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内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說,文老師,中醫治病,為什麼總能治到“病根兒”上去?
其實,這裡所謂的“病根兒”,是不同的醫學體系和思維的産物。西醫認為,病因在這裡。中醫認為,病因在那裡。中醫眼中的“另一種病因”,就成了所謂的病根兒。
尤其是在西醫治療效果差的時候,中醫眼中的“另一種病因”,以及在此指導下所衍生出的治療方式,就被賦予了很大的希望。
從這個角度說,中醫不見得比西醫高明。
隻不過,中醫的想法,大家不熟悉,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罷了。
比如說吧,心律不齊、心慌早搏。
西醫有西醫的認識,中醫有中醫的認識。中醫的認識,很多時候,被當成了“病根兒”。
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當時是53歲,醫案記載姓李。
這個人,早在兩年前,就不斷出現心慌胸悶之感。一年前,他又被确診冠心病。
最近這一個月,他的不适感越來越劇烈、頻繁,主要就是心慌氣短、頭暈乏力,胸前隐隐悶痛,而且惡心納呆,整個人十分煩躁。夜裡睡覺多夢。
到醫院一檢查,确診為心律不齊,頻發早搏。
怎麼辦?經過權衡,患者決定接受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結代、舌苔薄黃,舌體胖,舌質暗紅。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鈎藤12克,法半夏、陳皮各9克,菊花10克,黨參、茯苓、酸棗仁、丹參、麥冬、全瓜蒌各15克,生姜3片。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6劑以後,胸悶心慌之感大大減輕,晚上入睡比較快,隻是偶發早搏。
這時候 ,原方不變,再投6劑。患者藥後諸症悉平。
三個月後,患者接受随訪,表示病情再未複發過。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他最初刊載于1993年的《中醫臨床與保健》。
這裡頭,是什麼道理呢?
還是我前面說的那句話——中醫,用另外一種病因病機理論,來解釋患者的病症。這就導緻了,和西醫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在很多人眼中,這就算治在了“病根兒”上。
中醫怎麼看患者的問題呢?是心氣不足、痰熱郁阻、心脈不通。
你來看,這個患者,就診當時,心慌氣短、頭暈乏力、舌體胖大,這一看,是氣虛。心氣不足,可以定下來了。
心氣不足,心血沒有足夠的動力來運行,于是就心脈不暢。患者舌暗紅,脈結代,這就是血行不暢的表現。
氣虛,一身代謝運化就失常。這種狀态下,患者容易内生痰濁,并且化熱。痰熱淤阻之下,患者就會惡心、納呆、苔黃、煩躁。
這麼一看,我們就清楚了,要想改善患者的狀态,必須補益心氣、暢通血脈、清化痰熱。
我們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鈎藤12克,法半夏、陳皮各9克,菊花10克,黨參、茯苓、酸棗仁、丹參、麥冬、全瓜蒌各15克,生姜3片。
補心氣的事兒,交給黨參、茯苓。
養血活血的事兒,交給丹參、酸棗仁、麥冬。
清化痰熱的事兒,交給鈎藤、法半夏、陳皮、菊花、全瓜蒌。
你看看,這個構思,還是很規整的。
就這樣,患者心氣心血得到補充,心脈得到了暢通,痰熱得到了化散,他的“病根兒”沒了,病情自然就好了。
在這裡,我想請讀者朋友,能把上頭這個驗方記下去。它其實是古方鈎藤散的加減應用。
生活中,和醫案裡類似的心慌早搏患者,很多。西醫治療,見效有好有壞。如果确實屢治不效,我們不妨借鑒中醫的思路。中醫,通過清化痰熱、補氣養血之法,改善本虛标實的狀态,往往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能治好病就行呗!所以啊,咱普通的中醫愛好者,或者說有此類疾病的人,應該對此多加琢磨。
下一篇
腸道—生命之根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