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指導——以高中語文教材必修3為例

如何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會結合,讓二者互相促進,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這是值得每個語文教學工作者深入探究的問題。

下面從論點、結構、論證、叙述、修辭五個方面,結合高中生在議論文寫作中較為常見的一些問題,如論點不明确、結構不合理、論證單一、叙述不當、語言沒有表現力等問題,試圖找到一條将古代議論性散文閱讀教學與議論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的途徑,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借鑒古代議論性散文高超的藝術技巧,提高議論文寫作水平。


一、中心突出

議論文,又稱說理文,“适用于議論和說理的文章樣式”,“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來表明作者的觀點和主張”。既然是要表明觀點、主張,那麼論點必須要具備正确、鮮明、概括等特點,本單元的《勸學》《過秦論》《師說》等課文的中心論點都具備這樣的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但在平時的寫作訓練和考試作文中都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在寫議論文時,有時隻有一個寬泛的論題,沒有具體明确的中心論點;有時入題拖沓,開頭或東拉西扯,或直接照搬材料,觀點模棱兩可、含糊不清,這樣的文章也就沒有了靈魂。

因此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突出中心”的意識——在寫議論文之前必須确定一個明确的中心論點。如一高考優秀作文《善良之心,溫暖生活》的開篇:“善良之心,引導着善意之舉。”又如高考優秀作文《人之常情》的開頭:“激動是人之常情的體現,痛苦是人之常情的體驗,憤怒是人之常情的體現,寬容是人之常情的體現……人之常情就是人一生的寶貴财富。”

兩篇優秀作文的作者都是在開篇就抓住了題目或材料的核心,并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準确、鮮明地陳述了自己的觀點,這與《勸學》《師說》中的開篇直接擺出中心論點的寫法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二、結構嚴謹

本單元的議論性散文都有嚴密周詳的論證邏輯和嚴謹的行文結構。下面将本單元課文的結構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如表2所示:

表2

以《寡人之于國也》為例,本文采用了議論文常用的遞進式結構,段落分明,層次清晰,結構嚴謹。

《勸學》一文開篇直接擺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着從“為什麼”的角度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态度、方法等内容,全面深刻地論證了中心論點,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師說》一文在開頭提出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接着從批評反面現象中進一步闡明論點,後又援引孔子的言行從正面來論證,在一反一正的對比中讓論證更有力,觀點更鮮明。

我們常說,寫議論文要做到有理、有據、有序,所謂的“序”就是指文章的行文結構,它是“以邏輯推理為結構的基本線索,一般按提出問題(緒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的順序安排結構”

如上所列舉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文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展開的。但學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結構失當、思路不明、邏輯混亂等問題。因此,在平時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做到熟練掌握并應用各種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培養學生對文章進行宏觀考量的意識。如一高考優秀作文《與我同行,我亦成長》:

作者在開篇點明了寫作的内容及要求後,接着采用了并列式(2035年的脊梁們、2035年的新時代的寵兒們),兼用縱深式(2035年的芳華少年們)的寫作方式,結尾深化主題。行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論證逐層深入,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三、論證靈活

所謂的論證,就是在明确了論點之後,采用各種方式讓論點得到證實。在議論文寫作中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在本單元的議論性散文中,作者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把道理講得很透徹,使文章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如表3所示:

表3

在學生的議論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觀點+材料(一、二、三……)+總結”的模式,這種材料堆砌式的作文缺少内在的邏輯關聯,沒有理性的分析論證,這樣的材料大雜燴不過是為了湊足字數,所以分數不高。而要寫好一篇議論文必須學會使用多種論證方法,隻有這樣才能把道理講得更透徹,更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文章也才更有味。如高考優秀作文《情感·認知·文化》中的片段:

文中的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靈活多變、生動形象,尤其是在氣勢磅礴的排比句中,幾組對比交織錯落,讓論證更具分量,讀來讓人深思不已。


四、叙議得當

在學生的議論文寫作中經常會出現隻叙不議、單純羅列事例、缺少具體深入的分析,從而導緻文體不明的現象。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前面談到的要靈活運用論證方法外,還要學會對所選取的論據展開分析的方法,如常用的因果分析法、假設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将叙議有機結合起來。如《過秦論》一文就是叙議有機結合的典型範例

在例證時,隻有靈活地運用各種分析方法,才能将議論文中的叙議有機結合,寫出來的議論文才能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征。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這個片段列舉了貝多芬、司馬遷、李甯三個事例來論述“磨難能夠曆練生命,讓生命綻放光彩”,運用因果分析法将論點和論據有機結合在一起,叙議得當,說理透徹,有感染力。


五、巧用修辭

巧用修辭,不僅可以提高表達的效果,更能讓議論文的語言更具表現力,令說理更具說服力,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本單元的這幾篇課文中就有這樣的範例,如表4所示:

表4

很多時候教師會覺得學生的作文語言淺白無味,平淡松散,表現力不足,更缺少情思和思辨。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便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和借鑒這些古代經典議論性散文的語言特點,比如巧用比喻,把深奧抽象的道理說得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對偶句和排比句穿插使用,能使文章整齊對仗、節奏和諧、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力求在準确、簡潔、嚴密的基礎上做到生動、形象、鮮明。巧用修辭不僅能展現語言的美,更能增強說理的力度,讓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如下面一段文字:

曆史不僅僅是一個叙事的書架子,更因為那裡有過往,有思想,有靈魂。那一本本書立起來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雖是短短的四十幾個字組成的片段,卻融入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使得說理更加生動形象,且極具氣勢,讓議論的語言讀起來更具美感和情味。除上述說到的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辭外,我們還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讓議論文的語言更具有韻味;也可以活用句式,來增添文采。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比如在學習《寡人之于國也》時,可以讓學生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拟寫一個作文提綱:


總之,要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标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第三單元的古代議論性散文時,既要讓學生背誦名篇佳句、積累相關的文言基礎知識、理解課文的思想内涵、學習古代議論文的閱讀方法,也要學習、借鑒這些經典議論文高超的藝術技巧,通過滲透、整合等方式把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和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彌渡縣第一完全中學 李琇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