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我們的先人對寒痹的治療認識。自古以來我們古人就遵循“寒者溫之”的原則,溫經祛寒為其主要治則,《黃帝素問宣明論方·諸證門》說痛痹治療“宜通氣溫經”。《景嶽全書·風痹論證》說“痹證之寒勝者,但察其表裡俱無熱證,即當從溫治之”。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痹》對寒痹治療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痛痹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這就提示我們看病時要辨清所兼病邪的性質并結合不同的體質,進行辨證論治。可以才用:溫經散寒,祛風散寒,溫陽散寒,溫補脾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等。
《聖濟總錄·痛痹》指出:“治宜通引營衛,溫潤經絡,血氣得溫則宣流,自無壅阏也“。清·顧靖遠《顧松園醫鏡·痹》中說:“雖雲痛無補法,然病久痛傷元氣,非補氣血不可,參芪白術地黃之屬,随宜用之。”《醫醇賸義·痹》也認為痛痹“宜調養氣血,溫通經絡”。這就提示我們:調養氣血也是治療寒痹重要的法則。因為氣血得溫則宣流,痹阻易通。
根據以上原則我們可以從病機上分證論治。
一、寒凝痹阻證
臨床症見:肢體關節冷痛,痛有定處。疼痛劇烈如刀割,甚則關節不能屈伸,得溫則減、遇寒加重,晝輕夜重,形寒肢冷。舌質淡,苔白。脈弦緊。
治療上就應該: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代表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組成:麻黃、制附子、細辛加制川烏、制草烏、幹姜、桂枝、炙甘草為基礎。痛偏上肢者加羌活、威靈仙、千年健;痛偏下肢者加獨活、川牛防己;痛偏于腰者加桑寄生、杜仲、川續斷、淫羊藿。
二、風寒痹阻證
臨床症見:肢體關節冷痛,痛無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關節屈伸不利,惡風畏寒。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或弦緩,或浮。
治療上就應該: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代表方藥:烏頭湯(《金匮要略》加減。方中川烏頭、麻黃、黃芪、白芍、炙甘草、蜂蜜、防風、桂枝,共奏祛風散寒、溫經通絡之功效。若風盛者加羌活;痛以上肢為主者加威靈仙、用芎:;痛以背腰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川續斷;痛以膝踝為主者加獨活、川牛膝。
三、寒濕痹阻證
臨床症見:肢體關節肌肉冷痛、重着,痛有定處。痛處腫脹,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熱則減,晝輕夜重。舌質淡胖,苔白膩。脈弦緊,弦緩或沉緊。
治療上就應該:散寒祛濕,溫經通絡。
代表方藥:附子湯(《傷寒論》)加味。組成:附子、白術、白芍、茯苓、肉桂、細辛、川椒、獨話、秦艽,諸藥合用,共奏散寒祛濕、溫經通絡之功。若痛甚者加烏頭;濕重者加薏苡仁、蒼術。若寒濕襲于經絡而痛,肢體不能屈伸宜活絡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若寒濕相搏,攻注腰腿疼痛,行步少力,筋脈拘急宜趁痛散(《楊氏家藏方》);若寒濕相搏,血郁經絡作痛者宜麒麟竭散(《名醫指掌》)。
四、風寒濕痹證
臨床症見:肢體關節肌肉冷痛、重着,痛無定處。關節腫脹,屈伸不利,遇風寒或氣候變化疼痛加劇,得溫則減,惡風畏寒。舌質淡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或沉緊、弦緩。
治療上應該:祛風散寒,利濕通絡。
方藥:蠲痹湯(《醫學心悟》)加減。處方組成:羌活、獨活、秦艽、海風藤、桂心、細辛、蒼術、乳香、木香、川芎、當歸、桑枝、甘草,全方共奏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之功,若痛甚者加威靈仙、防己;風偏盛者加防風;寒盛者加附子;濕盛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
五、陽虛寒凝證
臨床證見:肢體關節冷痛,畏寒。肢體擡舉無力,屈伸不利,四肢欠溫,神疲乏力,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療上就應該:溫陽散寒,解凝宣痹。
代表方藥: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加減。處方組成:鹿角膠、炮姜、桂枝、熟地、麻黃、白芥子、制川烏、甘草,全方共奏溫陽散寒、解凝宣痹之效。
六、脾腎陽虛證
臨床證見:肢體關節肌肉冷痛,四肢不溫,便溏。活動後疼痛加重,靜卧則舒,畏寒喜暖,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治療上應該:溫補脾腎,壯陽通絡。
代表方藥:消陰來複湯《校注醫醇賸義》)加減。處方組成:鹿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狗脊、懷牛膝、制附子、肉桂、幹姜、小茴香、獨活、當歸、熟地、川芎,諸藥共用,具有溫補脾腎、壯陽通絡作用。
七、寒凝血瘀證
臨床症見:肢體關節肌肉冷痛、刺痛,疼痛劇烈,痛處固定。關節僵硬不可屈伸,逢寒加劇,得熱痛減,晝輕夜重,皮色黯紫。舌質淡黯有瘀點,苔白。脈弦緊。
治療上應該: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代表方藥:烏頭湯(《金匮要略》)合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處方組成:川烏頭、麻黃、黃芪、白芍、甘草、蜂蜜、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五靈脂、制沒藥、川牛膝、地龍、秦艽、羌活,兩方合用,諸藥共奏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若痹痛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加威靈仙、姜黃、白芷;痹痛以膝、踝等下肢關節為主者,加獨活、防己;痹痛以腰背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續斷、淫羊藿;痹痛日久,氣血不足者,加黨參、白術、雞血藤。
若陽虛血瘀,見骨節刺痛,關節僵硬變形,形寒肢冷,腰膝酸軟,便溏,舌淡黯苔白,脈沉澀者,宜溫陽祛寒、活血通絡。方用附子湯(《傷寒論》合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加減;若兼痰者,見關節頑麻,甚則變形,皮下痰核結節,宜合導痰湯(《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以上為寒痹的常見病證分型論治,在臨床上遠比這些跟複雜。
治療上還可以針灸療法、食療、外治法等等。
至于寒痹的預後有這樣的特點,寒凝痹阻、風寒痹阻、寒濕痹阻及風寒濕痹多見于寒痹的初期,其證屬實,若治護得當,則可寒祛病除,否則纏綿難愈,可緻虛證或虛實夾雜。寒凝血瘀一般多在寒痹中期,多由寒痹之初期證候不愈演化而成,病情頑重,需經較長時間的治療和調養,始有治愈的可能,否則易累及脾腎,而成為脾腎陽虛之證。脾腎陽虛多由素體虛弱或其他寒痹後期轉變而成,因其病久根深,久病及髒,正氣不足,故預後較差。但通過精心治療調養,亦可使病情好轉。若日益嚴重,則可能發生陰陽俱虛之危候。
寒痹的轉歸與預後主要取決于患者正氣的強弱和感邪的輕重,以及能否早期及時正确地治療,一般起病急者,早期發現,治療正确而徹底,常可痊愈;起病緩慢者,正虛為主,感邪不顯,早期診斷困難,治療不及時,其病情常可纏綿,日久難愈,預後較差。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