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淺談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1983年創立的多元智能理論,是當代新型智能理論的傑出代表。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至少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人際關系智能等);人與人之間并無智能多少的差别,隻有同一類型智能的強弱差别;先天的智能差異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改變,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育在各項智能上達到很高的标準。因此,沒有真正的“弱智”,隻有我們評價隻關注了八項智能的某些方面而非全部。多元智能既可以為每個人的個性發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又可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相應保障。

多元智能理論從本質上幫助我們樹立了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面向學生、面向學生的各方面的觀念,并在策略上強調發展學學生語言智能不僅需要探索語言智能本身的發展途徑,還要利用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智能來為發展語言智能服務,并進一步用語言智能來加強學生其他類型智能的發展。因此,課堂上采用一種方法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它隻發展了某一部分适合于這種方法的學生的某些智能。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必須變換組合各種教學方法,以使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的教學目标是多元的,教學方法更應是多元的。下面我就自己在語文學科中如何應用多元智能理論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 運用多種方法開發語文學科的本體智能

1、 故事。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孩子們對内容豐富,形象生動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不論是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他們都津津樂道。故事是語言最廣泛、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上,我們往往把故事當成課堂上的娛樂活動,當成調節課堂氣氛的手段,忽視了故事的語言性這一重要特點。認識了這一點後,我們根據教學内容,教學目的将一個個有鮮明故事情節的課文改編成豐富多彩的故事,讓學生進行接龍,改編,辯論……通過故事情節,運用學生的想象力,達到幫助學生理解,同時也較好地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智能。

2、 日記:傳統的日記側重于記錄學生自己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日記的内容也多以語言表述為主,接觸到多元智能理論後,我們将日記内容進行大膽改革,豐富了日記的内容。例如,日記不僅可以記錄自己一天感受最深的,也可以記錄數學方法對你的影響,還可以記錄各科知識給你帶來的困惑……日記的表現形式也可以豐富多彩,如:繪畫、照相、剪報、歌詞、數學題、摘抄等。

3、 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内容豐富,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培養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接到一個任務,遇到一個問題,讓學生集思廣益,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進行歸類分析,思考評價各種想法,從而比較公正客觀地認識自己和别人的意見;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學生交流、分離,并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多種多樣的方法,在靈活的活動方法中,學生的語言智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4、 重視人際交往智能的培養。近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我們的語文教學極少關注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往往隻注重對文本的交流,分析。我認為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無論完成什麼工作,人的主觀意識是最重要的,更何況是“學習”這樣一項極具主動性、自覺性的活動呢。教會學生正确認識自己,正确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是我們極具人文性的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學好語文學科的動力源泉。

其一,在課堂上創設親和的圍,促進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課堂下,當你坐在教室時,許多好動的學生會常常跑到你面前和你一起玩,一起鬧,此時師生的距離是那麼近,我們也可以發現許多不為我們成年人所了解的事情。如果我們把這種氣氛帶到課堂上,那麼我們的師生合作與交流的效果必定會大大提高。比如,教師走下講台和學生一起朗讀課文,共同完成練習;或者師生交換角色,或師生進行比賽。在共同活動中增進師生感情,增加相互吸引力,便于開展課堂教學,也于潛移默化中加強了師生交流。

課堂上,學生私下講話,其實是學生無法克制與他人分享想法的欲望。因此,在課堂中我們應該積極創設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分享。另外,當學生遇到不理解的知識時,我們也可以像《開心辭典》中的王小丫一樣讓學生采取形式多樣的求助。這樣學生在交流、分享、求助的過程中較好地做到了生生交流,也培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

其二,利用好口語交際課,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

二、 利用學生其它優勢智能來發展語言智能

多元智能除重視多種方法開發學科本體智能外,還特别強調利用其它智能類型來開發本學科智能。我們利用學生的優勢智能如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來發展他們的語言智能,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并舉一反三地進行運用。

1、 邏輯—數學智能

①數學思維。我們提倡“生活的數學”,其實數學無處不在,自然也包括在我們的語文課中。比如: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中有幾句話?《柯利亞的木匣》中關于如何尋找木匣的知識……其實,在語文課本中所包含的數學思維比比皆是,當學生真正用心去觀察後,他們吃驚地發現有多少小說和其它文學作品涉及數學,所有的細節都提供了基本的數學思維。這樣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就比其他同學占優勢,他可以利用數學來學習語文,可以用它來表達思想,說明事物,來準确地做筆記和進行記憶。教師要引導學生随時注意有趣的數字,運用數學概念、規律、算式或符号來幫助表達和理解。随時應用數學可以更好地吸引邏輯性強的學生,同時其他學生也能夠了解數學不僅僅限于數學課,而是我們整個生活。

