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孟士秀先生【《黃帝内經》論道】之壹

《黃帝内經》論道

作者:孟士秀

資料來源:随緣話妙因1944 的搜狐博客(作者的博客)http://suiyuan1944.blog.sohu.com/279588831.html

《黃帝内經》論道(一)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常道”的内涵是什麼?“非常道”的内涵是什麼,這是必須重新認識的。說明這個問題,就必須從《黃帝内經》談起。

“常道”的内涵其實是能“百歲而終”,也就是《黃帝内經》所描述的一個人從出生到百歲“五髒皆虛,神氣皆虛,形骸獨居而終矣”。

“神氣皆去,形骸獨居獨居”“而終”,其實《靈樞》這一篇文章寫的是偏于“神氣”,而《素問》第一篇文章寫的是偏于“形骸”,為了很好研讀《黃帝内經》,我們必須對《黃帝内經》第一篇認真研讀才是。

其實人過了六十四歲以後才是達到“天年”階段,一般來說達到百歲就是該終于“天年”,其實“終于天年”才是“常道”内涵。

達到百歲才是“常道”内涵。

那麼“非常道”内涵如何理解?

這個還是從《黃帝内經》第一篇裡面去解讀,《黃帝内經》第一篇寫了“上古之人”(普通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幾種人。

也寫了“其知道者”、“合于道”者。

這些人各有不同的内涵,必仔細須研讀。

《黃帝内經》還寫了“道者”。

其實“其知道者”還不是“道者”,“其知道者”相當于佛家的“聞聲”。

“聲聞”就是知道道家理論,是學者,“聲聞”離“緣覺”還差一個層次。

“緣覺”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覺奇經八脈,覺三脈七輪,覺十二經脈。

覺十二經脈也有幾個層次。

寫的深了,人難以明白,現代人看起來壽命是長了,但是比起《黃帝内經》所描述的“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還差的很遠。

《素問》第一篇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

現代人被疾病所困,怎樣擺脫疾病困擾,原因就是我們不明白這一段話,不明白如何認識“虛邪賊風”,不隻是就不會“避之有時”,也不知道“恬淡虛無”,不知道“真氣從之”,不知道真氣從之,就更加不知道“精神内守”。

不知道“精神内守”,病就來了。

那麼“道者”就是能知道“真氣”,能讓“精神内守”的人。研究道就是研究“精氣神”,得道之人最起碼是不生病的人。

《黃帝内經》論道(二)

道不是随便傳的,所以《黃帝内經》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傳,是謂得道。”

前一篇寫了《黃帝内經》介紹了幾種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其實修道最起碼是要做一個賢人。

《黃帝内經》曰:“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分别四時,将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老實說做一個真人、聖人、至人辦不到,但是做一個賢人行不行?我想做一個賢人是能行的,因為賢人人人能做,而隻要達到賢人以後慢慢的就能“合同于道,亦能使益壽。”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口頭語,但是如何能達到天人合一,這個“天”是必須弄明白的,《黃帝内經》告訴我們說:“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又告訴我們“修天道”。

修行,其實就是修行為,《老子》給我們指出了人道與天道的行為标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兩種行為。

一個人行為達到了天道的标準,功德足了,就能得“天道”。“天道”是什麼,這個難以言語文字表達,但是“得天道”者自己明白,但是要知道“得天道”還不是“得道”。

所謂“自知者明”。

寫了這些,我們話題又回到“賢人”,“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先老說明了什麼?“腿先老”說明人已經慢慢失去了地道。以此類推:五髒出了毛病說明慢慢失去了人道,而頭腦出了問題,就說明慢慢失去了天道。

《黃庭經》曰:“五髒六腑神體精,皆在心内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其實人體經脈經脈層次有很多種,“天經”自有“天經”的層次,假如“天道”達不到,“天經”就難以明白。

好了,關于“天經”層次,以後再談。

《黃帝内經》論道(三)

《老子》曰:“天道損有餘,益不足。”這是天道的原則,至于如何理解這個原則,是個人問題。

《老子》又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我認為老子在這裡說的大國是人體這個大國,人體這個大國有人體大國的組織,各個組織都有領導者,最高領導是心,

《黃帝内經》靈蘭秘典曰: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輔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将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凡此是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者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自西醫的解剖學傳入中國,以解剖學的認識來理解《黃帝内經》之“心”,實乃誤解聖意。

其實黃帝内經對心有兩種說道:

一·是說:“手少陰心經”。

二·又說:“心為陽中之太陽”。

其實“一”是說“經脈”,而二是說“君主之官”。二者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管子》說:“道在天為日,在人為心。”

“萬物生長靠太陽”。

《黃庭經》曰:“五髒六腑神體精,皆在心内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其實《黃庭經》說的就是在體内找出這個人頭裡面的太陽,讓這個太陽東升西落一樣的起起落落。

要明白“天經”先必須明白這些概念。

然後我們再來讀“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天經”應該在什麼地方?在頭,頭為六陽之首,就是太陽出現的地方。

“天經”就是在頭部出現一個太陽,周而複始的運動。

這種運動是一種“圓”現象,也就是古人說的“天圓圓”。

“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天人合一”就是讓天上的太陽向自然界一樣生養五髒六腑,這種說法在佛家就叫“圓通”。

其實我在很早以前的文章就寫了:“頭部的經脈運行是像繞毛線一樣”,就是說這個“圓運動”。

我慢慢寫,讀者慢慢理解,想人不病,就必須打通“天經”。

《黃帝内經》論道(四)

寫“天經”猶如寫天書,讀者也是猶如看天書,其實這是不病的境界。

《黃帝内經》就是教“以不病之人調病人”的著作,連醫生都不知道如何不病,怎樣去治病人?

