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2021年秋季鄂東南聯盟期中聯考高二語文

2021年秋季鄂東南省級示範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聯盟學校期中聯考

高二語文試卷

命題學校:孝感高中 命題教師:沈娜娜、周雁、程宇翔、周紅武、龔小群

審題教師:夏柏琴

考試時間:2021年11月15日上午09:00~11:30 試卷滿分: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紅樓夢》詩詞寫的很好,可是不能夠跟很正式的詩人的詩詞相比。怎麼樣分别高下?

現在有詩二首,是清末民初的一個真正的詩人寫的詩,寫的是《落花》詩。關于落花,在《紅樓夢》中寫得最長最動人的是林黛玉的《葬花詞》。林黛玉的《葬花詞》很長,我隻引前幾句與結尾幾句,我把林黛玉所寫的落花、葬花與真正的詩人所寫的《落花》詩做一個比較,大家就能知道《紅樓夢》詩詞在《紅樓夢》中是好的,但不能和一般的正統詩詞相比,差别究竟在哪裡。

林黛玉的《葬花詞》大家都比較熟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這裡說道:“花謝花飛花滿天”,漫天飛花,所有的花都落了。馮正中的一首詞中說道:“梅落繁枝千萬片”,梅花落了,從繁茂盛開的枝頭飄落,千千萬萬、一片一片地飄落了,而縱然落了,它“猶自多情,學雪随風轉”。縱然生命到了飄落的時候,可仍然表現得如此多情,在從枝頭向地面落下的過程中,她要在空中舞出一個旋轉的過程。馮正中的詞給人一種言外的感發,而林黛玉寫的隻是一層感動。

最後林黛玉寫道:“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我愛憐春天,她忽然間來了,我滿心歡喜;忽然間她又走了。來時沒有一句話,走時也沒有一句話。這是寫的非常動人的詩,非常直接,非常淺白。

李後主也曾寫過一首詞《相見歡》,說:“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一份悲哀寫的很好,而李後主的哀悼春天消逝的詞與林黛玉的詩有所不同。李後主使用很短的句子,非常精煉,因為其短和精煉,所以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了人生,有了象喻性。“林花謝了春紅”,而林黛玉的葬花詞是鋪展的,點綴修飾的很多,反而把主題沖得淡漠了,寫葬花就是葬花,是個人的事件了。李後主寫的凝聚在一起,在短短一首詞中表現人生:“林花謝了春紅”,春天是紅色的,珍貴美好,“太匆匆”,花落匆匆,人生消失得太匆匆,人生本來短暫,何況在短暫的人生中,有這麼多悲哀,這麼多痛苦,有這麼多挫折和打擊。“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今天樹上還有幾朵殘花,“胭脂淚,相留醉”,每朵花像女子的紅顔,上面的雨點就好像淚珠,這樣帶着淚的花朵留人醉,她讓我為她再喝一杯酒,“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因為明天這朵花也許就不在了,花還會再開,但“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即使明年再有花開但不是今年的花了,“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永遠不會回來了,所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紅樓夢》的詩詞寫得很好,林黛玉的《葬花詞》寫得也很好。在《紅樓夢》中,托拟林黛玉的身世,以林黛玉的年齡寫的《葬花詞》,曹雪芹寫得很好。但如果真與中國大詩人、詞人相比,像杜甫說的“一片花飛減卻春”,就知道層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淺,幽微曲折,言外意思的多少是有所不同的。真正優秀的詩和詞想必是多層次而富有哲理,幽微曲折中包含言外之意的。

(摘編自《葉嘉瑩講<紅樓夢>中的詩詞》

材料二:

我曾說《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我後來想起魯迅老早就說過了,說《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離騷當然是一首長詩了,魯迅這句話是贊賞得最恰當不過了。《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内涵,所以魯迅這句話實際上已經說在前頭了。

你閉起眼睛想想《紅樓夢》寫到薛寶琴穿一件大紅鬥篷,站在雪地裡,賈母遠遠看到,說,你們看像什麼?衆人說,這像仇十洲畫的一幅畫,雪中的美人。這意境是詩的意境,又是畫的意境。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它的詩性美,小說裡面描寫的人物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有詩人氣質。你閉着眼睛想象,晴雯跟襲人就無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寶钗也無法混淆,王熙鳳跟其他人也無法混淆。

