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堂教學,刷新語文作業——讓語文學習與生活相融 |
|
作者:laoerbushuai加入日期:11-11-10 | |
優化課堂教學刷新語文作業 ——讓語文學習與生活相融 語文是一個外延寬泛,内涵複雜的學科,和數理化比較起來,語文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要巨大的多,因為語文教育不隻是一個知識體系譜,它同時具備了塑造人心靈,建立人格以及培養審美趣味的功能,并且語文伴随人的一生。正因為如此,語文教育才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而學生語文成績的好與差,出校門後發展的快與慢,事業成績的大與小,全在乎教師是否具有大語文教育觀以及能否做個合格的指路人。優化課堂教學,刷新語文作業,讓語文學習與生活相融,是我在教改路上不懈的追求。 優化課堂教學,就應該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在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潤物細無聲”。這種觀念下的語文課是輕松愉悅的語文課,是沒有任何包袱和壓力的語文課。我的學生高雅在日記中寫道:“語文老師是個極溫柔的人,如果把有些老師比作一團烈火,那語文老師就是一方純淨的甘泉,所以上語文課,絕對沒有錯答問題的的惴惴不安,帶着平靜的心上語文課,真是一種享受”。學生的喜愛和褒揚,更堅定了“輕松學語文”的指導觀。當然,光有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不夠的,還應在備課上多下功夫。新課标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常常會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如果老師能夠運籌帷幄,善于梳理,總結評述出一兩個有共性的問題,定能大大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從而凸顯其學習的主體性。 優化課堂教學,還應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放在首位,要在解決樂學、善學上下工夫,畢竟“抱着走”、“喂着吃”、“捆着學”都無法實現教學目的。調動積極性,就應尊重學生的智慧,傾聽學生的聲音,應該把每一位學生的頭腦都看作是一個寶庫,想盡辦法去激活它、開采它。學了《中國石拱橋》後,不少同學流于說明文形式化的學習,沒能留意“28道拱圈”的細節介紹。對此,我适時提出這個問題,于是便有了對趙州橋結構的研究,文章為什麼介紹這個内容的探讨,由此了解到趙州橋的堅固,知曉了介紹此内容的目的,同時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設計未來的橋。學生思維的活躍,超出了我的預料:音樂橋、折疊橋、海峽彩虹橋等便應運而生了,特别是王玮钰設計的集觀光、休閑、餐飲、購物、交通于一身的“夢之橋”,設計圖紙與文字一并展示大膽的想象,較為合理的設計,讓我看到學生心中美好的情愫和小鷹試翼的壯景。針對班裡同學思維欠活躍、多數學生疏于感受生活的特點,我們上過電影劇本與電影的對比賞析課(《泰坦尼克号》、《一個都不能少》),文本情節再現課(《皇帝的新裝》),特别是“雪中賞悟課”,至今記憶猶新。那是2004年冬,天公作美,風中紛紛揚揚的大雪從天而降,校園銀裝素裹。望着窗外或靜或動的美景,師生的心早已随着雪花輕揚漫舞,所以在誦讀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後,我們帶者賞雪、悟雪的任務,飛奔到操場,或行或思,或吟或舞,或與雪對話,或幹脆與雪零距離的接觸。雖然一節課沒能盡興,但這幾十分鐘卻讓學生悟出了雪的勇敢、雪的奉獻以及雪的“文過飾非”、雪的虛僞……這之後的作文課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大有改觀,借着這次“冬風”,《春風也呼嘯》、《又一任花落》、《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感悟生活的随筆接二連三問世,這些有深度的文字,盡顯學生思想的異彩。 優化課堂教學,還應定向延伸,滲透生活。不拘限于教材,不拘限于知識本身,不拘限于知識的表象,善于抓住與現實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内容定向延伸,将現實生活的信息和活水注入所探究的内容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富蘭克林的《哨子》時,我們以“我的哨子”為話題進行讨論,引導他們反省自己曾經犯過的類似錯誤;學郦道元的《三峽》時學生們根據自身閱曆,對自己的“山水遊”滔滔不絕,盧天樹同學還結合課堂表述,整理寫出了散文《紅石峽,人間仙境》。文筆灑脫、生動,感情細膩真摯,得到師生的一緻好評。此外,正在進行的三峽水利工程、三峽移民等都成了探讨交流的話題。“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成靈光”,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能夠“自由呼吸”的課堂上發表看法,交流見解,拓寬了思維,深化了自己的認識。 除了優化課堂教學外,刷新語文作業,讓作業面孔靓起來,也備受學生的歡迎。有時“學生的‘負擔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業多或作業難而造成的身體上的疲憊不堪,更多的時候,他們感到的是一種源于‘低效作業’的心理負擔”(李鎮西),學生最不喜歡的作業就是那種機械的、了無生趣的字詞抄寫,這種低效甚至無效而又枯燥無味的作業使他們心累。學生感興趣的是有一定自由空間的作業,所以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階段的快樂,而絕不是“勞役”,更不是“苦役”。優化語文作業,讓學生樂于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已成為教改的重要課題。以“大語文觀”為先導,新課标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都昭示着語文作業的開放性勢在必行。當今時代随時随地撲面而來的多方信息,也為語文作業的開放性提供了諸多條件。