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帝内經解讀(66)

【原文】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異位(1),更虛更實(2),更逆更從(3),或從内,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内。故陽道實,陰道虛(4)。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髒。入六腑則身熱,不時卧,上為喘呼。入五髒則(5)滿閉塞,下為飧洩(6),久為腸(7)。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8)。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9)。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10)。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注釋】

(1)陰陽異位:張介賓注:“脾為髒,陰也。胃為腑,陽也。陽主外,陰主内;陽主上,陰主下,是陰陽異位也。”(2)更虛更實:春夏為陽,陽明之氣與之相應,故春夏季陽明實而太陰虛;秋冬為陰,太陰之氣與之相應,故秋冬季太陰實而陽明虛。

(3)更逆更從:春夏為陽,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冬為陰,陽明為逆,太陰為從。

(4)陽道實,陰道虛:陽明胃多病外感而為實證,太陰脾多病内傷而為虛證。

(5)(chēn):脹滿。

(6)飧洩:大便内食物殘渣多,即完谷不化的洩瀉。

(7)腸澼(pì):痢疾,指虛寒不禁的洩瀉,以便下膿血白沫為主要特征的腸道疾病。

(8)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天氣,清陽之氣。地氣,水谷之氣。喉司呼吸,廢氣所出,故喉主天氣;咽納水谷,下通于胃,故咽主地氣。

(9)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風為陽邪,故人體陽分受之;濕為陰邪,故人體陰分受之。同氣相求也。

(10)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張志聰注:“此言邪随氣轉也。人之陰陽出入,随時升降。是以陽病在上者,久而随氣下行;陰病在下者,久而随氣上逆。”

【白話詳解】

黃帝問道:太陰與陽明兩經互為表裡,也就是脾和胃的經脈,但所主的疾病不同,是什麼道理呢?岐伯回答說:太陰屬陰經,陽明屬陽經,二經所主的上下内外部位不同,四時中虛實交替,順逆交替,其疾病的發生,或從内生,或從外入,發病的原因不同,所以病名也就不相同。

黃帝說:我想聽你講講其生病後的不同表現。岐伯說:屬陽者,有如天氣,主護衛于外;屬陰者,有如地氣,主營養于内。所以陽剛陰柔,陽氣常有餘,陰氣常不足。因而當受到虛邪賊風的侵犯時,陽氣首先受到侵犯。飲食沒有節制,起居沒有規律,則陰氣首先受到損傷。陽受邪則傳入六腑;陰受邪則傳入五髒。邪入六腑,則出現全身發熱,不得安卧,氣上逆喘急;病入五髒,則出現脹滿,痞塞不通,下而大便洩瀉,完谷不化,日久則成為腸澼病。所以喉司呼吸而主天氣,咽司受納水谷而主地氣。所以陽經易受風邪侵襲,陰經易受濕邪侵襲。三陰經脈之氣,由足上行至頭部,再向下行循至手指之端;三陽經脈之氣,從手上行至頭部,而向下行至足部。所以說:陽經感受病邪之後,先向上行到頂端的頭部之後再轉向下行;陰經感受病邪之後,先行到下部再向上行頂端的頭部。所以傷于風邪的,上部先受病;傷于濕邪的,下部先受病。

【按語】

本節論述了脾胃生病的不同機制及同氣相求的緻病特點。脾與胃經脈相互絡屬,功能上密切相關,而發生的疾病卻各不相同,原文認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陰陽異位。脾與胃,一髒一腑,脾陰胃陽,其髒腑所在及其經脈循行部位各不相同,足太陰脾經脈主内,起于足大趾之端,循下肢内側,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足陽明胃經脈主外,起于鼻翼兩旁迎香穴處,絡于目,從缺盆下循胸腹屬胃絡脾,下行于下肢前側至足。同時,脾與胃一陰一陽,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點,脾為五髒之一,主運化升清,化生精氣,藏而不瀉,滿而不實,其氣以升為健,其性喜燥惡濕;胃為六腑之一,主受納腐熟,傳化水谷,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其氣以降為和,其性喜潤惡燥。正由于太陰陽明屬性不同,經行異位,功能各異,故發病勢不必同。二是虛實逆從不同。由于髒腑經脈之陰陽不同,故與四時氣候之通應有逆從、虛實之差異。春夏為陽,陽明之氣與之相應,故春夏陽明為實為從,而太陰為虛為逆;秋冬為陰,太陰之氣與之相應,故秋冬太陰為實為從,而陽明為虛為逆。此即原文所言:“更虛更實,更逆更從。”三是感傷病邪不同。原文:“或從内,或從外,所從不同。”即陽明胃屬陽,主外,通于天氣,賊風邪氣傷人,多陽分先受,而病在于胃,胃腑受邪,“陽道實”,故出現身熱、不得眠、喘呼等症;脾屬陰,主内,通乎地氣,食飲不節、起居不時等因素傷人,多陰分受邪,脾髒受邪,“陰道虛”,故可見腹脹、飧洩、腸澼等症。

病邪傷人,同氣相求的病因有陰陽之分,人體體表部位及髒腑、經絡各具有不同的陰陽屬性,因此,不同病因傷人亦表現出相類相從、同氣相求的規律。就外感與内傷而言,外感六淫之邪屬陽,飲食不節、起居不時等内傷因素屬陰,其傷人規律是:“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髒。”單就外感病因而言,亦有陰陽屬性之不同,故首先損傷人體的部位亦有區别。“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體現風為陽邪,其性輕揚,故風邪易傷人體屬陽的上部、外部;濕為陰邪,其性沉滞,故濕邪易傷人體屬陰的下部、内部。“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臨床上,頭部的疼痛、頭暈及體表的瘙癢腫痛等症多為風邪所緻;足部的重痛、腫脹,脾胃的脹滿、嘔惡多為濕邪所緻。另外,濕邪尚有天濕、地濕之别,如《靈樞百病始生》說:“清濕襲虛,則病起于下;風雨襲虛,則病起于上。”即雨濕自天而來,多傷人之頭部;水濕出自地,多傷人的足部。因此,臨床辨證論治,當考慮病邪傷人部位之差異,如六淫之邪傷人,其頭部、體表的病證,應多考慮風邪為患;下部、體内的病證,多考慮濕邪治病。即使同感濕邪,頭部之病多為天之雨濕所傷,足部之病多為地之濕氣所為。既病之後,其疾病的傳變,則呈現出“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的規律。

【應用舉例】

脾胃之論,莫詳于東垣。其所著補中益氣、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内傷勞倦為主,又因脾乃太陰濕土,且世人胃陽衰者居多,故用人參、黃芪以補中,白術、蒼術以溫燥,升麻、柴胡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理中宮之氣滞,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誠效如桴鼓。蓋東垣之法,不過詳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者,凡著書立說,竟将脾胃總論,即以治脾之藥,籠統治胃,舉世皆然。今觀葉氏之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蓋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别也;髒宜藏,腑宜通,髒腑之體用各殊也。若脾陽不足,胃有寒濕,一髒一腑,皆宜于溫燥升運者,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總之,脾胃之病,虛實寒熱,宜燥宜潤,固當詳辨。其于“升降”二字,尤為緊要。蓋脾氣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運,已病矣;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臨證指南醫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