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中氣,扶陽抑陰。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所謂土也,是陰陽升降之樞軸,陰陽五行變化和萬事萬物生化的根本。在人體,中氣即脾胃之氣,是人體髒腑後天之根本。
1、陰虛的治療: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濫用滋陰降火之劑,方用地魄湯:甘草、半夏、麥冬、芍藥、五味子、元參、牡蛎。
2、陽虛的治療:不僅要溫腎助陽,更要健脾升陽,方用天魂湯:甘草、桂枝、茯苓、幹姜、人參、附子。
3、氣病的治療:人體之氣,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氣為升降之樞軸。肝氣郁結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氣上逆之因,源于胃氣不降。氣滞于右脅及胸膈者,降胃瀉肺,方用下氣湯: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貝母、芍藥、橘皮。氣滞于左脅及臍腹者,治宜升補肝脾,方用達郁湯:桂枝、鼈甲、甘草、茯苓、幹姜、砂仁。
4、血病的治療: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則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溫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湯: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參、桃仁、幹姜、首烏。治衄血必降胃氣,降胃氣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證為陰虛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湯:麥冬、五味子、貝母、半夏、柏葉、甘草、芍藥、杏仁。
上一篇
健康膳食問答(實驗)
下一篇
曆史廣場:大理國帝王簡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