲飲,頭重身痛,惡寒畏寒,身體倦怠,小便清、量少等。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腸功能紊亂等病多歸屬本證。
(10)水腫寒濕困脾型水腫的症狀特點:全身浮腫,以腰下浮腫為重,按之凹陷。伴有腹部脹滿,身體困重,精神倦怠,畏寒怕冷,頭昏頭重,面色晦暗,手足不溫,納呆嘔呃,大便稀溏,小便清、量少等。西醫學中的慢性肝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病中多歸屬本證。
2.寒濕困脾病證的治療寒濕困脾的基本病理有二:一是寒濕邪氣,一是脾胃陽氣不足,屬本虛标實。本虛以脾胃陽氣不足易感寒濕.而濕為實邪。治當健補脾胃陽氣。顧名思義,即為溫化寒濕。用藥以溫藥為主。如幹姜、炮附子、補骨脂、桂枝等品。這些溫熱藥具有祛寒,散寒化飲的功效。同時有健補脾胃陽氣的作用。脾胃陽氣逐漸恢複,能夠蒸化運行水濕,也有利于利濕藥更好地發揮作用。就病理來講,如果脾胃陽氣不虛,能夠正常蒸化運行水濕,便不會發生寒濕停于脾胃,困阻脾胃陽氣的病證。所以在中醫臨床上,寒濕困脾病症,雖然有多種不同區别,常是以脾胃陽氣不足為病本,而後停濕寒化導緻寒濕,造成寒濕反過來更傷脾胃陽氣,困阻脾胃陽氣。寒濕愈甚,脾陽愈傷,病證表現也逐漸加重。因此治療用藥以濕熱為立法,兼以滲濕利尿;健補脾胃,兼以行氣,利于寒濕的消散。臨床上也有脾胃陽氣本不虛弱,而寒濕邪氣盛實的病人。多為驟然大量吃進涼食,遇寒或感受體外寒濕之邪所緻。治療用藥也要以溫熱藥散除寒邪。輔以滲利水濕的藥物,佐以行氣之品。總之不能用寒涼的藥物治療陰寒邪氣所緻的病症。
(1)寒濕困脾型納呆的治療治法:溫化寒濕,健脾增納。
方劑:幹姜10克,桂枝12克,補骨脂10克,黨參12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厚樸i0克,砂仁6克,神曲10克。水煎服(後同)。
(2)寒濕困脾型呃逆的治療治法:溫中化濕,健脾降逆止呃。
方劑:幹姜10克,桂枝10克,半夏12克,茯苓10克,黨參12克,白術10克,丁香5克,厚樸10克,砂仁5克。
(3)寒濕困脾型痞症的治療治法:溫中化濕,健脾行氣消痞。
方劑:幹姜10克,荜拔10克,桂枝6克,半夏15克,黨參10克,白術15克,茯苓12克,烏藥12克,厚樸10克。
(4)寒濕困脾型吞酸的治療治法:溫中散寒化濕,健脾和胃制酸。
方劑:幹姜10克,桂枝6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木香8克,吳萸6克,砂仁6克,黃連3克。
(5)寒濕困脾型胃痛的治療治法:溫中散寒化濕,健脾和胃止痛。
方劑:幹姜10克,補骨脂8克,白芍6克,炙甘草5克,黨參12克,白術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
(6)寒濕困脾型胃緩的治療治法:溫化寒濕,健脾強胃。
方劑:幹姜10克,補骨脂8克,桂枝6克,黨參1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烏藥12克,厚樸8克,砂仁6克。
(7)寒濕困脾型腹脹的治療治法:溫化寒濕,健脾理氣消脹。
方劑:幹姜10克,炮附子8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蒼術10克,黨參12克,厚樸i0克,木香10克,砂仁6克。
寒濕困脾型腹脹,有時發生嘔吐,或欲嘔吐而不嘔吐.或呃逆。因腸中氣機為寒濕困阻不通,緻胃氣不能通降下行,逆而欲嘔,或呃逆可加半夏15克,降逆止嘔惡。但應去掉炮附子,改用補骨脂10克。因炮附子與半夏相反,須防止發生藥物中毒。
(8)寒濕困脾型腹痛的治療治法:溫化寒濕,行氣通腸止痛。
方劑:幹姜8克,補骨脂10克,桂枝12克,半夏15克,茯苓10克,黨參12克,烏藥15克,厚樸10克,白術10克。
(9)寒濕困脾型洩瀉的治療治法:溫散寒濕,健脾止瀉。
方劑:幹姜10克,補骨脂10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豬苓10克,蒼術10克,白術12克,黨參10克,厚樸8克,砂仁6克。
(10)寒濕困脾型水腫的治療治法:溫化寒濕,健脾消腫。
方劑:幹姜10克,炮附子10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黨參12克,白術10克,厚樸10克,大腹皮12克,砂仁6克。
3.寒濕困脾病證的預防與康複寒濕困脾可以引起多種病症,也可因其它疾病演變或治療失誤緻寒濕困脾,損害身體健康。加強寒濕困脾病症的預防,以及發生寒濕困脾病症後,及時有效的治療,并繼之以康複手段,可有助于人體養生保健。
(1)寒濕困脾病證的預防第一,飲食因素。一般說,脾胃陽氣健旺能夠正常蒸化輸布。飲食入于胃内,飲食物中水液成分化生為津液,則不緻發生寒濕困脾病症。饑飽适度控制食量,尤以暑熱季節和冬季嚴寒季節,生冷瓜果冷飲涼食不過量,不使傷害脾胃陽氣,保持脾胃功能正常,可以有效預防寒濕困脾病症的發生。
第二,環境因素。改善生活環境或工作環境,改善居住環境中明顯潮濕狀況,可以預防寒濕困脾病證的發生。
第三,疾病因素。如脾胃虛弱緻水濕不化,慢性氣管炎的脾肺兩虛型,慢性肝炎的肝脾失調型,慢性腎炎的脾腎兩虛等,都可導緻寒濕困脾病症發生。及時有效地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病,可以預防演變為寒濕困脾或導緻寒濕困脾病症發生。另外,有些疾病治療有誤,也可導緻寒濕困脾病症發生。如對一些發熱性疾病過用寒涼藥物,誤傷脾胃陽氣,以緻寒濕内生,消耗脾胃陽氣等。防止誤治誤用藥物也是一個重要的預防内容。
(2)寒濕困脾病證的康複第一,在寒濕困脾病證康複中,飲食調理是非常重要的。飲食調理的内容包括忌服涼食、冷飲,少吃瓜果、肥甘油膩和粘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食量适度,吃有營養、易于消化而且不寒涼的食物。
第二,情志調理。調節情緒,保持樂觀有助于脾胃氣機的升降。在康複過程中,憂思惱怒等情緒不可太過。
第三,改善或避開陰冷潮濕環境。
(七)脾胃氣虛病證的防治脾胃氣虛,指由于多種因素造成脾氣和胃氣不足,導緻以脾胃功能減退為主要表現的各種病症。如納呆,痞滿,嘔吐,胃痛,胃緩,腹脹,腹痛,洩瀉等病症,都可因脾胃氣虛直接引起,并可以導緻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影響人體健康。
在中醫臨床診治中,脾胃氣虛是一種常見的證候類型。既可以導緻各種病症,又可以在多種疾病演變中發生,是整個消化系統病證中最基本的病理變化。如我們以前所講的脾不統血,脾氣不升、胃氣不降、脾胃濕熱、寒濕困脾以及以後要講的脾氣下陷,慢性胃炎等脾胃病證型,幾乎都是由脾胃氣虛所導緻,并且這些病症在發病過程中都可以使脾胃之氣更加虛弱,進而引起其它更嚴重的疾病。所以,了解脾胃氣虛病症的證候,積極治療脾胃氣虛病症,以及做好脾胃氣虛病症的預防、康複,是養生保健措施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1.脾胃氣虛的證候脾胃氣虛病變的各種病症在證候表現上,主要為脾和胃的功能活動失常以及脾和胃的生理特性失常。同時伴有小腸或大腸生理功能失常症狀的共同特點和各病症特殊之處。
(1)納呆脾胃氣虛型納呆病症特點:食量少而不覺饑餓,納食不香,胃脘不舒,食量稍多或食入不易消化食物即覺胃中脹悶,伴有氣短乏力,精神不振,不耐勞作,大便溏軟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消化不良、胃神經官能症、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病均可見本證。