《黃帝内經》曰: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内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為自傷,氣之削也。”

《黃庭經》曰:“仙人道士非有異,積精所緻說專年,人皆食谷與五味,獨食陰陽太和氣,故能不死天相與。”

《黃庭經》又曰:“七孔已通不知老,還坐天門侯陰陽,下于咽喉通神明,過華蓋下清自涼。”

慢慢對照《黃帝内經》《黃庭經》的文章,你可以明白“服天氣,通神明”,《黃帝内經》說:“失之則内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為自傷,氣之削也。”

從這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理解到“失之則”“····。”假如“不失”則“九竅不閉”“不閉”就是“九竅通”,另外可以理解到“陽氣固”的時候,“雖有賊邪,弗能害也”,而“失之
則”“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為自傷,氣之削也。”

“自傷”與“賊風虛邪之傷害”是兩個概念,“自傷”可以調治,而“賊風虛邪”之傷害能不能調治就難說了。

《黃帝内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陽氣固”就是“陽秘”,當然還有“陰平”的問題必須明白,陰不能平衡,還是不行,不過這個問題幾天就不寫了。

“天經”不理解,那麼“七竅通”就不能理解。

一個人七竅通了就耳不聾、眼過花,大部分人老了以後都出現耳慢慢的聾了,眼慢慢的花了,原因就是精氣神漸漸地衰了,要想耳不聾、眼不花,就是讓精氣神恢複到娃娃時期,娃娃時期就是“童真”時期。

很多東西沒辦法教,原因就是你難以恢複到“童真”時期,《黃帝内經》也說:“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傳。”就是想教也是你沒辦法達到,能不能恢複“童真”時期是自己的事。

這裡還要理解一個人隻知道五味的概念是不行的,還要知道“服天氣”,《黃庭經》也說:“獨食陰陽太和氣”。所以五味六氣都要知道,而且要會明白“服太和氣”,其實“太和氣”就是蒼天之氣,蒼天之氣就是生氣。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以後慢慢寫。

《黃帝内經》論道(五)

《老子》提出修行是修“天道”,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程序來說,達到“天道”以後下一個層次才的道層次,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天道”層次的經脈内涵。

自古以來注釋《老子》的著作千千萬萬,但是“天道”的真正注釋在《黃帝内經》,《素問》經别篇曰:

“黃帝問于岐伯曰:‘餘聞人之合與天道也,内有五髒,以應五音、五色、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髒六腑之所以應天道。

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天道層次以上是“道”層次,而達到道層次就必須通過“天道”層次,所以人的天道層次就是《黃帝内經》寫的這些内涵,最起碼必須通十二經脈以後,才能應“天道”。

通十二經脈不僅僅是理論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通,是硬條件,隻有自體感覺到了十二經脈的通才能說通了,也就是說硬件達到了,才能發揮軟件功能。

“病之所以成”、“病之所以起”這些問題隻有通了十二經脈才能明白,“人之所以生”“人之所以治”這些問題也隻有通了十二經脈才能明白。

正統的學習中醫就是以十二經脈辯證入手,也就是從抽象的理論入手,從無象的經脈看到有象的經脈,再看到病人那一條經脈出了問題,再通過各種方法讓不通的經脈通了,這就是中醫醫療方法。

其實中醫也是一個覺悟學,一個好的中醫通過四診就能知道病人那一條經脈不通,這個過程就是覺悟的過程,再利用自己的專長讓經脈通達。

要談道,首先要明白人體“營氣之道”,所以很有必要學習《靈樞》篇:

“黃帝曰:營氣之道,内谷為寶,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專者,行于經隧,常營無巳,終而複始,是謂天地之紀。

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太陰合;

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

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

上行乘腋,出(‘出頁’二字合,這個字字庫沒有,音拙。)内,注目内眥,上巅,下項,合足太陽;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

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于胸中;

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複從複從跗上注大趾間,合足少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

其支别者,上額循巅,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

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複出太陰。

此營氣之道也,逆順之常也。

談道者多,談經脈者也多,談穴位者也多,但是談“營氣之道”者寥寥無幾,篇首就說明了“常營無巳,終而複始,是謂天地之紀”,怎樣理解這些概念呢?我們可以學習《老子》來看《老子》的道是什麼概念,《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為大,大曰逝,逝與遠,遠曰反。·····。”

人體亦一宇宙,宇宙運行就是周而複始,一個人能體會這個周而複始是什麼感覺?

可能是傳授不同,咱們不去追究孰是孰非,但是一個人不能體會“營氣之道”,确實是有點不知道吧!

這篇文章不能以理論來看,先研究古人是如何發現的,然後再看自己能不能達到,能不能達到,首先是能不能實現這個“精專者”的形成,假如形成了,就讓它依“營氣之道”去旅遊人體天地吧,這時候你就能理解《周易參同契》裡面的“從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

一個人達不到這個層次,後面的層次就不知道,要知道我已經達到多年了。

今天就寫到這裡。

《黃帝内經》論道(六)

天冷了,在沒有暖氣的農村來說,老人早起是一種受罪,當然現在有好多人早起是去鍛煉的,但是我這個人從來不知道什麼鍛煉。

說不專門鍛煉,不專門修行,這就與那些練功是談不攏的,我早就寫了,我不是職業修行者。

前面文章寫了“營氣之道”,一個人能感覺“營氣”在自體裡“常營無巳,終而複始”的運行就不知道什麼是鍛煉了。

生活就是修行,生活就是鍛煉。

回顧一生,老了能體驗這個“常營無巳,終而複始”是不容易的,但是能體驗到也是自然的,因為他是自然得來的,非專門修行來的。

覺悟,一個人能感覺到“營氣之道”的運行,那麼他的悟也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很多問題不到這個層次是沒辦法接受的,也是難以相互交流的。

前面寫了,老了是人生的冬天,而冬天是四季的冬天,冬天是藏的季節,人老了就更應該知道“藏”。

話又回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個話題,其實冬季之藏就是藏精,而老了之藏還是談這個。明白了這些我們才會明白張三豐說的:

“神不外遊精不洩,氣不耗散靈芽植,五行四象在中宮,何愁金丹不自結。”

