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就是5月16日,我們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奔波跋涉終于來到王叔和墓前,千年來,脈聖王叔和靜靜地伫立在此寂靜偏遠之地,想來如同他生前隐居一樣,他總是靜默于世,為世人默默奉獻自己。
今天的旅程相對來說很順利,因為在麻城市旅遊局、麻城市衛生計生局、麻城市王叔和研究會、麻城市白果鎮政府的得力組織安排下,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早上8點鐘,我們準時出發前往王叔和墓地——老爺山。
走的是曲曲折折的鄉間小道,大巴車颠簸在道路上,大家也不自主地跟着車子一起一伏。車子拐了一彎又一彎,路兩側楊樹、柳樹的枝條不時被車子扯痛,一窪窪稻田,一方方水塘,交錯分布在路兩側,有三五農人依鋤伫立遙望着我們的車子,田地緩緩地延展到遠處低低的丘陵,道旁的樹木正綠的徹底,石榴花紅的明亮、紅的奪目,夾竹桃粉粉的,像個含蓄害羞的姑娘,婆娑地站立在道旁,被車子快速地閃到視線後。穿過一個個樓舍林立的、甯靜的小村莊,拐過最後一道難度極高的彎,我們走近了王叔和墓地。
這裡很偏僻,為了潛心研究醫學,王叔和辭朝歸隐,就是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地方,他整理完成《傷寒雜病論》,并著述了對後世影響巨大的《脈經》。
但也不可否認,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位于神奇的北緯31度。墓地依山而建,前側有河從西往東流過,山上植被豐茂,山下清水環繞。書和墓極為樸實,但卻看得出當地人對它的用心修整與維護。山下方圓數十裡也被當地旅遊局植上綠色的樹木,道路也在不斷鋪修中,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不僅進行硬件建設;關于王叔和的研究工作,麻城市衛生計生局、麻城王叔和研究會等也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進行研究整理。他們先後跑到王叔和的故鄉山東做調研,又去到湖北襄陽王叔和的衣冠冢進行了解,并先後兩次前去醫聖祠祭拜先師仲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編撰了《王叔和大事記》及《本草》兩部,完整地呈現了王叔和的一生。
在這空闊的墓地旁,在塗華新老師與葛闖總經理的帶領下,在麻城市各單位的積極協助安排下,《傷寒雜病論》傳世遊學學員共同參與了盛大的祭拜儀式。禮炮齊鳴,響徹周邊,花籃高香,我們一行45人無比虔誠地拜祭了脈聖王叔和,沒有王叔和,就沒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傷寒雜病論》,就不會有我們手中的經方。
塗華新老師與葛闖總經理也代表我們大家向值得尊敬的單位贈送了錦旗,以表衷心的贊許和感謝。
說完這裡,我們不禁又想到了長沙,現代化大都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紙醉金迷。而我們的醫聖仲景,曾經的長沙太守,被安置在一座人行天橋下,面對着一輛輛電動車。如果僅是一位普通的太守,大家忘了他也沒關系,如果是一座商業大樓把醫聖仲景擠壓到一座天橋下,我們也認了,可是在中醫院附近,卻将中醫界的靈魂人物擠壓到天橋之下,對醫學之偉人如此無感,我們多少感到震驚。有人說,經過考證,張仲景未在長沙做過太守,我們也希望這是真的,希望是《長沙府志》搞錯了,至少這樣,不至于讓中醫界人士寒心。
長沙虔誠的祭拜結束後,很多人對醫聖被忽視感到憤憤不平,塗華新老師也深感無奈地苦口婆心道:中醫不需要信仰,中醫需要療效。讓我們把内心所有的憤慨都化作中醫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吧。
在麻城的祭拜結束後,大家在麻城市旅遊局等單位的安排下來到了白果鎮鎮政府會議室,來自麻城市各地中醫院的骨幹人員已經入座等候,他們與我們一道傾聽了塗華新老師講授的厥陰第三方——麻黃升麻湯。
2017年5月17日00:40
陝西西安
下一篇
名老中醫用藥心得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