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河南省湘豫名校聯考2022-2023學年高三3月月考語文試題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随着對“新文科”讨論的擴展與深入,跨學科作為其基本特征逐漸成為學界共識。回應信息科技時代要求,站在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積極探索科技與人文融合的途徑和方法,成為“新文科”跨學科發展的内在要求。跨學科并非消解學科,恰恰相反,其真正意義在于突破現代分工過細所導緻的學科專業壁壘,依托人類整個知識系統,重建文科與其他學科的血脈聯系,吸納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推動自身學科理念的更新。與傳統文科時代的跨學科實踐不同,“新文科”的跨學科不再隻是一種工具或手段,而是參與到學科建構之中,具備了某種本體論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文科”之于傳統文科,無異于一次跨學科的“系統重啟”,對文學學科而言自然也不例外。

首先,跨學科的本體論建構推動文學研究走向新的學科自明。文學從人類知識總體中分離出來以後,随着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而發展為一個圈層化的學科體系。這一體系确立了各級學科疆域,在一定時期内有效促進了學科的發展,但也容易切斷文學與人類知識母體甚至學科内部“圈子”間的聯系,使文學淪為一座文科“孤島”。因此,突破圈層阈限的跨學科很早便應用于文學研究之中。然而在很長時間裡,跨學科隻是作為一種拓寬視野的手段存在,研究者的學科理念并未因其而有太大改變。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智能終端設備的廣泛應用、互聯網的普及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科間的資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學科合作與交融成為常态。在這一語境下,跨學科給文學研究帶來的不隻是方法論的襄助,更有以他者眼光重新審視自身、探求文學與其他學科之間聯系和區别的深層反思。

其次,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刷新了文學研究的問題域。數字技術的普遍應用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帶來了全新命題。比如,“數智時代”的文學應何去何從?如何面對數字化帶來的海量文本?人工智能創作可否視為新的文類?數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應對文學研究的新任務?凡此種種,都已溢出原有的學科經驗範圍,亟須得到新的回答。如果說本世紀初研究者對上述問題仍不乏猶疑甚至拒斥的話,那麼随着“新文科”對科技和人文交叉融合的積極探索與正面演示,越來越多研究者意識到文學與科技的彙通已經成為時代課題,并逐漸接納了上述問題。由此,學科論域也得到了新的拓展。

再次,人的全面發展理念有助于啟發跨學科研究者,使其勇于回應數字時代文學新命題的挑戰,甚至重新激活相關經典論題的探讨。以作者問題為例,在以往的文學創作論中,作者被視為文學素養高、表達能力或想象力突出,以靈感、遊戲或勞動體驗等為内驅力追求原創的主體。而數字時代文學作者的巨大變化,便是人工智能(AI)作者的出現。例如,“微軟小冰”在2017—2020年間先後出版了三本詩集和一本網絡趣語集,也曾在《華西都市報》文學副刊“浣花溪”開設詩歌專欄,其文學活動與人類作者幾乎已經沒有分别。但“小冰”這個作者,既不能與微軟團隊開發的人工智能框架直接畫等号,也不能說是計算機算法,将其認定為負責研發的技術人員同樣難以成立。它更像是上述各方的一個綜合體,散發着與人類作者全然不同的技術氣息。傳統文學研究者不太容易認同這樣的作者,“新文科”培養的跨學科人才卻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開探究。

(摘編自楊果《文學研究的跨學科“重啟”》)

1.下列關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不同于傳統文科的圈層化特點,“新文科”的基本特征是跨學科,這逐漸成為學界共識。

B.文學從人類知識總體中分離出來之後,與之切斷聯系,成為一門孤立的學科。

C.越來越多的“新文科”研究者意識到文學與科技的交彙融通已經成為時代課題。

D.對于人工智能的文學創作,傳統文學研究者不認同,而“新文科”研究者認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确的一項是( )

A.文章設置了總——分的論證結構,主體部分層次分明,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安排分論點。

B.文章在信息科技時代、人的全面發展等背景下,探讨了文學研究的跨學科“重啟”問題。

C.文章以“微軟小冰”的文學創作為例,論證了數字時代文學必須包容智能創作者的觀點。

D.文章的論證語言既注重如“圈層阈限”等的學術性,又講究如“全新命題”等的生動性。

3.根據原文内容,下列說法正确的一項是( )

A.傳統文科也曾有過跨學科實踐,但這種跨學科隻是一種工具或手段,而“新文科”的跨學科參與到了學科建構之中。

B.傳統文學必須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科間資源共享和學科合作交融,徹底颠覆傳統文學研究的方法論。

C.對于“數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應對文學研究的新任務”等命題,在本世紀初文學研究者的認知領域和研究領域仍是一片空白。

D.人工智能文學創作者是一個新的現象,它的合法性一旦确立,将會給傳統文學理論帶來沖擊,人類文學創作者的合法性也會因此受到挑戰。

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早在我們祖先居住洞穴的年代,門的雛形可能就産生了。大概有了家居意識,也就産生了門。山頂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擋些石塊、樹幹之類的東西以作屏障,很可能就是原始人類的門。

門是居住的室内與外界的出入口,有房屋建築就得有門,它是居住建築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門具有防衛的作用,是一種安全設施。掩上門,外人無法窺視室内;插上門,則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

門的另一種作用是界定空間。門内是内部空間,門外則是外部空間,以門為連接點,内外空間清晰明了,這在中國古典建築中表現得最為精彩。中國的古典建築采用的是平面上橫向展開的群體空間組織方式,由單體建築組成院落,由院落組成建築群,建築群組成街坊,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在如此衆多的建築中,起界定與連接作用的就是門。