(2)痞滿脾胃氣虛型痞滿病症的特點:胃脘滿悶及胸中沉悶,饑而不欲食,食則量少,腹部脹滿,時輕時重,食量稍多或食入不易消化食物、涼硬食物、飲冷後胃脘滿悶和腹脹加重明顯。伴有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逐漸消瘦,氣短,四肢無力,胃脘及腹部喜溫喜按,大便溏軟,或稀溏等表現。多見于西醫學中的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胃下垂、胃擴張病常可見本症。
(3)嘔吐脾胃氣虛型嘔吐特點:嘔吐時作時止,飲食稍多或食入不易消化食物、寒涼粘硬食物時嘔吐易于發生。厭食,胃脘腹部滿悶不舒等。伴有面色蒼白,精神倦怠,頭昏耳鳴,畏寒怕冷,四肢發涼,大便溏軟或稀溏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十二指腸壅滞症等病多見本症。
(4)胃痛脾胃氣虛型胃痛證候特點:胃脘部位隐隐作痛,喜溫喜按,食後加重。尤其多食和食入冷涼、幹硬、性粘的食物後加重明顯。厭食,食少,伴有氣短嗳氣、歎氣,精神困倦、四肢無力發涼,懶動懶言,語聲低,大便溏軟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潰瘍、胃下垂等病常屬本症。
(5)胃緩脾胃氣虛型胃緩的病症特點:胃脘腹部悶脹,有時疼痛,食入涼冷飲食及粘硬食物後加重,打嗝或矢氣後減輕。腹部喜溫喜按,伴有面色少華不明潤,精神沉悶發煩,食欲不佳,身體疲乏,懶動不耐勞作,大便不暢,便質溏軟等表現。西醫學中的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擴張等病多屬本症。
(6)腹脹脾胃氣虛型腹脹病症的特點:腹脹,胃脘滿悶,有時隐隐作痛,冷飲涼食或食入粘硬不易消化食物後明顯加重。見食不欲吃,喜溫喜按,遇寒加重等。伴有面色少華不明潤,精神消沉,易于煩悶,對外界事物少興趣,體力減退,懶動不耐勞作。易于怕冷,懶言聲低,欲大便而大便不暢,便質溏軟或稀溏等表現。多屬于西醫學中的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疾病。
(7)腹痛脾胃氣虛型腹痛病證的特點:腹痛綿綿,時作時止,有時脹滿不舒,矢氣後減輕,喜溫喜按,得熱得按後疼痛減輕或感舒适,遇寒涼食物加重。伴有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倦消沉,不思飲食,食之量少,形體消瘦,體力減退,不耐勞累,四肢發涼喜溫,小便色清量多,大便稀溏或溏軟等表現。西醫學的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胃腸神經官能症、腸痙攣等病多歸屬本症。
(8)洩瀉脾胃氣虛型洩瀉病證特點:大便稀溏,時溏時瀉,水谷不化,腹脹隐痛,腸中鳴響,稍進油膩或冷涼飲食即發洩瀉等。伴有胃脘脹滿,納呆少食,有時嘔吐,精神倦怠,面色蒼白或萎黃,身體疲乏,畏寒喜溫,手足發涼,小便色清量少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等病多見本症。
2.脾胃氣虛病證的治療具體運用治法方劑的原則是,補益脾胃之氣以恢複脾胃的功能是根本大法。然後針對具體病證特點,靈活運用藥物。例如嘔吐加半夏,痞滿腹脹加厚樸、木香、白芍等。又如脾胃之氣虛弱不但食物消化功能差,水飲化生津液功能也不足,常有程度不同的濕飲内停,用藥中加茯苓等藥物,以助化濕除飲。總起來說,脾胃氣虛病症的治療用藥不太複雜。
(1)脾胃氣虛納呆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強胃增納。
方劑:人參8克,白術12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神曲12克,砂仁5克,炒麥芽10克,大棗5枚。水煎服(後同)。
(2)脾胃氣虛型痞滿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和胃消痞。
方劑:黃芪12克,人參6克,白術12克,當歸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砂仁5克,神曲12克,炙甘草8克,枳殼10克。
(3)脾胃氣虛型嘔吐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和胃止嘔。
方劑: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2克,砂仁5克,神曲10克,雞内金6克,生姜10克,大棗5枚。
(4)脾胃氣虛型胃痛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和胃止痛。
方劑:人參8克,白術10克,茯苓8克,炙甘草10克,白芍12克,神曲10克,雞内金6克,木香6克,砂仁5克,大棗5枚。
(5)脾胃氣虛型胃緩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和降胃氣。
方劑:黨參15克,黃芪10克,白術12克,幹姜6克,桂枝6克,茯苓8克,半夏10克,烏藥12克,神曲12克,炙甘草5克,厚樸6克。
(6)脾胃氣虛型腹脹的治療治法:健補脾胃,理氣調腸消脹。
方劑:黨參15克,白術18克,茯苓8克,幹姜8克,桂枝10克,神曲12克,砂仁6克,木香10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
(7)脾胃氣虛型腹痛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補胃調腸止痛。
方劑:黨參15克,白術20克,幹姜8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烏藥12克,木香10克,神曲10克,砂仁6克,炙甘草5克,大棗5枚。
(8)脾胃氣虛型洩瀉的治療方劑: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生山藥15克,蓮子12克,葛根6克,芡實12克,羌活5克,神曲12克,大棗7枚。
3.脾胃氣虛病證的預防與康複脾胃氣虛,不能正常受納運化水谷飲食物,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就會使正常的生理活動衰退。而脾胃氣虛還會引起多種病症,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預防脾胃氣虛的發生,積極治療脾胃氣虛,重視病後康複問題,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1)脾胃氣虛病證的預防第一,飲食因素。預防方法,調節飲食習慣,不使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保持有規律的飲食時間,改掉偏嗜習慣,飲食不過涼過熱,葷菜素菜搭配,幹稀搭配,少吃或不吃粗糙幹硬粘滑的食物,更不食用不潔食物,不使飲食傷害脾胃,可以起到有效地保護脾胃功能的作用,避免發生脾胃氣虛。并且還能防止其它的脾胃病症,以及其它的疾病發生。
第二,生活和工作因素。預防的方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勞逸結合,起居有時間規律,适當做體育鍛煉。注意保持自己的精神,精力不要過于消耗,對于防止脾胃氣虛是很有作用的。
第三,疾病因素。脾胃氣虛可以引起多種病症,并加重脾胃氣虛。其它髒腑的疾病,也會影響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導緻脾胃氣虛。如心髒疾病、肺髒疾病、肝髒疾病、腎髒疾病,都可以對脾胃的生理功能造成傷害,使脾胃功能之氣不足,甚至造成脾胃更嚴重的疾病。所以積極有效地治療其它疾病,不僅是保護身體健康的有效措施,同時也保護了脾胃的正常功能。
(2)脾胃氣虛病證的康複脾胃氣虛病症經治療好轉後,應進一步采取措施,促進脾胃功能康複。