比如“冷月葬詩魂”,“詩魂”是指林黛玉。我曾經有過文章分析,林黛玉本身并不僅僅因為漂亮,她有詩人的氣質,所以曹雪芹是給她寫了一句“冷月葬詩魂”。而且這一句帶有一種預言的性質,預示她的悲劇的命運,是在凄涼冷落中去世的。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邊原筆改的“詩”,後來我在列甯格勒(今稱聖彼得堡)發現蘇聯的本子上也是“冷月葬詩魂”。還有程甲本,也是“冷月葬詩魂”。“冷月葬詩魂”是對的。

《紅樓夢》盡管是用散文寫的,創造的很多意境是具有詩的意境的,自始至終,從第一回到八十回一直貫穿下來。後面的四十回當然就差多了,有藝術敏感,有藝術經驗的人讀到後四十回,味道就走了樣了,就不是那麼耐人尋味了。

(摘編自《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1.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林黛玉與馮正中寫“落花”有差别,在于馮正中的詞給人一種言外的感發,而林黛玉的隻是一層感動。

B.李後主的《相見歡》因為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人生,所以在運用到短小而精煉的句子時,寫悲哀寫的很好。

C.杜甫的“一片花飛減卻春”,形象說明了《紅樓夢》詩詞和大詩人詞人相比有所不同的多種原因。

D.《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具有詩性美,有很多意境是詩的意境,其人物個性非常鮮明突出,有詩人氣質。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紅樓夢》詩詞寫的很好,但是不能和一般的正統詩詞相比,它們之間有着巨大而明顯的差别。

B.林黛玉的葬花詞是鋪展的,點綴修飾的很多,而李後主非常精煉,因此李後主寫“落花”更好。

C.《紅樓夢》不用韻,不是詩歌體裁,但有詩的内涵;魯迅曾贊賞《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

D.“冷月葬詩魂”中“詩魂”是指林黛玉,林黛玉的美貌和詩人氣質,使這句詩決定了其悲劇命運。

3.結合材料内容,下列選項中最能從正面體現材料-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B.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C.遠看城牆齒鋸鋸,近看城牆鋸鋸齒。

D.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手法。(4分)

5.結合材料一、二,葉嘉瑩與馮其庸在詩詞這一-層面,對《紅樓夢》的看法是否矛盾,并談談原因?(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五九①

老舍

文本二:

①張丙,瘦得象剝了皮的小樹,差不多每天晚上來喝茶。他的臉.上似乎沒有什麼東西;隻有一對深而很黑的眼睛,顯出他并不是因為瘦弱而完全沒有精力。當喝下第三碗茶之後,這對黑眼開始發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時候,開始顫動。他要發議論了。

②他的議論,不是有統系的;他遇到什麼事便談什麼,加以批評。但無論談什麼事,他的批評總結束在“中國人是無望的,我剛說的這件事又是個好證據”。說完,他自動的斟上一碗茶,一氣喝完;閉上眼,不再說了,顯出:“不必辯論,中國人是無望的。無論怎說!”

③這一晚,電燈非常的暗。張丙來了,看了看屋裡,看了看電燈,點了點頭,坐下,似乎是心裡說:“中國人是無望的,看這個燈;電燈公司……”

④第三碗荼喝過,我笑着說:“老張,什麼新聞?”

⑤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來是不輕易發笑的。

⑥“打架來着。”他說。

⑦“誰?你?”我問。

⑧“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說了。

⑨等了足有五分鐘,他自動的開始:“假如你看見一個壯小夥子,利用他身體氣力的優越,打一個七八歲的小孩,你怎辦?”

⑩“過去勸解,我看,是第一步。”

⑪“設若過去勸,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罵話走開;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頓打!你想,過去勸解是有意義的嗎?”他的眼睛發光了,看看我的臉。

⑫“我自然說他一頓,叫他明白他不應當欺侮小孩子,那不體面。”

⑬“是的,不體面;假如他懂得什麼體面,他還不那樣作呢!”

