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251條)

從頭學中醫

讓更多人了解中醫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251條)

講者:孫潔 編輯:東旭


25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病程并不長,但是診得脈弱。弱主不足,恐為三陰病。

病人無太陽柴胡證,說明病不在太陽、少陽二經。

煩躁、心下硬,是胃腸燥熱,腑氣不通的表現。

病情持續至四五日,仍未大便,但“能食”。能食說明胃中并無虛寒,可見病在陽明,未入三陰。但畢竟脈弱,必兼正氣不足,用藥更需謹慎,勿傷正氣。故而隻用小承氣湯“少少”與之,使胃氣微和。藥後“小安”,是指煩躁等症有所好轉,但至六日大便仍未出,故而再予小承氣湯一升微和之。

藥後仍不大便。此時已不大便六七日,病程較長,或以為久不大便,燥屎必成,欲予大承氣下之。

但病人已由“能食”變為“不受食”,說明胃氣不旺,兼以脈弱,攻之必須謹慎。病人小便少,說明津液仍入大腸,大腸得津液滋潤,則燥屎未成,雖然“初頭硬”,但“後必溏”,故曰“未定成硬”。

既然燥屎未成,複兼胃虛,則必不可攻。若誤攻之,則反傷胃氣,反見便溏諸症。

如果病人漸見小便通利,說明津液向前滲入膀胱,腸中津液減少,燥屎已成,“屎定硬”。此時方可攻之,可予大承氣湯。

本條由二三日,至四五日,又至六七日,大便未出,而僅以小承氣湯少少與之,反複探詢,必待“屎定硬”,方可用大承氣湯攻之。一方面是由于脈弱,提示正氣不足;一方面也反映了仲景重視胃氣,辨證精細,不輕易攻下的思想特點。

點擊下方鍊接複習近三條傷寒條文:

字帖獲取請點擊:

現已更新至208條


從今天起“從頭學中醫新”開啟《傷寒論》新闆塊了!

《傷寒論》怎麼讀,怎麼理解?是很多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的痛點。

關于《傷寒論》條文解讀、應用的名家著作衆多,很多初學者不知如何選擇合适的著作來學習。我們嘗試對《傷寒論》條文進行逐條講解,用盡量簡單、精煉的語言,幫助大家理解傷寒論的字面含義,以做入門之用。

如果您對于條文的解讀有什麼疑惑或建議,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小編一定會回複。

希望中醫學習路上,“從頭學中醫”團隊能同廣大中醫愛好者一起“溫故知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