第一,繼續堅持藥物治療。脾胃氣虛病症經治療好轉後,脾胃功能之氣常常不會随着病症的好轉而恢複到正常的水平。所以應繼續服用益氣健脾,健胃調腸幫助消化的藥物,對于脾胃氣虛的康複可以起促進作用。如中成藥參苓白術丸,或補中益氣丸均可。如果仍有食後胃脘滿悶,或食欲不振等,可加用加味保和丸。幫助加強脾胃消化。又如胃痛或洩瀉後,可加用養胃舒繼續治療。
第二,飲食調理。在脾胃氣虛康複過程中注意飲食調理是很有必要的。飲食調理的措施可參照本病飲食預防内容。并适當增加營養,吃易于消化的飲食,食不過量。
第三,情志調理。不使情志過激。對生活中、工作中、家庭中或社會交往中的一些問題能平靜待之,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态和振奮而又平和的精神。
(八)脾氣下陷病證的防治脾氣下陷,又稱“中氣下陷”,“氣虛下陷”。指由脾氣虛弱不足,脾氣不升進一步加重為虛而下陷的病理變化所造成的各種病症,如腹脹,洩瀉,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肛門下垂等病症,以及造成脾不統血出現各種出血的病症等。
脾主運化升清,一方面對胃、小腸、大腸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起主導的作用。一方面對人體的髒腑器官有升提托舉的作用,不使髒腑器官下垂下移,對維持髒腑器官的正常生理機能有重要的意義。脾氣下陷的病理變化重于脾氣虛弱和脾氣不升。脾的運化升清功能嚴重減退,脾、胃、小腸、大腸受納、消化飲食物,吸收、輸運飲食物營養精微的機能更差。在病症表現上,胃脘、腹部不僅痞滿疼痛,而且有墜脹感,納食更少,大便滑洩。脾氣下陷使脾氣不能升提托舉某些髒腑器官,造成某髒腑器官下垂下移。從而導緻下垂下移的髒腑器官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出現相應的證候表現。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等。同時在全身也表現營養不良,氣血不足,陰陽虧虛,髒腑機能衰退,身體消瘦,體質明顯下降等虛勞證候。并可引發脾不統血的病理演變,造成各種出血失血的病症。可見,脾氣下陷是脾氣虛弱病理的進一步發展,病症表現更重,嚴重削弱人體健康。
1.脾氣下陷的證候脾氣下陷病理演變可以出現多種病症,各種病症雖各有不同的病證特點,但是都具有共同的脾氣下陷的病理特征。這裡選擇比較常見的重點病症進行介紹。關于脾氣下陷造成的脾不統血導緻出血失血病症,脾氣下陷造成的受納、消化飲食物功能減退的病症,讀者可參考脾不統血.脾氣不升,脾胃虛弱有關章節。
(1)腹脹脾氣下陷型腹脹的特點:腹部脹滿終日不減輕,并有胃脘和腹部沉墜感,食後即覺胃脘脹滿異常,食量減少明顯等。伴有精神疲乏,頭目眩暈,面色蒼白或暗黃,語聲低弱,氣短不續,形體消瘦,畏寒肢涼,小便色清,大便稀溏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胃下垂、胃擴張等病多歸屬本症。
(2)洩瀉脾氣下陷型洩瀉的症狀特點:腹瀉便質稀溏,日久不愈,食後即瀉,完谷不化,腹部和肛門有墜下感,不食則感脘腹空虛而覺饑餓,飲食少量便覺胃脘腹部脹滿欲大便,便則稀溏,或為水樣便夾有不消化食物等。伴有精神衰弱,形體消瘦,疲乏無力,氣息不續,胸部、胃脘痞滿,口幹不欲飲,饑餓而食之量少,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動則頭暈目眩,心悸不安,懶動少言,語聲低微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均可見本症。
(3)胃下垂脾氣下陷使胃腑弛緩,失于升舉固托,胃體下垂,緻使胃的生理機能減退。病症特點胃脘痞滿疼痛,有重墜感,并可有腹部墜脹疼痛,食後加重,食入冷涼粘硬食物則胃脘滿悶疼痛墜脹更甚。伴有面色萎黃,精神倦怠,形體消瘦,疲乏無力,氣短歎息,易饑而不欲食,食而量少,大便溏軟或稀溏等表現。胃下垂屬于西醫學病名,中醫學多按脾氣下陷治療。
(4)腎下垂脾氣下陷,腎失升舉固托,腎體弛緩而下墜下移。表現有腎氣虛弱症狀,有腰部沉墜感,酸軟無力,隐隐而痛,下肢浮腫,尿頻尿多,甚則小便失禁等。伴有精神倦怠,面色萎黃或晦暗,形體消瘦,畏寒喜溫,不能耐受行、立和勞作,活動稍多即氣息作喘,還會有陽痿、遺精或滑洩,或胃脘、腹部滿悶墜脹,大便溏瀉等表現。腎下垂為西醫學的疾病名稱,中醫學認為多因脾氣下陷所緻,伴有腎氣虛的症狀特點。
(5)子宮下垂又稱子宮脫垂,陰挺,陰脫。指婦女子宮下脫,垂于陰戶之外的一種病證,由于脾氣下陷緻使子宮失于提舉固托,下垂于陰戶之外。病證特點:子宮下移或垂脫于陰道口之外,常在勞累時發生。多伴有氣短乏力,面色蒼白或萎黃,腰腿酸軟,小腹下墜感,帶下量多,月經失調,小便頻數等表現。子宮下垂為西醫學病名,中醫認為多因脾氣下陷所緻。
(6)肛門下垂又稱脫肛。指直腸或直腸粘膜下脫于肛門之外的一種病證。由脾氣下陷,直腸失于固脫所緻。病證特點:直腸脫垂于肛門之外,初起僅在大便時脫出,日久加重,即使咳嗽、行路、站立或排尿時稍用力就會脫出。伴有面色白光白,疲倦乏力,頭暈心慌,氣短聲低,食少便溏,肛門部位常有下墜感等表現。本病為西醫學的疾病名稱,中醫學認為由脾氣下陷所導緻。
2.脾氣下陷病證的治療脾氣下陷屬于脾氣虛弱長久不愈而久虛下陷。在病理上重于脾氣虛弱,并可導緻脾陽虛虧或腎陽不足。因此在症狀表現上不僅有脾氣虛弱的症狀,而且常常會有全身的生理機能減退,氣血虛虧,陰陽不足,形體衰弱,肌肉消瘦等表現,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治療中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一是要以補氣健脾為主法。因脾氣下陷是由脾氣虛弱逐漸加重而緻下陷,所以脾氣下陷的實質是脾氣虛弱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脾氣運化升清和維系升舉髒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虛弱之極,從而表現為應升而不升,墜陷而下的各種證候。所以,補氣健脾使脾氣恢複健旺,是治療的根本大法。二是輔助以升提上行的藥物以升提下陷的脾氣。經中醫臨床證實,升麻、柴胡、桔梗、桂枝有升舉下陷脾氣的作用。三是酌情适當加用溫補脾陽、腎陽的藥物。因脾氣久虛,氣虛及陽,可緻脾陽不足和腎陽不足,會使脾虛氣陷更重。加用溫補脾陽、腎陽的藥物,如幹姜、補骨脂、炮附子、肉桂等藥物,使脾氣得溫而有利于恢複,還可使陽虛虛寒得到有效的改善,而脾、胃、小腸、大腸的生理機能易于好轉,畏寒怕冷,腹脹洩瀉等症狀容易糾正。四是禁用重墜滑降通下的藥物和攻伐的藥物,如代赭石、牛膝、麻子仁、大黃等,不利于脾氣下陷的回升,也不利于下垂下脫病證的升提回舉,還會加重脾氣下陷,使下垂下脫的病症加重。五是脾氣下陷病久體虛,氣血不足,陰陽失充失調,治療用藥應加用調補氣血陰陽的藥物,利于全身狀況的改善,對脾氣恢複有促進作用。
以下介紹的治法用方基本遵守了這幾個要領,可供讀者運用或參考。
(1)脾氣下陷型腹脹的治療治法:補氣升清,健脾清脹。
方劑:黃芪18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幹姜8克,補骨脂6克,升麻5克,柴胡5克,烏藥10克,砂仁6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後同)。
(2)脾氣下陷型洩瀉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升陷止瀉。
方劑:黃芪24克,人參8克,白術12克,幹姜8克,補骨脂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茯苓12克,生山藥30克,砂仁6克,炙甘草10克。
(3)胃下垂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升陷舉胃。
