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保聖寺(上)-宋構蒙塵

閱讀完成時間約10min

圖片

建築精妙的禅林與塑像精絕的寺院雖算不得太多,也并不罕見,但建築與塑像兩種藝術交相輝映于一處之地卻少見得很。

蘇州甪直的保聖寺絕對能算其中一處,“天下羅漢兩堂半,吳中獨占一堂半”,吳中這半堂便在保聖寺。

圖片

保聖寺大殿遺存羅漢塑壁

隻剩半堂,仍然靈氣逼人,仍然名動天下,仍然有一批為使其留存而殷勤奔走之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而保聖寺之奇,絕不僅在羅漢。

借得一雙倒轉時光的慧眼,看向保存羅漢的古物館,回溯百年,便能看到保聖寺走過千年的宋構大殿,那是《營造法式》的完美樣本。

圖片

保聖寺大殿實宋構實景複原 攝影:禹涵

唐風袅袅,宋韻悠悠,而保聖寺的故事開端還在更古老的歲月裡。

吳門舊刹

甪直古鎮,今屬蘇州市吳中區,地處江南地區的核心區域。它東鄰昆山,離上海不足60公裡,南臨澄湖,西距蘇州城18公裡,北靠吳淞江。

圖片

這座河湖環抱的典型江南古鎮素有“五湖之廳”(澄湖、萬千湖、金雞湖、獨墅湖、陽澄湖)、“六澤之沖”(吳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東塘江、大直江)之稱。

圖片

甪直古鎮與保聖寺遠眺 攝影:禹涵

- 甪直古鎮 -

古人稱甪直是“水雲之鄉、稼漁之區”,然而甪直卻是以廟興市,其興盛全歸功于保聖寺,相較于大多起于交通和商貿的古鎮,甪直十分特殊。

圖片

甪直古鎮石闆橋

圖片

甪直古鎮圍繞保聖寺的河網

昔年保聖寺繁盛,古鎮圍繞着寺廟發展。靠近保聖寺的西彙塘一帶,商市發達,燒香拜佛的人們創造了大量的消費需求,周圍遍是飯店、旅店、茶館和百貨店。

圖片

古鎮中遍布的店鋪和民居

甪直曆經千年風霜,從圍繞保聖寺方圓一裡的村落成長為“吳東巨鎮”,盛衰早已不為寺廟所拘。

而甪直保聖寺,則在古鎮中心依然留存着,至今我們都能看出它依然龐大的規模。

圖片

保聖寺建築群正面

圖片

建築群自北向南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崇尚佛教,《辯證論》載,梁朝時有寺院兩千八百四十六所。當時蘇州佛教也進入高速發展期,湧現出許多佛教名刹,保聖教寺即在衆寺之中。

- 保聖寺沿革 -

保聖寺原名保聖教寺,創建于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南北朝時期佛教在南方發展至鼎盛,唐朝詩人杜牧有詩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圖片

保聖寺西園留有始建于梁的白蓮寺舊址

至唐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保聖寺廢棄,後在唐末戰亂中遭到損毀。

唐末五代後,直到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禅門中興,寺廟重建,規模不斷擴大。據稱最盛時廟産占了半個甪直古鎮的面積,僧侶可達千餘人。

圖片

世事輪轉,兩宋時甪直雖可守一方淨土,但終究難免元代末年時,大規模戰亂對寺院的破壞,此後寺院又日趨蕭條。

至明代,保聖寺再度振興,大殿添建抱廈,天王殿重修,保聖寺成為可與杭州靈隐寺相媲美的江南四大寺院之一。

圖片

保聖寺主軸線建築格局 攝影:禹涵

但到了清代鹹豐年間,寺廟又因太平天國戰争被毀去大部分。清同治年間,雖然寺廟也有修繕,但敗落已不可挽回。民國初年,保聖寺年久失修,大部分殿宇坍圮。

大殿内的十八尊羅漢部分被毀。1928年,大殿因年久失修而屋梁斷裂,屋頂的塌陷使殿内西壁的泥塑羅漢像再次遭到毀壞,最終隻餘九尊。

圖片

保聖寺原大殿塑像《塑壁殘影》

1932年,在仁人志士的募建下,保聖寺修起一座古物陳列館來保存剩下的羅漢塑像。

相較于素來為人所重的羅漢塑壁,保聖寺在建築方面受到的重視與其價值卻鮮有人關注。

- 格局 -

保聖寺建築群為東西兩院,西院寂寥空曠,曾為甫裡先生陸龜蒙宅邸,北宋重建為白蓮寺,早年已毀,遺址隻剩下柱礎石。

圖片

圖片

白蓮寺舊址及柱礎寺的西側為陸龜蒙衣冠冢,清風亭和鬥鴨池。

圖片

陸龜蒙衣冠冢

圖片

清風亭

圖片

鬥鴨池(左)