練功修金丹是練,金丹自結是自然。

老了就應該明白“神不外遊精不洩”,也應該明白“氣不耗散”,我認為人老了冬季早起鍛煉是一種“氣”的“耗散”,當然這個不包括中年、青少年的冬季早起鍛煉。

其實老了冬季早起寫文章就是一種“耗神、耗氣”的現象,也是違背了藏的規律,以後恐怕就少寫文章了。

當然寫文章是寫給有緣者的,一個人隻要能熟讀《黃帝内經》,是會從《黃帝内經》讀出很多的。

《黃帝内經》論道(七)

仔細探讨《黃帝内經》“營氣之道”,就知道“營氣之道”也與督脈相銜接,但是這裡的督脈與修奇經八脈之督脈是不相同的,我們再仔細讀一遍這段描述: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其支别者,上額循巅,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環服裡,入缺盆,下注肺中,複出太陰。”

這裡的督脈與奇經八脈描述的督脈不同,再仔細讀《黃帝内經》,就會明白這裡的督脈是《素問》骨空論裡描述的督脈。

我們讀《針灸甲乙經》就會知道,督脈有兩種,也就是《難經》描述的一種督脈。

我們常讀道家練功的督脈,就知道道家練功的督脈是與《素問》骨空論描述的督脈不同的。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這個人就是不知道道家練功的那種督脈運行,因為我從來不練功、不修行。

我們知道道家也承認從奇經八脈入手修練是修“命功”,但是道家也提倡性命雙修,明明先是修行命功,怎麼能說是性命雙修呢,那麼性命雙修裡面的“性功”是什麼呢?

其實我不是擡杠,也不是找茬,作為一個文化的研究者,是應該自己給自己出題目、找課題。

還是那句話,有覺就有悟,一個人能覺着“營氣之道”,就有一番新的覺悟。

《黃帝内經》論道(八)

還是從《素問》骨空論的督脈說起,我認為練奇經八脈的督脈是“命功”督脈,而《素問》骨空論的督脈是“性功”督脈。

我認為“命功”督脈是表,“性功”督脈是本。

“命功”督脈是衛氣督脈,“性功”督脈是營氣督脈。

根據“命為氣,性為神”的說法,性功督脈相對命功督脈比較起來是更深一個層次,達到通性功督脈就是達到“練氣還神”層次。

命功是有為法,而性功是無為法,因為命功可傳,而性功難以傳授,所謂性命雙修是先修命功,命功有成以後再修性功,而直接修性功古人沒有留下道路,隻能自己的去闖。

我早就說明我不是專門修行者,所以我沒有經過先修命功這個途徑,我是不知不覺的進入性功督脈的。

命功是做功就能感覺氣的運行,但是性功就不同了,坐、卧、立、行都能感覺氣的運行,所謂“動靜休息,常與人俱。”(《周易參同契》語)

是不是寫遠了?

總之,一個人沒有詳細去研究《素問》骨空論的督脈是不知道的。

可以說奇經八脈所形容的任督二脈是“用”經脈,是用于針灸治療的督脈,而《素問》骨空論所描述的督脈是“體”經脈,“體”與“用”是有所不同的。

能感覺到十二經脈自然而然的運行必須通《素問》骨空論所描述的督脈,但是要感覺奇經八脈督脈就必須練功,假如從練功狀态中出來就難以感覺到經脈的運行。

當然大周天功圓滿以後,也可以感覺通十二經脈,但是難以以理論來描述十二經脈,故很多大周天者難以以中醫的面目出現,而以中醫入門的人到十二經脈通的層次,就可以是一個好的中醫了。

但是好的中醫能通奇經八脈的督脈但是不一定能通《素問》所描述的督脈,這就是得道與沒有得道的差别,因為“用”督脈與“體”督脈的運行是不同的。

好幾天沒有寫文章了,就寫這些吧。

《黃帝内經》論道(九)

還是從“命為氣,性為神”談起,如何理解“氣與神”?我們讀《黃帝内經》:

《靈樞》決氣篇曰:“何為氣?”

岐伯曰:“上焦開發,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素問》八正神明篇曰:帝曰“何為神?”

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适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以上兩段文字給我們注釋了“氣與神”的定義。

所以一個人先命功入手有一定的好處,其好處就是“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換句話說命功對于形體的充實,潤澤有一定好處,因為命功主要是修衛氣,衛主外,所以對人體的外形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進入從性功直接入手,對外形的充實、潤澤就比較差了,這是我這幾年才悟出來的,我這個人外形确實不敢恭維,與普通的七十歲的莊稼老人一模一樣,也就是《素問》上古天真篇所描述的:

“八八,則齒發去。”

我的頭發、牙齒,尤其是牙齒确實掉的差不多了。

我們接着讀《素問》:

“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髒盛,乃能洩,今五髒皆衰,筋骨謝墜,天癸盡矣,故發鬓白,身體重,步行不正,而無子耳。”

但是我的身體重倒是不重,而且步行還非常矯健,這個我在我的前面的文章寫了不少。

所謂“大器晚成”吧?也可能是“人無完人”吧?

但是在神的方面我的文章也寫了不少,所謂“俱視獨見····。”這個方面确實比從命功入手的人強多了。

這就是先性與先命之差别。

好了,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在繼續探讨,今天就寫到這裡。

《黃帝内經》論道(十)

學習《黃帝内經》必須從人的自然狀态去認識,人老了掉牙脫發應該說是人的自然狀況,掉牙脫發說明了人的老,但是掉牙脫發不一定能影響人生活的生命質量,掉牙脫發的人還是能“度百歲而去”,但是很多人老了牙齒頭發分雖然整齊而因為被疾病折磨年年進醫院、找醫生。

在這兩者之間我們選擇是有牙齒頭發好呢?還是選擇年年進醫院找醫生好呢?