方劑:黃芪18克,人參6克,白術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幹姜5克,陳皮6克,神曲10克,炙甘草5克。
(4)腎下垂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升陷舉腎。
方劑:黃芪20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桂枝6克,補骨脂8克,巴戟天12克,桑寄生15克,砂仁5克,肉豆蔻6克。
(5)子宮下垂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升舉胞宮。
方劑:黃芪24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10克,桑寄生18克,炮附子5克,白芍12克,金櫻子10克,烏藥10克,炙甘草6克。
(6)肛門下垂的治療治法:補氣健脾,升陷固脫。
方劑:黃芪24克,黨參10克,白術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補骨脂8克,诃子肉10克,烏梅10克,五倍子10克,炙甘草6克。
總之,脾氣下陷為脾氣虛弱久而加重所緻,病程長,治療時間也長。在應用補氣升提藥和溫陽藥物時,要注意身體寒熱虛實的變化。特别是應用溫陽藥使陽氣回複之後,要及時減量或停用,以免化熱傷陰。也可加用養陰藥,如沙參、玉竹、白芍、山萸肉、熟地黃等,以監制溫陽藥燥熱傷陰。另外,在治療中可配合外治方法幫助提高療效。如用五倍子30克、枯礬15克,共研細末,用溫開水将脫出下垂的子宮或直腸洗淨後撒上藥末,輕輕上托複位後,側卧半小時。可以幫助固脫。
3.脾氣下陷病證的預防與康複 (1)脾氣下陷病證的預防脾氣下陷為脾氣虛弱日久愈虛,造成脾氣不升,漸至脾氣虛弱之極而下陷,層層深入,虛而愈虛,病證表現也是甚而愈甚,病理演變重而愈重。預防這一病理演變發生,根據治病求本,防病求因的規律,預防措施以避免發生脾氣虛弱為根本。如果發生脾氣虛弱或脾氣不升的病理改變,及時有效地給予治療和康複,使脾氣健旺,則不緻脾氣下陷,同時也使氣血陰陽虧虛得到改善,不緻影響身體健康。預防的方法,與前文所講脾氣虛弱和脾氣不升的預防内容相同,讀者參照去做,就可避免脾氣下陷病證發生。
(2)脾氣下陷病證的康複脾氣下陷病理改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脾為主,胃和腸道受納消化飲食物和吸收、輸運飲食物營養精微的生理功能嚴重衰退;二是脾氣下陷各種病證反應出來的具體證候;三是脾氣下陷對全身髒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身體素質的嚴重影響。所以關于脾氣下陷病證的康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康複的方法,一是參照脾氣虛弱和脾氣不升病證康複方法的内容。二是必須堅持治療,在經過治療好轉後,繼續進行鞏固治療,使脾氣切實恢複到正常的水平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三是預防其它疾病發生,避免影響脾氣,如感冒、肝炎、胃炎等病。同時針對具體病患者的身體狀況,酌情加用調補氣血陰陽的藥物,改善身體素質,可促進康複。
(九)胃火上炎病證的防治胃火上炎,指由各種因素造成胃中生熱化火導緻胃中火熱上炎的各種病症。口瘡,口糜,舌疳,口臭,反胃,牙龈腫痛,鼻衄,齒衄,吐血等病症,都是胃中火熱上炎能夠引起的病症。
在中醫臨床上,胃火上炎是一個常見的病症類型。這是由于胃為陽腑,易于生熱化火。火為熱之極,火邪為病,其性上炎。胃的生理功能不僅受納水谷飲食物,而且還必須進行消化腐熟水谷。如果胃中熱量超過了正常的限度,極而化火則導緻胃火上炎,易出現人體上部的病證。然而在人們生活中,飲食失調,情志不遂,過度疲勞等因素,不隻會造成脾胃氣虛,脾胃濕熱,脾胃寒濕等病症,如飲食肥甘厚味或辛辣助熱之品,使胃熱過盛化火,同樣會造成胃火上炎的病症。其特點為一是發熱為病的陽性特征,如發熱惡寒,面赤等表現;二是火性炎上的特點如口瘡,口臭,面赤口渴,鼻衄,齒衄,牙龈腫痛等表現;三是胃中火熱盛實,傷津耗液,胃腸燥熱如胃中嘈雜,惡心欲吐,反胃胃痛,便秘等表現,在治療用藥上也主要圍繞這三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1.胃火上炎的證候胃火上炎病症症狀表現有共同的火熱盛實的特征,但發病的具體病症不同,又各有不同的表現。
(1)口瘡胃火上炎型口瘡的症狀特點:口瘡潰爛範圍大,潰瘍-面局部紅腫疼痛明顯,有灼熱感;起病急,伴有面赤心煩,口幹而渴,口苦或口臭,胃中嘈雜,大便幹,小便黃少等表現。西醫學中的各種感染性口炎,如細菌感染性口炎,疱疹性口炎等,以及口腔粘膜潰瘍均可歸屬于本症。
(2)口糜胃火上炎型口糜的症狀特點:口腔粘膜紅腫糜爛,上覆黃色腐膜,灼熱疼痛。伴有發熱惡寒,口苦口臭,渴喜冷飲,面色紅赤,精神煩燥,大便秘結,小便量少色黃等表現。西醫學中的各種感染性口炎,如細菌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壞死性口炎等口腔炎症疾病,均可歸屬本症。
(3)舌疳指舌上生腫點,初起如豆,漸大如菌,頭大蒂小,疼痛紅爛無皮膜的一種病症。胃火上炎型舌疳的症狀特點:腫硬疼痛,漸至潰破紅爛,并向周圍和深部蔓延,觸易出血,舌活動受限,言語和飲食更加疼痛等。伴有發熱,面赤,口苦,口臭,心煩不甯。嘔惡不欲飲食,胃脘嘈雜易饑,大便秘結,小便量少黃赤等表現。西醫學中的舌上炎症和舌癌均可出現本症所表現的症狀特征。
(4)口臭胃火上炎型口臭的症狀特點:口味臭腐,口幹口苦,不思飲食,胃脘嘈雜等。伴有面色潮紅,頭脹頭昏,精神煩躁,口渴喜冷飲,大便幹燥,秘結,小便黃少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消化不良、胃神經官能症、糖尿病多可見到本症表現。
(5)反胃胃火上炎型反胃的症狀特點: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胃中不消化的食物及酸腐的稠黏液體,胃脘滿悶.口幹渴喜冷飲等。伴有面色潮紅,精神煩躁,小便色黃量少,大便秘結不暢等表現。西醫學中的幽梗阻、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郁積症等病均可見到本症。
(6)牙龈腫痛指以牙龈紅腫疼痛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其特點為牙龈紅腫疼痛,伴有口幹口苦,渴喜冷飲,易饑而不欲食,小便黃少,大便秘結等表現。西醫學中的口腔感染性炎症、牙周圍組織炎、消化不良、胃神經官能症疾病可見本症。
(7)吐血胃火上炎型吐血的症狀特點:吐血為咖啡色,重點為鮮血,往往混合有食物殘渣,胃脘部位脹滿灼熱而疼痛等。伴有面色紅赤,精神煩躁不甯,以及口幹口臭,渴喜冷飲,小便黃少,大便秘結不暢,大便下呈黑色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常可見本症。
(8)鼻衄胃火上炎迫血妄行導緻鼻中出血。血色鮮紅,鼻道發幹而疼痛。伴有口幹口渴,喜冷飲,精神煩躁,小便黃,大便秘結等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鼻腔粘膜炎症等疾病均可見本證。
