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元禦:陽虛天魂湯、陰虛地魄湯】

黃元禦說:“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沉浮。分而言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下面看看黃元禦如何利用升降理論治療陰虛、陽虛:

黃元禦創制治療陰虛:地魄湯

制半夏三錢、北五味一錢【研】、麥冬三錢【去心】、芍藥三錢、元參三錢、牡蛎三錢、【煅,研】、甘草二錢【炙】

黃元禦曰:“水為陰,而陰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斂,君相升洩,則心液消亡,而陰無生化之源。

半夏、五味,降攝肺胃之逆,麥冬、芍藥,雙清君相之火,元參清金而益水,牡蛎斂神而藏精”,甘草培土升脾陽,以助降胃逆。

黃元禦還告誡:“若熱傷肺氣,不能化水,則用人參、黃芪,益氣生水,以培陰精之原。此補陰之法也”。就是用人參、黃芪都是升脾陽的。大家可以與六黃地黃湯比較一下有什麼不相同。六味地黃湯,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首先陰虛臨床上從來都沒有看到脾濕症狀,用茯苓、澤瀉瀉濕實屬不當,丹皮善清相火,不能清君火,大劑量生地有礙脾胃,臨床應用黃氏地魄湯其療效比六味好!

黃元禦創制補陽的陽虛:天魂湯

茯苓三錢、甘草二錢、幹姜三錢、附子三錢、桂枝三錢、人參三錢。

這個方子,就是黃芽湯加桂枝、附子。

黃元禦說:“火為陽,而陽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溫氣頹敗,則陽無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于土濕,土濕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瀉濕,幹姜、附子,暖脾而溫腎,人參、桂枝,達木而扶陽。”

“若肝血虛弱,不能生火,則用歸、地、首烏,以培陽神之原。以火清則神發,血者,神魂之母也”。

黃元禦告誡我們:“夫純陽則仙,純陰則鬼。陽盛則壯,陰盛則病。病于陰虛者,千百之一,病于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藥,禍流今古,甚可恨也”!黃元禦告誡大家,臨床上“病于陰虛者,千百之一”,當代滋陰的六味地黃丸之泛濫成災是不是值得大家反省?“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藥,禍流今古,甚可恨也”!是不是值得憎恨。

這個方可以與桂附地黃丸相比較,桂附地黃丸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桂枝、附子,黃元禦對桂附地黃丸是很肯定的,隻是對方中的生地稍有微詞。黃元禦認為将生地改為元參,更為确當。生地“水旺土濕者,切不可服”,“玄參清肺金,生腎水”,“不寒中氣,最佳之品”。

黃元禦根據這個“悟”,不僅僅找到了疾病十之八九的根原!

并且創制了治療的方藥!黃元禦的“悟”是颠覆性的,指出廣大中醫隻知道治療十之一二的疾病,十之八九的疾病都治錯了!

清代名中醫歐陽兆熊在《四聖心源序》曰:“餘自束發,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閱醫書。初師喻嘉言昌,又師陳修園念祖,十年無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陳廣敷溥以玉楸黃先生《醫書八種》抄本相饷。其源不盡出自醫家,而自唐以後,談醫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傳之絕學,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聖心源》、《素靈微蘊》,锓闆行世,一時醫風,翕然丕變。”“吾之學,朱、張、劉、李之學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嶽《八陣》、葉氏《指南》之所傳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醫之咎也。”

“讀此書曾不汗流浃背,一發其羞惡是非之良,不亦颠乎!”

由此可見黃元禦之書的魅力!歐陽兆熊讀了黃元禦的書後,認為跟随喻昌,陳修園學習十年,認為沒有學到東西,喻昌,陳修園是什麼人?都是傷寒大家,跟他們學習的學生無數,唯有歐陽兆熊“讀此書曾不汗流浃背,一發其羞惡是非之良,不亦颠乎!”

反思自己錯了!“吾之方,固出自景嶽《八陣》、葉氏《指南》之所傳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醫之咎也”。

自己治病有治愈的,也有很多沒有治愈的,認為那是患者的命中該死,不是醫者的責任。看來是自己錯了!過去是分不清是非,把是非颠倒了!如果我們的中醫藥大學的教授、博導及中醫藥學院的學子能讀黃元禦的書能達到"汗流浃背",有了羞愧,到那時中醫藥界定能“一時醫風,翕然丕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