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劉臣彬】五髒六腑辨證用藥(五)腎與膀胱

昨天

一、 腎陽虛

某些衰弱性疾病、慢性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腎上腺機能減退症、神經衰弱。

主症:腎氣虛主症是“腰膝酸軟無力”,同時出現畏寒肢冷,脈象沉遲,就是腎陽虛。腰膝酸軟,手足不溫,腰脊酸痛,陽痿早洩,性欲減退;或尿少浮腫,或食少便溏,面色晄白,舌質淡,苔白,或舌體伴有齒痕,脈沉細而遲。六脈遲,雙尺弱。

病機:腎陽虛,陽氣不達于四肢,則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腰為腎之府,督脈貫脊絡腎而督諸陽經,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諸經,而腰脊酸痛。相火不足,則陽事不舉,則性欲減退;精關不固則早洩;陽虛腎氣不足,不能氣化,腎關不開,水液不能外排,則尿少浮腫,舌體胖而有齒痕;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食少便溏。六脈遲,雙尺弱,是腎陽虛的主脈。

治法:溫補腎陽

藥物:

1、 滋陰補腎:地黃、山芋、山藥、玉竹、黃精、巴戟肉。

2、 補腎陽:附子、肉桂、杜仲炭、補骨脂、仙茅、淫羊藿。腰膝酸軟常用骨碎補、仙茅、巴戟肉、續斷、狗脊;

3、 随症加減:早洩加金櫻子、鎖陽、覆盆子、芡實;水腫加牛膝、澤瀉、豬苓、茯苓、車前子;性機能減退加淫羊藿、巴戟肉、肉苁蓉,必要時加鹿茸。

4、 方藥舉例:代表方劑用金匮腎氣湯。山芋、山藥、熟地三補,丹皮、茯苓、澤瀉三洩,附子、肉桂。

二、 腎氣不固

慢性腎小球腎炎、尿崩症、小便失禁。

主症:小便頻數而清,甚至不禁,夜尿多,尿後餘瀝不盡,腰脊酸痛,或見滑精早洩,面色晄白。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病機:腎氣不足,膀胱之氣不能固澀,則小便頻數,餘瀝不盡;夜間陰盛陽微,腎氣虛之症狀加重,則夜尿多;精關之氣不固,則滑精早洩。

治法:固澀腎氣。

藥物:

1、 補腎固澀:用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芡實固澀。山芋、山藥、熟地補腎。

2、 随症加減:口幹加生地、玄參;尿頻加黃芪、桑螵蛸、益智仁、烏藥、山藥。

方藥舉例:一般用縮泉丸,或桑螵蛸散加減。桑螵蛸、益智仁、山萸肉、沙苑蒺藜、黃芪、烏藥。

三、 腎不納氣

肺氣腫、久病體虛、肺心病晚期。

主症:喘息短氣,呼多吸少,活動尤甚,形瘦神疲,或見汗出肢冷。舌質淡,苔白,脈象沉細、微弱。

病機:腎主納氣,腎虛不能納氣,則呼多吸少,喘息氣短,;活動後腎氣耗損,則症狀加重。病情遷延日久,則形瘦神疲;兼有腎陽虛者,則出現汗出肢冷;兼有氣血不足者,則心悸氣短,動則氣喘,病情危笃。

治法:補腎納氣

藥物:

1、 補腎納氣:用補骨脂、胡桃肉、山芋、山藥、熟地、黃精、玉竹。

2、 随症加減:兼有心氣虛者,加人參、黃芪;兼有血虛者,加白芍、熟地 、當歸、川芎;多汗加黃芪、龍骨、牡蛎;四肢發冷加吳茱萸、補骨脂、附子、杜仲炭、肉桂;兼有水腫者加牛膝,澤瀉、豬苓、茯苓;兼有血瘀者,加桃仁、紅花。

方藥舉例:一般用金匮腎氣湯加減。山芋、山藥、熟地、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人參、蛤蚧、五味子、胡桃肉、牛膝。

四、 腎虛水泛

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病綜合症、慢性心衰、低蛋白血症。

主症:全身浮腫,腰以下為甚,尿量減少,腰酸痛;重者腹脹滿,陰囊腫;或見心悸氣短,喘咳痰鳴。舌體淡胖,苔白,脈沉細而遲。

病機:腎陽衰微,不能鼓動腎關,水液排洩障礙,則尿量減少;水液停于肌膚,則浮腫;停于腹腔,則腹滿;水氣淩心,心包積水,則心悸氣短,動則呼吸困難。水泛為痰,則咳喘痰鳴。腰膝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舌體淡胖,為水腫,水液代謝不佳,脾腎陽虛之象。