2.胃火上炎病證的治療胃火上炎的基本病理變化,首先是胃中熱盛化火,火熱實邪為病;其次是胃火上炎,表現頭面之口、舌、牙龈等火熱為病;三是火熱邪盛緻病,耗傷津液陰血,表現津傷燥熱的特點;四是胃火上炎大多表現精神煩躁,甚則發狂不甯,這是由于火熱擾動心神上幹于腦所緻;五是胃中火熱盛實。雖然火性上炎以頭面、口、咽等上部症狀為主,但也會影響腸道以及其它髒腑的功能,而出現腸道或其它某髒腑的症狀,治療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以清瀉胃中火熱盛實為根本。所以在用藥上以寒涼性味的藥物為主。第二個原則是火性炎上造成頭面、口、舌、牙龈等病症時,加用清上部火熱實邪的藥物。第三是火熱邪氣傷津液陰血,用藥中加用生津液涼血清熱類的藥物,以改善津液陰血被火熱邪氣耗損的情況。第四火熱邪氣又稱毒熱,使緻病部位發生炎性紅腫疼痛,并可化膿潰爛,此時宜加入解毒作用的藥物以解毒消腫,使炎腫消退。第五胃腸津傷最易導緻大便秘結,應用大黃、芒硝瀉下通便,使胃中火熱實邪從下有路而出,有利于胃中火熱實邪的消退。下面治療方法和處方基本遵循了以上五個原則。
(1)胃火上炎型口瘡的治療治法:清胃瀉火。
方劑:生石膏24克,升麻8克,黃連10克,知母10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公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後同)。
(2)胃火上炎型口糜的治療治法:清熱瀉火,解毒消糜。
方劑:黃連5克,黃芩10克,炒山栀10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水牛角15克,丹皮12克,雙花15克,木通5克。
(3)胃火上炎型舌疳的治療治法:清胃清心,瀉火解毒消疳。
方劑:水牛角15克,黃連6克,大黃10克,芒硝8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紫花地丁15克,連翹12克,生甘草10克。
(4)胃火上炎型口臭的治療治法:清胃通腸,瀉火除口臭。
方劑:大黃10克,黃連8克,黃芩10克,生石膏18克,元參15克,連翹12克,薄荷(後下)6克,元明粉6克,生甘草5克。
(5)胃火上炎型反胃的治療治法:清胃瀉熱,消食降逆和胃。
方劑:代赭石30克,竹茹15克,黃連10克,焦槟榔10克,焦山楂12克,半夏10克,枳殼12克’,陳皮10克。
(6)胃火上炎型牙龈腫痛的治療治法:清胃瀉火,解毒消腫。
方劑:生石膏18克,黃連10克,連翹15克,升麻10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枳殼10克。
(7)胃火上炎型吐血病證的治療治法:清胃瀉熱,涼血止血。
方劑:生大黃12克,黃連10克,生地黃15克,丹皮12克,三七(面)6克,茜草根10克,生甘草12克,焦山楂10克。
(8)胃火上炎型鼻衄病症的治療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劑:生石膏24克,知母18克,生地12克,牛膝10克,蘆根30克,藕節15克,丹皮12克,生甘草5克。
總之,胃火上炎導緻多種病症,治療中清瀉胃火為主法,兼顧具體病證用藥已如前述。在此特别指出,胃火上炎各種病症中均可有大便幹燥秘結不通,使胃火不能下瀉而出,用藥中往往以大黃、芒硝、通瀉以導胃腸熱邪外出,屬于中醫因勢利導的方法。但是,具體用藥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用大黃、芒硝使大便通下後應停用大黃、芒硝,不可使再瀉下損傷脾胃之氣,不可攻伐太過。二是病症均為火熱陽邪亢盛,治療用藥多有苦寒性味,應注意不要使藥量太大或太過,避免剛剛瀉火清熱又發生脾胃虛寒。用藥的劑量應根據病情的輕重酌情增減,并适當加用健脾和胃,養陰生津的藥物,以保護脾胃。
3.胃火上炎病證的預防與康複本病預防與康複原則方法一緻,故一并叙述。
第一,飲食因素。胃火上炎患者,大多由于平素過食辛辣、燒烤之品及過量飲酒,導緻胃中積熱,熱邪上擾出現種種證候。因此首先要把好飲食這一關,少食辛辣之品及燒烤食物,少喝酒。尤其是陽盛體質的人,平素容易上火,飲食更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保證維生素的供應。同時須注意飲食結構。有些兒童常食巧克力、餅幹、面包、香腸一類食品,餐時反而吃不進去,且不吃蔬菜。常此以往,會導緻大便秘結,胃火内生,會發生一系列病症。故預防與康複均應注意飲食結構,适當吃一些水果、蔬菜,并應吃一些粗糧。對于老年人來講,飯後适當運動如散步等,可以促進消化,防止便秘。對于長期便秘患者應喝一些蜂蜜水,或番瀉葉沏水代茶飲。
第二,在情志因素方面,中醫有“氣有餘便是火”之說,說明肝氣不舒,急躁易怒者則容易導緻胃火上炎。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心情舒暢,不計較小事小非,與同事及親人均能和睦相處,便不會發生上火的症狀。反之心胸狹窄,動辄大怒不已,與他人争吵則易見肝火上炎導緻胃火上升而見頭痛、牙痛、衄血等證。因此情志的預防與康複也很重要。
第三,某些疾病也可引起胃火上炎。如肝膽火旺,肺中燥熱,肝腎陰虛等。其火熱之象均可影響到胃,使胃火上炎。所以在其他髒腑有熱時應抓緊時間治療,以免影響到胃。這也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
(十)慢性胃炎的防治慢性胃炎指胃部長期炎症,遷延不愈,胃粘膜損害,導緻以胃脘部位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在臨床醫生診治疾病中,慢性胃炎非常多見。發病率高,發病地域廣,病程長,纏綿難愈,并且易于複發,危害人體健康。
1.慢性胃炎的病因急性胃炎失治、誤治、或治不徹底而遷延不愈是發生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還有許多因素對胃造成傷害,緩慢發生,逐漸加重。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飲食失調胃為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之一,飲食失調首先傷害胃。飲食失調包括饑飽無度,暴飲暴食,或長期過食酸、辣、生冷、黏膩、肥甘厚味,或其它有刺激性的食物,或粗糙幹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腌制品、發黴、腐爛變質的食物,或污染不潔的食物,或有毒害作用的食物等等。
(2)情志因素人的情志過度,喜、怒、憂、思、悲、恐、驚都可使胃的受納消化飲食物功能和胃氣以和降為順的生理特性失常,并可化火傷及于胃。其中以惱怒、郁悶、憂愁、思慮過度傷及于胃,造成慢性胃炎為多見。惱怒使肝氣橫逆,為肝氣疏洩太過。郁悶使肝氣郁結,為肝氣疏洩不及。因肝主疏洩條達,包括調暢脾胃氣機的升降。肝氣橫逆疏洩太過,會克伐脾胃之氣。肝氣郁結疏洩不及,使脾胃氣機郁滞。均可導緻脾胃氣機失調,升降失宜,并使氣郁化火,傷克脾胃,胃受其害,久而引發慢性胃炎。憂愁、思慮太過,既可使脾胃之氣郁結不暢,又暗耗脾胃之氣,導緻脾胃生理功能減退和生理特性失常,久而造成慢性胃炎。
(3)感受外邪犯胃傷胃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或溫熱、疫疬外邪,内傳或直接入中于胃,都可傷胃,久而不愈導緻慢性胃炎。如感受外風邪氣入犯于胃,可緻胃痛,嘔吐,不食,痞滿,腹脹,洩瀉等胃病症狀,中醫稱為胃風。如果感受寒邪入中犯胃,因寒性收引凝滞,阻遏陽氣,使胃中寒凝氣滞,血脈凝澀不暢,導緻胃中冷痛、痞滿,不思飲食,以及惡心嘔吐,腹中脹滿疼痛等,中醫學稱為寒邪客胃。如果感受暑邪,多為暑熱夾濕,既傷耗胃氣阻遏胃氣,又傷胃中津液,導緻胃中濕熱互結,造成胃脘疼痛,惡心嘔吐,納少痞滿,腹脹、便溏等,中醫學稱為濕熱傷胃。長夏深秋多雨季節,氣候潮濕,或久居濕地,涉水淋雨,或水中作業,感受外濕循經内傳,停蓄脾胃,使脾陽受困,胃失和降,因而胃脘痞滿,綿綿作痛,頭重體乏,腹脹便溏等,中醫學稱濕困脾胃。晚秋感受燥邪犯肺傳胃,燥傷胃中津液,或外感溫熱、疫疬邪氣,内傳入于胃腑,熱爍胃中津液,都可導緻胃中疼痛,口燥咽幹,食少便秘,并可傷及胃中血絡,迫血妄行,導緻吐血、便血等症狀發生。這些外邪入犯傷胃,重則造成急性胃炎,輕則不顯,久而發為慢性胃炎。