探讨這個問題就必須探讨性功問題,想真正不病就必須探讨性功,就必須探讨十二經脈,探讨性功就必須探讨自神。

求神拜佛是宗教人士的事,也是專門修行者之事。我這個人喜歡道教也喜歡佛教,但是我不喜歡道教、佛教之内部分裂,把一個好端端宗教分成若幹宗派,分成宗派就不成其為宗教了。

想探讨真正的宗教就必須性命雙修,也必須探讨“形與神俱”的真正内涵。

說“形與神俱”,此事古難全。

我認為人不應該先把精力放在人的面子工程上面,也就是說人不應該隻顧其外而不顧其裡,我這個人從來不知道塗脂抹粉,也不知道以藥物來“駐顔”,駐顔必須有方,可是我從來不在這些方面去浪費精力。

牙齒與頭發的問題,古人的認識是:齒為骨之餘,發為血之餘。

人體很多器官五十年一次脫落是正常現象,所以牙齒在七十歲時脫落是很自然的現象,而人老了頭發的脫落也是自然正常現象,但是以藥力及命功的修行固齒是有可能的,可惜我這個人年少時沒有研究命功,也沒有研究過這些面子工程。

盡管面子工程不顧,但是我也沒有因為不顧面子工程而生病,因為是我自小研究裡子工程,研究十二經脈,而十二經脈注重于髒腑經脈而不注重于“餘”,發為血之餘,齒為骨之餘。

在疾病痛苦與脫發掉齒兩個方面假如選擇其一,那麼人應該先選擇去疾病痛苦才是吧?齒發該去就讓他去吧,因為這裡面有一些先天條件的問題。

這個也是性命雙修難以兩全之難事。

當然我是我現在身體的“齒發去”還不是無發無齒,在面子工程方面與普通老百姓毫無差别,但是我的其他精力就比普通老百姓強多了。

另外也難以預料我的牙齒是否有可能再生,這些問題待以後驗證,但是我非常自信的是,在十二經脈通的狀況下生病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好了,今天就探讨到這裡。

《黃帝内經》論道(十一)

生命的質量在于人體儲存的能量,也就是木桶現象,一個木桶的儲水量取決于其中最短的那塊木闆,這個道理是很多人都明白的。

就從木桶現象說起,你知道你的那一塊木闆最短嗎?

人們會在商品木桶上面塗很好塗料,是為了招人喜歡,塗料是表,木闆質量是裡,木闆質量不行,塗多少塗料都不行,所以挑選木桶應該挑選木闆質量而不應該挑選塗料的花花稍稍。

挑選木闆應該注意每一塊木闆的質量,應該時時刻刻注意其中最容易損壞的那一塊。

如何修理最短木闆,這個道理就是“損有餘,益不足。”這是天道。

《黃帝内經》早就指出:“····十二經脈為天道。”

一個人的十二經脈能達到如“營氣之道”的層次,也就是運行如“周而複始、如環無端”的境界,那麼你的身體内就會時時刻刻自動的進行着“損有餘、益不足”的運動。

但是請記住,這個“營氣之道”是不會給您做雙眼皮,不會給您豐胸的,·····。

“一陰一陽之為道”,這句話說白了就是一夫一妻生活才是正道,那些生活經常出軌的人是難以體現營氣之道的,那些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也是難以體現的,更不要說那些有二奶、三奶···nn奶之人。

這些人迷于欲界不能出來之人,與這些人探讨不了什麼道。

還有那些想一夫一妻過日子的人,但是這些人總想挑選一個最漂亮的配偶,這些人也難以理解道,因為他們還在迷于色界。

這個世界是形形色色的世界,也是八卦世界,有陰陽(老陰老陽),還有太陽、少陽、陽明、少陰、太陰、厥陰之類的人,應該說老陰配老陽,太陽配少陰,陽明配太陰,少陽配厥陰,這樣般配才是美滿婚姻。

但是要明白這些就必須從内去發現其陰陽,每個人的臉上是沒有寫陰陽的,更何況一個人塗脂抹粉以後就更加看不出來了。如今的社會,每個人幾乎都成了演員,當然說人們是演員是客氣的,說人們口蜜腹劍,那是不好聽的了。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而陰陽這個話題就是知道内,想知道健康生活,首先就應該知道這些陰陽,也應該知道自己屬于這些陰陽人的那個類型,也應該知道他人屬于那個類型,知道自己有餘什麼,不足什麼,如何達到自己“損有餘,益不足”,也應該知道對方有餘什麼,不足什麼,如何達到恰如其分的相互彌補,使其達到平衡,這個才是道的内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修不好,還能治天下?

哈哈,今天又跑題了,就此打住。

《黃帝内經》論道(十二)

從人生的規律來看生老病死似乎是人人難以避免的,看起來老死似乎是與病有關系,再詳細看,似乎有病就有痛苦,····。

如何作到“無疾而終”,如何做到“有病而不痛苦”或者“有病而少痛苦”,這是一個必須探讨的話題,探讨這個話題就必須從《黃帝内經》裡面去探讨。

探讨這些問題就必須探讨十二經脈,這是探讨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分水嶺。因為十二經脈有“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之奇妙,從奇經八脈入手就難以明白“病之所以生”,難以明白就難以成為一個好醫生。

病有大小輕重,疼痛也有不同的程度,我是探讨十二經脈的,我明白了一個人十二經脈通了以後,無論生什麼病其疼痛在我來說是最輕微的。

我前面說了,我的牙齒掉了不少,人常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了命。”

首先說,一般人老了“齒發去”是正常現象,但是掉牙必須有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先疼痛,那麼我的掉牙有沒有疼痛?