(摘編自《中國古建築“門”的藝術特性》)

材料二:

垂花門是宅門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内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就是指宅門中的垂花門。垂花門用垂蓮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門”的功能需要。婦女們在此寒暄、行禮、殷殷話别需要一定的空間,如果兩根檐柱落了地,那門前能活動的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蓮柱,地面就寬敞多了,上邊有遮陽擋雨的屋頂,再加上華美的垂花門的襯托,環境、氣氛均極恰當。

(摘編《中國古建築中的垂花門》)

材料三:

中國傳統建制中,門也可稱為“門戶”,将雙扇稱為門,單扇稱為戶,因此就有“門當戶對”等說法。“門”一般包括門楣、門簪、門鐵、門墩等重要構件。門楣在中國傳統建築中也屬于重點裝飾部位,位于屋檐下方和門框上方之間,常有“光耀門楣”的說法,奢華的門楣常運用雕刻、彩繪的手法裝飾,而簡單的門楣矮小且無裝飾。門簪專指一種形似婦女發簪起固定整個門作用的木構件,不同等級的門其門簪數量也各不相同。門鐵是固定在門闆下方起保護作用的鐵皮包裝,一般位于“門”的底部正中位置。門墩又稱抱鼓石,是放置在門檻兩側用以輔助大門轉軸的石質構件。

(摘編自楊新興《淺談中國傳統建築中“門”的倫理》)

材料四:

門是内部生活世界與外部生活世界聯系的端口。“門,聞也”,按照段玉裁的解釋:“聞者,謂外可聞于内,内可聞于外也”,故“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因此,關閉門分割了空間,開啟門卻能實現内與外、中心與邊緣之間的有機聯系,使門成為從封閉獨立空間轉變成開放連續空間的端口。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根本無法想象一個沒有門的世界,“入地無門”描述的絕望人生境地,揭示的正是“門”的聯系意義。

(摘編自陳叢蘭《由“門”管窺中國古代居宅倫理之堂奧》)

4.根據材料,下列各圖屬于“垂花門”的一項是( )

A.

B.

C.

D.

5.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山頂洞人在他們居住的洞口擋些石塊和樹之類的東西,這大概就是原始人類的門了,門的産生,大緻反映了原始人類的家意識。

B.從造字法看,“門”屬于象形字,它的字形很像門的樣子;段玉裁對“門”的解釋,偏重于其具有聯系内外的功能。

C.在古建築中,垂花門将外宅與内宅分開,其設計帶有一定的人性化,能為婦女在此行禮、道别等活動提供較大的空間。

D.門簪指一種起固定整個門作用的木構件,封建等級地位不同,門簪數量不同;門鐵是固定在門闆下方起保護作用的鐵皮包裝。

6.結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國古代建築中的“門”有怎樣的實用性、藝術性和倫理性。

三、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鳳仙花(節選)

劉慶邦

用鳳和仙給花兒命名,真是好聽。鳳為鳥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氣,讓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這個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鳳仙花是什麼,明明是鳳仙花,卻跟沒看見花一樣,被他們說成是指甲草。

不過,不管是叫花,還是叫草,都不耽誤他們對指甲草的喜愛。那麼,為什麼把鳳仙花叫成指甲草呢?這是因為,指甲草上面開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

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雜院的大奶奶都會種上一盆子指甲草。

大奶奶把花盆放在雞窩頂上。這樣一來呢,指甲草剛一冒芽兒,孫女們就能看見。等指甲草開出花來,孫女們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種指甲草,是為院子裡那些孫女們種的。小閨女們都愛美嘛,都喜歡染紅指甲嘛!

院子裡年齡差不多大的閨女有三個,一個是大奶奶的孫女兒,名字叫梅靈;兩個是二奶奶的孫女兒,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葉。二奶奶死得早,二奶奶的兩個孫女兒都願意跟着大奶奶玩兒。她們大奶奶大奶奶地叫來叫去,有時帶得梅靈有些順拐。大奶奶糾正她:你這個傻閨女,我是你親奶奶,奶奶前邊不用帶大。

剛過了二月二,還不到三月三,大玉和二葉就在一天午飯後來到大奶奶家,問大奶奶是不是該種指甲草了。

大奶奶正坐在堂屋當門的一隻小闆凳上撚蠶絲。每撚好一段絲線,大奶奶就纏到撚錘兒上,再撚下一段。大奶奶說:花盆裡的凍土還沒有完全化開,等過了清明節再種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大奶奶在說話的時候,手上并沒有停止撚蠶絲,仍把撚錘兒撚得滴溜溜轉。梅靈也過來了。奶奶說,等她把絲線撚得夠長了,就可以織成撚綢布,做成撚綢布衫子。夏天穿上撚綢布衫子,那可真叫涼快哩!

那,等你織好了撚綢布,先給誰做撚綢布衫子呢?

那還用問嗎?當然是先給你爹做了。誰讓你爺爺被土匪打死了呢,誰讓你爹是奶奶的兒子呢,誰讓你奶奶就這麼一個兒子呢!

我就知道你,隻喜歡男孩子,不喜歡女孩子。

誰說我不喜歡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歡女孩子的話,能年年想着給你們種指甲草嗎?能教你們用指甲草上開的花兒染指甲嗎?好了,我給你們唱個小曲兒吧。

她又轉了一下撚錘兒,像是用絲弦為小曲兒拉了一個過門兒,才慢聲細嗓地唱道:三月裡來呀刮春風,姐妹二人放風筝。姐姐呀放的呀是蝴蝶呀啊,妹妹放的是蜜蜂,是呀嘛是蜜蜂。眼看那風筝随風起,俺想放手又不敢哪,怕的是風筝一高飛就不再回程。

一時間,姐姐和妹妹都有些走神兒。在梅靈聽來,奶奶唱的是姐妹二人放風筝,沒有把她包括在内,有些不大高興,說奶奶,你咋不唱唱你自家呢,咋不唱唱種指甲草的小曲兒呢!