圖片

鬥鴨池(右)

西院南面為葉聖陶墓和紀念館。葉老先生與甪直這個地方也有着深厚的淵源。若實地探訪,不妨也前往西院瞻仰一番。

圖片

葉聖陶墓

圖片

紀念館

東院的現存建築沿軸線從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和古物館。保聖寺曆代格局變化較大,但山門至大殿這兩進院落基本維持舊貌。

圖片

- 山門 -

保聖寺原山門為蘇州狀元彭啟豐捐資所建(1761年),後在鹹豐時期被毀。

彭家後裔在1864年重建山門,上有“西聖居”豎匾,下為彭啟豐所題的“輔揚顯秘”,遺憾的是山門在抗日戰争中再次被砸毀成為廢墟。

圖片

保聖寺原山門《塑壁殘影》

如今我們所見的山門為古建築學家陳從周先生所設計重建的,其外側仿舊照中設置有江南風格的山門,與舊照中相比,大體尺度相當,但其上僅設置了一層屋檐。

圖片

現山門

而山門内則為拱形洞門,上額為李桦題寫的“輔揚顯秘”,背額為“法雲永護”。

圖片

“輔揚顯秘”

圖片

“法雲永護”

穿過拱形山門是一進院落,院内有數十株近時所栽種的松樹和湖石假山,假山後便是天王殿和殿前的幡杆夾石,幡杆夾石是在節慶和做道場時豎立高竿旗幡而使用的,為北宋遺物。

圖片

夾杆石

圖片

夾杆石細部

- 天王殿 -

天王殿是保聖寺的第一重殿,稱為前殿,或為接引殿。殿中本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

圖片

天王殿正面

圖片

天王殿側面

此殿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首次重建,崇祯三年(1630年)再次重建,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大修,後又因戰争受損。

圖片

舊照中,天王殿的外牆已塌毀,應本為保聖寺二山門,故而也有作為安放四大天王的過門之用,但如今修繕後被改為殿,四大天王不見,其中陳列也變為保聖寺的史料。

圖片

保聖寺天王殿舊照《塑壁殘影》

據陳從周先生考證,天王殿現存梁架大多為明代重建,清代修葺。

而根據李敏先生進一步研究确定,保聖寺天王殿雖然梁架搭接手法為明代常見,但也有宋代遺存構件留于殿中,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木構遺存。

圖片

柱頭鬥栱

圖片

柱頭裡轉

圖片

轉角鬥栱

圖片

轉角裡轉

- 天王殿木構 -

在現存殿内整體構架上可以看出,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出檐上翹明顯,體量不大,但古意盎然。

圖片

其中大木構件套用了蘇州地方尺,有鮮明的地域特征,而其柱網地盤設計則更接近宋尺。

圖片

大殿内部明間開間跨度 攝影:禹涵

系天王殿整體延續了宋制地盤與毀壞後留存的間架,又于後世修繕時套用了蘇州地方做法。

- 天王殿鋪作 -

保聖寺天王殿鋪作分有前後檐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與山面柱頭鋪作。

圖片

其中前後檐鋪作裡轉搭接乳栿,山面鋪作裡轉則搭接丁栿,而轉角鋪作則直接昂尾挑斡上抵中平槫,上下受力結構明顯。

圖片

轉角鋪作昂尾 攝影:禹涵

值得注意的是,天王殿鋪作放置中,明間為雙補間鋪作,與宋制雙補間形象相符,是早期特征之一。

圖片

明間補間鋪作外側

圖片

明間補間鋪作内側

且鬥栱上,大量昂栱出現栱頭不均分卷殺、不對稱拱眼、昂嘴下刻線等特征,呈現出明顯的宋式建築構件風貌,此情況則明确體現出明代重修的天王殿有着對宋代構件大幅度的保留與模仿沿用情況。