⑭“那末,你以為應當立刻叫他受懲罰,路見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厭惡武俠小說,而故意逗他。

⑮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說:“别說《七俠五義》!我不要作什麼武俠,我隻是不能瞪着眼看一個小孩挨打;那叫我的靈魂全發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勝去!我過去,一聲沒出,打了他個嘴巴!

⑯“但是,”我問,“你打了他,他一定還手,你豈是他的對手?”我很關心這一點,因為張丙是那樣瘦弱的人。

⑰“那自然我也想到了。這種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會登時去用手遮護那裡,在那一刻,他隻覺得疼,而忘了動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還是不敢動手,因為他向來利用筋肉的優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個打他的,一定是有些來曆;因為他自己打人的時候是看清了有無操必勝之券而後開打的。”

⑱他不言語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難受——難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與否。

⑲“他打人,人也打他,對這等人正是妥當的辦法;人類是無望的,你常這麼說。”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⑳他沒笑,隻輕輕搖了搖頭,說:“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我又遇見他了。”

㉑“他要動手了?”我問,很不放心的。

㉒“動手打我一頓,倒沒有什麼!叫我,叫我——我應當怎樣說?——傷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見他的時候,他正拉着兩個十來歲的外國小孩兒;他分明是給一家外國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兩個外國小孩,趕過我來,告訴他們,低聲下氣的央告他們:踢他!踢他!然後向我說: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後又向那兩個小孩說: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頓了一會兒,忽然的問我:“今天是什麼日子?”

㉓“五九!”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淚流下來了。

㉔“嘔!”張丙立起來說:“怪不得街上那麼多的'打倒帝國主義’的标語呢!”

㉕他好象忘了說那句“中國人沒希望”,也沒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①1915年5月9日,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了“二十一條”賣國條約,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日運動,後來人們把5月9日定為“國恥紀念日”。②這篇小說發表于1931年10月《齊大月刊》。

文本二:

從一方面想,中國似乎沒有希望;再從另一方面想,中國似乎還是沒希望。以國慶與重陽說吧,就能證明這兩頭無望。今年的國慶不慶,似乎大有作用,其實呢,隻是官員與學生少放一天假;有幾位國民曉得“雙十”是個“節”?慶呢,官員與學生多放天假,不慶呢,少放一天假,如是而已,是謂無望。國慶之慶與不慶,關心者隻有官員與學生,因為有關于放假與否,無望無望。轉過頭來看民衆,就以濟南的說吧,今年春間,上海正打得熱鬧,而大鬧其龍燈。能在那時候鬧龍燈的,自然國慶可以不慶,而重陽不能不登高。國慶不慶,是奉行政府的命令,鴉雀無聲的過去,倒還罷了。重陽不準舉行香會,市政府也有道公文,可是千佛山的熱鬧過于往年。國難國難,有可不慶的國慶,而無不可慶的重陽,前思後想,怎想怎無望。自然,民衆娛樂是向來沒有一點點設備的,一年有這麼一天,大家全到山上走一遭,就是附帶着燒股高香,買幾個元寶(紙的),也到底是有益無損的事。可是偏偏國家多難,而且重陽又與不慶的國慶相隔隻有兩天;在這種情形之下,看着這麼群民衆,隻好歎氣而已。

其實,今年的慶重陽較比去年的還到底有可原諒呢。九一八不是去年降生的麼?是的,緊跟着九一八就是重陽,去年的重陽也是很熱鬧啊!是的,我從抽屜裡找出去年的日記,上面有幾句不像詩的詩,是去年重陽寫的。因為不像詩,所以寫完便放在抽屜裡。重陽又到了,詩仍在那裡,人民仍在山上,九一八的降生地仍在仇人手裡,國慶節仍然沒有人曉得,我非發表那首詩不可了。

(選自老舍《國慶與重陽的追憶》)