奶奶說:雞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兒開紅了。等指甲草開花的時候再唱指甲草吧。

清明節早上,天下着小雨。大奶奶把花盆從雞窩頂上搬下來。她花白的頭發上頂着銀亮的水珠,彎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個人不聲不響就勞動上了。老人或許要試一試,她的孫女們長心了沒有,她種指甲草的事會不會被孫女們發現。老人剛把花盆裡有些發潮的土刨開,就被大玉看見了,大玉就走了過來,問大奶奶要種指甲草了嗎?大奶奶說是呀,今天天下着雨,把花籽兒埋在土裡就不用澆水了,老天爺替咱們澆水。

大玉過來了,梅靈和二葉很快也過來了。原來,她們每天在院子裡出來進去,時不時地都會往花盆那裡看一眼,都在操着種指甲草的心。她們都有些興奮,圍繞在大奶奶身邊捋胳膊,绾袖子,躍躍欲試。大奶奶說:你們都不用動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二葉提出了異議,說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樹,種的是指甲草呀!

道理是一樣的,前人種指甲草,後人染紅指甲。

花盆兒裡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軟軟,細細膩膩,大奶奶掀開衣服的大襟子,從下面的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紙包,打開小紙包,露出了裡面包藏看的指甲草的花籽兒。三個孫女兒一伸頭都看見了,花籽兒小小的,黑黑的,大約有十幾顆。大奶奶沒有把花籽兒全都撒進花盆裡,她隻挑了三顆,以三角的形式種進花盆的土裡。

二葉問:大奶奶,你為啥隻種三顆呢,是不是我們三個人每人一顆呀?

大奶奶說:這個二葉,就是聰明。好了,你們三個都在土上摁摁吧。要得好,大帶小,大玉先摁。

是要摁手印兒嗎?大玉問。

對,五指并攏,使勁把土往下摁,摁出你的手印兒來。

大玉把右手伸出來了,手指并攏嚴絲合縫,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為什麼讓她們在土上摁手印,難道有什麼講究嗎?

大奶奶說:做人心要軟,種花土要實,你們把土摁得越實在,土和指甲草的種子貼得越緊,種子胖得就越快,發芽就越快。這跟人穿衣服一樣,如果衣服哐裡哐當,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貼皮貼肉呢,人的身體就暖和,越暖和長得越快。

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軟的土上使勁兒往下摁,摁出一個深深的手印。清明雨還在細紛紛地下着,梅靈和二葉學着大玉的樣子,也先後在花盆裡的土上摁下了屬于自己的手印。

(有删改)

7.下列對文本相關内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小說沒有對鳳仙花進行描述,而是闡釋“鳳”“仙”二字,介紹其功用,表明人們對這種花的喜愛,從而産生審美效果。

B.清明節那天,大奶奶一個人不聲不響地種花,是想試試孫女們是否關心她,可見大奶奶是一個注意對孩子進行教育的老人。

C.小說人物關系簡單,對生活的書寫充滿童話色彩,閃耀着質樸、善良、純真的人性光芒,有着沁人心脾的感人力量。

D.這篇小說場景集中,沒有刻意去構建複雜的矛盾沖突,情節平和舒緩地推進,呈現出了一種散文化、詩意化的美感。

8.這篇小說是圍繞鳳仙花來寫的,為什麼中間插入“撚蠶絲”的情節?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這篇小說的語言有什麼特色?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李士衡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高麗禮币贈遺之物,士衡皆不關意,一切委于副使。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後實己物以避漏濕。至海中,遇大風,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蒼①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約投及半,風息船定。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無所失。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醫曰:“此垢污,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颒②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郭進有材略,累有戰功,嘗刺邢州。今邢州城乃進所築,其厚六丈,至今堅完。進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乃設諸工之席于東庑,群子之席于西庑。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進指諸工曰:“此造宅者。”指諸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朝士劉廷式,本田家,鄰舍翁甚貧,有一女,約與廷式為婚。後契闊數年,廷式讀書登科,歸鄉闾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家極困餓。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以傭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堅不可,曰:“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與成婚。閨門極雍睦,其妻相攜而後能行。廷式嘗坐小譴,監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為之闊略。其後廷式管幹江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哀。蘇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節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注】①蒼:通“倉”。②颒:洗臉。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

A.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B.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C.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D.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适有之/贈公/數兩不受/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高麗禮币贈遺之物”與“持千金之資币物”(《荊轲刺秦王》)兩句中的“币”字含義相同。

B.“一切委于副使”與“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兩句中的“委”字含義不同。

C.“諸子安可與工徒齒”與“君子不齒”《師說》)兩句中的“齒”字含義不同。

D.“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與“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過秦論》)兩句中的“固”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李士衡出使高麗返回時,在海上遭遇大風;船夫非常恐懼,請求将船上的物品扔到海中,以避風險;副使不得已将自己的東西全扔到海中。

B.門人見王荊公臉色發黑,就去問醫,醫生說王荊公臉上有污垢,并沒有病;門人讓王荊公洗臉,王荊公說自己天生就長得黑,洗不掉的。

C.郭進在邢州城北建了一座私宅,建成後舉行落成之禮,将土工、木工的宴席安排在東廂房,以示敬重,而将兒子們的宴席安排在西廂房。

D.劉廷式務農時與鄰家女子約為婚姻,考中進士後回鄉踐諾履約;成婚後夫妻和睦;妻子死後,劉廷式非常哀痛;蘇轼欣賞其情義寫文贊美。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後實己物以避漏濕。