圖片

天王殿鬥栱特征細節

且天王殿闌額上無普柏枋,這也是一種較早期的做法。更讓人驚訝的是,天王殿角昂尾與闌額明顯有着宋式朱白隐刻,這是傳承自唐宋而來早期彩畫的特征。

圖片

天王殿闌額上的朱白痕迹示意

其實蘇州一帶朱白彩畫至清代都有沿用,但天王殿表現出的朱白沒有兩端刻如意頭等裝飾,其線段間隔與寬度均為典型的宋式朱白,價值極高。

- 天王殿梁架 -

天王殿構架為六架椽屋前後三椽栿分心用三柱,結構簡練,架構明了。大殿左右兩邊的次間被均勻分成四個小方形,便于合理放置天王造像。

圖片

與我們常見的進深八架不同,天王殿前後距離不大,乳栿、丁栿承擔了主要橫向連接功能,外檐鋪作均交疊在内部兩根内柱上。

圖片

天王殿敞亮的徹上明造,同樣讓梁架體系可以直觀地被獲取,其結構明确地體現出自上而下的力學傳導途徑。

圖片

梁架正面

圖片

梁架頂部

圖片

梁架側面

相對于我們之前提到的較為複雜的殿堂結構,天王殿不論是構件交接還是視覺觀感均呈現出極簡的設計理念,這一點在其後方的宋代大殿上同樣體現的非常明顯。

圖片

建國後對天王殿進行了多次修葺,如今可于其軒昂氣勢中見到明代式樣的舊影。

圖片

天王殿正面

圖片

天王殿俯視

圖片

天王殿側面

但本世紀初,對天王殿進行屋面整修時并未嚴格遵循建築原有屋頂做法,加之缺少相關的修繕歸檔記錄,如今我們見到的大殿屋面實則并非舊照中留存的樣子,已經過改建。

圖片

大殿圓窗

圖片

大殿山面

圖片

殿堂飛檐

圖片

正脊鸱吻

- 天王殿柱礎 -

柱礎為覆盆式,壓地隐起“纏枝牡丹間化生”圖案,為北宋舊物。柱礎大而柱身狹細,這說明它們是不同時期的産物,重建時整體木構的規模縮小,仍使用了原來的柱礎。

圖片

柱礎舊照

圖片

柱礎現狀

聯系天王殿柱腳下的宋式柱礎,這些證據都很可能指向,明代對保聖寺天王殿的重建,是在一座宋代殿宇的基址上進行的,保留了一定宋殿的形制特征,也重複利用了許多宋代構件。

-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 -

二進院落中有兩件古物,西側為青石經幢,全稱“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比例勻稱,雕刻精美。

圖片

民國《吳縣志》記載,此幢為唐大中八年(854年)建,宋紹興十五年(1154年)重立,原在山門前,後移于此,正是唐大中年間創立保聖寺的實證。

這座經幢共分為七層,幢座為兩層束腰須彌座,底層為雲水紋的覆盆形石礎。

第一層為蟠龍圖案,盤蓋是覆蓮型花紋。

圖片

雲水紋的覆盆形石礎

圖片

蟠龍

圖片

覆蓮型花紋

第二層為四大金剛,盤蓋是仰蓮花紋,上刻有石欄杆。

圖片

四大金剛

圖片

仰蓮形花紋

圖片

石欄杆

第三層為陀羅尼經咒石刻,盤蓋是八角形石蓋。

圖片

陀羅尼經咒石刻

圖片

八角形石蓋

第四層為如意雲圖案,盤蓋是仰蓮型花紋。

圖片

如意雲圖案寶珠

圖片

仰蓮

第五層為蓮花座上坐佛圖案,盤蓋是屋頂型石蓋。

圖片

端坐着的佛像

圖片

屋頂型石蓋

第六層為菩薩像和仙鶴圖案,盤蓋是華蓋型石蓋。

圖片

菩薩像和仙鶴

圖片

華蓋型石蓋

第七層為金剛力士圖案,頂蓋是飛天形象。

圖片

金剛力士

圖片

飛天,迦陵頻伽

頂端為蟠桃型,刻曼陀羅花,以飛天和雲頭紋圓蓋結頂。

圖片

-鐵鐘 -

東側為明末清初所鑄的雙首四爪龍大鐵鐘,鐘身鑄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八方無災”等吉語。

