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教育讀書】語文教學為何要統整?

讓知識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

文/王 岱

統整打破了單一學科、單一領域的框架,它強調的是一個系統性思維的養成。高中語文課程标準所提出的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及學習任務群的實施都離不開統整。統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趨勢,是由語文學科性質決定的,是實現語文課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完成語文課程内容的要求。
陳怡倩博士在《統整的力量:直擊STEAM核心的課程設計》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命題:“統整課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擁有巨大的力量。”從我們教育教學的發展及未來趨勢來看,不能不說這一推論是頗具遠見的。
統整打破了單一學科、單一領域的框架,它強調的就是系統性思維的養成。
“跨學科領域與統整都強調教學内容的多元角度。但是統整教學更進一步正視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融合的方式。”蘇珊·爵克與洛貝卡·本恩斯根據教學方法、統整程度、教學目标的着眼點,把統整課程模式分為:
第一,學科分支延伸。由某一個主要學科向外延伸學習意識,擴展到類似的相關學科,學科的相關性可以從内容或方法來解釋。
從方法來說,語文教師經常運用寫作、閱讀、溝通交流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第二,融合。運用活動将學生的學習态度、行為與知識、技能的獲取融為一體。例如,我們可以針對人工智能熱點話題,設計“人工智能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影響”主題活動,設置“人工智能将會使哪些職業消失”的調查研究這一任務情境,引入介紹人工智能、讨論人工智能的科普類文章以及有關人工智能的視頻,通過閱讀、觀看、問卷調查、訪談、資料搜集與分析、研讨,完成調查報告“人工智能将會使哪些職業消失”的寫作和“人工智能發展對我們未來擇業的啟示”“人工智能發展的邊際及對人類的影響”等文章的撰寫。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了解科技的發展對未來社會将産生的影響,并做好應對準備。
第三,服務學習。服務學習的本質就是統整教育的實踐。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服務學習往往要求教師與學生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提高生活水平。比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中的“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的學習目标與内容規定“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展開社區文化調查,搜集整理材料,對社區中人們的文化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想觀念、 生活演變等進行分析讨論”。
第四,主題延伸的統整。依據學習主題需要,找尋相關學科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比如在學習以古代戰争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專題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學過的古代曆史的相關章節來學習,這樣能加深學生對這一專題的認識和理解。
第五,概念延伸的平行整合。同一個詞在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平衡”在美術、音樂、科學裡的意義就完全不同。教師在解釋這個名詞時,可以介紹并鼓勵學生掌握這個名詞在不同情況、不同學科裡的不同意義與不同應用方式。
這五種模式,前四種皆适用于語文教學。
為什麼要強調“統整”?我認為有以下五點原因。
一,統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21世紀,世界變化巨大。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在不斷地延伸擴張,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我們的思維模式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已逐漸跳脫傳統的縱向思維,轉為橫向思維、網狀思維、系統性思維,甚至是創造性思維、視覺思維。這種轉變,凸顯了知識學習的單一化已無法适應知識的複雜性與多面性。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互聯網時代,要求我們具備處理龐雜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給教育提出了挑戰,教育必須培養适應未來發展需要的、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公民。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将直接影響學習者的未來發展及整個社會的發展。統整學科的學習是21世紀的必然趨勢,統整課程是為未來培養創新人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二,統整,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趨勢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語文課程都力圖增強核心領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幫助學生應對現實生活中來自不同媒介的大量信息,在多元化的文本、創作實踐和生活情境中,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在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多種文本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閱讀工作坊、主題教學、角色扮演等閱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及時反饋、分享、研讨閱讀體會。在寫作教學中,各國語文課程都注意統整各種資源給學生提供寫作的支架,以體驗完整的、真實情境下的寫作過程。例如,新西蘭和美國要求學生有效地使用文本、圖形、聲音、圖像等媒體,展示調查結果和論據,增強觀點的論證效果,吸引聽衆。世界各國都重視語文課程在生活中的實用功能,統整聽、說、讀、寫等各種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打破學科課程壁壘,倡導跨學科、跨媒介的學習已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許多國家倡導跨學科、跨媒介學習,鼓勵教師充分開發和統整各類課程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美國的課程标準把英語課程與其他課程融合在一起,其名稱為《各州共同核心标準:英語語言藝術與曆史/社會研究、科學和技術類課程中的語言表達》,這一标準明顯地具有跨學科學習的性質,體現了統整的理念。它既強調了英語課程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基礎地位,又要求相關課程承擔與之相應的責任,以期共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英國則充分運用“鍊接其他學科的交叉課程”,有意識地将不同學科的内容統整到英語課程中,引導學生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靈活的思維看待閱讀與寫作的學習。跨學科學習并不意味着取代母語課程,而是從更為廣闊的視角補充和完善母語學習的内容和過程,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許多國家高中語文課程也積極倡導跨媒介學習。将現代媒介統整到語文學習中,提高教學效率,并訓練學生能快速、準确地從龐雜的信息媒介中積極獲取、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理性對待信息,将媒介轉化為促進自身發展的有利工具,實現在信息化社會中的健康成長。
三,統整,是由語文學科性質決定的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實踐性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從語文學科的性質我們也能看出,語文學科的教與學都體現了統整的必然性。