(4)其它因素脾胃素虛,勞倦過度,久病等,可損及脾胃氣陰,使胃陰受損。中焦虛寒,寒濕使脾胃失于溫養,久而胃體受損,可造成慢性胃炎。吸煙引起咽喉炎症,不僅向呼吸道蔓延,也向消化道蔓延,長期大量吸煙,往往合并有食道和胃粘膜損傷。中醫素有酒為濕熱之源的說法,飲酒導緻胃腸濕熱,可造成慢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診斷當今采用先進儀器胃鏡進行檢查測定,可以明确進行診斷。應用胃鏡檢查慢性胃炎,按檢查所顯示胃粘膜損害程度輕重不同,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粘膜顯示紅腫充血;慢性糜爛性胃炎,胃粘膜顯示紅腫糜爛,有滲出液,容易發生胃出血;慢性肥厚性胃炎,胃粘膜顯示粘膜細胞增生,肥厚;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顔色改變,顯示蒼白或灰白,灰黃,或灰色,同一部位的粘膜顔色深淺不一緻,粘膜萎縮變薄而凹陷,有隆起的小紅點和紅斑。萎縮粘膜的範圍有的呈現彌漫性,有的為局限性。現代消化病學稱此慢性萎縮性胃炎為癌前病變,是說易于轉變為胃癌。以上的分型說明慢性胃炎曰久不愈,随胃粘膜損害程度逐漸加重,病情越深越複雜,也越難治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越大。所以,積極治療慢性胃炎,防止胃粘膜炎症損害加重,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應用中醫方法診斷慢性胃炎,是根據證候區分寒、熱、虛、實辨證分型。遵照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原則,确定治則治法、處方用藥。慢性胃炎的診斷分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飲食傷胃型胃脘疼痛脹滿,有過量飽食或過食不易消化食物的傷食病史,伴有嗳腐吞酸,呃逆或惡心嘔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後或矢氣後疼痛減輕,舌質紅,舌苔厚膩,脈滑有力。
(2)肝氣犯胃型又稱肝郁氣滞型。胃脘脹痛,痛連胸脅,有情志不舒的發病史,或在情志不舒時疼痛加重。嗳氣疼痛稍減,嘈雜吞酸,呃逆,惡心,大便不暢,舌質紅,舌苔白,脈沉弦。
(3)肝胃郁熱型胃脘疼痛有灼熱感,胸脅不舒,有情志郁悶或發怒、焦慮的病史。伴有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幹口苦,渴喜涼飲,惡心不欲食,頭暈頭痛,尿黃便幹。舌質紅赤,舌苔黃,脈弦而數。
(4)寒邪客胃型胃脘痛重難忍,突然發作,惡寒喜暖,得溫疼痛減輕,有受寒着涼的病史。伴有胃脘、腹部脹滿,口淡不渴,泛吐清水,畏寒怕冷,四肢發涼,小便色清,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緊。
(5)濕熱阻胃型胃脘疼痛有熱感,胃脘和腹部脹滿不舒。伴有身體重着懶倦,口苦口粘,納呆嘈雜,惡心欲嘔,肛門灼熱,小便色黃量少,大便溏而排出不暢。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6)脾胃虛寒型胃痛隐隐,胃脘、腹部脹滿,可因冷涼飲食或陰寒天氣加重。空腹亦疼痛明顯,得食疼痛稍減,喜溫喜按,病程長,反複發作。伴有形體消瘦,畏寒身冷,口淡涎沫多,納食量少,下肢輕度浮腫,小便色清,大便稀溏。舌體胖大,舌質淡,脈沉遲。
(7)胃陰虧虛型胃痛隐隐,時輕時重,空腹時較重,似饑而不欲食,納呆幹嘔。伴有形體消瘦,心煩急躁,手心足心發幹發熱,口幹舌燥,大便幹燥。舌質紅绛,舌上有裂紋,舌幹而無津液,無舌苔,脈細數。
(8)瘀血停滞型又稱胃絡血瘀型。胃脘疼痛如針刺或如刀割,痛處固定。疼痛發作時間長,呈持續性疼痛,不易緩解。食後和夜間疼痛加重明顯,甚至痛徹胸背,痛而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肢體枯瘦,皮膚發枯不潤澤,煩急易怒或情緒消沉,有時吐血,黑色大便。舌質紫暗或暗紅,或有瘀斑,脈弦細而澀。
3.慢性胃炎的治療中醫臨床治療慢性胃炎,根據診斷,辨别證候,分型施用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下面介紹慢性胃炎的治法用藥。
(1)飲食傷胃型的治療治法:消食導滞,和胃止痛。
方劑: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炒麥芽6克,雞内金6克,枳實8克,大黃6克,連翹12克,丹參12克,佛手10克。水煎服(後同)。
(2)肝氣犯胃型的治療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劑:柴胡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當歸12克,川I楝子6克,旋複花10克,香附6克,元胡5克,蒲公英12克,炒麥芽6克。
(3)肝胃郁熱型的治療治法:疏調肝胃,洩熱止痛。
方劑:青皮6克,佛手10克,香橼皮10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炒栀子10克,黃連8克,蒲公英15克,生地12克,生甘草5克。
如果熱盛傷津液,大便幹燥不通,可加大黃10克,元明粉6克清熱潤燥通大便,大便通後再去掉大黃與元明粉。如果有氣虛,可加西洋參6克扶助胃氣。
(4)寒邪客胃型的治療治法:溫胃散寒止痛。
方劑:幹姜10克,桂枝12克,炮附子6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烏藥12克,厚樸10克,炙甘草6克,神曲10克。
應用溫熱藥溫胃散寒止痛,治療寒邪客胃型慢性胃炎,當寒去痛止之後,溫熱藥需減量應用,不然會化熱化燥,又傷胃中津液。所以要随疼痛減輕而随時減量,以至最後可以完全不用溫熱藥,以性味甘微溫,或甘平的藥物治療。具體方劑可參考下方:
人參6克,白術10克,炙甘草10克,玉竹10克,葛根5克,當歸12克,陳皮6克,神曲10克,大棗5枚。
(5)濕熱阻胃型的治療治法:清化濕熱,和胃止痛。
方劑:黃連10克,大黃6克,佩蘭(後下)10克,荷葉(後下)6克,半夏10克,滑石15克,雙花12克,通草5克,厚樸6克。
(6)脾胃虛寒型的治療治法:益氣健脾,溫胃止痛。
方劑:黃芪12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幹姜8克,補骨脂8克,當歸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8克,神曲10克,大棗5枚。
(7)胃陰虧虛型的治療治法:養陰益胃止痛。
方劑:西洋參8克,沙參12克,玉竹10克,生地黃12克,白芍10克,丹參10克,生甘草5克,蒲公英12克,焦山楂10克,佛手6克。
(8)瘀血停滞型的治療治法:活血化瘀,調胃止痛。
方劑:丹參12克,生蒲黃10克,三七面5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玉竹12克,人參6克,香附6克,生甘草5克,佛手10克。
總之,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治法處方都是根據症型而施用。随病情變化,用藥處方也随時變化,而不可固定一方不知變通。總的原則是有邪氣者去邪,有虛證者補虛;不通者使其通,不和者使其和。既治其本,又顧其标。針對病情,靈活用藥,方可獲滿意療效。
