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73條辯:“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原文解釋:外感病,發熱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見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湯主治。
按道理來講,傷寒,隻要汗一出來,病就好了,但是,汗出了,病沒有完全好,而且口還很燥渴,這就是用五苓散,口不渴,而且還有心下悸動,這就是用茯苓甘草湯。所以,隻要病人感覺很燥渴而且脈浮的時候,就要想到五苓散,如果是渴而且壯熱,午後潮熱,那是白虎湯證,平常看到渴我們很容易被誤解成陽明證。
不渴而心下悸,中焦有水飲才會出現動悸的,動悸的時候用茯苓,把水利掉。所以用茯苓甘草湯,以茯苓治悸,桂枝降沖,桂、苓化水,生姜溫胃,甘草緩中。
桂枝降逆,這裡最主要的逆是沖脈,心髒的血往下,從子宮出來就是月經。如果心髒的血下行的力量下夠,或心髒需要的血量不夠,土生金,血變成乳汁。血停在上焦就會燥熱。所以懷孕或喂母乳的時候,比較燥熱。
退奶的時候用桂枝,讓沖脈的力量加強往下走。桂枝可以通利沖脈,讓心血往下導到子宮。所以桂枝不僅可以走肌肉,還有這功能。 桂枝與茯苓等量來把水利掉,然後借着生姜與炙甘草把津液補回來。
如果我們用汗吐下的方法,本來病人不口渴,用了汗吐下的方法以後口渴了。代表病邪已去,我們給水讓病人少少飲之就好。但是如果津液已經傷到、或是發汗以後,因病人體虛導緻還有部分的水還停留在皮膚表面,有脈浮數、汗出、煩渴、小便不利的時候,就想到五苓散。
茯苓是專門去中焦的水,把中集火的水利掉要靠茯苓,所以,我們常會用到茯苓甘草湯。
不醫的三法,汗法,下法,吐法是我們中醫常用的方法,當我們用了這三法,如何知道病人的病好沒有,就是問病人有不有口渴,隻要有口渴,病人想喝水,這就表示病人的病邪或者是壞的食物已經排出來了。
如果病人上吐下瀉完了以後,還是不口渴,代表身體裡還有壞的食物或者是病邪還沒有完全排掉。所以,我們根據病人有不有口渴,來判斷病人的病邪有沒有去掉。
病人如果是汗出而渴,表示病人的津液傷到了,我們可以用五苓散把津液補回來,我們前面講到五苓散是利尿劑,是把病毒邪氣從小便利掉,在這裡五苓散為什麼又能把津液補回來呢?這個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好理解。
因為五苓散主要是歸腎經和膀胱經,五苓散中的澤瀉,豬苓和茯苓可以利全身的水,所以,有水腫的病人可以用五苓散,既然能利全身的水,當然能把水液代謝的通道打通,有水腫肯定是水液代謝的通道不通,堵在哪裡,哪裡就出現水腫,水道不通,水濕痰飲不能上輸到口,所以出現口渴,水道不通,喝水進去還會吐出來,水道不通,水濕痰飲不能下達膀胱,所以出現小便不利。
所以,五苓散滲利水濕為主,那它為什麼又能補津液止消渴呢?其實很簡單,五苓散能通利水道,把水濕導飲到膀胱,五苓散中的桂枝有助心陽的作用,增強心髒的搏動力,産生熱能,心與小腸互為表裡,心髒的熱能下達小腸,膀胱在小腸的前面,小腸屬火,膀胱屬水小腸的火把膀胱裡的水氣化,由于水道通路是通的,這樣津液就自動回頭了。當然剩下的廢水邪毒就從小便利掉了。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三兩切 甘草一兩炙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大家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中醫的經方設計都是考慮得很周全的,在利水的時候或者在攻下時候,還要考慮把失去的津液補回來。
茯苓甘草湯的方證要點就是,以胃脘部有悸動不安或者有振水音,惡心喛氣為辯證要點,主要症狀就是腹部柔軟,但是胸脅脹滿,或者胃腸間感覺有水聲,其實就是心下有停水,也就是水停中焦,飲氣相搏,治法原則就是溫中化飲,通陽利水。
上一篇
小說寫作‖古代稱謂
下一篇
我服了!實操會計分錄大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