老實說人年紀越大越感覺疼痛,年紀越大越怕疼痛,年紀越大也越怕死。

其實所謂無疾而終就是在沒有任何疼痛的狀況下不知不覺的結束生命最好,當然這是一般人的認識,而真正的有道者是自覺生死的,而且死時沒有一點痛苦的。

話說回來說我的掉牙,我的掉牙就是沒有疼痛的,當然說沒有疼痛是說疼痛感很輕微,當我的某顆牙齒感覺到動的時候,是在吃飯的時候能感覺到一點疼痛感的。

其實我這個人吃飯無論什麼時候都愛吃面食,一般來說面食也愛吃軟和的面食,而軟和的面食就難以引起那個動了的牙齒,假如沒有大的動感,就不會有大的疼痛。

我這個人似乎是個十二經脈的試驗品,也似乎是一個探讨《黃帝内經》的人,既然《黃帝内經》說人到這個年歲是“齒發去”,就讓牙齒去吧,我認為以藥物或者以其他方法保留牙齒反而是個不自然,反過來說,經常保養牙齒是不自然,當然這是我對人生的看法,不一定對。

不過話說回來,我從牙齒動到牙齒掉家裡人從來沒有聽過我叫喊一個“牙痛”,這個動的牙齒是在不知不覺中掉下來了。

我們先不說“牙痛是不是病”,但是掉牙能不能痛是必須研究的,為什麼我老了牙齒掉不疼痛,這個與通了十二經脈是有關聯的。

十二經脈的通能減輕疼痛或者沒有疼痛在我的三十多年的生活過程中是得到了驗證。其實在這個三十多年來也隻有牙齒的掉讓我感到有點遺憾之外,其他方面我沒有過任何疼痛。

三十多年來在我來說輕微的的不舒服就是生病,而輕微的不舒服也就是在每年的立冬前後,不過這幾年立冬前後的輕微的不舒服也沒有了。

就說今年,現在這個時候盡管到了冰天雪地的季節了,但是我連棉衣都還沒有穿,毛衣也還沒有穿,隻不過加了一件保暖襯衣、一件棉背心、一條單單襯褲。帽子嘛還不到戴的時候,鞋子呢,隻不過單球鞋換了一雙比較厚一點的旅遊鞋而已。(因為我愛上山、愛走路,平時就穿一雙球鞋)

《黃帝内經》的精華在十二經脈,十二經脈的精華在“營氣之道”,一個人通了十二經脈,達到了得“營氣之道”以後,(我說的是以後),才會明白什麼是道。

亂七八糟的扯了很多,今天就寫到這裡。

《黃帝内經》論道(十三)

探讨道就必須探讨德,很多人開口閉口談道德,其實道德是兩個内涵,所謂得道其實是得德。

因為道德是兩個内涵,所以《老子》分為“道”篇“德篇”兩個部分。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又曰:“含得之厚。”“有德司契,無德司徹。”等····。

《易經》也有“厚德載物”之語言。

可見“德”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

所以探讨道必須探讨德。

“德”的真實内涵是什麼?為什麼《老子》會那樣形容?什麼樣是上德?什麼樣是下德?什麼樣是有德?什麼樣是無德?····?

這些語言自古以來有很多注釋。

但是假如仔細讀《黃帝内經》就會發現有些注釋是似是而非的,例如“上德不德”之概念中的“上”在《黃帝内經》裡面是有其特殊的含義的。

這個話題必須從“得道其實是得德”(關尹子《文始真經》語)來理解,而“得德”才能說明有德,有德就不需要再去找德。

但是為什麼德會有上下之分呢?

以文字來理解,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所以謂之“上德”,而下德是時時刻刻注意不了把德失去了,所以“下德不失道。”不失道說明“不缺德”,假如失德了就是缺德。

聽起來我又在胡說八道,是不是?

不過讓你來說說看,“有德就是有德”,為什麼把“有德”《老子》稱為“上德”呢?恐怕你也說不清楚。

其實“上德”之意假如不仔細讀《黃帝内經》是沒辦法說清楚的。這個問題我下一篇文章再探讨。

轉個話題,《老子》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性。”

這句話也說明有德之人有“德性”,無德之人“無德性”,換句話說“無德性”的人無德行,所以人們往往看一個人時說:“看你這付德行”。

話又說回來:“無德性的人無德行”,修道其實是修行,修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行為。

《黃帝内經》論道(十四)

說“德”的含義概念,《新華字典》曰:“好品行”,這是最簡單的注釋,至于《辭海》等注釋的就多了,但是對于“上德不德”之“上德不德”之意,恐怕沒有人能合理的理解,就像道家的“無為無不為”一樣,難以有個合理的解釋,所以說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道德二字各有各的含義,所以也可以說“道人是道人”、“德人是德人”,而道者應該是有道德的人,有道無德、有德無道都不是真正的道者。

真正的道者是說那些德才兼備的人。

我這個人愛刨根問底,所以有時候寫文章也無忌,其實說真話無顧忌是會得罪很多人的,但是道不辯不明,所以有時候得罪就得罪,必須寫出來。

例如說“德人”一詞,很多人會問,有“德人”一詞嗎?

再例如說我前一篇文章寫的“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有這麼寫的嗎?

其實“德人”一詞是有的,“德人”一詞出自《莊子》,對于“德人的”概念《莊子》中是這樣形容的:

“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内皆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餘而不知其所以來,飲食自取足而不知所以從,此謂德人。”

《莊子》自古以善言善辯而著稱,所以謂之道不辯不明。

不過“有德之士的德藏的高高的”這句話聽起來恐怕不合理吧?

其實這句話盡管聽起來有些紮耳,但是仔細想想是有道理的,不然為什麼古人給我們留下“德高望重”一詞呢?

什麼叫“德高望重”呢?難倒這個人的德不是高高在上的?你給我解釋一下看,這個德高在哪裡?