治法:補腎利水

藥物:

1、 補腎:山芋、山藥、熟地。

2、 利水: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牛膝。

3、 随症加減:腹脹加大腹皮、白術、厚樸;腰酸加續斷、狗脊、杜仲炭;心悸加人參、遠志、柏子仁。水腫重,用利水藥不效者加紅芽大戟。

方藥舉例:一般用濟生腎氣湯,或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山芋、山藥、熟地、澤瀉、牛膝、茯苓、豬苓、玉竹、黃精、附子、肉桂。水氣淩心,加紅芽大戟。

五、 腎陰虛

結核病、糖尿病、尿崩症、久病體虛、神經性耳聾、不孕症、支原體感染。

主症:低熱,五心煩熱,顴紅,口幹,盜汗,腰酸遺精,尿量多,或尿如脂膏;或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視力減退,或女子閉經不孕,男子精少不育。舌質紅光、暗紅,舌體有裂紋,六脈細數無力,雙尺弱,或者虛大。

病機:腎陰不足,而生内熱,則有低熱、顴紅、口幹;陰虛者,睡後,陽無所附,汗液随之外洩而盜汗。腰為腎之府,腎虛主症腰膝酸軟。陰虛相火盛,擾動精室則遺精;腎陽偏亢,蒸動腎關,則多尿。精微因腎關不固随尿排除,則尿如脂膏。陰虛,母病及子,陰虛肝旺,則頭暈目眩;腎陰不足,不能上榮清竅,則耳聾耳鳴,視力減退。精室空虛,精少,則不育;沖任不足,陰液不足,導緻血虛,則經閉不孕。舌質紅光、暗紅,舌體有裂紋,六脈細數無力,雙尺弱,或者虛大,為腎陰虛脈症。

治法:滋陰補腎

藥物:

1、 補腎陰:熟地、山芋、山藥、何首烏、女貞子、玄參、枸杞子、旱蓮草、龜闆、桑葚子、淫羊藿。

2、 随症加藥:潮熱加黃柏、知母、地骨皮、青蒿;多尿加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閉經加當歸、白芍、川芎、益母草;頭暈目眩加蔓荊子、菊花、夏枯草、枸杞子。

方藥舉例:一般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山芋、山藥、玄參、地骨皮、牡丹皮、知母、黃柏。

六、 命門火衰

慢性腸炎、慢性痢疾、尿潴留、腸結核、産後風年久、久病入腎。

主症:小腹涼痛,牽引腰膝,風吹透骨,手足常年不溫,舌質淡,苔薄白,六脈具遲,右尺獨弱。伴随黎明前腹瀉,洩後則安,或者排尿困難,女産後百日後多見,關節疼痛,寒涼,白帶多,久治不愈,五六年胃痛,十年以上心病心悸,胸痛、頭痛等。男陽痿、遺精、早洩、舉而不堅。男女不育。長期發冷,甚至夏季不能脫棉衣。

病機:命門就是生殖系統。命門火衰,就是陽虛,相火衰微,不能溫煦機體,而出現長期發冷的疾病。典型脈象,右尺獨弱,六脈具遲。無論男女,皆表現畏寒肢冷,百病叢生。陽氣不能溫煦,則男陽痿、遺精、早洩;女小腹涼,牽引腰膝。長期發冷,甚至夏季不能脫棉衣。

治法:溫補命門

藥物:

1、 補陽:五藥聯手。附子、肉桂、杜仲炭、補骨脂、吳茱萸。非吳茱萸,不能暖小腹命門,吳茱萸走厥陰經。

2、 滋養腎髒:山芋、山藥、熟地、玉竹、黃精、仙茅、巴戟肉、大雲。

3、 補益氣血:人參、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白芍。

方藥舉例:一般用右歸飲合吳茱萸湯加減。山芋、山藥、熟地、玉竹、黃精、仙茅、巴戟肉、附子、肉桂、杜仲炭、補骨脂、吳茱萸。

黎明腹瀉用四神丸,肉蔻、五味子、炮姜、木香、補骨脂。

排尿困難用濟生腎氣湯合五苓散。

七、 心腎不交

神經官能症、某些虛弱性疾病。

主症:具有心經和腎經征候。心悸、心煩、失眠、頭暈健忘;遺精、腰酸腿軟、耳鳴耳聾,小便短赤或灼熱感,舌質紅,脈細數。

病機:心火下濟于腎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于心使心火不熱,叫做水火既濟。心火不能下濟,腎水不能上濟,水火不交,稱為“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坎離不交”。表現心悸、心煩、失眠、頭暈健忘;遺精、腰酸腿軟、耳鳴耳聾,小便短赤或灼熱感,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交通心腎