4.慢性胃炎的預防與康複慢性胃炎以胃粘膜長期炎症損害為基本病理改變,呈漸進性加重。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至胃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并且,慢性胃炎發病率高,地域廣泛,病程長而恢複慢,得病容易去病難。所以,做好預防與康複,對人體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下面介紹慢性胃炎的預防與康複,供讀者參考。
(1)慢性胃炎的預防第一,及時有效地治療急性胃炎,不使造成胃粘膜嚴重損害。當急性胃炎治療好轉後,堅持繼續治療,務使因急性胃炎造成的胃粘膜損傷恢複正常,避免遷延不愈轉變為慢性胃炎。
第二,平時注意飲食調理,定時定量,飲食有規律,不過饑過飽,也不飲食過涼過熱,或暴飲暴食。對酸、辣、甜、苦、成的食物不偏嗜,對黏膩、肥甘厚味的食物,食入量有控制。以幹稀結合,葷素搭配。少食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粗糙幹硬的食物,以及腌制品。尤其不要食用發黴和腐爛變質的食物,不潔的食物。吃瓜果對人體有好處,因為瓜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有機物等,但應該有節制,不宜一次性大量食用,而宜少吃勤吃。控制飲酒量,吸煙量。
第三,保持精神、情緒的協調正常。對不如願的人和-事要能正确看待,保持寬容和大度,眼光放長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使惱怒憂愁過度,思慮悲傷至極,驚x-懼恐慌迷亂,而應心态平和甯靜,情緒安祥穩定。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第四,及時有效地治療原發病,如感冒、氣管炎以及心髒、肝髒、腎髒的疾病。不使病情轉變損及脾胃,導緻胃粘膜受損害,造成慢性胃炎。在治療用藥中兼顧調護脾胃,避免藥性過于寒涼或溫熱,或燥散耗傷脾胃陽氣或陰津,維護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防止藥源性慢性胃炎發生。
第五,其它方面如生活起居有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和工作環境衛生清潔,随氣候變化增減衣物,冷暖适宜,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鍛煉。腦力勞動者加強體育活動。體力勞動者注意休息。保護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有助于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2)慢性胃炎的康複慢性胃炎病程長,呈漸進性發展,對胃粘膜損害逐漸加重。在過去沒有胃鏡檢查的時代,當慢性胃炎造成的胃脘疼痛經治療消失之後,便認為已經治愈,而停止治療,結果胃脘疼痛經常反複發作,病情更加難于治療,常至危及生命而不知其所以。近二十多年來,通過應用胃鏡檢測.對慢性胃炎的病理變化、病情發展已很明确。慢性胃炎得以控制和消除後,康複問題仍很重要。
第一,必須認識到,經過治療,胃脘疼痛等症狀減輕或消失後,由于胃粘膜長期炎症損害,并沒有恢複正常,還會經常反複發作,必須繼續治療,促使受損的胃粘膜順利修複。到目前為止,無論中藥、西藥,還沒有用于康複受損的胃粘膜百用百效的專方、專藥,所以不能為讀者列出參考方劑。但是向讀者提示康複胃粘膜損傷的用藥方法,會有助于繼續康複用藥。一是要以調補脾胃為主法,進一步改善脾胃功能和脾胃的生理特性。既然是調補,就不隻是單純補氣或補陰,而是使脾胃陽氣與脾胃陰津相互協調,脾胃與肝、腎、心、肺這些髒腑功能相互協調。如肝氣不舒,加用舒肝養肝的藥物,腎虛不足,加用益腎養腎的藥物,對促進胃粘膜修複有提高療效作用。二是如果有濕熱或寒濕邪氣未盡,加用清化濕熱或溫化寒濕的藥物,除其餘邪,使不妨礙脾胃功能的恢複。三是加用養血活血的藥物,改善受損胃粘膜的血液供給,促進修複。四是處方用藥以微甘微溫性味平和的藥物為主,配合以幫助消化飲食物的藥物。總體上是補益通調,養而不傷。具體應用藥物讀者可參考有關章節。
第二,在慢性胃炎康複過程中,還要加強飲食調理和飲食衛生。以富有營養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涼熱軟硬相宜。進食量應少些,可增加一次進食,每天吃四頓飯。調節精神情志,保持平和甯靜的心态。增加休息,工作不使過于勞累。起居有規律,适冷暖。參加有興趣的文體活動等等。
總之,慢性胃炎康複慢,需要比較長期的時間。患病者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按照康複措施認真去做。現在已經有大量的事實證明,即使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損害到很嚴重的程度,隻要堅持治療,堅持認真按康複要求做,大多可以達到恢複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十一)消化性潰瘍的防治消化性潰瘍,簡稱潰瘍病,通常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故又稱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位周期性、節律性疼痛,伴有反酸、嗳氣、納差等消化不良症狀。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青壯年為多,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慢,病程長,不易痊愈,常反複發作,如果防治不當,可以引起嚴重的并發症,如胃穿孔、大出血、甚至癌變等。因此,積極防治本病對保護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意義。下面作簡要介紹。
1.症狀表現和診斷依據(1)症狀表現主要為局限于上腹部反複發作的慢性周期性節律性疼痛。胃潰瘍疼痛多在劍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起病緩慢,病程多達數年或數十年。周期性與季節有關,以秋末冬初為最多。節律性與進食關系密切,胃潰瘍多在餐後半小時至2小時發作,以後逐漸減輕,于下次進食後再次發作。十二指腸潰瘍多在兩餐之間空腹時疼痛,進食後緩解。如果潰瘍較重,疼痛可涉及背部。疼痛特點常隐痛,燒灼樣痛,脹痛、刺痛、食後痛或饑餓痛,甚至劇烈性疼痛。常伴有反酸、燒心,嗳氣、惡心、嘔吐,懼怕進食或不欲飲食等消化系統症狀。還可伴有形體消瘦、乏力、失眠等症狀。
(2)診斷依據以纖維胃鏡輔助檢查作為本病的主要診斷方法之一。胃鏡下可見胃或十二指腸内面粘膜組織有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面,邊緣充血、水腫、上覆白苔。潰瘍部位不同,面積不等,潰瘍面數量不一,潰瘍深度各有輕重。并可按胃鏡所見分為潰瘍活動期、潰瘍愈合期、潰瘍瘢痕期,以及鑒别良性或惡性潰瘍,在直視下可取病理,即可以确定診斷。并可以配合X線鋇餐造影,胃液分析,緻病細菌培養等方法,需到醫院專門檢查。
2.根據症狀表現鑒别診斷(1)與慢性胃炎相鑒别: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均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及嗳氣、吐酸、燒心等症狀,但是慢性胃炎的疼痛等症狀無一定的規律性,而消化性潰瘍所表現的症狀則呈現有周期性、節律性。結合胃鏡檢查是鑒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2)與胃神經官能症相鑒别:胃神經官能症也常會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狀,但胃神經官能症多有郁怒憂愁等精神創傷的發病誘因,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間歇性上腹痛,間歇時間無周期性、節律性,多在情緒變化後發生,伴有精神失常的症狀,如精神抑郁或焦慮憂愁等,以及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作輔助檢查項目無異常變化。