聽起來似乎是狡辯,其實德是看不見的,但是隻有德藏的高高的才能稱得起德高望重,假如一個人“有德不失德”還不能算德高望重,而缺德的人就更加難以得“德高望重”這個美譽了。

德雖然看不見,但是德高望重的人辦事與“德行低”的人辦事就是不一樣,在鄉下,鄰居之間有矛盾,政府調節不了的事,出來一個德高望重的人說幾句話,矛盾的雙方就馬上偃旗息鼓了,吵吵鬧鬧的就不吵吵鬧鬧了,雙方都成了“讓人一牆有何妨”的君子。

等等諸如此類的事都說明德高望重的那些“德人”的“德”确實是藏在高高的,隻不過這個德是無形的,而人看不見罷了。

就像“經、咒”,本來“經、咒”是印刷在紙上面的文字,文字性的東西任何人都能讀,但是不同人讀出來就有不同的效果,按說“經、咒”是驅邪的,同樣的“經、咒”有些人讀出來能達到“驅邪”的效果,而有些人讀出來就沒有“驅邪”的效果。

這是為什麼?這是“德”在起作用。

德高的人有泣鬼神、驚天地之作用。

今天又扯遠了,本來今天是以《黃帝内經》來認識“德藏的高高的高”之意,但是不知不覺就寫遠了,隻能下一篇來探讨了。

《黃帝内經》論道(十五)

《黃帝内經》說德卻是另有一番風味的,《黃帝内經》四氣調神論說:“····天氣清淨,光明者也,德藏不止,故不下也,····惟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這裡“德藏不止,故不下也”讀者可也看明白了,是“德藏不止,故不下也”,其實“不下”就是“上”,其德是藏得高高的而不下來是不是?所以“上德不德”應該理解為“德”是向上的方向行而不是向下的方向行。

另外也應該看到“德藏不止”,是說明一個勁的在藏,一個勁的藏就是德藏的越來越多,那麼越來越多就越向上積累,越向上積累就會越來越高,這個人越來越多,越來越上,就成了上德。

聽起來似乎又是狡辯,是不是,但是不這樣理解,你能有其他方法來解嗎?因為這個人德已經積的滿滿的,所以他就再不需要去積德了,所以上德不德。

話是不是能這樣理解?望高明者來指點指點。

從《黃帝内經》來看德是有數量的,量變質變,這裡面還是有很多道道可以探讨的,不過今天是探讨“上德不德”之含義,其它就不探讨了而已。

既然探讨德,那麼就進一步探讨探讨,德不但有數量,而且有種類,很多人會說,這個糟老頭子越來越胡說八道了,其實這不是我一個人說,也不是《黃帝内經》獨家語言,其實《莊子》也說到了德的種類,不過《莊子》說的沒有《黃帝内經》精确。

我們先讀《莊子》,《莊子》曰:“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大和萬物。”

讀者看看,《莊子》是不是說“五德”?不過《莊子》沒有詳細說明白這個“五德”到底是是數量還是種類。

要知道五德到底是數量還是種類,這個必須讀《黃帝内經》就明白了,不過今天就寫到這裡,以後有時間再探讨。

《黃帝内經》論道(十六)

人生不易,首先說在六道衆生裡能得個人身就不容易,據說世界的物種很多已經滅絕了,但是人卻越來越多,人能主宰天下任何動植物命運,人盡管個頭不大,卻能降龍伏虎,而且人還能敢吃這個世界的任何動植物,人可謂是這個世界的巨無霸。

古人說人是因德而生,有德而生,所以說“天生人之德也”,意思是說因為你這個人前一世有德,所以老天爺把你降生為一個人,不過因為每個人前一世德的大小不同,所以人生在這個世界就形成了高低貴賤智愚的不同,不過無論怎樣,還是巨無霸的分子之一。

古人說:“天下者衆人之天下也,而有德之居之。”意思是說無論一個人高低貴賤智愚,有德就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自夏朝以後,有活了120歲的百姓,沒有活120歲的帝王,盡管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喊着,其帝王的歲數不及老百姓者比比皆是。

所以德是人生命的基本因素,一個人德完了,道也就完了,道德完了,生命就完了,德缺失了,病就找上門來了。

所以這個世界的人無論高低貴賤智愚都生病,而隻有德高望重的人是健康的。

所以說德是值得探讨的。

前一篇寫了《莊子》的語言,從《莊子》裡看到了“五德”這個詞,五德到底是數量呢?還是種類呢?很少有人去辯解這個,其實德确實有五種,明白這些就必須讀《黃帝内經》。

我以前寫過讀《黃帝内經》能讀出個“德化”二字就算是個讀家,老實說讀者是讀者,能成為讀家就是一“家”學問了,就像這個世界的各種家,什麼什麼的專家呀,什麼什麼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所以讀家也是一個家,讀家其實就是把“死文字”讀活了,把靜态的、抽象的東西讀成精神性的活物質了,這種東西現代叫做“非物質文化”,裡面确确實實有精神性的東西存在,所以叫做文化性的物質,文化性的物質隻能以語言形容,難以肉眼可見,看不見摸不着,所以有時候說“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金剛之詞由此而出,其實人的非物質性的東西就是金剛、就是“德”,一個人有德了就能延年益壽,長有天命。

原來準備寫《黃帝内經》裡面的“五德”,但是今天閑話寫多了,因為篇幅的原因就隻能簡簡單單的先寫一寫,其實五德都是有名詞的,今天就賢簡簡單單的寫出德的五種名詞。

五德的名詞是:和、顯、濡、清、寒。

其實我寫文章是為了導讀,詳細的内容讀者應該自己去讀,一個人讀不出這些德,就不知道“五行朝元”是什麼内涵。

今天唠唠叨叨的又寫了不少,就此打住。

《黃帝内經》論道(十七)

還是探讨道德的含義,我們從《老子》的語言談起,《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者,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老子》的這句話有很多注釋,應該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就從病來探讨《老子》的這些語言。

首先說“聖人皆孩之”,其實“聖人皆孩之”這句話在這裡的意思是說“童言無忌”的意思。

童言無忌是實實在在的,就像“皇帝的新衣”那個童話一樣,明明那個皇帝沒穿應付光屁股在街上走,但是誰也不敢說皇帝沒穿衣服,最後隻有一個孩子說皇帝沒有傳衣服。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人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該把話說在前面的時候就該把話說在前面,話我說在前面,至于相信不相信那是聽的人的事。