(2)廷式嘗坐小譴,監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為之闊略。

五、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山林休日①田家

盧照鄰

歸休乘暇日,馌稼②返秋場。

徑草疏王彗③,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訟④寝,鑿井漢機忘⑤。

戎葵朝委露,齊棗夜含霜。

南澗泉初冽,東籬菊正芳。

還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⑥。

【注】①休日:休沐日、假日。②馌稼:為耕作者送飯。③王彗:植物名。④虞訟:虞芮之訟,指發生在虞、芮兩國之間的争田事件。⑤子貢去南方楚國遊曆,見一老丈挖地道入井,抱甕打水澆田,子貢勸他使用桔槔,可以提高效率,老丈卻說,使用機械,必定行事圖巧,會使心思也變得巧詐,失去純白無瑕的本心,無法求取真道,因此不用它。⑥晉·陶潛《與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本詩開篇寫詩人為官時,乘着閑暇日子去田家休假,給耕作者送飯的事情。

B.詩歌三、四句寫路上草已稀疏、樹葉飄落的景象,緊扣上句的“秋”字。

C.詩中“正芳”和“初冽”相對,寫活了菊花芳香四溢、生命力旺盛的形象。

D.本詩通過樸素無華的語言以及一系列田家意象營構了活潑靈動的意境。

15.本詩采用了哪些手法表現思想感情?和《歸園田居(其一)》相比,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之處?請結合内容簡要分析。

六、情景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善于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木材和金屬的改變說明人們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學識和品行。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以高超的技藝彈奏琵琶,經過沉重雄壯、清脆圓潤、輕快流利等旋律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戛然而止,結束彈奏。

(3)範仲淹《嶽陽樓記》中“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是湖光作色的樂景給人帶來的喜悅,與淫雨、陰風、濁浪等哀景給人帶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傷情緒形成對比。

七、簡答題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彰顯了底蘊深厚的文化自信之美。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根植于民族的偉大曆程和偉大創造。中國人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光輝史篇,擁有博大精深、魅力獨特、守正創新的文化傳統。諸如昭示着中華民族發展的核心理念、沉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的誠信仁愛、天人合一等優秀思想,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源。詩畫藝術是中華文學藝術瑰寶的典型代表,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都可以在詩畫藝術中彰顯。《詩畫中國》從 ① 的傳統繪畫作品中,精選出近60幅名作,其中涵蓋了中華傳統繪畫“家底”中重要的傳世經典,精細展現了中國繪畫史上的高峰之作,這在電視舞台上開了先河。傳統繪畫,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古典詩詞,含蓄凝練,意蘊深遠。更重要的是,《詩畫中國》對經典詩畫作品的鑒賞,沒有停留于 ② 式的表層解讀,而是穿透式的,既注重形式和技法上的專業解讀,更注重精準提煉與鮮活表達作品中蘊含的精神标識和文化精髓。于此,詩詞之秀逸與畫作之神韻彼此交融,傳統精神與時代氣質 ③ 所構築的民族精神、價值生發出穿越時空、生生不息、奔騰向前的精神力量,讓觀衆能體會到一種發自肺腑的文化自信之美。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8.“而它們往往蘊藏于體現偉大創造的藝術瑰寶中”是文中的一句話,你認為将其放在哪個位置最恰當?請說明理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球迷們眼中,看世界杯球賽是“必須要熬的夜”。那麼,該如何減少熬夜帶來的危害呢?

可以在熬夜前睡1~2小時, ① ,閉目養神也能起到休息的作用。在熬夜過後,次日進行午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存在“補覺”誤區。如果熬夜過後, ② ,反而會打破睡眠規律,久而久之對身體無益。根據科學計算,可采用“熬夜兩小時,白天午睡半小時”的比例進行補覺。

看球期間,球迷或許會為各自喜愛的球隊振臂助成。對于需要熬夜的人而言,适當的身體活動的确需要。看球時避免不要久坐,建議每半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伸伸懶腰十分必要。但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比賽結束後興奮失眠,可利用洗熱水澡、聽輕音樂等幫助入眠。

競技體育充滿不确定性,在世界杯比賽中,補時讀秒進球的場景屢見不鮮。彼時便會考驗各位球迷的“小心髒”了。在夜裡看球時,需要注意 ③ 。夜裡,血管較為脆弱,切勿大喜大悲,過于激動。

在此倡導球迷們理性觀賽,畢竟“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身傷”。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0.“小心髒”是常見的網絡用語,“心髒”是生理學用語。文中可以用“心髒”代替“小心髒”,但二者的表達效果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确流暢。可少量增删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八、材料作文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學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材料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

材料三:清華“學霸奶奶”李路,83歲時被阿裡巴巴以40萬年薪聘為資深體驗師。李奶奶畢業于清華大學,她在退休之後開始學電腦,玩智能手機,學攝影、修圖,熟練操作設計軟件,掌握的技術能讓許鄉年輕人都自愧不如。

上述材料能給正在學習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以“終身學習向未來”為主題,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D2.B 3.A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傳統文學研究者不認同”說法錯誤,從“傳統文學研究者不太容易認同這樣的作者。‘新文科’培養的跨學科人才卻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開探究”這句話看,傳統文學研究者是“不大容易認同”“新文科”研究者“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開探究”,而不是認同。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安排分論點”說法錯誤,文中三個分論點沒有明顯的主次關系。

