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腰腿痛,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腰間盤突出,很少有人能夠想起梨狀肌綜合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梨狀肌的功能解剖知識和治療手法!
臀部的肌肉豐滿、結實,臀區的結構除皮膚及淺筋膜外,共分為4層:第1層為臀大肌和皮神經;第2層為臀中肌和梨狀肌;第3層為血管神經束;第4層為臀小肌、上孖肌、閉孔内肌腱、下孖肌及股方肌。
梨狀肌是臀中深層的一塊小肌肉,形狀像梨。它位于骨盆後壁,起于第2~4骶椎前面骶孔外側緣,沿骨盆壁向外下行,穿過坐骨大孔将該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下孔,止于股骨大轉子上緣和内側面。
梨狀肌是跨關節肌肉,它的主要作用是近固定時使大腿旋外和外展,遠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可以使骨盆後傾。
梨狀肌形狀為三角形,屬于臀部深層肌,起自部分骶骨前端,終止于股骨大轉子,主要作用是配合臀部内外相關肌群以完成由骶神經支配的下肢外展及外旋動作。
梨狀肌綜合征是由于梨狀肌充血、水腫、痙攣、肥厚的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以及解剖變異,引起以一側、雙側臀部酸脹、疼痛,伴大腿後側或小腿後外側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動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綜合征。
7步鑒别梨狀肌綜合征
1、梨狀肌試驗,患者仰卧休息時,患肢外旋,當主動旋轉至中立位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2、Lasegue征,患肢處于屈髋伸膝位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3、Freiberg征,患側髋關節被動内旋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4、Pace征及屈曲内收内旋(FAIR)試驗,患肢處于屈髋屈膝位,内收、内旋患髋關節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5、Beatty試驗,患者健側卧位,擡高患膝後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6、超聲,可顯示梨狀肌的縱、橫斷面各徑線及面積增大,梨狀肌内部呈不均勻低回聲,部分可見包膜表面不光滑地增厚,局竈性回聲增強,偶可探及帶狀液性暗區;
7、MRI,表現為梨狀肌肥大,神經血管樣組織騎跨,信号為脂肪及纖維條索的混合影像學表現;梨狀肌變小,纖維束較正常偏細,周圍脂肪化性質的軟組織顯示梨狀肌病變。
按壓
患者俯卧,治療師立于患者髋旁。
将拇指輔助拇指置于大轉子與骶骨之間的中點。
用力壓入組織,尋找壓痛點。保持至放松。
用此方法探查全部肌肉,從骶骨底直到大轉子附着點。
患者俯卧,治療師立于患者髋旁。
将一隻手的指關節置于臀部大轉子旁,向前中部用力按壓。
另一隻手抓住患者足踝部,屈膝呈90°。
指關節持續按壓梨狀肌,将患者下肢拉向治療師,旋轉髋關節至内旋。
患者仰卧位,治療師立于患者旁邊,膝蓋處位置。
治療師拇指置于臀部中間,介于坐骨結節和大轉子中間。
向上按壓,尋找壓痛點。按住直至放松。
患者俯卧位,治療師靠近腰部,面向患者。
将手側放置于患者臀部,手指指向下方。
另一手朝相反方向,置于髂嵴之上。掌部用力,朝兩個方向深度地分推。
保持直至感覺到手下的肌肉組織已放松,再緩緩放開。
患者俯卧位,治療師立于患者旁邊,靠近患者胸部的位置。
一手手掌置于臀部髂嵴之上,髋骨之後,拇指指向下方。
掌根用力,深深地壓揉組織,使手掌滑行于肌肉至最深處。
繼上一起始點的外側重複此操作,直至整個臀部都覆蓋到,包括臀大肌至髂胫束的附着點以及髂關節邊緣的臀小肌。
可以用指關節指尖或輔助拇指完成此操作。
用力壓入組織,來回移動你的拇指,尋找疼痛的區域。保持放松。
在整個臀部探查臀肌肌肉。
提示大家注意預防梨狀肌受傷,如在運動中注意運動規範,避免暴力或者不協調動作造成梨狀肌損傷,避免久坐、久站和長時間深蹲,下蹲彎腰搬重物時注意體位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