我們的母語教育從它誕生以來就有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傳統,文、史、哲不分家。19世紀以來的學校教育,語文走上了獨立設科的道路,這是曆史的巨大進步。但是,大機器的生産方式不斷強化,語文課程過多地受到技術主義、工具理性的影響,這就造成了過分強化語文知識點、能力點的線性排列與逐項訓練,條分縷析、機械訓練成了一線語文教學的主流,使得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語文教育中逐漸缺失。《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 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界定,強調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并首次明确提出了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且突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不但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學習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也符合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傳統。重視統整,是由語文學科性質決定的。
四,統整,是實現語文課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語文的課程目标是使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學習活動,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使命感,為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真實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我們的學習者面對的問題是複雜多樣的,需要他們從不同方面,綜合運用自身所具備的各種能力去解決問題。傳統教育教學目标的設置呈現出精确性特征,但卻難以很好地應對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富有生成性價值的内容與結果。重碎片化知識、輕綜合性能力的課程與教學無法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這次高中課程标準的修 訂中,核心素養的提出有利于将原有碎片化狀态的知識、能力訓練目标,轉化為一個綜合的整體。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雖然分解為四個方面,但是作為完整的語文教育來說,它不是單獨施行,更不是分别實現的。無論在任何時候、采用何種方式,雖然會有所側重,但是都是綜合、整體推進的。這就決定了統整是實現語文課程目标的必然手段。
五,統整,是完成語文課程内容的要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中提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這一概念,學習任務群就是素養教育的綜合性的表現形式。這很好地體現了統整的理念。“語文學習任務群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内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它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它表明了學習語文的根本的、正确的途徑。學習任務群是追求語言、知識、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目标發展的綜合效應,而不是學科知識逐點解析、學科技能逐項訓練的簡單線性排列和連接。這就體現了統整在實施語文學習任務群中的作用。
語文學習任務群是針對過去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片面強調一篇篇文本、一個個知識點、一項項技能,把語文課上得支離破碎這些現象提出的。正像鐘啟泉先生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一文中所說:“多年來我國一線教師大多滿足于'課時主義’,并不理會'單元設計’。然而在'核心素養—課程标準—單元設計—學習評價’這一環環相扣的教師教育活動的基本鍊環中,單元設計處于關鍵的地位。離開了單元設計的課時計劃歸根結底不過是聚焦碎片化的'知識點’教學而已。”這裡的“單元”對我們的語文教學而言,是基于課程目标與學科核心素養、由教師結合教材意圖設計的高度整合的語言文字問題解決情境,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完整學習過程。把握課程目标,從單元出發,以語文核心素養的視角來審視篇目教學、知識教學的作用,引入有助于達成單元教 學目标的各種類型的文本、一定的情境活動,有機統 整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三類語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大量閱讀、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運用語言,通過深度有效的學習,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個體面對複雜的不确定情境,在解決一定問題和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與重要觀念,這些品格、能力、觀念不可能由教師通過課堂上的講解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隻有在努力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内隐的,必須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學生具體的語言行為才能體現出來,這種體現既有一定的綜合性也有一定的複雜性。因此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起點應在于如何去創設真實情境、真實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活動,而不是将經典文本、必備知識等當成教學的起點。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在教學建議方面,提出“圍繞核心素養,整合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課程實施的整合,通過主題閱讀、比較閱讀、專題學習、項目學習等方式,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的整合,整體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應遵循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規律,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整合相關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日常教學效率”,這些無不體現了統整的理念。統整既包括學科的統整、情境的統整,也包括資源的統整。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要充分考慮課堂外的課程資源,在教材的統領下合理、科學地利用自然、社會、人文資源,如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以獲取信息,有效和快樂地學習語文。
統整還包括學習方式方法上的整合,例如教師可以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設置不同類型的表達與交流任務,通過概要、批注、随筆、劄記、雜感、時評、小論文、研究報告、文學創作以及各類實用類文體寫作任務,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演講、口頭報告等展示交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閱讀,把自己富有個性的閱讀體驗、觀點見解、研究結論等通過恰當的形式準确地表達出來,完成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統整。學生也可以 在比較閱讀、專題研究、調研、訪談、演說、辯論、社團組織、網絡協同學習等豐富的語文活動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核心素養。從中可以看出統整在語文教學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來源:《基礎教育研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