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黃帝内經解讀(67)

【原文】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1)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2)。其脈連于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3)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釋】

(1)傷寒:病名,即外感熱病的總稱。

(2)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陽,即太陽。諸陽,指督脈和陽維脈。屬,統率、聚會之意。指太陽經統率人身的陽經,其經脈上連風府,而風府會聚督脈和陽維脈,所以太陽經主持人身陽經之氣。

(3)兩感:表裡兩經同時感受邪氣發病,例如太陽與少陰兩感、陽明與太陰兩感、少陽與厥陰兩感。

【白話詳解】

黃帝問道:現在所說的外感發熱的疾病,都屬于傷寒一類,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都在六七日之間,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這是什麼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釋,想聽聽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說:太陽經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隸屬于太陽,太陽的經脈連于風府,與督脈、陽維相會,行走于人體背部,感受的陽氣最多,所以太陽為諸陽主氣,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後,就要發熱,發熱雖重,一般不會死亡。如果陰陽二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就難免于死亡了。

【按語】

本節論述了外感熱病的名稱、病因和預後,為全篇内容的提綱。

“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明确指出一切外感熱病,皆屬于傷寒的範疇。将外感熱病命名為傷寒,是由于寒為病因,寒在此泛指四時邪氣。謂之熱病,則是以症狀特點命名,因為發熱是外感病的共同特征,故泛稱外感病為熱病,目前多直接稱為外感熱病。本文說的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總稱,由四時邪氣引起的外感性熱病稱廣義傷寒,由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熱病稱狹義傷寒。凡因感受外在邪氣而引起的各種熱病,均屬于傷寒範圍。《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前一“傷寒”為廣義傷寒,後一“傷寒”為狹義傷寒。

傷寒的預後取決于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和傷寒的類型,文中“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說明寒邪侵襲人體,邪氣雖盛,但正氣未衰,邪正交争,陽氣郁遏于肌表而發熱,故熱勢盛,但“熱雖甚不死”。治用汗法,汗出邪散,諸證皆除,預後良好,即“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熱雖甚不死”,一般屬于六經傷寒單經受病。而兩感于寒,是表裡兩經同時感受寒邪,邪氣壅盛,充斥内外,傷及髒腑營衛氣血,邪盛正衰的外感病重證,若救不及時,則“必不免于死”,預後較差。文中“死”與“不死”是指病情輕重,預後好壞。熱病重者,若救治及時得當,亦有生機。從治療的角度,論述外感發熱是邪正交争,正氣不衰的表現。在外感病的不同階段,由于邪正雙方力量消長不同,其熱型有别。發病初期,邪正交争于肌表,表現為惡寒與發熱兼見的熱型;若争于半表半裡,表現為寒熱往來的熱型;若邪正交争于裡,正氣未傷,勢均力敵,表現為但熱不寒,或為壯熱,或為日晡潮熱等;倘若正氣已傷,陰精不足,則會有暮熱早涼或夜間更甚。

臨床上常根據病人的熱型判斷邪正的盛衰及疾病發展中所處的階段。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