6.下列對本文相關内容的理解與概括,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張丙平時“最厭惡武俠小說”“不要做什麼武俠”,而當他看到壯小夥欺負小孩時能有俠義之舉,出我意料之外;俠義之舉凸顯了他正義勇敢的形象。

B.文本一畫線處“他心中正在難受”,張丙難受的原因是看到壯小夥子恃強淩弱打一個七八歲的小孩,絲毫沒有羞慚之意,這讓他覺得中國人是無望的。

C.“怪不得街上那麼多的'打倒帝國主義'的标語呢!”這句話暗示了1931年爆發的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一事件與“五九”形成呼應,構成了文章的背景。

D.“他好象忘了說那句'中國人沒希望’”給文章增添了一絲暖意,張丙似乎已經意識到,中國人正在漸漸覺醒,并不是沒有希望的。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以“五九”為題,制造了一種陌生化效果,既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引導讀者關注曆史事件,思考文章的主旨。

B.文本一将叙述視角放置于底層市民的日常生活,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而且筆觸有所延伸,深入到對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反思。

C.文本一中的“我”是一個線索人物,雖然沒有表達出自己的個人情感和思想傾向,但卻起到了組織和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D.“自然國慶可以不慶,而重陽不能不登高。”文本二多處用調侃的語言來表現普通民衆的思想,凸顯出作者的鮮明态度。

8.張丙和“我”的對話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内容,這樣寫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二充斥着“無望說”,如“中國人沒希望”“中國似乎沒有希望”“就能證明這兩頭無望”,請結合“無望說”對文本一和文本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二十九年,辛巳,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嶺阨之西,都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公從之,使衛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禦之。

軍既相距,衛鞅遺公子卬書曰:“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為兩國将,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以為然,乃相與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襲虜公子卬,因攻魏師,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獻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歎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秦封衛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三十一年,癸未。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複内之秦。商君乃與其徒之商於,發兵北擊鄭。秦人攻商君,殺之,車裂以徇,盡滅其家。

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為相十年,人多怨之。趙良見商君,商君問曰:“子觀我治秦,孰與五羖大夫賢?”趙良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乎?”商君曰:“諾。”趙良曰:“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穆公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君,一救荊禍。其為相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于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幹戈。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其從政也,淩轹公族,殘傷百姓。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此數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車載甲,多力而骈脅者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數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商君弗從。居五月而難作。

(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二》)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B.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C.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D.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幹,即天幹,共十位,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幹支兩字相配,用以紀年,也可以用來紀月紀日紀時,如“二十九年,辛巳”。

B.秦孝公封衛鞅商於十五邑,封号“商君”。“商”取自其封商地的意思,而“君”是古代的一種封号,如“信陵君”“平原君”。

C.黥,一種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額,再塗上墨,使其永不褪色,也叫“墨刑”。

D.《詩》又稱《詩經》《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衛鞅認為魏國是秦國的心腹大患,應該趁着秦國國勢漸強之時攻伐魏國,可奠定帝王大業。秦孝公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公孫鞅率兵攻打魏國。

B.衛鞅使用計謀欺騙魏國,派人送信給公子,約定會盟,商議結盟後罷兵回國。公子信以為真,赴會中計,魏國大敗,魏惠王派人向秦國獻出河西一帶的地方求和。

C.惠文王繼位後,公子虔的門下人指控商君要謀反,便派官吏抓他。商君急忙逃往魏國,當時魏國由于害怕秦國才拒不接納商君。商君回到封地,起兵攻打鄭國,秦國趁機發兵,成功誅殺商君。

D.趙良認為商君不及百裡奚。雖然商君掌握了大權,但是如不能以德服人,長此以往這權力富貴就好像是早上的露水,一瞬間就會化為烏有。商君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過了五個月就大難臨頭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襲虜公子卬,因攻魏師,大破之。

(2)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

14.趙良認為“一旦秦王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的原因有哪些?請依據原文簡要概括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随年。

經事還谙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注]①灸:艾制,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②翛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一二句既照應詩題,也點出了“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