我把開放性的作業大緻分為以下幾種: 1、整合歸類式: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應對所學的内容進行整合歸類,形成體系,便于學生融會貫通,鞏固積累。例如,學了古詩文後,便可讓學生分季節、景物、哲理、抱負等進行名句的分類整理;一個文言文單元學完後,按通假、一詞多義、古今不同義、詞類活用等分類整合,這樣積累的知識不僅系統,還能運用自如。再如,學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積澱,整理古今中外“生于憂患”的事例,整理出身低微、經過一番磨練、終成大業的人和事。這種作業所花的時間顯然比單純的抄生字難詞要多,但學生願意去做,究其原因是這種作業在避免機械重複勞動的同時,能展示每個個體的知識底蘊。 2、延伸拓展式:這類作業主要體現在課外閱讀上。面對浩瀚的課外讀物,有時學生漫無目的或無從下手,結果往往得不償失。所以這類作業就應在學好課内文本同時,按照老師的引領科學有效的去完成。學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朝花夕拾》,學了《我的叔叔于勒》讀《莫伯桑短篇小說選》,學了《食物從何處來》讀《狼圖騰》……課外精品的閱讀,彌補了課本閱讀總量的不足,彌補了課本範文與學生生活有時空距離的缺憾。課外閱讀(包括網上)要有一定的數量要求,否則就不符合語文學習“舉三反一”的特性。初一新生的閱讀量每周至少2000字,年閱讀量不少于10萬字;初二生周閱讀3000字,年閱讀60多萬字;初三學生閱讀能力有了相應的提高,因而周閱讀不少于4000字,年閱讀80多萬字。課外閱讀彈性較強,疏于引導就可能流于形式,添加“摘評”作業,閱讀質量就多了一層保障。摘抄的是精彩語段、錦言佳句,而評析則是寫出對所摘内容的理解和獨特的感悟。讀了《博愛的真谛》後,孟晨評析道:“的确,這些文字不是毫無關系的珍珠,其實是用‘愛’之線穿上的。文字被作者賦予了情感後,似乎有了生命,有了精神。那是一種你也許看不到、嗅不着,但可用心靈去觸及的,這就是愛的力量。我們處處時時生活在愛之中,愛是沁人心脾的舒爽,我們需要愛,就像植物依賴陽光一樣。清爽利落的文字給人以感染,催人奮進”。讀、摘、評作業,突破了學科封閉狀态,學生在一種動态、開放、主動、多元的環境中學習,會如魚得水,如鳥歸林,會發出滿腔熱情,用拓寬的大視野去審視海闊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顧琳琅滿目的“開架生活大書櫥”,去體驗感悟複雜而有序的生活真谛。 3、自由随意、百花齊放式:這類作業主要集中在日記或随筆的常規練習上,目的是刻意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新生入學就要求人手一個積累本,然後起上一個動聽的名字——“五彩貝”,其中可以作摘評,更主要的是誘導他們練筆,帶領他們積累生活。生活就像一個大海灘,學生們由《我上中學了》開始,用筆記錄中學時代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愛、所恨……就象在海灘上彎腰拾起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個美麗的貝殼。課外練筆由開始的信馬由缰到結合課内學習重點的成規矩成方圓,數量由少到多,内容由平淡到深刻,呈循序漸進的态勢。初一時每周至少寫一篇課外“随筆”,初二、初三時一至兩篇,字數亦根據情況而定,但不作死規定。題材方面,大到《我們和“非典”有場戲》、《我看台獨分子》,小到《傻傻的一桌》、《長高曆險記》、《寫給外教老師》《再叫一聲‘小死丫頭’》等五彩缤紛。這類作業,可對見聞情感進行進行描述,可對心愛之物、“學習天地”進行介紹,可對街頭廣告、标語、乞丐加以議論,當然喜歡文學的還可以寫詩、虛構小說,美麗的童話、迷離的科幻,随心所欲。盡管有些稚嫩,但從大大小小的“貝殼”裡折射出中學生的表達欲望、多維的思想、五彩的生活畫面。面對初中三年厚厚的四五本“彩貝”,有的同學總結到:“……它将是我一生中的無價之寶……我們是在積累語言,更是在積累幸福,因為我們在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刻劃着生命的痕迹。” 4、融知識、思想、趣味、社會實踐于一體式:這類作業能夠充分利用無窮無盡的社會資源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給學生不定期的布置調查作業,探究、關注、記錄生活,然後彙總、展示到課堂上,能進一步激發作業的熱情。比如說,大街上的語文訓練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捉錯别字競賽”,之後分析總結寫《街頭(報刊)錯别字調查報告》,也可以搜集店名,進行“店名品析”,這類作業深受學生的歡迎。通過搜集、聯想、品析、感悟,很多優秀習作如《“萬家福”前祝萬家》、《滿園“福”氣關不住》、《“微利欣”中看平和心态》等相繼問世,其中盧冶青的《“紅橘”生南國》榮獲第七屆全國“語文報杯”中學生作文大賽省三等獎。另外,利用學生熟悉電視媒體的優勢,讓他們自結小組,調查了解周圍的環境情況,結合課文《秃鷹之死》,進行“焦點訪談”式的電視節目書面策劃。學生通過課下搜集調查,電視節目的彩排,課上小組的現場演示,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力、文字策劃力、口頭語言表現力,而且現場機智也得到了鍛煉。特别是節目的場外記者,靈活機動地對聽課師生進行的“生活中你是如何進行環保的?”現場采訪,更能看出學生對這類作業的喜愛和重視。這種真實自然狀态下的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使語文作業多樣化、豐富化,單一的文本形式被打破,引爆出來的是新思想、新創建的火花。 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語文教學絕不可唯“應試”是從,使學生陷入各種機械的題海中。應嚴格遵循語文教育學科的規律,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語文素養,那麼就會“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績也會如水到渠成令人欣喜。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無論體制有何種差異,都把對下一代進行民族語即母語的教育放在首位,因為它是傳承、延續、發揚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載體。在語文教改之路上,雖“路漫漫”而“修遠”,我亦願“上下而求索”!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