例如“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扁鵲提前就給蔡桓公說他有病,但是蔡桓公不相信,再三的說也不相信,最後扁鵲看到蔡桓公病已經達到不可救藥的程度了,扁鵲就提前跑了,當然蔡桓公也不久就死了。

另外一個故事是華佗給曹操治病,說曹操頭裡面有病,需要做手術,但是曹操卻把華佗殺了。

當然曆史上類似的故事很多很多,就不在一一列舉了。

我們這裡主要是探讨《老子》這一段話真實含義。

其實上面兩個故事說的是:兩個人同樣的說都是實話,但是兩個人的結局不同,因為兩個人都不是小孩子,說話應該知道對象,也應該知道該說不該說。

這裡面有個“德信”的問題,一個人有德,他說話招不來橫禍,而另一個人不能說無德,但是也不能稱為“有德”,所以說話就招來橫禍。

可以這樣認為:兩個人的醫術是道,而德是醫術的保障,雖然同樣的醫術,但是因為“德”的不同,效果就不同。

這就是“德善”、“德信”的内涵。

所以道人是道人,德人是德人,一個好的道家必須是道德雙全者才能名副其實,不然不行。

就像我前面寫的:“同樣的經、咒,有德的人的人與無德的人唸出來效果不一樣”。

這一段話從“聖人”開始到“聖人皆孩之”結束,還是說道德兩個字的概念,“淳德全道”,說的是一個人既要有濃濃的德,還要有全全的道,才能稱得起聖人這個名詞,

《老子》說:“道成之,德畜之”,意思是說,一個人隻有道術不行,道術的保障是德,一個人達到上德的時候,他的道術才會靈驗。

前面我們說扁鵲盡管沒有給蔡桓公治病,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扁鵲的醫術高明,扁鵲知道病在什麼層次能看,達到什麼層次不能看,這個才是真正的本領,也說明扁鵲既有道也有德,還是一個“上德”,而華佗雖然不失德但是他還沒有達到上德。

童言無忌,說的是小孩子的話,但是一個大人說話達到童言無忌的程度必須達到上德的程度才能找不來橫禍。

“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這裡說的是“聖人”為天下的百姓着想,而不是為統治階級着想,聖人教老百姓,讓他們該是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要說,或者是不該說的時候不能說,聖人是老百姓的耳目,老百姓看聖人,有些話聖人能說,老百姓才能說,聖人不說,老百姓最好不要說。

“聖人在天下怵怵”,也是是說:聖人成天為老百姓提心吊膽。

《黃帝内經》論道(十八)

前面寫了五德的名稱,其實這個名稱的來源出自《黃帝内經》,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黃帝内經》詳細看看這些五德,《素問》五運行大論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藏為肝。

其性為喧,其德為和,其用為動。

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眚為·,其變摧拉,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藏為心。

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

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其政明,其眚燔·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生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在藏為脾。

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

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蟲為倮。

其政為谧,其令雲雨,其眚淫潰。

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

北方·········其德為清。····。

南方·········其德為寒,····。

篇幅的原因,後面的兩個部分我就不一一詳細的寫了。不過我仔細的把“德”的出處都寫了出來,供讀者看看,其實讀者都應該詳細的去讀《黃帝内經》就會明白很多。

好了篇幅的原因就寫到這裡。

《黃帝内經》論道(十九)

善字的概念很廣,一個人達到的善境界其實是最高境界,所以一個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

就說中醫,曆史上有各種流派,也就像佛教一樣,佛教也分為很多宗派。

如何成為一個善中醫是個該探讨的問題,先說這個中字,就有很多種解法,可以理解為東西南北中的中,達到平衡就是中。另外也可以理解為一語中的的中,就是說這個中醫可以一下子看到病因。

另外中字還有一個最難理解的字,就是“中風”的這個中字的概念,以現代醫學來說中風是腦血管出了問題,為什麼中醫偏偏說是中風呢。

這裡面又牽扯出來一個風問題了,中醫說:“風為百病之長”,一個好中醫是能認識風的,能認識什麼是正風,什麼是邪風。

中國文化的字眼有時候是不願意講的,就是這個風字,往好的說就說“像一股春風吹進了我的心裡”,這個風是非常溫暖的,也是恰如其分的。說多舒服就多舒服。

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風。

往壞的說,就會說歪風邪氣,不正之風,你能具體的說這個風是什麼概念嗎?說不出來,

我們隻能認識到自然界的風的概念,但是社會上的風難以具體的說出來,那麼人體裡面的風也就難以說出來,而且精神裡面的風你就更加難說出來。

說病的方面,風的名詞有:傷風、中風、破傷風、麻風(病)等,在西醫看來風與這些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西醫認為是病菌、病毒在作怪。

看看剛剛又出來一個風字,風馬牛不相及是中國語言,這又是一個風字,而且這個風字的概念與前面說的風的概念又差之千裡。

從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風裡面又可以認識到另一個風字的概念,不過這個概念的字眼說出來不文明,這個不文明的字眼是什麼呢?嫖風,從嫖風裡面又産生出一個字眼叫争風吃醋。

這些字眼本來不應該寫的,但是為了探讨風文化不得不寫。

要認識古文化的風字的真正含義,就必須把這些好風、壞風全部一鍋燴了吃到讀肚子裡面消化了以後才會明白風字的真正概念。

張仲景在《金匮要略》裡說:“夫人禀五常,因風氣而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五髒真元暢通,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

理解古文化不是那麼容易的,傳授古文化也不是那麼随便傳授的,《黃帝内經》言到:“非其人勿傳,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一個人達不到回複真元,是難以明白這些事理的。

《黃帝内經》論道(二十)

讀《黃帝内經》的人多,但是真正能讀出精氣神來的沒有幾個,并不是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就能讀懂《黃帝内經》,而是那些能讀出正氣,正風的人才是讀家。