C.“論證了數字時代文學必須包容智能創作者的觀點”說法錯誤,應為使研究者“勇于回應數字時代文學新命題的挑戰,甚至重新激活相關經典論題的探讨”。

D.“又講究如‘全新命題’等的生動性”說法錯誤,“全新命題”不具有生動性特點。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徹底颠覆傳統文學研究的方法論”說法錯誤。根據“跨學科給文學研究帶來的不隻是方法論的襄助”可知,傳統文學研究的方法論并沒有被徹底否定。

C.“在本世紀初文學研究者的認知領域和研究領域仍是一片空白”說法錯誤。從“如果說本世紀初研究者對上述問題仍不乏猶疑甚至拒斥的話”可知,本世紀初研究者對“教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應對文學研究的新任務”等命題隻是猶疑和拒斥,在認知領域和研究領域并不是一片空白。

D.“人類文學創作者的合法性也會因此受到挑戰”說法錯誤,從人工智能文學創作者的“合法性一旦确立”推不出這個結論。

4.A5.D

6.①實用性:門具有防衛的作用,是一種安全設施;可以界定空間。②藝術性:垂花門設計華美,有意境;門楣是門的重點裝飾部位,奢華的門楣常運用雕刻、彩繪的手法裝飾;門簪形似婦女發簪,很有藝術感。③倫理性:門是内部生活世界與外部生活世界聯系的端口。

【解析】

4.本題考查學生準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A.此圖中門上有非常大的屋頂,而根據材料二“用不落地的垂蓮柱,地面就寬敞多了,上邊有遮陽擋雨的屋頂,再加上華美的垂花門的襯托,環境、氣氛均極恰當”的描述,可判斷該項正确。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D.“封建等級地位不同,門簪數量不同”錯誤,根據材料三“不同等級的門其門簪數量也各不相同”中的“不同等級”指的是“門”本身大小的等級,不是指封建等級地位。

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根據材料一原文“門具有防衛的作用,是一種安全設施。掩上門,外人無法窺視室内;插上門,則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門的另一種作用是界定空間。門内是内部空間,門外則是外部空間,以門為連接點,内外空間清晰明了,這在中國古典建築中表現得最為精彩”可歸納出:實用性:門具有防衛的作用,是一種安全設施;可以界定空間。

根據材料二原文“垂花門用垂蓮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門”的功能需要。婦女們在此寒暄、行禮、殷殷話别需要一定的空間,如果兩根檐柱落了地,那門前能活動的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蓮柱,地面就寬敞多了,上邊有遮陽擋雨的屋頂,再加上華美的垂花門的襯托,環境、氣氛均極恰當”和材料三原文“門楣在中國傳統建築中也屬于重點裝飾部位,位于屋檐下方和門框上方之間……奢華的門楣常運用雕刻、彩繪的手法裝飾”“門簪專指一種形似婦女發簪起固定整個門作用的木構件,不同等級的門其門簪數量也各不相同”可歸納出:藝術性:垂花門設計華美,有意境;門楣是門的重點裝飾部位,奢華的門楣常運用雕刻、彩繪的手法裝飾;門簪形似婦女發簪,很有藝術感。

根據材料四原文“因此,關閉門分割了空間,開啟門卻能實現内與外、中心與邊緣之間的有機聯系,使門成為從封閉獨立空間轉變成開放連續空間的端口”可歸納出:倫理性:門是内部生活世界與外部生活世界聯系的端口。

7.B

8.①充實文章内容。借“撚蠶絲”的情節,為整個故事設置了家庭背景、時代背景,便于讀者深人理解文章。

②豐富了人物形象。塑造了生動傳神的大奶奶形象,同時,那些孩子的形象也躍然紙上。

③使主題更豐富。寫大奶奶“撚蠶絲”的勞動生活,表現了勞動美、人情美、風俗美。

④把筆墨宕開,舒緩了叙述節奏,更易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9.①小說洋溢着濃郁的詩情,語言含蓄隽永,流暢自然。譬如文中描寫大奶奶種花的情景,優美詩意。

②樸實自然,口語化表達。如“哐裡哐當”“貼皮貼肉”等。

③引用或化用俗語,如“做人心要軟,種花土要實”“前人種指甲草,後人染紅指甲”,充滿哲理意味,富有情趣。

④用詞生動(妙用疊詞)。如說花盆兒裡的土,“整得松松軟軟,細細膩膩”,“花籽兒小小的,黑黑的”疊音詞的使用,傳神的文字渲染出美好的氛圍。

⑤句式靈活,小說多用短句或結構相近的句子,節奏明快,有生活氣息;也長短句相間,語言靈活有變化。

【解析】

7.本題考查分析鑒賞文章内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B.“是想試試孫女們是否關心她”錯,文中是老人想看一看她種指甲草的事會不會被孫女們發現。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

(1)從情節安排方面分析

結合“大奶奶正坐在堂屋當門的一隻小闆凳上撚蠶絲”“等她把絲線撚得夠長了,就可以織成撚綢布,做成撚綢布衫子”分析,小說借“撚蠶絲”的情節,為整個故事設置了家庭背景、時代背景,使文章内容充實,便于讀者深入理解文章。

(2)從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分析

結合“奶奶說,等她把絲線撚得夠長了,就可以織成撚綢布,做成撚綢布衫子。夏天穿上撚綢布衫子,那可真叫涼快哩”“那,等你織好了撚綢布,先給誰做撚綢布衫子呢”“那還用問嗎?當然是先給你爹做了。誰讓你爺爺被土匪打死了呢,誰讓你爹是奶奶的兒子呢,誰讓你奶奶就這麼一個兒子呢”分析,撚蠶絲織綢布給兒子做衣服,生動傳神地塑造了大奶奶勤勞、慈愛的形象;同時,那些孩子的形象也躍然紙上。所以,插入“撚蠶絲”的情節,人物形象豐滿。