B.“身瘦”“發稀”“廢書”叙述了老年苦況令人憐憫,用形象的語言交代了“顧老”的原因。

C.七八句語言精辟,指出人老也有自豪自傲的長處:閱曆豐富,對社會、人心有了更深的了解。

D.整首詩的風格沉郁頓挫,詩歌内容一反一正,轉折自然,很有辯證的觀點和說服的力量。

16.“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有什麼含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人生态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人常在詩中借助鳥的意象來寫景抒情,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描寫早春美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語·裡仁》篇中說,如果他人賢能,我們要“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人不賢能,我們要“________________”。

(3)愁,是人類的一種情感,有慨歎時光流逝之愁、友人送别之愁、哀傷故國之愁等等。由于水的一去不回頭,剪切不斷,綿軟不絕的特性,古人常以水喻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發揚登山精神,要厚植愛國主義的情懷。60年來,一代又一代登山健兒奮發圖強、挑戰極限,為祖國和人民赢得了尊嚴和榮譽。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的_______。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要有使命在肩,奮鬥有我的精神,個人理想追求融合國家和民族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夢想。

發揚登山精神,要堅定自強不息的信念。在_______的登山生涯中,中國登山隊員一次次迎着_______克服重重障礙,不斷突破自我,創造世界紀錄。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帶領各族人民不斷戰勝各種挑戰,經受住各種考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_______的偉大成就。

發揚登山精神,要涵養甘當人梯的胸懷。中國登山隊員能夠一次次圓滿完成任務,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登山人的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正是這些甘做“鋪路石”、甘當“孺子牛”的無名英雄們的默默付出,中國登山事業才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甘為人梯,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精神。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中流砥柱 艱難竭蹶 五風十雨 舉世矚目

B.力挽狂瀾 艱苦卓絕 五風十雨 引人注目

C.中流砥柱 艱苦卓絕 疾風驟雨 舉世矚目

D.力挽狂瀾 艱難竭蹶 疾風驟雨 引人注目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國家和民族事業融合個人理想追求

B.将個人理想追求融合國家和民族事業

C.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

D.将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世界本身并不浪漫, ① 。越過晨昏線,停靠在摩爾曼斯克港,因為北大西洋的暖流,摩爾曼斯克港成為不凍港。後來這個知識變成了愛人之間的情話:“你是北大西洋暖流,我是摩爾曼斯克港,因為你的到來,②

在安徽合肥翡翠湖附近,環翠路、翡翠路、丹霞路相互連接交會,( )。這條路全程約6.57公裡,兩個人攜手完整走一圈一共約13.14公裡,因此,這裡成了不少戀人的約會聖地。

每年的3月21日被稱為地球人的浪漫日,因為有晨昏蒙影,即使晝夜平分的春分,也還是白天比黑夜長一點,象征着這個世界的光明,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從高空俯瞰是--顆愛心的形狀,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

B.從高空俯瞰是-顆愛心的形狀,被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

C.被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從高空俯瞰是一顆愛心的形狀

D.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從高空俯瞰是一顆愛心的形狀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這個故事展現了精衛不畏艱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古往今來,人們對“精衛填海”的意義和價值也展開了讨論。晉代詩人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将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熱烈贊揚精衛的執着不屈的戰鬥精神;唐代詩人韓愈則寫下“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認為它“渺渺功難見,區區命已輕”,對精衛的做法表示憐憫和惋惜;不少網友則認為一個人做事要量力而行,确定目标要權衡自己的能力。在班級讀書會上,大家圍繞“精衛填海”展開讨論,請參考材料中各方的看法,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秋季鄂東南省級示範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聯盟學校期中聯考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内容的篩選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浏覽選項的内容,然後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後進行對比辨析,判斷正誤。本題要求選出“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B項屬于颠倒因果,原文“李後主使用很短的句子,非常精煉,因為其短和精煉,所以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了人生,有了象喻性”,“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人生”不是“短小而精煉”的原因。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浏覽選項的内容,然後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後進行篩選整合,判斷正誤。本題要求選出“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正确的一項是”。A原文“如果真與中國大詩人、詞人相比,就知道層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淺,幽微曲折,言外意思的多少是有所不同的”,作者認為是“有所不同”而非“巨大而明顯的差别”。B項以偏概全,“李後主使用很短的句子,非常精煉,因為其短和精煉,所以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了人生,有了象喻性”,李後主寫的更好不僅僅是因為精煉。D項無中生有,“林黛玉的美貌和詩人氣質,使這句詩決定了其悲劇命運”于文無據,原文“黛玉本身并不僅僅因為漂亮,她有詩人的氣質……而且這一句帶有一種預言的性質,預示她的悲劇的命運”,這句詩是預言性質而非決定性。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與論證關系的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讀懂論點,然後結合選項,判斷正誤。本題要求選出“最能從正面體現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結合全文,材料一認為“層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淺,幽微曲折,言外意思”都會影響到詩歌的價值,“真正優秀的詩句和詞想必是多層次而富有哲理,幽微曲折中包含言外之意的。”A項描寫人物形象,從作者角度看,不是最好的詩詞;CD項通俗易懂,但是内涵不足,三項從反面都可以論證作者觀點。B項通過典型意象表達出遊子思鄉的情感,内蘊豐富,包含言外之意,屬于正面表現作者觀點。