圖片

雙首四爪龍大鐵鐘

圖片

五谷豐登吉語

幡杆夾石、青石經幢和雙首四爪龍大鐵鐘被遊客稱為保聖寺“三寶”。

此外,寺内還有“三絕”:一是西院内矗立着的二雄一雌三棵千年銀杏樹,二是第一進院落内四株百歲有餘的枸杞樹,三是保聖寺古物館至西院過道上植有的百年古紫藤。

圖片

銀杏

圖片

枸杞

圖片

紫藤

- 保聖寺古物館(舊大殿遺址) -

經幢之後即保聖寺古物館,其是在倒塌的大雄寶殿原址上重建,由建築師範文照設計。

古物館也以古建築開間形态作為基本設計原則,其柱網與原有大殿大緻相同。

圖片

保聖寺古物館如今我們看到的古物館也并非其初建時的面貌,而是在八十年代改為與寺廟建築風格一緻的傳統建築屋頂。

宋構蒙塵

面對着中西混搭的保聖寺古物館,我們心中不免有着歎息,這終究不是那座北宋年間留下的大殿。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據《吳郡甫裡志》記載,保聖寺大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明成化年間,保聖寺僧侶璇大章修繕大殿時保留了宋代樣式。

圖片

除了文獻記載之外,根據舊照片拍攝的立面與梁架細節,我們可以判斷塌毀前的保聖寺為宋構無疑,且極有可能自始建起,曆代修繕均未改動大殿梁架。

這也可以解釋民國塌毀時,為什麼大殿構架可以呈現出完整的宋代結構特征。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相對于其他建築遺址,保聖寺大殿傾圮時間較晚,故其建築及塑壁狀況都有較為詳實的文字記述、實測平面圖以及照片。

圖片

其中最為完整的是日本東洋美術史家大村西崖的《塑壁殘影》中的影像。該影像可以清晰的辨認出構件形狀及組合形式,為我們複原大殿提供了很多細節信息。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舊照中顯示,保聖寺鬥栱做法與《營造法式》形成完美比照,不僅反映了宋元時期的梁架形式特點,還完整保留了自五代以來江南建築的地域做法和傳統特色。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保聖寺大殿是江南遺存宋構中,年代僅次于甯波保國寺大殿的重要殿堂,其“殿建于宋”的曆史價值不容忽視。

圖片

保聖寺大殿宋代實景疊加複原 攝影:禹涵

我們根據張十慶先生的複原設計,結合舊照與記錄尺度,複原了這座北宋留下的殿堂。

圖片

- 用材尺度與營造尺參考 -

保聖寺與保國寺大殿兩座建築年代相近地域相接,二者平面柱網規模也十分近似,當然保聖寺大殿在鋪作等級及裝飾等方面都要低于後者。

圖片

甯波保國寺大殿内部宋代木構

權衡遺存舊照所呈現的構件比例并參考保國寺大殿,複原保聖寺大殿用材大緻介于四五等材之間,足材接近一尺,出于簡明考量複制了保國寺大殿用材,即單材7寸,足材一尺材寬4.67寸。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關于營造尺方面,張十慶老師根據大西村崖考察時所測量柱網數據,令開間均為整/半尺數,得到營造尺為30.75cm。

- 平面柱網-

大殿平面近方形,殿内四柱,無副階周匝,面闊和進深各三間,進深八架椽,其中中平槫外側還多置一圈承椽枋,較為少見。

圖片

殿堂中設佛壇,三面塑壁,佛壇置于大殿後中平槫下,前側空間則用于禮佛。

- 鋪作(鬥栱) -

柱頭鋪作為五鋪作單杪單下昂,裡轉單杪承乳栿并上出挑斡,補間鋪作為五鋪作單杪單下昂,裡轉雙杪上昂并挑斡。

圖片

大殿内槽鋪作與外檐鋪作如出一轍,就如同将外檐置于内側使用一樣,但二者不同的是,内槽柱頭鋪作搭接四椽栿,内槽補間鋪作則為上昂,沒有外檐下昂部分。

圖片

保聖寺大殿的扶壁栱已用重栱做法,區别于越地用單栱的保國寺大殿,是對五代以來吳地的手法演進的反映。

圖片

保聖寺鋪作

圖片

金華天甯寺鋪作

區别與保國寺大殿的平行雙昂,保聖寺大殿的外檐鋪作裡跳,是已知木構所見與挑斡不平行的“類上昂”做法的最早實證。兩宋以後,不平行“類上昂”+挑斡做法在江南地區繼續沿用。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保聖寺大殿的鬥栱外跳同樣饒有趣味,與《營造法式》之制度不同:雙瓣華頭子與無耍頭之制皆見于記載,而本殿二跳下昂出跳甚短又向上擡高之做法不合于“法式”歸平之要求。