(3)從主題設置的角度分析

結合“大奶奶正坐在堂屋當門的一隻小闆凳上撚蠶絲。每撚好一段絲線,大奶奶就纏到撚錘兒上,再撚下一段”“大奶奶在說話的時候,手上并沒有停止撚蠶絲,仍把撚錘兒撚得滴溜溜轉”“奶奶說,等她把絲線撚得夠長了,就可以織成撚綢布,做成撚綢布衫子”分析,寫大奶奶“撚蠶絲”的勞動生活,表現了勞動美、人情美、風俗美,使小說的主題豐富。

(4)從叙事節奏和渡河的角度分析

這篇小說是圍繞鳳仙花,主要叙述寫大奶奶種指甲草給孫女們染指甲的事,但中間插入“撚蠶絲”的情節,這宕開一筆,在叙述節奏起到了舒緩的作用,更易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

9.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和審美取向的能力。

(1)結合“清明節早上,天下着小雨。大奶奶把花盆從雞窩頂上搬下來。她花白的頭發上頂着銀亮的水珠,彎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個人不聲不響就勞動上了”“今天天下着雨,把花籽兒埋在土裡就不用澆水了,老天爺替咱們澆水”分析,文中描寫大奶奶種花的情景,語言含蓄隽永,流暢自然,洋溢着濃郁的詩情。

(2)結合“雞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兒開紅了”,如話家常,本色質樸,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文中多處使用方言,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如“土和指甲草的種子貼得越緊,種子胖得就越快,發芽就越快。這跟人穿衣服一樣,如果衣服哐裡哐當,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貼皮貼肉呢,人的身體就暖和,越暖和長得越快”中的“哐裡哐當”“貼皮貼肉”等口語化表達,親切自然。

(3)結合“做人心要軟,種花土要實”“前人種指甲草,後人染紅指甲”分析,小說引用或化用俗語,充滿哲理意味,富有情趣。

(4)結合“花盆兒裡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軟軟,細細膩膩”“花籽兒小小的,黑黑的”分析,小說用詞生動,疊音詞的使用,傳神的文字渲染出美好的氛圍。

(5)結合“雞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兒開紅了”“用鳳和仙給花兒命名,真是好聽。鳳為鳥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氣,讓人高看不已”分析,小說語言句式靈活,小說多用短句或結構相近的句子,節奏明快,有生活氣息;“做人心要軟,種花土要實,你們把土摁得越實在,土和指甲草的種子貼得越緊,種子胖得就越快,發芽就越快。這跟人穿衣服一樣,如果衣服哐裡哐當,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貼皮貼肉呢,人的身體就暖和,越暖和長得越快”中,短句相間,語言靈活有變化。

10.B11.C 12.A

13.(1)做副使的人就把高麗送給李士衡的絲織品墊在船底,這樣之後填塞上自己收的禮物,來避免漏水(自己的物品)潮濕。

(2)劉廷式曾因過錯當小有貶谪,監司本來打算罷他的官,因贊賞他的美德,于是因此寬免了他。

【解析】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為:王荊公(安石)患有哮喘病,用藥需要紫團山人參,買不到。當時薛師政從河東還朝,正好有這藥,就送給荊公幾兩,荊公不接受。

“王荊公”作主語,“病喘”作謂語,意思是患了哮喘病,故“病喘”中間不能停頓,排除AC。

“贈”作謂語,“公”作賓語,“數兩”作“贈公”的補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

1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

A.正确。兩句中的“币”都是“禮物、禮品”的意思。“高麗禮币贈遺之物”,句意:高麗贈送給他們的禮品。“持千金之資币物”,句意:帶着價值千金的禮物。

B.正确。兩句中的“委”字含義不同。第一個“委”是托付的意思。“一切委于副使”,句意:(李士衡)一切都讓副使去管。第二個“委”是卸落的意思。“如土委地”,句意:像泥土一樣堆積在地面上。

C.錯誤。兩句中的“齒”含義相同,都是“并列”的意思。“諸子安可與工徒齒”,句意:您的兒子們怎能與工匠們比鄰相坐?“君子不齒”,句意:君子不屑與之并列。

D.正确。第一個“固”是當然的意思。句意:(這些人)本來就應該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第二個“固”是堅固的意思。句意:秦孝公占據着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

A.“副使不得已将自己的東西全扔到海中”錯,原文是“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後實己物以避漏濕”“副使蒼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約投及半”,可見,副使事先将李士衡的物品墊在船底,将自己的物品放在上面,海上刮起大風,船夫讓扔掉東西,副使倉皇之中來不及選擇就往海裡扔,由于他的物品在上面,所以扔掉的都是他自己的東西,約扔掉一半,風停了,并未說明全扔到了海中。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藉”,墊;“實”,充滿、填塞;“以”,表示目的,來、以便。

(2)“坐”,因為;“嘉”,贊美、嘉獎、贊賞;“闊略”,寬免。

參考譯文:

李士衡任館職時,出使高麗,一名武人任副使。高麗贈送給他們的禮品,李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讓副使去管。當時船底不嚴密,有些滲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麗送給李士衡的絲織品墊在船底,這樣之後填塞上自己收的禮物,來避免漏水(自己的物品)潮濕。到了海上,遇到大風,船将要傾覆。駕船的人非常恐慌,請求把船上所載的物品全部棄掉,不然船太重,一定難免沉船。副使倉皇不知所措,就取船中的物品投進海裡,也來不及挑選。約投了一半,風停了,船又穩定下來。随即清點檢查投到海中的東西,發現都是副使的物品,李士衡所得禮物在船底,一無所失。

王荊公(安石)患有哮喘病,用藥需要紫團山人參,買不到。當時薛師政從河東還朝,正好有這藥,就送給荊公幾兩,荊公不接受。有人勸荊公說:“您的病,不是這藥就不能治好。病是值得憂慮的,這點藥物不值得推辭。”荊公說:“平生沒有(用過)紫團參,也活到今天。”最終沒有接受。荊公臉面有些黑黃,門人憂慮,去問醫生。醫生說:“這是污垢,,不是疾病。”門生送澡豆叫荊公洗臉,荊公說:“老天讓我這麼黑,澡豆能把我怎麼樣呢?”

