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時事 > 正文

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心理健康?

刊物介紹

《全球健康醫療動态彙編》由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 華僑華人研究院 /21 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海國圖智研究院聯合出版,對全球公共衛生事務和醫療健康政策經濟進行整合,并在每期設置專題,通過撰寫有價值的原創文章和論文編譯對熱點事件進行追蹤。以通過多方面的公共衛生研究,為全球的健康協作治理提供多樣化的思路,并為讀者提供更加客觀、更具時效性的資訊與分析。

(欲獲取本刊,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标題:疫情下心理疾病的重點人群:風險與應對

本文作者:王博

本文審校:餘卓朋

引言

疫情期間,心理疾病發病率不斷攀升。本文從心理疾病潛在患者的風險上升和原有患者的程度加深兩個方向出發,圍繞疫情期間心理健康需引起關注的重點人群展開讨論。此外,本文還将從國民經濟疲軟帶來的失業率危機、常規心理健康服務的中斷以及隔離政策的常态化這三個方面為應對精神健康危機提出建議。

01

心理疾病的全球概況及其危害


圖源:Our World in Data

https://ourworldindata.org/mental-health

在全球範圍内,精神和物質使用障礙十分普遍。2017年,全球大約有七分之一的人(15%)至少患有一種精神或藥物使用障礙,其中焦慮症患者人數最多,在總人口占比3.76%,其次是抑郁症患者,占比3.44%。此外,雖然心理疾病和物質使用障礙的直接死亡人數通常很低,但其與自殺或自殘導緻的間接死亡卻密切相關。有數據顯示,高收入國家高達90%的自殺都與潛在的心理疾病和物質使用障礙密切相關,中低收入國家缺乏相關數據。有學者評估了一系列心理疾病和藥物使用障礙發生自殺的相對風險,其中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殺的可能性約是正常人的20倍(見表1)。

表1:Relative risk of suicide in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91936

而新冠疫情的持續,給全球心理健康帶來了新的挑戰。目前,雖然尚未有疫情期間關于心理疾病患病增加的全球數據,但越來越多的地方數據表明,疫情對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病率以及自殺率都有着重要影響。一項對來自中國的194個城市受訪者的研究發現,16%的受訪者報告在疫情期間出現了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狀,28%的受訪者報告出現了中度到重度的焦慮症狀。2020年4月埃塞俄比亞的一項研究表示,相對于疫情前的數據,當地抑郁症的患病率翻了一倍。澳大利亞全國精神健康調查顯示,在新冠疫情隔離政策實施的第一個月裡,有27.6%的受訪者報告有輕度至中度抑郁症狀,21%的受訪者報告有臨床上顯著的焦慮症狀,甚至還有14.6%的受訪者表示'自殘或死亡更好'。一項使用數據集覆蓋整個日本人口的研究也發現,在第二波新冠疫情中,日本的每月自殺率上升了16%,其中女性、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幅度更大。而疫情對某些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影響更為嚴重,包括并不限于女性和未成年人。本文将對此進行深入讨論。

02

新冠疫情下心理疾病的重點人群

新冠疫情期間,國民經濟疲軟帶來的失業率危機、常規心理健康服務的中斷以及隔離政策的常态化等原因給人們心理健康帶來重大挑戰。本部分将從兩個角度探讨疫情期間心理疾病的重點人群及其影響因素,一方面是潛在患者的患病風險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原有患者的疾病程度加深。潛在高風險人群包括一線醫務工作人員、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女性。

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的一線醫護人員報告的抑郁症、焦慮症以及持續失眠的發病率分别高達50%、45%和34%。加拿大也出現類似的情況,47%的衛生保健工作者報告需要心理支持。疫情初期确診病例爆發式增長給其帶來的超負荷工作、疫區醫院封閉管理造成的與家人長期分離、長期與病患接觸存在的高感染風險以及面對未知病毒,身為醫者卻對病人的生死無能為力等原因,使一線醫務工作人員身心俱疲。

而對于未成年和老年人群體,長期的居家隔離政策會對其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自新冠大流行發生以來,全球每七名兒童中就至少有一人在本國強制性或建議性的“居家防疫”政策下生活了至少九個月。線下教育的中斷不僅意味着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會給兒童心理健康受到諸多負面影響。同輩交往機會減少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早期社會化。另外,在長期居家的環境下,青少年階段易叛逆的特殊心理以及部分家長不适當的教養方式還可能導緻家庭矛盾的激化,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風險也會提高。對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期針對未成年人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期間超過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經曆過焦慮,15%的未成年人出現過抑郁症狀。

有學者指出,身體機能的退化和社會接觸減少等因素,往往會讓很多老年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态。長時期的隔離政策對老年人的心理影響在于社會支持減少與社會疏離感增加。美國有210萬老年人生活在養老院等護理機構,中國也有4000萬老年人因殘疾需長期專業護理。但此類護理機構處于避免集中感染的需要,多采取暫緩營業或封閉管理的做法。暫緩營業使得這些老年人原有的護理模式被打破,而封閉管理則斷絕了老年人與外界的聯系,即使親屬也難以探望。同時,疫情期間空巢老人群體的精神狀況也不容樂觀。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體中約一半是空巢老人,他們或沒有子女或與子女相處異地,社會支持本就欠缺,且多依賴于傳統線下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而疫情時代下線上溝通模式的流行無疑使之雪上加霜,社會疏離感增加。