人體内有正氣、正氣流量大了就是正風。

自然界有正氣,正風,人是認識的,人們也認識那些台風,龍卷風,就像龍卷風力量很大,能吹走一個地方的很多物質,也能給一個地方吹來很多東西。

人體的風也是這樣,既能吹來微塵,也能吹來細雨,反之,是既能吹走微塵,也能吹走細雨,假如人體的風形成龍卷風,那麼力量大了帶來、帶走的就多了,需要什麼帶來什麼是好事,不需要什麼帶來什麼就是壞事。

明白了這些,就會明白中風,中風就是那些龍卷風帶來了過多的不需要的物質,堵塞了那些微血管。形成了中風。

所以張仲景在《金匮要略》裡說:“夫人禀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五髒真元能暢通,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

一個人一身正氣,邪不勝正,但是到底什麼是正氣,很多人不知道,什麼人不知道,首先是商人不知道,商人就是圖利的,無利不幹,所謂人不牟利不早起。

《黃帝内經》是君子之學,君子古人稱為士,古人排列人的層次是:士、農、工、商。

一個人有志向,長大了想幹什麼,現代人的标準是看一個人有出息沒出息就看錢有多少,商人就是想一本萬利,所以很多人把一個人一生事業成功不成功是看這個人有沒有錢。

這是勢利眼,應該說看一個人一生老了健康不健康,真正的成功是健康,

以大多數人的眼光看人,認為功成就是就是名利雙收,也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多少在疾病面前,金錢權利就暗淡失色了,在疾病痛苦面前,金錢權利不如草木,草木會使人疾病痛苦消失,但是你不會使用,這時候金錢權利不如草木。

一個人一生為為位子、票子、金子、(美)女子、車子、房子而活着那就像唯利是圖的商人一樣。

張仲景說:“人禀五常。”其實就是五德。

古人理論一個女人是:“德、言、功、容”,把容貌放在最後一個條件,而現代人則反之。

其實一個人沒有德,就一票否決了,很多人看女子首先是看漂亮,認為漂亮就是美,哥們,認識颠倒了。

一個人追求外在的美就是邪風,真正的士子看人是看德,假如一個人看外在的美,說明你還不如那個“逆旅人”,那個逆旅人還知道“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逆旅人是個開旅店的人,開旅店的人應該說是一個商人,而現代人還不如古代的一個商人能知人善任。

“食色性也”,也是人的天性,但是“食色”如何知道節制,就是風氣能不能亂吹的問題,你能理解“因風氣而生”這個概念嗎?

“風為百病之長”你能認識,什麼是“時風不正”你能知道嗎?

自古以來,道是給君子說的,那些有包二奶、小三及有n 個情人的是聽不進去的,不如不說,他願意中風,你就讓他去中好了。

在那個皇帝專制獨裁時期,明明白白的談這些,那些皇帝能聽進去?那些王公大臣能聽進去?那些有三妻四妾的人能聽進去?不能,不但不聽,假如你阻止他們的那些行為,他們會說你是反動者,把你殺了,假如你說這是《黃帝内經》裡說的,他們會把《黃帝内經》燒了,焚書坑儒的故事難倒不是教訓。

好的中醫首先是能保護自己的,然後是給那些能聽進去的人看病,也就是那些能悔改的人看病的。

這裡就說缺德,“人禀五常而生,”就是說人憑五德而生,一個人在女色方面不知道節制,就會形成缺德,而一個人在女色方面知道節制,就不會失德,話說白了,就是不會失去精氣神。

善字有很多概念,德字也有很多概念,所以現代人不知道什麼是“常”,什麼是“妄”,往往“以妄為常”,在外面亂來,亂來縱欲,縱欲就會“失真”,其實在外面沒有亂來,而在家裡也應該知道節制,知道“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個道理。

所以《黃帝内經》曰:“今時之人則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生于樂,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

今天說:“風”字也有很多概念。

《黃帝内經》論道(二十二)

前一篇文章寫了“五常”,說起三綱五常,人們就會說:“那是封建社會的産物應該批判。”

那麼要是三綱五常亂了呢?夫妻相互不忠誠了呢?兒女不孝順父母了呢?老師奸辱學生了呢?等等····之類的事是不是說明三綱五常亂了呢?

倫理的亂會是什麼樣呢?社會上造假越來越多怎麼辦?人騙人的現象越來越多怎麼辦?

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例如法律有“不告訴者不處理”之說,那麼一個人假如是智障,不懂得法律,不會告訴,就能任人宰割嗎?

呀,寫着寫着,又跑題了是不是?

話題是談道的,就寫道,道是什麼?範文瀾說:“道,是從一切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法則規律或規律。”

道看不見、摸不着。“得道”也不好解釋,“道體”就更加不知道了。

那麼失道是什麼?“失道體”是什麼?不敢解釋。

三綱五常亂了就是“失道”,三綱五常亂了之人就是失道之人,一個失道之人的身體就是“失道體”。

《老子》曰:“不治已亂治未亂。”《黃帝内經》也說:“不治已病治未病。”

老實說是三綱五常亂了,一個人既然亂了,就不要治了,就讓他自食其果吧。

這樣說聽起來似乎是不善,因為這樣說的翻版就是:“一個人病了就讓他病去吧,就讓他自食其果。”

治亂與治病是一個樣,先要讓對方知道病因,三綱五常的亂引起人體之亂,人體之亂就引起人體有病。

一個不知道三綱五常的人,而且天天亂三綱五常的人的病能治好嗎?

黑社會有殺手,那些殺手隻要給錢,說殺誰就去殺誰,他才不管那個人該殺不該殺。

寫到這裡就說醫生吧,醫生也是這樣,隻要是病人,挂了号就得看病,當然也不管這個病人真正的病因是什麼,根本不管這個人是不是有失三綱五常。

這就談到了為什麼現在病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的問題。

我們不能隻跟着解剖學看問題,解剖學裡面能解剖出“良心”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