郭進有才能謀略,屢立戰功,曾任邢州刺史。現在的邢州城就是郭進建造的,城牆厚六丈,至今堅固完好。郭進在城北建造宅第,施工結束後,聚集族人和賓客舉行落成之禮,下至土工、木工都參加。就在東廂設席招待工匠,在西廂設席讓他的兒子們落座。有人問:“您的兒子們怎能與工匠們比鄰相坐?”郭進指着工匠說:“這些人是建宅人。”又指他自己的兒子們說:“這些人是賣宅人,本來就應該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

劉廷式本出身農家,鄰居老翁家裡很窮,有一個女兒,和劉廷式訂了婚約。後來兩家分别好幾年,劉廷式讀書考中了進士,回到鄉裡,尋訪鄰居老翁,而老翁已經去世,他的女兒因為得病雙眼失明,家境及其困頓。劉廷式讓人前去說明從前的關系,而女方家裡借有病推辭,答應可以做劉廷式的佃戶,不敢和官員結親。劉廷式堅持認為那樣不可以,說:“我與老翁有約定,怎麼能因為他死了女兒殘疾了而背棄婚約呢?”最終和老翁的女兒成了婚。結婚後兩人非常和睦,他的妻子要人攙扶才能走動。劉廷式曾因為小過失,監察部門打算罷免他,鑒于他的行為品德很好,就原諒了他。後來劉廷式擔任江州太平宮的地方官,他的妻子去世了,他哭得非常哀痛。蘇轼欽佩他的義舉,寫文章來贊頌他。

14.D

15.(1)手法:①借景抒情。這首詩歌主要描寫了田家的美麗風光,抒發了詩人的愉悅之情。②用典。“虞訟”“鑿井漢機”表現了民俗淳樸,風情美,“高卧偃羲皇”借陶淵明之事表明對高潔志趣的向往。

(2)不同:①《歸園田居(其一)》表現了對仕途(官場)生涯的厭惡,這是《山林休日田家》所沒有的。②《山林休日田家》五、六句,贊美田家淳樸的民風,這是《歸園田居(其一)》所沒有的。

【解析】

1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D.“樸素無華的語言”“活潑靈動的意境”錯誤。詩歌用典“虞訟”“鑿井漢機”,語言含蓄蘊藉,“徑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南澗泉初冽,東籬菊正芳”寫“徑草”稀疏、“岩枝”凋落、“南澗泉”清冽、“東籬菊”盛開,意境安适恬靜、清新素雅。

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1)手法:①借景抒情。“徑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寫秋日小路上草已稀疏、樹葉飄落;“戎葵朝委露,齊棗夜含霜”,寫戎葵清晨寒露,齊棗夜晚經霜;“南澗泉初冽,東籬菊正芳”,南澗泉水開始變得清冽,東籬下秋菊正吐露芬芳。據此分析出,這首詩歌主要描寫了田家的美麗風光,抒發了詩人的愉悅之情。

②“耕田虞訟寝,鑿井漢機忘”,安樂平和的農耕生活中沒有世俗的紛争,無機巧之心的質樸勞作方式體現出民風的淳樸。據此分析出,用典“虞訟”“鑿井漢機”表現了民俗淳樸,風情美,“還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用陶淵明的典故,寫想北窗下面躺卧,涼風陣陣吹過,便自認為像伏羲氏以前的古人那樣悠然自适,心境閑逸,據此分析出,借陶淵明之事表達對高潔志趣的向往。

(2)不同:

①《歸園田居(其一)》寫到“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以“誤落塵網”表現了對仕途(官場)生涯的厭惡,這是《山林休日田家》所沒有的。②《山林休日田家》五、六句“耕田虞訟寝,鑿井漢機忘”,寫農耕生活平和安樂,沒有世俗紛争,人們安居樂業無機巧之心,可看出贊美田家淳樸的民風,這是《歸園田居(其一)》所沒有的。

16.(1)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砺則利 (2)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3)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砺”“撥”“畫”“蕭”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17.①卷帙浩繁 ②蜻蜓點水/淺嘗辄止/浮光掠影 ③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18.應放在“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源”之後。“它們”代指上文“昭示……優秀思想”,“藝術瑰寶”指的是下文的“詩畫藝術”,本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解析】

17.本題考查學生正确使用成語的能力。

①此處形容繪畫作品,結合“精選出近60幅名作”可知,形容繪畫作品多,可填“卷帙浩繁”。卷帙浩繁: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②根據“表層”“而是穿透式的”可知,可填“蜻蜓點水/淺嘗辄止/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比喻隻輕微地觸及事物的表面,形容做事膚淺不深入。淺嘗辄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又指博而不精。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又指文章言論的膚淺,無真知實學。

③形容傳統精神與時代氣質互相配合,可填“遙相呼應/相得益彰”。遙相呼應:遠遠地互相照應配合。相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或映襯,雙方的長處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18.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