另外,疫情期間的高失業率也給女性的心理健康帶來不利影響。McKinsey報告數據顯示,疫情大流行期間,女性失業的風險是男性的1.8倍。婦女占全球就業人數的39%,但卻占到了整體工作損失的54%。此外,疫情後的女性複工率也仍低于男性。2020年全球婦女的就業數預計仍将比2019年的水平低1300萬個,而男性的就業率預計将基本恢複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職業的性别隔離與無償護理的性别不對等導緻女性比男性面臨更高的失業風險。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從事服務行業,包括家政工作、餐飲服務、零售、旅遊和酒店業,這些行業更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受疫情影響,受工作性質影響,遠程工作對許多女性來說也并不現實,因此其更易受到沉重的裁員危機。然而,即使控制職業的性别隔離,疫情期間女性的就業率下降速度仍高于男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病毒大大增加了人們無償護理的負擔,而這種負擔主要由女性承擔。另外,有研究顯示,因失去工作或收入而面臨經濟困難的年輕女性比其男性同行更易出現焦慮等負面情緒。日本的相關研究也顯示,第二波疫情中女性自殺率顯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照顧負擔的繁重及政府補貼的減少。

女性在一線工作者中占據着更大的比例

圖源:https://inequality.org/facts/gender-inequality/

此外,疫情期間醫療資源的傾斜與隔離政策的實施使得精神疾病原有患者的治療受阻。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在緊急情況下特别脆弱,格外需要獲得基本精神保健服務。然而,出于降低感染風險的需要,常規精神衛生服務大多都已中斷面對面線下服務。許多國家的社區服務,如酒精和藥物依賴自助團體,已經有數月不能正常運作。醫院、護理院等醫療護理機構也加強了進出管控。這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原有的藥物和心理的持續治療受阻。另外,由于疫情需要,許多精神衛生設施被轉為新冠患者的護理設施。例如,馬德裡超過60%的精神衛生床位被轉用于護理新冠患者。

03

突發衛生事件下保護精神衛生的相關建議

針對上文所提到的國民經濟疲軟帶來的失業率危機、常規心理健康服務的中斷以及隔離政策的常态化三大挑戰,我們分别嘗試給出一些建議。

3.1密切監測失業率變化,完善疫情期間就業補貼政策

新冠大流行給許多人帶來了經濟困難,導緻自殺的風險增加。低薪和臨時工作從業者以及女性面臨的風險尤其巨大,因為他們在這次危機中占據更為脆弱的經濟地位。例如,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疫情與失業率提高顯著相關,而失業率的提高會導緻自殺人數的增多;它進一步預測新冠大流行會使2020年和2021年的自殺率比2018年分别增加3.3%到8.45%。但根據以往研究可知,經濟危機期間,密切監測失業率變化,并增加勞動力市場投資有利于降低自殺率(每人每增加10美元的勞動力市場計劃投資,自殺率就會減少0.38%)。因此,疫情期間積極進行勞動力市場投資,完善相關就業補貼政策有利于保護人們心理健康,降低自殺風險。

3.2提高國家精神衛生預算占比,恢複并擴大優質精神衛生服務

在去年“世界精神衛生日”,WHO曾指出盡管每投入1美元用于擴大抑郁和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的治療,在改善健康和生産力方面就有5美元的回報,但世界各國平均仍隻有2%的衛生預算用于精神衛生。近年來,盡管各主要國家的衛生預算比例有所增加,但促進精神衛生的國際發展援助也從未超過所有衛生發展援助的1%。因此,全球性的精神衛生服務資金問題仍不容樂觀。同時,受疫情影響,人們的精神衛生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避免負面情緒累積導緻更嚴重的心理疾病,及時恢複基本精神衛生服務以及做好提前幹預便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有學者提出将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全民健康覆蓋(UHC: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提高社會心理幹預措施的可及性和覆蓋率以及将心理健康幹預措施融入其他部門(教育、就業等)等建議。

3.3加強社區服務與技術創新,應對疫情隔離的特殊環境

在中等收入國家,超過70%的政府精神衛生總支出被分配給精神病院,而在高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僅為35%。這表明,在許多國家,集中的精神病院和機構住院護理獲得的資金仍然多于普通醫院和初級保健中心提供的服務。而人員聚集的精神病院和護理機構在疫情期間受隔離政策影響,多采取暫緩營業或封閉管理的措施,這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原有的治療、護理需求受到影響。對此,有學者建議将護理的重心從機構轉移到社區服務,在社區中開展高質量的精神衛生和護理服務。首先,此舉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疫情期間原有患者的護理需求,也可以為潛在患者提供及時的咨詢服務,如擴大部分群體(獨居老人、有家暴風險的婦女兒童等)的社會支持和減少社會孤獨感。其次,将數字技術納入精神衛生服務也利于應對居家隔離的特殊環境。此外,數字技術的應用還為解決污名和歧視、孤立和邊緣化的問題提供新的思路。新冠疫情的大流行推動了數字平台在各種心理健康護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如通過社交媒體的足迹識别有風險的個人以及時進行危機幹預以及協助培訓和監督一線工作人員。

疫情期間,随着失業率攀升、常規心理健康服務中斷以及隔離政策常态化,人們的心理健康也需引起關注。本文從“潛在患者患病風險提高”和“原有患者病情惡化”兩個角度出發,探讨疫情期間心理健康需引起關注的重點人群。最後,本文嘗試從國家政策、社會服務和社區創新角度給出建議,即通過完善就業補貼以應對失業率危機、加快恢複并擴大優質精神衛生服務以應對常規心理健康服務中斷和利用社區服務與技術創新以應對疫情隔離的特殊環境。相關衛生部門應該探查心理健康議題在本國公共衛生事業中的重要程度,并綜合考慮實施保護國民精神衛生手段的具體可行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