4.【答案】①舉例論證,文中列舉了《紅樓夢》經典詩詞如《葬花吟》等,用以論證作者觀點。②對比論證,将《葬花詞》與馮正中、李煜的詞進行對比,論證了《紅樓夢》中的詩詞“與中國大詩人、詞人相比”,是有差距的。③引用論證,不僅引用了《紅樓夢》中的經典詩詞,也引用了著名詩人詞人李煜杜甫等人詩詞。④因果論證,作者在論證李煜“落花”詞時說“因為其短和精煉,所以從落花寫起而結合了人生”,論證了李煜詞的“短和精煉”這一寫法的精妙之處。(一點一分,答對三點得4分,其他答案酌情給分)

5.[答案]不矛盾。(1分)原因①葉嘉瑩借《葬花吟》與《葬花詞》與馮正中、李煜的詞進行對比,由點及面,認為“《紅樓夢》中的詩詞與中國大詩人、詞人相比是有差距的”這一觀點。(1分)②馮其庸認為《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内涵,因為描寫的人物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有詩人氣質,也創造出很多具有詩意的意境。(2分)③葉嘉瑩就《紅樓夢》詩詞本身藝術價值來說,馮其庸則從《紅樓夢》人物創作及内容層面來肯定《紅樓夢》的詩性價值。(2分)

6.[答案]B[解析]張丙難受的主要原因是,壯小夥子恃強淩弱,打一一個七八歲的中國小孩,但在外國人面前,低聲下氣,奴顔婢膝。

7.[答案]C[解析]“沒有表達出自己的個人情感和思想傾向”表述錯誤。“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淚流下來了”表現出了“我”的個人情感和思想傾向,“我”既是因那個奴顔婢膝的壯小夥子而落淚,更是因街上“打倒帝國主義”的标語而感動落淚。

8.[答案]①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張丙和“我”的對話描寫塑造了張丙關心國事、善良勇敢、有正義感的覺醒者形象,和打小孩的壯小夥卑躬屈膝、欺軟怕硬的洋奴形象。②使小說的情節更加連貫緊湊。“我”的反複發問和張丙的逐一-回答,推動、展開小說的情節,使小說情節不枝不蔓,線索清晰。③提升了讀者閱讀體驗,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性。通過張丙和“我”的對話叙述故事,将真實情景再現,使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④點明了時代背景和小說主題。小說結尾通過張丙和“我”的對話點出了“五九”的含義,交代了社會環境,揭示了銘記曆史、勿忘國恥的主題。(任答二點得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9.[答案]①“無望”并不是一種失望、絕望,其本質是--種“愛而生憾”的感情。(2分)②文本一借助壯小夥子恃強淩弱打一個七八歲的小孩而對外國主人奴顔媚态的故事,表現“中國人沒希望”,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和“不忘國恥”的愛國主義警醒。(2分)③文本二通過國難當前、民衆依然麻木地登高遊玩,表現“中國似乎沒有希望”,表達了作者對民衆漠視國恥、怒其不争急欲療救的焦灼之情。(2分)(每點2分,共6分)