圖片

保聖寺大殿拆下的鬥拱甪直保聖寺大殿複原探讨 張十慶

卻同湖州飛英塔石塔與金華天甯寺頭昂極為接近,昂面起棱與“琴面”區别,柔中見骨。

圖片

金華天甯寺鋪作出昂

圖片

湖州飛英塔石塔鋪作細節

- 梁架-

梁架形式為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前後對稱。柱上無普柏枋,闌額不出頭。這與現存的天王殿是一緻的。

圖片

大殿梁栿使用月梁造,曲形劄牽,正面當心間闌額也同樣使用月梁式做法。保聖寺大殿的月栿同保國寺大殿極似,梁身甚薄,斜項若隐若現,兩側下緣刻雙線,似為緣道。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塑壁殘影》

這與保國寺大殿如出一轍,我們至今仍舊可以在保聖寺大殿遺存月梁中看見同樣的做法,體現了江南北宋做法之共性。

圖片

甯波保國寺大殿前檐當心間闌額

四椽栿與乳栿下施順栿串,但是前槽乳栿下不用順栿串,後槽則使用。推測這樣的做法是因為宋初佛殿内部空間較為低矮,為了使人流量較大的前槽空間高敞,而去掉了乳栿下的順栿串。

圖片

其後檐在老照片中安置有佛像,結合兩側塑壁營造出佛壇空間,為造像加固結構、減少人員流動,更利于架構穩定。

- 柱礎 -

殿基全用鋪地寶蓮花,柱面雕刻壓地隐起的牡丹花,花的中心以花生童子點綴。

圖片

保聖寺大殿舊照 《塑壁殘影》

如今保聖寺大殿柱礎尚存,安置于古物館外側兩邊的廊道内。

圖片

古物館外側安置的柱礎

- 外檐形式參考 -

根據遺存的資料可知大殿的基本形制和樣式做法,但是大殿在一些複原的内容上,還需要相關遺構和研究成果去參考再加以推測。

圖片

外檐形式主要是指小木作門窗和瓦作脊飾兩個方面,這些的原狀在多次整修中已基本不存,故參照相關資料和研究成果來進行推定。

圖片

靈隐寺石塔平座鋪作

圖片

靈隐寺石塔外檐鋪作

靈隐寺石塔、閘口白塔和羅漢院雙塔等江南宋代遺構中用直棂闆門和直棂窗,同時直棂闆門還是當時江南的典型特征,故複原保聖寺大殿采用直棂闆門和直棂窗的形式。

圖片

蘇州瑞光塔修繕後的直棱窗

圖片

松陽延慶寺塔修繕後的直棱窗

宋代江南佛殿正脊脊飾多以魚形吻為多,而且由宋至明一直沿用,複原保聖寺大殿要采用魚形吻形式。

圖片

甯波天封塔地宮銀殿

圖片

銀殿魚形鸱吻

複原的保聖寺大殿有着時代性做法,同時采用了江南地區的普遍做法,為江南木構的演化過程中增加了一個重要的參照坐标。

複原過大殿後,不妨讓我們走進保聖寺後世的曆史,大殿雖已塌毀,但民國時期一群有識之士為文物保護而奔走呼号,同樣是一筆濃墨重彩。

圖片

教育部保存甪直唐塑委員會開會攝影

在古物館的沿革與塑像的搶救修複中,我們将了解到這座古寺同樣珍貴的文物——羅漢塑壁。

保聖寺(下)-剩塑殘山,羅漢無雙

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阮儀三《甪直(“江南古鎮”系列)》

2.李哲瑞《四鋪作插昂造鬥拱的材料與結構性能研究——以甪直保聖寺天王殿為例》

3.李敏《甪直保聖寺天王殿實測調查研究》

4.陳從周《甪直保聖寺天王殿》

5.張十慶《甪直保聖寺大殿複原探讨》

6.大村西崖《塑壁殘影》

7.徐耀新《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系列:甪直鎮》

8.王衛平《江蘇地方文化史▪蘇州卷》

9.賴永海 王月清《中國佛教藝術史》

10.茅铨《顧颉剛為修複古佛而奔走》

11.尚榮《蘇州保聖寺、紫金庵羅漢雕塑研究》

12.劉劍偉《甪直保聖寺泥塑探析》

13.王炳毅《陳從周大膽質疑保聖寺羅漢塑像雕塑年代》

14.張鵬《錢紹武談藝錄(四)——關于甪直保聖寺》

15.張十慶《民國時期的一項文化遺産保護工程——甪直保聖寺古塑像的保存》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