首先應明确本句中“它們”指代什麼,據此來決定這句話所處位置。

“蘊藏于體現偉大創造的藝術瑰寶中”的主語應該是指抽象的思想或精神,根據“諸如昭示着中華民族發展的核心理念、沉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的誠信仁愛、天人合一等優秀思想”可知,“它們”指代“昭示……優秀思想”;“詩畫藝術是……”之後的語句都是說詩畫藝術,據此可知“藝術瑰寶”指的就是“詩畫藝術”。本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故應放在“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源”之後。

19.①即使無法入睡 ②在白天過度補覺 ③對自身情緒的控制 20.網絡用語“小心髒”的使用使表達更為诙諧、輕松,更富有口語色彩和生活氣息;生理學用語“心髒”的使用使表達更為嚴肅、穩妥,更富有學術性和專業性。 21.看球時避免久坐,建議每半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伸伸懶腰。

【解析】

1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根據前文“可以在熬夜前睡1~2小時”可知,應填寫睡覺的相關内容,又根據後文“閉目養神也能起到休息的作用”可知,此處可填“即使無法入睡”。

第二空,由後文“‘熬夜兩小時,白天午睡半小時’的比例進行補覺”可知,這一空填寫白天補覺的相關内容,又根據“反而會打破睡眠規律,久而久之對身體無益”可知,此處可填“在白天過度補覺”。

第三空,根據後文“夜裡,血管較為脆弱,切勿大喜大悲,過于激動”可知,應填寫和控制情緒相關的内容,此處可填“對自身情緒的控制”。

2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不同語體色彩詞語的表達效果的能力。

“小心髒”是網絡用語。網絡用語很适合适用于青年人身上,網絡用語“小心髒”的使用使表達更為诙諧、輕松,更富有口語色彩,更能體現出青春活力的生活氣息,給人以親切感,在心理上縮短距離感;生理學用語“心髒”的使用使表達更為嚴肅、穩妥,在語言表達上顯得更加周密嚴謹,更富有學術性和專業性。

21.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

一是“避免不要”不合邏輯,可删去“不要”;

二是“建議……十分必要”句式雜糅,可删去“十分必要”。

故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改為:看球時避免久坐,建議每半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伸伸懶腰。

22.例文:

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孔子說“學而不已,阖棺乃止”;劉向在《說苑》中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确指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由此可見,自古至今,學習是人生立足的不二法門。

“終身學習,日新又新”,社會在發展創新中進步,知識時刻處于更新換代的狀态,必須終身學習,才能提升自我。

人類幾千年的知識文明,我們窮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還是有限的。正所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世界飛速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據統計,當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産生的,知識半衰期隻有五至七年。而人的能力就像蓄電池一樣,會随着時間而逐漸流失。人們的知識需要不斷“加油”“充電”,否則就會在現代社會中失去能量。同時現代知識的壽命大為縮短,知識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過去所學習的知識,會很快過時。一個人如果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很快就會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從而被淘汰。

學習力就是競争力,未來社會的競争,必将逐漸從知識競争轉向學習能力的競争,這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要求。

傑克·韋爾奇說:“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争對手不會!”世界競争激烈,競争力源于創造力,創造力源于學習力。如果沒有持續的學習,便意味着後退,而現代競争拼的就是學習力,學得快才能幹得好。

人們應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就必須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有終身學習的态度。

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終身學習,是每一個智者所必需的。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人類惟有把學校教育延長為終身的學習才能适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毛澤東一生手不釋卷,終身與書為伴,“活到老,學到老”是其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實寫照。他常說:飯可以少吃,覺可以少睡,書不可以不讀;讀書治學,一是要珍惜時間,二是要勤奮刻苦,除此以外,沒有什麼竅門和捷徑。

如何去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呢?除了惜時與勤奮,還要培養開闊的胸襟,包容不同的見解,接納新興事物的挑戰,以适應社會的瞬息萬變。

不僅學習科學知識,也學做人;不僅從書本上學,亦從世間學。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駐足的地方,亦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學習海納百川的寬容,向深山古藤學習生生不息的堅韌,向蒼鷹學習博擊長空的勇氣與力量……也要向他人學習,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取長補短方是大智慧。

總之,隻有不斷學習,社會才會向前發展,身為當代青年,我們身上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榮使命,更應保持認真學習、永不言棄的精神品質,才能更好地傳承曆史,跟上時代發展,用自己的才華和學識譜寫新時代之歌。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一意思是學習是一件永無休止的事情,一直要到蓋棺的時候為止。這說明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千年前的中國就有存在。材料二則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重大戰略任務,說明了終身學習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材料三則舉了清華“學霸奶奶”李路的具體事例,既展現了她不懼年齡,積極學習新技術的終身學習精神,也借其83雖高齡仍被阿裡巴巴高薪聘為資深體驗師的結果說明終身學習也能給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由此看來,材料意在引出“終身學習”的概念,啟發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而“終身學習向未來”的寫作主題,則從時代角度再次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隻有努力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行文思路上,可采用并列式結構布局謀篇。提出要終身學習的論點後,第一強調社會上倡導“終身學習”的宗旨是立足于時代與面向未來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一個人都要時時進步,不斷學習,才能保證不被時代大潮淘汰;第二,要培養開闊的胸襟,包容不同的見解,接納新興事物的挑戰,以适應社會的瞬息萬變;第三,體認“終身學習,日新又新”的道理,社會在發展創新中進步,知識時刻處于更新換代的狀态,必須終身學習,才能提升自我,才能助力于社會發展。論證過程中重點可用引證法,如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又如荀子《勸學》中“學不可以已”,朱熹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等。

立意:

1.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終身學習是時代的要求。

3.終身學習,為成功的人生奠基。

4.終身學習有利于國家可持續發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