10.[答案]A[解析]諸侯背叛了他,句意完整,停頓;魏不支秦,魏必東徙;“鄉”通“向”,朝向,向東可以制服諸侯。

11.[答案]D[解析]《詩經》是現實主義源頭。

12.[答案]C[解析]派官吏前去捕捉商君的應該是秦惠文王,“魏國害怕秦國”沒有依據,衛鞅欺騙魏國主帥公子昂破魏師,結怨太深。商君攻擊的是鄭國最開始的封地,在今陝西省東部,不是鄭國。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占鄭國,鄭國滅亡。“商鞅變法”時間是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商鞅變法前鄭國已經滅亡。

13.[答案](1)他們盟誓己畢,正飲酒時,公孫鞅事先埋伏甲士,侵襲俘虜了公子印,趁勢攻擊魏軍,大敗魏軍。(已,活用動詞;伏,埋伏;襲虜,侵襲俘虜,各1分,句意1分。)(2)商君在秦國擔任國相,使用法律極為嚴酷,他曾親臨渭河處決犯人,渭河河水都變紅了。(相,活用動詞;論,判罰,論罪;赤,活用動詞,變紅,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商鞅使用的律法過于嚴酷,殺人過多,招緻怨恨。②商鞅執政期間欺壓排擠王公貴族,缺少執政同盟者,一旦秦王去世,可能會陷入危機。③商鞅沒有以德服人,國内矛盾尖銳,出行需要保镖。(每點1分,言之成理即可)

15.[答案]D[解析]“沉郁頓挫”錯,應是“曠達豪邁”

16.[答案]①含義: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是晚景了,太陽折射出的晚霞還可以照滿天空。(3分)②“桑榆”比喻晚年,體現了詩人面對衰老、人生的困境樂觀進取、昂揚向上的人生态度。(3分)

17.[答案](1)幾處早莺争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2)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3)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8.[答案]C[解析]第一空,考慮詞性,排除“力挽狂瀾”;第二空,“艱難竭蹶”形容收入少,生活艱難,不合語境;第三空,“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對象用錯;第四空,“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有特色,引起人們的注意,不能更好地修飾“偉大”

19.[答案]D[解析]前後主語一緻,應該是“中國青年”,排除A,C“融合”使用不當,改為“融……中”

20.[答案]構成:“無名英雄們”是本體,“鋪路石”和“孺子牛”是喻體,比喻詞分别是“甘做”和“甘當”表達效果:①用我們最熟悉的意象做喻體,用默默無聞、甘心奉獻的“鋪路石”,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孺子牛”來比喻,道理深入淺出,語言簡潔生動。②這個比喻使人物形象鮮明清晰,更能突出無名英雄們的默默奉獻精神,凸顯了他們甘當人梯的胸懷。(構成2分,表達效果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

21.[答案]B[解析]按照語意連貫,應該是被動句“被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從高空俯瞰是一顆愛心的形狀”是因,放在“被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的前面。

22.[答案]①浪漫的其實是人類②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③總是比黑暗多--點[解析]第一空是主旨句,概括整個語段,話題是“人類的浪漫”,并且與“世界本身并不浪漫”内容上相對。第二空,抓住“因為”,前後是因果關系,再圍繞“你“與”我”的比喻句,寫出比喻義,可扣住關鍵詞“不凍港”。第三空,“象征”二字指明了語意,“白天”對應“光明”,“黑夜”對應“黑暗”,“長一點”對應“多一點”。(言之有理,根據解析酌情給分)

23.[解析]對于精衛的做法,陶淵明持贊揚态度,韓愈表達了對精衛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憐憫和同情,網友們結合自身情況,則認為我們要學會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執着。考生可以結合三者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認同某一方的看法,還可以綜合辯證分析。

[參考立意]

1.贊美精衛大無畏的抗争精神;

2.認同網友的看法:理想高遠固然不錯,但也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合理規劃;

3.贊美的同時,建議适當調整目标,把不懼困難的戰鬥精神與合理的目标規劃結合起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