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個濕字,背後的病因病機可不簡單,看看乾隆禦醫黃元禦怎麼說?

風、寒、暑、濕、燥、火,此六者中醫稱之為六淫,是導緻我們身體出現病變的重要病因。比如感受了風寒之邪,就會引發風寒感冒。而在這六淫當中,“濕”絕對是十分難纏的一位。濕有内濕與外濕之分,外濕易犯者,常見于居住在潮濕地區的人,比如我們國家南方一帶,特别是東南片區;而内濕則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因脾具有運化水濕的功能,體内的水液代謝取決于脾之運化,若脾本身功能出現異常,便會導緻濕的出現。因此,濕病總不離脾土。

一個“濕”字,背後的病因病機可不簡單,為了探究濕的具體病因病機,曆來各代醫家都有着自己的觀點,而乾隆禦醫黃元禦素來醫學見解獨樹一幟,他對此又怎麼看呢?黃元禦在其著作《四聖心源》中專其“濕病根原”一節,以闡述其對于濕的看法。

黃元禦認為,濕病為“太陰濕旺,而感風寒”,太陰為足太陰脾及手太陰肺,肺以辛金而化濕,而胃則以戊土化燥,故燥濕相濟,人體安然無病。而正如我們身體之陰氣易盛陽氣易衰一樣,濕氣盛“不止十九”,燥氣盛則“未能十一”。因此,人體之濕氣漸長而燥氣漸衰,故濕病也就出現了。

而對于濕病所引起的症狀,黃元禦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因肺氣化水,滲于膀胱,而此時土濕則肺氣閉郁,不能化水,膀胱之氣化則随之失常,故濕氣無法正常排出,從而浸淫于全身。而濕本身是一種陰邪,具有沉降之性,故常侵犯于下半身,可見下肢水腫或者關節疼痛等症。而濕邪走竄全身,犯于上焦則可見頭目疼痛、昏蒙;侵犯中焦脾胃,則可見飲食不振、洞洩不止;犯于下焦,則腰膝疼痛。而濕邪犯體,腠理閉郁,氣機閉阻,日久郁蒸而生熱,故見于濕熱。

而對于濕熱侵犯,脾郁肺壅而見小便黃澀者,黃元禦采用了元滑苓甘散這個配方來進行治療。該方具體藥物為元明粉、滑石、茯苓及甘草各等分,為末,每次服一湯匙。方中元明粉也稱玄明粉,為芒硝的進一步制劑,可洩熱通便、清肺解毒;滑石則利尿通淋,清熱利濕;茯苓利水滲濕,又可健益脾土;甘草調和諸藥,同時也顧護脾胃。諸藥配伍,具有清熱除濕之功。且黃元禦認為,服該方後濕從大小便而去,可見尿黃糞黑,為濕熱排出之象。

元滑苓甘散以甘寒之元明粉及滑石,以使濕邪分别從大小便而去,而濕一消則熱無所依,故濕熱自退。可見,雖然黃元禦隻談及到該方用于治療脾郁肺壅,但從其具體藥物來分析,不難看出對于濕熱之基本病機,其可作為一個清熱除濕的基礎方劑。雖然現今臨床不大常用,但它仍然有着很大的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