3.西醫治療方法 (1)止痛藥應用:傳統的止疼痛藥物有阿托品,654—2、巅茄片、普魯苯辛均可選用,選用1~2種即可。這些藥物雖能緩解疼痛,但副作用較多,促進潰瘍愈合作用差,現正逐漸被一種新藥名為哌侖西平所替代,副作用小,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均有較好的療效。哌侖西平用量用法:每次50~75毫克口服,每日2次,4至8周為一個療程。
(2)應用抗酸藥胃酸分泌過多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用抗酸藥直接中和或減少胃酸分泌可緩解疼痛,是治療本病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用藥物和用法,如氫氧化鋁凝膠,每次10毫升,口服,每日3次;樂得胃,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甲腈脒胍,每次400毫克,口服,每日2次;雷尼替丁,每次300毫克,每日1次,睡前口服。選用其中1~2種即可。
(3)應用抗菌消炎藥經過近年來大量研究和臨床觀察證實,約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60%~70%的胃潰瘍與幽門螺旋菌有關,如果能徹底清除幽門螺旋菌可達到徹底根治潰瘍病的目的。可選用:
①痢特靈,每次0.2克,口服,每日4次,連用7天為一個療程,如需再用應停藥7天。
②阿莫仙,0.25克,每日4次,餐前和睡前空腹口服。
⑧滅滴靈,每次0.2克,口服,每日3次,睡前加服0.4克,對胃潰瘍作用優于十二指腸潰瘍。
(4)保護胃和十二指腸粘膜的藥物①硫糖鋁,每次1.0克,餐前1小時和睡前口服,4~6周為一療程。
②麗珠得樂,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4周為一療程。
③德諾,每次240毫克,每日3次口服,4~6周為一療程。
(5)治療合并症的藥物①增強胃的消化食物能力藥物可用酵母片,每次1.0克,口服,每日3次。
②增強胃腸動力藥,治療惡心、嘔吐等症狀,可用胃複安,每次10毫克,每目3次口服。或用嗎叮啉,每次2粒,每目3次口服。
③潰瘍病常會造成胃或十二指腸出血,出現吐血,大便色黑症狀,少量出血可加用維生素K,每次10毫克,每目3次口服。或選用其它止血藥物,并且進食易于消化的稀軟食物。大量吐血、嘔血的出血,需急送醫院救治。
(6)關于聯合用藥由于潰瘍病長期反複發作,病情頑固,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聯合用藥可有助于提高療效。聯合用藥的方法有多種,從最新資料來看,麗珠胃三聯,對治療本病和慢性胃炎的效果比較其它方案的聯合用藥更可靠,而且見效快。7天内就可得到明顯的療效。用法和用量:餐前半小時空腹服用白色片,每日2次,每次2片;餐後服用綠色藥片,每次1片,每日2次;餐後加服黃色片,每日2次,每次1片。均在早、晚餐前、後服用。療程為一周,麗珠胃三聯副作用小,偶有不良反應,如頭暈、乏力、惡心、便秘或腹瀉,或有過敏反應,出現荨麻疹,停藥即可自行消失。
4.中醫治療方法中醫治療本病主要根據患者所表現的症狀特點給予不同的治療,體現了具體病情具體分析的方法,使治療更有針對性,因而具有可靠的療效。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方法,分型給予治療。
(1)肝胃不和型症狀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兩脅,嗳氣痛減,伴有反酸、納呆、常因惱怒愁悶情志因素加重。
治療方藥: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木香10克,陳皮10克,元胡6克,川楝子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目1劑。
(2)脾胃虛寒型症狀表現為胃脘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遇寒、進涼食或饑餓時疼痛加重,得暖或進食後減輕,伴有口吐清水,納呆、精神疲乏,無力,手足發涼,大便溏薄或腹瀉等。
治療方藥:黃芪24克,幹姜10克,桂枝10克,補骨脂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人參10克,木香10克,白芍18克,炙甘草10克,大棗4枚,水煎服,每目1劑。
(3)胃陰虧虛型症狀表現以胃脘隐痛或燒灼樣疼痛為特征,伴有嘈雜心煩,口燥咽幹,納呆食少,大便幹燥秘結等胃陰不足,胃燥津少症狀。
治療方藥:西洋參8克,沙參15克,麥冬12克,玉竹12克,生地15克,丹參12克,白芍12克,川楝子6克,佛手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氣滞血瘀型症狀表現以胃脘疼痛如刺或鈍痛,痛處固定,按之疼痛更甚,進食後痛也加重為特點,伴有吐血、黑色大便,反複發作頻繁,舌紫黯或有瘀斑、瘀點,皮膚枯燥不潤澤等症狀。
治療方藥:丹參15克,檀香6克,砂仁5克,白芍15克,三七面5克,人參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目1劑。
用藥注意事項:①中藥治療消化性潰瘍選用藥物處方是根據症狀表現為原則分型治療,具體用藥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分别選用,讀者可根據有關章節中的用藥介紹靈活掌握。②中藥止痛藥多用白芍18克,炙甘草10克,有緩急止痛的作用,結合症狀分型用藥,效果良好,疼痛明顯的患者可參考使用。③中藥制酸藥主要有烏賊骨、煅瓦楞子、浙貝母等,對反酸症狀常可加用。④消化性潰瘍最易出現食欲減退和食後脘腹不舒症狀,處方中可加用神曲12克,雞内金6克,焦山楂10克,改善胃的消化功能。總之要因人因症選藥處方。選藥處方愈是合乎症狀表現,療效也愈好。
5.預防與康複 (1)預防本病預防關鍵在于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保持自己的情志安和,遇到惱怒郁悶的事,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态;注意飲食調節,飲食冷熱适宜,進食定時定量有規律,不食用對胃有刺激,或不潔、變質的食物,以及粗糙幹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暴飲暴食,不吸煙等。
(2)康複本病的康複,一是恢複期堅持服藥繼續維持治療。二是按照預防的内容避免精神刺激,飲食不刺激傷害胃腸,少食多餐,進食易于消化的食物,最好戒除煙、酒、濃茶。三是如果服用一些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應嚴格按醫囑,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及強地松之類的藥物。四是注意增強體質,保持衛生清潔,生活有規律,适冷暖防感冒,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要适可而止,注意勞逸結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