②分數。語文課上任何時間的信息都能刺激邏輯思維頭腦,使之進入某種推理構架。例如,講到一組具有共性的課文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進行總結,進行概括,找到他們之間的共同點。

2、 視覺空間智能

其一,色彩的運用。學生對色彩非常敏感。但是由于我們平時在課堂上經常用到黑白兩種,所以忽視了這一點。課堂上寫字時用不同顔色的粉筆,給學生提供彩色鉛筆,彩色圓珠筆和在彩色紙上寫明作業要求。學生可以用不同顔色的筆做筆記,用色彩來強調規律、規則或分類。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還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顔色來減輕情緒壓力。

其二,畫一畫。用畫一畫的形式來豐富我們的語文課堂,這種形式學生也非常喜歡。例如,在學習《蜜蜂引路》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自己讀,自己畫示意圖,學生非常感興趣;在學習《世紀寶鼎》時,我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畫出這尊寶鼎的樣子,學生同樣表現得非常積極,非常踴躍。

3、 肢體運動智能

①肢體回答。讓學生回答問題時用身體來表達。這種方法最簡單和常用的例子是讓學生舉手表示懂了。但是這種方法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可以讓學生笑笑,眨眨眼,豎手指(一個手指表示懂一點,五個手指表示全懂了)等等。在講課過程中學生可以提供“肢體回答”,講課文時(如果你覺得課文哪裡過時了,你們就皺眉頭),或者答案隻有兩種時(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排比結構,兩隻手上舉;如果認為不是排比結構,兩隻手在胸前相交。)

②課堂劇場。讓每個學生發揮他/她的表演才能,用戲劇形式或分角色表演課文,問題或其它學習内容。例如:學習了《完璧歸趙》這篇課文前,讓學生能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的編寫,然後再進行分析,這樣我們不公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較好地将語文訓練有機地滲透其中;你要把握住角色,就必須要分析;要分析就必須要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等中了解,通過實際教學,我們發現這樣的活動更得學生理解和接受。

③動動手。應該讓那些表現出肢體動作智能優勢迹象的學生有機會通過操作或動手制作實物來學習。例如:低年級學習了生字後,我們可以上學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輔助學習;高年級的同學可以利用拼貼畫、橡皮泥等多種形式來表現課文,也可以對本組的内容進行綜合,編寫一份手抄報等等。

4、 音樂智能

①、給文章配樂。上千年來,知識通過歌唱和呤誦的方式一代代傳下來。在20世紀,廣告商發現音樂可以幫助人們記住他們的産品。但是教育者們卻遲遲意識不到通過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其結果是,我們的腦子裡充滿了廣告音樂,卻很少有與學校有關的樂曲,其實無論你教什麼,都可以将它就可以說唱的形式,筆者初中學習的《化合價之歌》,雖有12年沒有接觸化學,但至今仍能流利地唱出來。例如,我們在學習了《詞兩首》後,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音樂,并且進行配樂演唱;學習了課文後,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内容進行概括編寫,編成詩歌、快闆等形式,在課堂上傳唱,這樣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更進一步。

②背景音樂。25年前,東歐的教育研究者們發現如果學生聽講時有背景音樂,可以幫助他們記憶。古典四分之四拍的音樂尤其有效,當老師有節奏地在背景音樂的情形下講課(如講拼寫生字、曆史事實、科學詞彙)時,學生的狀态應該是放松的,這樣便于他們學生和記憶,在課堂上比較安靜的時候(如做作業、背誦、反省時),放背景音樂有助于學生達到目标。

同時,在學習某些知識時,我們可以選擇适合感情氣氛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例如,學習〈月光曲》時,我們可以以《月光曲》為背景音樂;學習《十裡長街送總理》裡,我們可以以哀樂為背景音樂, 這樣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幫助學生進入作品意境,感受傷口情緒。

上面是我在語文學科中運用多元智能的作法與體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将進一步探索更新、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來豐富我們的語文教學。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