方藥舉例:一般用交泰丸合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茯神、山萸肉、山藥、丹皮、黃連、肉桂、酸棗仁。

以遺精為主者,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黃柏、生地、玄參、丹皮、山芋、山藥、芡實、蓮子須。

頭暈加枸杞子、菊花;遺精加金櫻子、芡實;腰酸腿軟加續斷、牛膝。

八、 肝腎陰虛

貧血、血小闆減少、白細胞減少、神經官能症、月經不調、耳源性眩暈、久病虛弱等。

主症:頭暈目眩,目幹,視物模糊,耳鳴,顴紅,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腰酸腿軟,遺精盜汗。舌質紅,脈弦細。肝血虛除有肝陰虛症候外,尚有口唇及指甲蒼白,月經量少或閉經,舌質淡。

病機:肝血不足,則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腎陰虛,則口燥咽幹、耳鳴、顴紅、五心煩熱,腰酸腿軟,遺精盜汗。肝血虛,則口唇及指甲蒼白;任沖脈虛,則月經量少或閉經。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舉例:一般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枸杞、菊花、生地、山芋、山藥、丹皮、玄參、川楝子。

血虛加黃芪、白芍、當歸;月經量少加當歸、益母草、白芍、丹參。虛熱加青蒿、鼈甲。

九、 脾腎陽虛

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核具有腎陽虛體征者;肝硬化腹水、慢性心衰、肺心病、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等。

主症:身疲乏力,少氣懶言,肢冷便溏,腰寒怕冷,甚至黎明腹瀉(五更瀉),浮腫或腹水,舌質淡,苔薄白,六脈沉細而遲,尺弱甚。

病機:脾陽不足,則身疲乏力,少氣懶言;陽虛不運,則肢冷便溏。黎明之前,陰氣盛,陽氣衰微,腎陽虛,命門真火不足,則黎明洩瀉。腎主水,腎陽虛衰,腎關不開,加上脾不能運化水濕,則浮腫水蓄。六脈沉細,脾陽不足,尺弱,腎虛,遲者為寒。

治法:溫補脾腎

藥物:

1、 溫脾陽:炮姜、幹姜、肉蔻、小茴香。

2、 溫腎陽:附子、肉桂、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

3、 随症加藥:腰寒怕冷用肉桂、附子、杜仲炭、吳茱萸、補骨脂。久瀉脫肛加赤石脂、黃芪、升麻。水腫加牛膝、澤瀉、茯苓、豬苓、白術 。腹水加大腹皮,重者加大戟。

方藥舉例:水腫一般用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或用濟生腎氣湯加減。附子、肉桂、山芋、山藥、熟地、丹皮、澤瀉、牛膝。

腹瀉用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附子、黨參、白術、茯苓、肉蔻、補骨脂、五味子、诃子。

十、肺腎兩虛

見于結核病後期

主症:咳嗽痰少,動則氣短,腰酸腿軟,骨蒸潮熱,遺精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病機:肺陰久虛緻腎陰亦虛,除肺陰虛症候外,并有腰酸腿軟,骨蒸潮熱,遺精盜汗等症。舌紅苔少,脈細數,是陰虛代表脈症。

治法:滋補肺腎

方藥舉例:用百合固金湯,或麥味地黃湯加減。麥冬、五味子、生地、玄參、百部、山芋、山藥、丹皮、地骨皮、貝母、白芍、當歸。

十一、膀胱濕熱

泌尿系感染、結石、前列腺炎。

主症:尿頻,尿急、尿痛或小便困難,突然中斷,尿色混濁或有膿血,或為血尿,或尿出沙石,舌苔黃膩,脈象濡滑稍數。

病機:濕熱蘊結膀胱,影響膀胱氣化,則出現排尿機能異常;濕熱煎熬,熱結成石,則出現沙石;濡為有濕,滑者為結,數者為熱。

治法:清熱利濕

藥物:

1、 清利膀胱濕熱:用澤瀉、豬苓、車前子、木通、滑石、萹蓄、瞿麥、黃芩、栀子、萆薢。

2、 排石:用金錢草、海金沙、冬葵子。必要時加5克芒硝。

3、 随症加減:尿血加小薊、白茅根、生地、生地榆;腰痛加金毛狗脊、續斷;小腹痛加川楝子、元胡、烏藥;發熱加龍膽草、金銀花、連翹、知母、黃柏、

方藥舉例:一般用八正散加減。瞿麥、萹蓄、木通、車前子、滑石、車前子、大黃、芒硝、栀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